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黄浦新王牌高一物理练习题周末小班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黄浦新王牌高一物理练习题周末小班 .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高一物理第二章测试训练题12.(2010全国卷 )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 s 内的 vt 图线;(2)求在这 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1.如右图所示, 以 8 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 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
2、线汽车一定超速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如果距停车线5 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2.如图 2-10 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 vt,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和加速度a 是 ( ) A. v20tvv,a 随时间减小 B. v=20tvv,a 恒定C. v20tvv,a 随时间减小 D.无法确定3.火车原来以5m/s 的速度行驶,当第一节车厢前端运动到站台上旅客正前方时,开始加速,加速度大小为2m/s2,已知第一节车厢经过此旅客用时2秒,问第5 节车厢经过此旅客用时多少?4.一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36m后静止,若把
3、这段位移分为三段,且质点通过每段的时间相等,试求第一段的长度。5.一小球以3m/s 的初速度沿一光滑斜面向上做加速度恒定为4m/s2,方向沿斜面向下的的匀变速运动,起始点为 A,求小球运动到A点下方 2m处的 B点时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6.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s 内通过的位移xm,则它从出发开始通过mx4所用的时间为多少?7.如图所示,物体由高度相同,路径不同的光滑斜面静止下滑,物体通过两条路径的长度相等,通过C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问物体沿哪一路径先到达最低点?(到达最低点的速度大小相等)A C D B t v v0 t O vt图 2-1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4、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解析:(1)设 t10 s、40 s、60 s 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 v2、v3. 由图知 010 s 内汽车以加速度2 m/s2匀加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v1210 m/s20 m/s由图知 1040 s 内汽车匀速行驶,因此v220 m/s.由图知 4060 s 内汽车以加速度1 m/s2匀减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v3(20120) m/s0根据式,可画出汽车在060 s 内的 vt 图线,如下图所示(2)由 vt 图线可知,在这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x3060220 m900 m
5、 答案:(1)(2)900 m8.解析: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2 s 内的位移xv0t112a1t2120 m18 m,此时汽车的速度为v1v0a1t112 m/s 12.5 m/s,汽车没有超速,选项A 正确, B 错误;如果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绿灯熄灭前通过的距离一定小于16 m, 而速度减为零需要的时间t2v0a21.6 s, 此过程通过的位移为x212a2t226.4 m,选项 C 正确, D 错误答案:AC 4、A 该题目前为止我们所能用的方法就是图象法,从速度时间图象用函数图象包围的面积来表示位中红线,则v=20tvv;移并比较大小:如图,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若是图而图中物
6、体做加速度变化的加速度运动的函数图象包围的面积大于红线所包围的面积,所以该运动的平均速度v20tvv;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增加量越来越小,所以加速度a 在逐渐变小。6、0.83s 火车相对于人做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看成人相对于火车做初速度为 5m/s,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该题的初速度不是0,所以前面所学的推论不能应用;先算出 一 节 车 厢 的 长 度mattvs144102120, 求 出 前 四 节 车 厢 经 过 旅 客 的 时 间 :stttattvs4.555621220;求出前五节车厢经过旅客的时间:stttat
7、tvs23.657021220,所以st83. 04. 523.67、20m 用逆推法将正向的匀减速看成反向的匀加速运动,则从静止开始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1 2 4 3 5 6 旅客t v v0 t O vt图 2-10 20tvv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5,于是第一段的位移为m205531368、5m/s 方向沿斜面向下;2s不少同学误认为运动方向改变了的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很简单,就是加速度不变且沿一条直线就行了,该题中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
8、所以是匀变速运动,解题时无需进行分段处理,对整个过程进行处理就行,选AB过程为研究对象,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则已知0v=3m/s、a=-4m/s2、s=-2m,则smvvavvsttt/589222202,statvvt243509、2t本题解题关键是这两个过程的加速度是一样的,这样每个过程涉及三个物理量,根据公式2021attvs有两个式子:2210atx22104xatx于是有24122ttttxx10、用速度时间图象来解简单直观。为了保证最后速度一样且包围的面积一样,可以看到从AB走的时间t1大于从 ACD走的时间t2,所以从ACD走先到达。高一物理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
9、,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牛顿D爱因斯坦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B物体的位移一定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物体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与这段时间成正比D若为匀加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加;若为匀减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2 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
10、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该空降兵在0t1或 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的结论正确的是() A0t1, v v12Bt1t2, v v1v22Ct1t2, v v1 v22D t1t2, v v1 v22D t1t2, v vB,故 A、B 正确;由乙图可知,t3 s 时, vCvD,此时物体C 与物体 D 之间有最大距离,故C 错, D 正确答案:ABD 9一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时之初,速度为6 m/s,运动 28 m 后速度增加到8 m/s,则 () A这段运动所用时间是4 s B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3.5 m/s2C自开始计时起,两秒末的速度是7 m/s D从开
11、始计时起,经过14 m 处的速度是5 2 m/s 解析:由 v2v202ax得 av2v202x8262228m/s20.5 m/s2.再由 vv0at得运动时间tv v0a860.5s4 s ,故 A 对, B 错 两秒末速度v2v0at26 m/s0.52 m/s7 m/s, C 对 经 14 m 处速度为v, 则 v2v202ax,得 v 6220.514 m/s 52 m/s,即 D 亦对答案:ACD 二、非选择题10如图甲所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小车开始在水平玻璃板上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单位: cm)如图乙所示,纸带上相邻两点间对
12、应的时间间隔为0.02 s试用作图法 (vt 图象 )求出小车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解析:设对应点1、 2、3、4、5 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v2、v3、v4、v5,则有v11.61.40.04cm/s 75 cm/s0.75 m/s,v21.41.20.04cm/s 65 cm/s0.65 m/s,v31.21.00.04cm/s 55 cm/s0.55 m/s,v41.00.80.04cm/s 45 cm/s0.45 m/s,v50.80.60.04cm/s
13、35 cm/s0.35 m/s;以速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用描点法作出小车在薄布面上做减速运动时的vt 图象将图象延长,使其与纵轴相交,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小车做减速运动的初速度为0.85 m/s,即为小车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答案:085 m/s 11一辆正在匀加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在5 s内先后经过路旁两个相距50 m 的电线杆,它经第二根的速度是15 m/s,求它经过第一根杆的速度及行驶的加速度解析:全程 5 s内的平均速度v xt505m/s10 m/s 中间 2.5 s 的瞬时速度v2.5 v 10 m/s 加速度 avtv2.5t/215105/2m/s22 m/s
14、2根据 vtv0at,得 15v025,v05 m/s. 答案:5 m/s2 m/s21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赶过汽车试问(1)汽车从开动后到追上自行车之前,要经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解析:(1)汽车开动后速度由零逐渐增大,而自行车速度是定值,当汽车的速度还小于自行车的速度时,两者距离越来越大,当汽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时,两者距离越来越小所以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之间距离最大有 v汽atv自,tv自a2 s. xv自 t
15、12at262 m1234 m6 m. (2)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两车位移相等v自 t12at2,代入数值处t4 s,v汽a t34 m/s12 m/s. 答案:(1)2 s6 m(2)4 s12 m/s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B 卷) 一、选择题1下列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A高考数学考试的时间是2 h B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 级强烈地震是在20XX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C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1.4 h D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 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
16、 min 答案:B 2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是静止的B如果观察的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C如果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D如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仍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往西行驶解析:两车的速度相同时,某相对位置不变,以其中任一辆车为参考系,另一辆车是静止时,故A 正确;若第三辆车丙与甲、乙两车同向同速行驶,以丙车为参考系时,甲、乙两车均静止,故B 正确;若一人在甲车中走动时,他与乙车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则乙车是运动的,故C 错;甲车刹车停下,乙车向东行驶,甲
17、车与乙车间的距离增大,甲车相对乙车向西运动,故D 正确答案:ABD 3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加速度大小为1 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 s内的平均速度为() A5.5 m/sB5 m/s C1 m/s D 0.5 m/s 解析:物体停止所用时间为:tv0a101s 10 s,所以最后1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v9.5v0 at9.510 m/s19.5 m/s0.5 m/s. 答案:D 4.某质点运动的vt 图象如右图所示,则() A该质点在t10 s 时速度开始改变方向B该质点在010 s 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 m/s2C该质点在t20 s 时,又返回出
18、发点D该质点在t20 s 时,离出发点300 m 解析:由图象知质点前10 s 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vv0t03010m/s2 3 m/s2.后 10 s内做匀加速运动,全过程中速度始终为正,故 A 错,B 对又由图象的面积可得位移x1230 10 m123010 m 300 m故C 错, D 对答案:BD 5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加速前进的路程为 1 600 m,所用的时间为40 s假设这段运动为匀加速运动,用a 表示加速度,v 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 Aa2 m/s2,v80 m/s Ba1 m/s2,v40 m/s Ca80 m
19、/s2,v 40 m/s Da1 m/s2,v80 m/s 解析:阅读题目可知有用信息为位移x1 600 m, t 40 s, 则灵活选用恰当的公式x at2/2, 则 a2x/t2(21 600)/402m/s22 m/s2, vat240 m/s80 m/s,则 A 选项正确答案:A 6在一次演示实验中,一个小球在斜面上滚动,小球滚动的距离和小球运动过程中经历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 t/s0.250.51.02.0 x/cm5.02080320由表可以初步归纳出小球滚动的距离x 和小球滚动的时间t 的关系式为 (k 为常数 )() AxktBxkt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20、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Cxkt3D无法判断解析:答案:B 7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vt 图象如下图所示,则该物体() A在第 8 s 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B在第 4 s 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C在第 2 s 末到第 4 s末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最大D在第 4 s 末和第 8 s末在同一位置上解析:由 vt 图象知,在06 s内速度方向为正,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在t6 s 末, v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最大,即在6 s 末物体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故A、B 均错误在 4 s8 s这段时间内,vt 图象的斜率最
21、大,即在这段时间内加速度最大,C 错误在第 4 s末和第 8 s末,物体的位移相同,在数值上均等于04 s 内 vt 图象所围的面积,即在 4 s 末和 8 s 末,物体位于同一位置上,D 正确答案:D 8一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1.2 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1.2 m B3.6 m C6.0 m D 10.8 m 解析:本题中第三段时间t 内的位移可以转化为前3t 时间内的位移与前2t 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h112gt2,h312g9t212g4t2两式相比可得:h35h1 6.0
22、m,选项 C 正确答案:C 9.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t 2 s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位移相同B在 t2 s 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位移不同C在 t4 s 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位移不同D在 t 4 s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不同,位移相同解析:由 vt 图象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v10 m/s.而甲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5 m/s2.两图线交点即t2 s时二者速度相同,但由面积知其位移不同,而在t4 s时,二者速度不同,但两部分面积相等即位移相同答案:BD 二、非选择题10(2010 重庆卷 )某同学
2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下图所示,A、B、C、D 是依次排列的 4 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 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A16.6 mm, xB126.5 mm,xD624.5 mm.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s;(2)打 C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m/s(取 2 位有效数字 );(3)物体
24、的加速度大小为_(用 xA、xB、xD和 f 表示 )解析:(1)因相邻的两计数点间还有4 个计时点,故t5T0.1 s.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vCxBD2t624.5126.520.1103 2.5 m/s. (3)设 xBxAx1,xCxBx2,xDxCx3,则 x3x12at2,x2x1at2,即 x3x22x1 3at2,t5T5f,故xD 3xB2xA75af2,所以 axD3xB2xAf275. 答案:(1)0.1(2)2.5(3)xD3xB2xA75f211若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以v110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车站A 时关闭油门以a14
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前进.2 s 后乙车与甲车同方向以a2 1 m/s2的加速度从同一车站A 出发,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追上甲车?解析:甲、乙两车自同一地点于不同时刻开始运动,乙车出发时甲车具有的速度为v1tv1a1t010 m/s24 m/s2 m/s,此时离甲车停止运动的时间tv1ta124s0.5 s. 根据题设条件,乙车在0.5 s 内追不上甲车,也就是说乙车追上甲车时,甲车已经停止了运动甲车停止时离车站 A 的距离, x甲v212a11022 4m12.5 m,设乙走完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为t,由 x乙12a2t2x甲得t2x甲a2212.51s5 s
26、故乙车出发后经过5 s 追上甲车答案:5 s 12.如右图所示, A、B 两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 m 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B 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25 m 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做匀变速运动,现在A 持棒以最大速度向B 奔来, B 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B 接棒时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1)B 在接力区需跑出的距离x1为多少?(2)B 应在离 A 的距离 x2为多少时起跑?解析:(1)对 B:设其加速度为a,跑出的距离为x 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 由 2axv2,有 2ax1(0.8v)2,解得 x10.64x16 m. (2)设 B 接棒时跑出时间为t,
27、x1 v t0.8v2t,在 t 时间内,对A 有 xAvt,解得 xA40 m. 所以 B 起跑时,应距离A 为 xxA x1,得 x x2 24 m. 答案:(1)16 m(2)24 m 高一物理练习题一、选择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牛顿D爱因斯
28、坦解析:伽利略通过对运动性质和速度均匀变化的猜想与假设,推动了人类科学的发展,故选项A 正确答案:A 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B物体的位移一定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物体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与这段时间成正比D若为匀加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加;若为匀减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解析:由 vv0at 和 xv0t12at2,A、B 错误;由a v t知 C 正确;当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速度减小,但位移可以增大,D 错误答案:C 3. 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
29、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该空降兵在0t1或 t1 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的结论正确的是() A0t1, v v12Bt1t2, v v1v22Ct1t2, v v1 v22D t1t2, v vB,故 A、B 正确;由乙图可知,t3 s 时, vCvD,此时物体C 与物体 D 之间有最大距离,故C 错, D 正确答案:ABD 9一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时之初,速度为6 m/s,运动 28 m 后速度增加到8 m/s,则 () A这段运动所用时间是4 s B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3.5 m/s2C自开始计时起,两秒末的速度是7 m/s D从开始
30、计时起,经过14 m 处的速度是5 2 m/s 解析:由 v2v202ax得 av2v202x8262228m/s20.5 m/s2.再由 vv0at得运动时间tv v0a860.5s4 s ,故 A 对, B 错 两秒末速度v2v0at26 m/s0.52 m/s7 m/s, C 对 经 14 m 处速度为v, 则 v2v202ax,得 v 6220.514 m/s 52 m/s,即 D 亦对答案:ACD 二、非选择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0如图甲所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
31、动情况小车开始在水平玻璃板上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单位: cm)如图乙所示,纸带上相邻两点间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 s试用作图法 (vt 图象 )求出小车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解析:设对应点1、 2、3、4、5 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v2、v3、v4、v5,则有v11.61.40.04cm/s 75 cm/s0.75 m/s,v21.41.20.04cm/s 65 cm/s0.65 m/s,v31.21.00.04cm/
32、s 55 cm/s0.55 m/s,v41.00.80.04cm/s 45 cm/s0.45 m/s,v50.80.60.04cm/s 35 cm/s0.35 m/s;以速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用描点法作出小车在薄布面上做减速运动时的vt 图象将图象延长,使其与纵轴相交,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小车做减速运动的初速度为0.85 m/s,即为小车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答案:085 m/s 11一辆正在匀加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在5 s内先后经过路旁两个相距50 m 的电线杆,它经第二根的速度是15 m/s,求它经过第一根杆的速度及行驶的加速度解析:全程 5 s内的平均速度v xt505
33、m/s10 m/s 中间 2.5 s 的瞬时速度v2.5 v 10 m/s 加速度 avtv2.5t/215105/2m/s22 m/s2根据 vtv0at,得 15v025,v0 5 m/s. 答案:5 m/s2 m/s21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 m/s 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赶过汽车试问(1)汽车从开动后到追上自行车之前,要经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解析:(1)汽车开动后速度由零逐渐增大,而自行车速度是定值,当汽车的速度还小于自行车的速度时,两者距离越来
34、越大,当汽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时,两者距离越来越小所以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之间距离最大有 v汽atv自,tv自a2 s. xv自 t12at262 m1234 m6 m. (2)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两车位移相等v自 t12at2,代入数值处t4 s,v汽a t34 m/s12 m/s. 答案:(1)2 s6 m(2)4 s12 m/s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B 卷) 一、选择题1下列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A高考数学考试的时间是2 h B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 级强烈地震
35、是在20XX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C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1.4 h D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 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 min 答案:B 2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是静止的B如果观察的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C如果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D如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仍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往西行驶解析:两车的速度相同时,某相对位置不变,以其中任一辆车为参考系,另一辆车是静止时,故 A 正确;若第三辆车丙与甲、乙两车同向同速行驶,以丙车为参
36、考系时,甲、乙两车均静止,故B 正确;若一人在甲车中走动时,他与乙车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则乙车是运动的,故C 错;甲车刹车停下,乙车向东行驶,甲车与乙车间的距离增大,甲车相对乙车向西运动,故D 正确答案:ABD 3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加速度大小为1 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 s内的平均速度为() A5.5 m/sB5 m/s C1 m/s D 0.5 m/s 解析:物体停止所用时间为:tv0a101s 10 s,所以最后1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v9.5v0at9.510 m/s 19.5 m/s0.5 m/s. 答案:D 4.某质点运动的vt 图象如右图所示,
37、则() A该质点在t10 s 时速度开始改变方向B该质点在010 s 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 m/s2C该质点在t20 s 时,又返回出发点D该质点在t20 s 时,离出发点300 m 解析:由图象知质点前10 s 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vv0t03010m/s2 3 m/s2.后 10 s 内做匀加速运动, 全过程中速度始终为正,故 A 错,B 对又由图象的面积可得位移x123010 m123010 m300 m故 C 错, D 对答案:BD 5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加速前进的路程为1 600 m,所用的时间为40 s假设这段运
38、动为匀加速运动,用a 表示加速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 Aa2 m/s2,v80 m/s Ba1 m/s2,v40 m/s Ca80 m/s2,v 40 m/s Da1 m/s2,v80 m/s 解析:阅读题目可知有用信息为位移x1 600 m,t40 s,则灵活选用恰当的公式xat2/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则 a2x/t2(21 600)/402m/s22 m/s2,vat240 m/s 80 m/s,则 A 选项正确答案:A 6在一次演示实验中,一个小球在斜面上滚动,
39、小球滚动的距离和小球运动过程中经历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s0.250.51.02.0 x/cm5.02080320由表可以初步归纳出小球滚动的距离x 和小球滚动的时间t 的关系式为 (k 为常数 )() AxktBxkt2Cxkt3D无法判断解析:答案:B 7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vt 图象如下图所示,则该物体() A在第 8 s 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B在第 4 s 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C在第 2 s 末到第 4 s 末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最大D在第 4 s 末和第 8 s末在同一位置上解析:由 vt 图象知,在06 s内速度方向为正,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在t6 s 末, v
40、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最大,即在6 s末物体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故A、 B 均错误在 4 s8 s 这段时间内,vt 图象的斜率最大,即在这段时间内加速度最大,C 错误在第 4 s末和第 8 s末,物体的位移相同,在数值上均等于0 4 s内 vt 图象所围的面积,即在 4 s末和 8 s 末,物体位于同一位置上,D 正确答案:D 8一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 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1.2 m B3.6 m C6.0 m D 10.8 m 解析:本题中第三段时间t 内的位移可以转化为前3t时间内的位移
41、与前2t 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h112gt2,h312g9t212g4t2两式相比可得:h35h16.0 m,选项 C 正确答案:C 9.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A在 t2 s 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位移相同B在 t2 s 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位移不同C在 t4 s 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位移不同D在 t4 s 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不同,位移相同解析:由 vt 图象
42、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v10 m/s.而甲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a5 m/s2.两图线交点即t 2 s时二者速度相同,但由面积知其位移不同,而在 t4 s时,二者速度不同,但两部分面积相等即位移相同答案:BD 二、非选择题10(2010 重庆卷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下图所示, A、B、C、D 是依次排列的4 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 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A16.6 mm, xB 126.5 mm,xD624.5 mm. 若无法再做实验
43、,可由以上信息推知:(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s;(2)打 C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m/s(取 2 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用 xA、xB、xD和 f 表示 )解析:(1)因相邻的两计数点间还有4 个计时点,故t5T0.1 s.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vCxBD2t624.5126.52 0.11032.5 m/s. (3)设 xBxAx1,xCxBx2,xDxCx3,则 x3x12at2,x2x1at2,即 x3 x2 2x13at2,t5T5f,故 xD 3xB2xA75af2,所以 axD3xB2xAf275. 答案:(1)0.1(2)2.5(3)
44、xD3xB2xA75f211若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以v110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车站A 时关闭油门以a1 4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前进.2 s后乙车与甲车同方向以a21 m/s2的加速度从同一车站 A 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追上甲车?解析:甲、乙两车自同一地点于不同时刻开始运动,乙车出发时甲车具有的速度为v1tv1a1t010 m/s24 m/s2 m/s,此时离甲车停止运动的时间t v1ta124s0.5 s. 根据题设条件, 乙车在 0.5 s 内追不上甲车, 也就是说乙车追上甲车时,甲车已经停止了运动甲车停止时离车站A 的距
45、离, x甲v212a110224m12.5 m,设乙走完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为t,由 x乙12a2t2x甲得t2x甲a2212.51s5 s 故乙车出发后经过5 s 追上甲车答案:5 s 12.如右图所示, A、B 两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 m 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B 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25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 这一过程可看做匀变速运动,现在 A 持棒以最大速度向B 奔来, B 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B 接棒时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 80%,则:(1)B 在接力区需跑出的距离x1为多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B 应在离 A 的距离 x2为多少时起跑?解析:(1)对 B:设其加速度为a,跑出的距离为x 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 由 2axv2,有 2ax1 (0.8v)2,解得 x10.64x16 m. (2)设 B 接棒时跑出时间为t,x1 v t0.8v2t,在 t 时间内,对A 有 xAvt,解得 xA40 m. 所以 B 起跑时,应距离A 为 xxAx1,得 xx2 24 m. 答案:(1)16 m(2)24 m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