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灭火设计(参考材料样本)2017年度.doc
《矿井防灭火设计(参考材料样本)2017年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防灭火设计(参考材料样本)2017年度.doc(1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某某煤矿矿井防灭火设计2016年9月8日矿 审 批 意 见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生产技术科(通防科): 年 月 日生产技术科(通防科): 年 月 日生产技术科(通防科): 年 月 日经营管理科: 年 月 日地质测量科: 年 月 日机电环保科: 年 月 日武装保卫中心: 年 月 日调度信息中心: 年 月 日安全监察处: 年 月 日机 电 副 总: 年 月 日通 防 副 总: 年 月 日矿总工程师: 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 概况- 1 -第一节 井田概况- 1 -第二节 矿井概况- 3 -第三节 相邻煤矿- 6 -第二章 煤自燃风险评价- 8 -第一节 煤的自燃机理- 8 -第二节 矿井自燃风险
2、评价- 10 -第三章 矿井防灭火措施- 14 -第一节 开拓开采措施- 14 -第二节 通风措施- 16 -第四章 矿井防灭火系统- 17 -第一节 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系统- 17 -第二节 注浆防灭火系统- 24 -第三节 注氮系统- 34 -第四节 凝胶系统- 39 -第五章 自燃煤层防灭火措施- 44 -第一节 巷道掘进期间防灭火措施- 44 -第二节 综放面开采前和回采期间的防灭火措施- 47 -第六章 井下外因火灾防治- 52 -第一节 外因火灾预防综述- 52 -第二节 矿井外因火灾隐患分析- 53 -第三节 矿井外因火灾防治- 55 -第七章 矿井井下消防洒水系统- 67 -
3、第八章 防火构筑物及井上、下消防材料库- 68 -第九章 矿井火区管理- 69 -第十章 井下防灭火管理规定- 71 -第十一章 井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84 -第一节 事故风险分析- 84 -第二节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85 -第三节 预警及信息报告- 87 -第四节 应急响应- 90 -第五节 信息公开及后期处理- 101 -第六节 保障措施- 103 -第七节 应急预案管理- 107 -附件1 井下火灾事故应急设备及物资储备表- 110 -附件2 武保中心应急救援装备- 111 -附件3 救护中队应急救援装备- 112 -附件4 医疗器材药品库- 113 -附件5 机电设备库- 1
4、13 -附件6 井下消防材料库- 114 -附件7 井上消防材料库- 114 -!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地理位置、井田位置某某煤矿隶属于某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矿井田位于?省西南部的 某地区境内。井田位于 某地煤田的东北角,横跨 某地、?两市。矿井北距 某地区8km,东距?庄2.5km,东南距?市14km。井田东西长10.4km,南北宽4.7km,面积约56.23km2。二、自然条件(一)地形区内为第四系冲积平原,地形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坡度平缓。地面标高变化于+52m+44m之间,井口附近地势较高,工业广场标高为+49.20m。(二)气象本区为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大陆海洋间过
5、渡性气候,四季分明。据邹城气象局19592015年间观测资料,本地历年平均气温14.85,最高年平均气温16.05(2002年),最低年平均气温12.45(1976年)。历年平均降水量716.97mm,最大年降水量1263.80mm(1964年),最小年降水量259.20mm(1988年),日最大降雨量321.6mm(1972年7月6日)。年平均蒸发量1887.60mm,最大2290.00mm(1992),最小1469.80mm(2011年)。主导风向为南及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73m/s,极端风向多为北风,最大风速24m/s(1965年3月15日)。结冰期由11月至翌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0.
6、45m,最大积雪厚度0.24m。(三)水文区内有泗河穿越井田北部。泗河全长142km,河宽1001000m,流域面积2590km2,最高水位+45.30m,最大流量4020m3/s(1957年7月24日,据鲍家店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流经本区3煤隐伏露头的部分地段,向西南注入南阳湖,属季节性河流(如1990年7月流量为350m3/s;1990年8月为812m3/s;1991年7月为1730 m3/s),与第四系潜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据泗河书院水文站观测资料,径流量主要集中于79月份,占全年径流量的68.3%。根据资源勘查时期的访问与洪痕实测资料,当地最高洪水位为+47.55m(1939年)。(
7、三)地震据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1956年12月编著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记载,本区自公元前618年至1937年8月1日,在2555年间共发生地震128次,其中破坏性地震11次。有记录可查的最早一次破坏性地震发生于462年8月16日;1668年7月25日大地震受震有16处之多;1937年8月1日大地震受震8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三、开采煤层矿井井田含煤地层主要由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构成。山西组和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平均总厚306.17m,含煤26层,平均总厚17.88m,含
8、煤系数5.88%;共含可采与局部可采煤层7层(2、3、6、10下、16上、16下、17),平均煤层总厚13.14m,其中主采煤层为3、16上、17煤,共厚10.42m。山西组含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为2层(2、3煤);太原组含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为5层(6、10下、16上、16下、17)煤。区内3煤,厚度变化小、稳定,平均煤厚8.29m,是该矿开采的主要煤层。煤质稳定,属中变质气肥煤。第二节 矿井概况一、生产能力某某 煤矿煤矿1974年上半年筹备,1975年2月破土动工,1981年12月建成投产。原设计年生产能力为300万t/a,服务年限97.87年。1985年12月达到设计生产能力。200
9、9年核定为660万t/a。2015年核定为650万t/a。二、开拓布置矿井采用立井开拓,煤层分组,采区上(下)山联合布置的开拓方式。主井负责原煤提升任务;副井分别配一个带平衡锤的双层单罐和一对双层双罐,用来升降人员、材料和矸石。三、开采方法矿井主要开采方法为综采放顶煤无煤柱开采,工作面布置为:上山采区采用走向长壁布置,下山采区采用倾斜长壁布置,回采工艺为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顶板管理采用全部陷落法。四、水平及采区划分矿井划分为两个水平:第一水平为-350m(辅助水平-450m),通过水平大巷开拓3层煤的全部上、下山采区;第二水平-445m(下组煤第勘探区),通过3条暗斜井大巷与采区上、下山开拓
10、16上煤的全部下二、下四采区。矿井自投产至今,一直开采3煤。按3煤赋存条件,在全井田目前共分为七个采区,即一、二、三、四、五、七、十采区。目前生产采区为一、七、十采区。五、通风系统(一)通风方式、方法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进、回风井筒数量和风量:矿井布置4个井筒,其中副井、主井进风,东、西风井回风。主副井位于井田中部,东西风井位于井田上部两侧。(二)主要通风机西风井装备两台ANN2500/1250B型轴流式通风机(一用一备),配备电机型号YR450-6,电机功率为630kW,转速为990r/min,东风井装备两台ANN-2500/1250N型轴流式通风机(一用一备),配备
11、电机型号Y4504-6,风机电机功率为630kW,转速为990r/min。通过风机反转反风。目前矿井总需风量14558m3/min,矿井总进风量18479m3/min,矿井有效风量16703m3/min,矿井总回风量18600m3/min,矿井总排风量19003m3/min,矿井负压1376Pa,矿井等积孔为10.2m2,矿井有效风量率91%。矿井外部漏风率2.3%。(三)通风状况现井下采掘工作面均为独立的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实行全负压“U”形通风。掘进工作面采取压入式正压通风,根据供风距离长短和用风量大小,分别选用型号为FBD-5.6/15kW2或FBD-6.3/22kW2的局部通风机,配备
12、同型号、同能力的备用风机,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安设“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所配用的软质风筒直径800mm,并具有抗阻燃防静电性能,炮掘工作面迎头全部使用了防炮崩风筒;各局部通风机均安设了风机开停传感器,风筒开关传感器,风机使用状况可直接显示在安全监控屏幕上。局部通风机安装在进风流巷道中,距回风口距离大于10m。局部通风机实行通风机司机挂牌上岗管理制度。采区变电所、井下充电硐室和爆炸材料库均采取全负压通风,并具有独立的通风系统;矿井的实际供风量大于需风量,硐室的配风量大于计算所需风量,矿井的有效风量率超过85%,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四)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煤自燃倾向性及最短
13、自然发火期1.瓦斯等级根据 某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某某 煤矿煤矿出具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鉴定时间:2014年8月30日,报告编号:YKJT-WSJD-2014-05),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0.52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6.72m3/min,采煤工作面最大瓦斯涌出量0.80m3/min,掘进工作面最大瓦斯涌出量0.12m3/min,属瓦斯矿井,不存在煤与瓦斯突出现象。并经?省煤炭工业局以关于2014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审查意见的通知(?煤安管2014240号文)批复。2.煤尘爆炸性根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出具的煤尘爆炸性检测报告(报告编号:DAJC-MCBZ-030-2015),3煤
14、的挥发份为36.05-40.78%,具有煤尘爆炸性。3.煤自燃倾向性及最短自然发火期根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出具的煤自燃倾向性检测报告(报告编号:DAJC-ZRQX-038-2015),3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自燃煤层。根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出具的煤样最短自然发火期研究性报告,3煤的最短自然发火期为44天。4.地温:约26,属地温正常区。六、火区目前矿井无火区。第三节 相邻煤矿一、鲍店煤矿位于?省某某市辖区,跨?、 某地和某某高新区,处于 某地煤田中部西段。两矿目前均严格在划定范围内开采,煤柱保持完整,没有超层越界现象。两矿边界附近采掘工程过去和现在没有影响对方的隐患存在。二、?煤矿位于 某
15、地煤田的中东部,为某某 煤矿煤矿的东南邻煤矿。?矿井处于 某地煤田深部,其开采对某某煤矿基本无影响。三、?煤矿位于 某地煤田的西部边缘,为某某 煤矿煤矿西邻近矿井。3煤开采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砂岩和太原组三灰,补给来源为第四系下组含水层组水。16上、17煤开采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十下灰岩,补给来源为奥灰、十四灰和第四系下组含水层组水。矿井涌水量在建井时期最大为488.35m3/h,生产时期平均为264.3m3/h。杨村煤矿下组煤局部地段受奥灰水威胁严重。四、 某地?矿业?煤矿位于 某地煤田的西北部,为某某 煤矿煤矿的西北邻矿井,属 某地区管辖的地方煤矿。?煤矿与某某 煤矿煤矿以铺子断层相隔,其3
16、煤开采的充水含水层与该矿一致,因此,其开采对第四系下组(三含)水和山西组砂岩水可起到共同疏降的作用。五、?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煤矿位于 某地煤田的北部。现开采山西组3煤,开采水平-870m,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砂岩、太原组第三层石灰岩。自投产至今矿井实际涌水量一般在2045m3/h。星村煤矿与某某 煤矿煤矿以滋阳断层相隔,该矿全部开采上组煤,矿井开采对某某 煤矿矿的开采无影响。六、小窑本井田内目前尚未发现有小窑开采现象。第二章 煤自燃风险评价第一节 煤的自燃机理一、概述煤的自燃,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氧气,使煤的组成物质氧化产生热量,再被水湿润,就放出更多的湿润热,也会加速煤的自燃
17、。此外,煤的自燃还与煤本身的性质有关。如煤的品级;煤的显微组分、水分、矿物质、节理和裂隙;煤层埋藏深度和煤层厚度;开采方法和通风方式等。煤的自燃从本质上来说是煤的氧化过程。二、煤的自燃条件(一)内因火灾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呈破碎状态,并集中堆积;2.通风供氧;3.蓄热环境;4.维持煤的氧化过程不断发展的时间。要形成自燃,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若采取措施破坏其中一个或两个,乃至全部条件,便可有效的防止自燃。(二)煤层自燃发展过程的三个必要条件:1.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2.有连续的供氧条件;3.热量易于积聚。(三)煤自燃的不同阶段1.水吸附阶段。与其他阶段不同,这个
18、阶段只是个物理过程,煤与氧不会发生反应,煤吸附水虽不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但他对煤自热,特别是低品级的煤自热有重要影响。当水被煤吸附时会放出大量热,即润湿热。所以,多数情况下该阶段对煤的自燃都起着关键作用。2.化学吸附阶段。煤自燃过程首先在这个阶段发生化学反应。该阶段的反应温度为环境温度至70。该过程中煤吸附氧气会产生过氧化物,因而叫做化学吸附阶段。化学吸附阶段煤重略有增加,并产生气体,其中的CO可作为标准气体,通过监测CO浓度可对煤的自燃进行早期预报,化学吸附阶段需要少量水参加反应。根据煤的品级和类型不同,化学吸附的放热量在5.046.72J/g之间变化。若煤温达到70时会分解,煤重随之大幅度
19、下降,甚至比原始煤重还要轻。煤中水分的蒸发可带走一些热量,该过程产热量在16.875.6J/g间变化。若煤氧化进行到这个阶段,想使其不自燃是非常困难的。3.煤氧复合物生成阶段。该阶段生成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即煤氧复合物。其反应温度范围为150230。产生的热量25.2003.4J/g。这个阶段煤重又有所增加,煤氧化进行到这个阶段必然发生自燃。4.燃烧初始阶段。这是煤氧复合物生成阶段到煤快速燃烧阶段的过渡时期,煤温达230时,煤的反应热为42243.6J/g,这些热量使煤迅速上升促进了煤的快速燃烧。5.快速燃烧阶段。这是煤自热的最后阶段,它描述了煤的实际燃烧过程。依氧气供应充足与否,这个阶段可能发
20、生干馏、不完全燃烧或安全燃烧。如果燃烧充分,其反应热等于煤的发热值。第二节 矿井自燃风险评价一、煤的自燃影响因素(一)煤质煤质本身对煤自热敏感性有显著的影响。1.煤的品级煤的品级表明了煤的变质程度,常用挥发分含量和含煤量表示。品级低的纯煤自热热敏感性高,而且,随着煤的品能升高其自热敏感性下降。2.煤的水分含量煤中水分的含量对煤的自燃性有很大影响。水分含量达饱和的煤,特别是在水分含量高的褐煤和次烟煤被开采和干燥前,煤体不再吸附水分,因而不能放出润湿热。煤氧化放出的热量通常使内在水分温度升高。另一方面,自热时的化学反应需要有少量的水分参加。低品级煤水分含量远远大于化学反应的需要量。因而,对低品级煤
21、来说,水分实际上是煤自热的阻化剂。3.矿物质煤中的矿物成分也叫灰分。它可与氧反应放热增加煤温,而且使煤分解以增加煤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如黄铁矿,它可以吸收氧化反应放出的部分热量降低煤的氧化反应进程;煤的高灰分使单位质量的氧化热降低。(二)开采和贮运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煤自热的影响为:可使煤的水分含量发生变化;改变煤氧接触条件;使生产成的热量扩散。可分为:1.地质因素断层和裂隙有利于空气和水分与煤接触。因而散热没有明显增加,却增加了煤发生氧化的机会和水的吸附。也就是说断层和裂隙增加了煤自燃的危险性。埋藏深的煤层地面漏风较少。采空区遗煤(特别对于厚煤层)因不能完全回采而增中了煤的自燃危险性。2.开
22、采因素开采因素对煤自燃的影响主要是通风和煤体破碎。没有通风或通风充分的区域,煤自燃的可能性较低;而通风不充分区域煤自燃的可能性较大。裂隙漏风是不充分漏分,它创造了煤进一步氧化的条件,且散热条件并未被改善。所以,任何漏风对煤炭自燃来说都是很危险的。3.贮运因素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影响煤自燃的因素要为通风不充分和干燥的低品级煤因雨淋和喷洒水产生润湿热。二、煤的自燃预兆煤的自燃通常经历:潜伏阶段(低温氧化阶段)、自燃阶段、着火阶段、燃烧阶段和熄灭阶段,见下表:阶段征兆潜伏阶段(低温氧化阶段)其特征比较隐蔽,煤重略有增加,煤被活化(化学活泼性增加),着火温度降低。潜伏阶段的长短取决于煤的变质程度和外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井 灭火 设计 参考 材料 样本 年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