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pdf
《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同步检测题第一节燃烧与灭火5 分钟训练 (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 燃烧是指 _与_发生的一种 _、_的剧烈的 _反应。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概念,适合学生预习和预习后的自我测评。答案:可燃物氧气发光发热氧化2. 灭火的原理: (1)_ 、(2)_ 、(3)_ ,三个条件只需具备一个。思路解析:本题依据燃烧的条件设计灭火的原理。答案: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 或空气 )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1)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 。( 2)在_、_、_和 _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
2、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答案:( 1)Al2(SO4)3+6 NaHCO3=2Al(OH)3+6CO2 +3Na2SO4(2)生产运输使用贮存4. 住宅或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 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思路解析: 灭火通常从三个方面考虑:设法降低火焰温度,使之在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设法切断火与可燃物接触;设法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用水
3、灭火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不能改变它的着火点。答案: C 10 分钟训练 (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 灭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并简要说明与燃烧的哪个条件相对应。(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2)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3)釜底抽薪。(4)扑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6)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1)隔绝空气;( 2)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3)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答案:( 1)隔绝空气;(2)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3)将可燃物撤离燃烧
4、区;(4)隔绝空气;(5)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6)隔绝空气。2. 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 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 火柴梗接触氧气少思路解析:火柴竖直向上,火焰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燃烧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气,故易于熄灭。答案: D 3.(2010江苏南通中考) 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5、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思路解析: 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灭火方法的选择就是使燃烧条件缺少一项。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具备:(1) 可燃物; (2)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 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 。由燃烧的条件选择灭火的方法是:(1) 隔离法,拿走可燃物,如 D;(2) 窒息法,使可燃物隔绝空气,如B、C;(3) 冷却法,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如 A。答案: D 4. 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厂处的火灾B.
6、酒精灯不慎打翻失火,用湿抹布扑灭C.电器因短路失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馆、档案馆等处火灾思路解析: A对,用泡沫灭火器可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粘附在可燃物上使之与空气隔绝,灭火;B对,用湿抹布既隔绝空气,又降温,灭火;C错,因水蒸气能导电,应关闭电路; D对,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既隔绝空气,又降温,还能保护着火物体不受损。答案: C 5. 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A.隔绝空气 B. 降低温度C.使水分解 D. 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思路解析: 用水灭火, 主要是水蒸发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吸收大量热量而使得火焰的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7、-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度低于着火点而使火焰熄灭。答案: B 6.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容易使人中毒的是()A.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碳氢化合物思路解析:煤如果不完全燃烧,容易产生大量CO而导致煤气( CO )中毒。答案: A 7. 在古代 , 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如下图所示。钻木头之所以能取火是由于_, 从而使木头燃烧起来。思路解析:“取火”就是让易燃物燃烧,而燃烧必须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故“钻木取火”就是利用与木头的摩擦产生的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而使得木头燃烧。答案:木头与钻之间
8、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木头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30 分钟训练 (巩固类练习,可用于课后) 1.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A.用水泼灭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C.用扇子扇灭D.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思路解析: 酒精即使加入了水,仍然可以燃烧, 比如日常生活中饮用的白酒含30%-65%的水分,仍能够燃烧,所以不能用水来熄灭酒精燃烧的火灾;投入冰块可以降温,但冰不是常备物品; 酒精燃烧时如果用扇子扇会越烧越旺;湿布或沙子灭火则可以有效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答案: D 2.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B.组织人力从山下
9、运水到山上灭火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D.打 119 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思路解析: 山林大火一般需要制造隔离带,使得大火与易燃物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答案: A 3.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周围氧气的浓度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思路解析: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燃烧影响很小。而不同的物质, 在相同条件下燃烧速度相差很大, 如油很容易燃烧而木材却相对困难;周围空气的浓度对物质的燃烧有影响,如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读书破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2022 年鲁教版 九年级 化学 第四 单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