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作业.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作业.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业达标1(2018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月考)有人在谈到百家争鸣时指出:“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由此可见()A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C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答案C解析从材料“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中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秩序,在这样的形势下,思想领域中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故C项正确。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就开始出现,故A项错误;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面对“政治混
2、乱”的局势,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反映了对重建社会秩序的追求,故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都认同”,排除。2(2018江西南昌二中期中)孔子强调“仁”,即普遍的爱;又强调“礼”,即遵守周礼的规范。据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学说侧重于()A重建社会秩序 B改善百姓生活C实现政治平等 D消除贫富差别答案A解析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强调“仁”和“礼”,为的就是和谐人际关系,重建社会秩序,故选A项。B项与儒家主要目的无关;孔子强调尊卑等级秩序,并未主张政治平等,故C项错误;D项与儒家思想不符。3(2018甘肃静宁一中月考)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
3、,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A道德教化 B兴办教育C克己复礼 D礼法并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化得民心。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化,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化得到百姓的心。所以孟子强调的是道德教化的作用。故选A项。4(2018四川成都树德中学月考)荀子说:“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A礼法并施 B施行仁政C君民共治 D君贵民轻答案B解析荀子说:“君主像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下游的流水也清澈;源头浑浊,下游的流水也浑浊。所以,如果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人
4、不能够爱护人民,不能让民众获得利益,却要求民众对自己亲近爱戴,那是不可能的。”荀子的精辟论述,告诫所有掌握政权的统治者:人民对统治者的态度,是由统治者如何对待人民所决定的。据此可知,荀子主张施行仁政,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5(2018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月考)孔子曰:“修己以安百姓”;孟子指出:“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荀子强调“王制”,主张君主要讲求王道仁义。据此,三者都主张()A道德修养和政治治理相结合B礼乐制度和仁政相结合C“克己复礼”是君民共治的前提D反对苛政和肆意的刑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者都认为,统治者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很
5、好地进行政治治理,即三者都主张道德修养和政治治理相结合,故A项正确。B项只适合孔子,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也只适合孔子,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只适合孟子,不符合题意,排除。6(2018广西桂林十八中月考)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并起,有的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的探讨人与政府的关系,还有的探讨政府与政府的关系。如果有学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该学说最有可能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答案B解析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学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故B项符合题意,正确。儒家主要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家主要探讨人与政府的关系,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
6、墨家主要探讨的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7(2018四川成都树德中学月考)冯天瑜著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下列言论体现两翼思想的是()A清净无为天下正明主治吏不治民B知其雄,守其雌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C民贵君轻“以法治国”D反者道之动治强生于法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两翼思想指民本主义和专制主义;孟子的民贵君轻体现的是民本主义思想,“以法治国”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故C项正确。“清净无为天下正”体现的是无为而治,无法体现民本主义思想,排除A项;“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体现的是以礼治国,与专制主义不相符,排除B项;“反者道之
7、动”是一种运动变化形式,与民本主义无关,排除D项。8(2018福建三明一中月考)某人举出政府施政不当的例子,说明他对政治及国家运作的想法:一位军士每战必败,问他原因。军士说是家里有老父要奉养。政府不但不治罪,反而予以嘉奖。这个国家的军队从此再也无法打胜仗。此人最可能是谁()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韩非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从反面例子强调了政府施政时要厉行赏罚,严刑峻法,这是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故选D项。孔子主张仁,老子主张无为,因此二人不可能强调严刑峻法,故A、C两项错误;荀子虽然吸收了法家思想,但其仍主张仁政,法只是辅助,故B项错误。9(2018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
8、孔子经常带着一些学生周游列国,受到各诸侯国当权者的款待,但他没有在政治实践上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A春秋时期的政治处于分裂状态B各诸侯国当权人物思想的保守与落后C孔子思想不符合各诸侯国的政治需要D孔子没有对其思想进行广泛宣传答案C解析儒家思想提倡“仁政”“德治”,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这是导致孔子不能实践个人思想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政治分裂只是社会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国君主张变法图强,并不保守落后,故B项错误;孔子在当时周游各国,积极宣传儒家思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高中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形成 课时 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5079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