2020届高考物理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三第8讲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docx
《2020届高考物理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三第8讲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物理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三第8讲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8讲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一、单项选择题 1.(2019辽宁大连模拟)如图所示为研究某种带电粒子的装置示意图,粒子源射出的粒子束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射到荧光屏上的O点,出现一个光斑。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方向上加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后,粒子束发生偏转,沿半径为r的圆弧运动,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然后在磁场区域再加一竖直向下、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光斑从P点又回到O点,关于该粒子束(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带负电B.初速度v=BEC.比荷qm=B2rED.比荷qm=EB2r答案D只存在磁场时,粒子束打在P点,由左手定则知粒子带正电,选项A错误;因为qvB=mv2r,所以
2、qm=vBr,加匀强电场后满足Eq=qvB,即v=EB,代入上式得qm=EB2r,选项D正确,B、C错误。2.如图所示,竖直线MNPQ,MN与PQ间距离为a,其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O是MN上一点,O处有一粒子源,某时刻放出大量速率均为v(方向均垂直磁场方向)、比荷一定的带负电粒子(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计),已知沿图中与MN成=60射入的粒子恰好垂直PQ射出磁场,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A.a3vB.23a3vC.4a3vD.2av答案C当=60时,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则a=R sin 30,即R=2a。设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为
3、,则其在磁场中运行的时间t=2T,即越大,粒子在磁场中运行时间越长,最大时粒子的运行轨迹恰好与磁场的右边界相切,如图乙所示,因R=2a,此时圆心角m为120,即最长运行时间为T3,而T=2rv=4av,所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4a3v,C正确。3.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于1932年发明的回旋加速器,应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特点,能使粒子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经过电场的多次加速获得较大的能量,使人类在获得较高能量的带电粒子领域前进了一大步。如图所示为一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示意图,其中盒缝间的加速电场场强恒定,且被限制在A、C两板之间。带电粒子从P0处以初速度v0沿电场线方向射入加速电场,
4、经加速电场加速后再进入D形盒中的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这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被加速两次B.P1P2=P2P3C.加速粒子的最大速度与D形盒的尺寸有关D.加速电场方向需要做周期性变化答案C由题图可知,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被加速一次,选项A错误;由公式R=mvqB和qU=12mv22-12mv12可知,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电场力做功相同,动能增量相同,但速度的增量不同,故粒子圆周运动的半径增加量不同,选项B错误;由v=qBRm可知,加速粒子的最大速度与D形盒的半径有关,选项C正确;由T=2mqB可知,粒子运动的周期不随v的变化而变化,故加速电场的方向
5、不需做周期性变化,选项D错误。4.(2017课标,16,6分)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a、mb、m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mambmcB.mbmamcC.mcmambD.mcmbma答案B因微粒a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微粒重力不能忽略且与电场力平衡,有mag=qE;由左手定则可以判定微粒b、c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分别是竖直向上与竖直向下,则对b、c分别由平衡条件可得mbg=q
6、E+BqvbqE、mcg=qE-Bqvcmamc,B正确。二、多项选择题5.(2019山东淄博一模)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14圆形区域内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过(-2R,0)点垂直x轴放置一线形粒子发射装置,能在0yR的区间内各处沿x轴正方向同时发射出速度均为v、带正电的同种粒子,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若某时刻粒子被装置发射出后,经过磁场偏转恰好击中y轴上的同一位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粒子击中点距O点的距离为RB.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mvqRC.粒子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相同D.粒子从离开发射装置到击中y轴所用时间t的范围为2Rvt(2+)R2
7、v答案ABD由题意知,某时刻发出的粒子都击中的点是y轴上同一点,由最高点射出的只能击中(0,R)点,则击中的同一点就是(0,R),即粒子击中点距O点的距离为R,故选项A正确;从最低点射出的也击中(0,R)点,那么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qvB=mv2r,则磁感应强度B=mvqR,故选项B正确;粒子运动的半径都相同,但是入射点不同,则粒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不同,故选项C错误;显然偏转角最大的时间最长,从最低点射出的粒子偏转90,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最长,最长时间为t1=14T+Rv=142Rv+Rv=(+2)R2v,从最高点直接射向(0,R)点的粒子运动时间最短,则
8、最短的时间为t2=2Rv,故选项D正确。6.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半径为R的绝缘半圆槽顶点A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半圆槽右半部分光滑,左半部分粗糙,整个装置处于正交的匀强电场与匀强磁场中,电场强度E的大小为mg2q,方向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g为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最终停在A点B.物块最终停在最低点C.物块做往复运动D.物块首次运动到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2mg+qBRg答案CD由于半圆槽右半部分光滑,左半部分粗糙,且在最低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右,所以物块最终从最低点开始向右运动,到达某位置时速度变为
9、零,然后又向左运动,即物块做往复运动,C正确,A、B错误;物块从A点首次运动到最低点,由动能定理得,mgR-qER=12mv2-0,且E=mg2q,联立得v=gR,物块首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qvB=mv2r,解得FN=2mg+qBR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块首次运动到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N=FN=2mg+qBRg,D正确。7.如图所示,M、N为两个同心金属圆环,半径分别为R1和R2,两圆环之间存在着沿金属环半径方向的电场,N环内存在着垂直于环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N环上有均匀分布的6个小孔,从M环的内侧边缘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不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届高考物理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三第8讲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2020 高考 物理 山东省 二轮 复习 训练 专题 带电 粒子 电磁场 中的 运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