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doc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337页)一、选择题(2019肇庆模拟)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为祁连山北麓冲(洪)积扇的局部示意图,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农业生产很少利用。据此完成13题。1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A祁连山后退B河流搬运作用减弱C祁连山上升 D河流堆积作用减弱2新洪积扇上部利用很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缺乏土层C光照不足 D降水稀少3在古冲积扇上,酒泉成为聚落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气候凉爽 B降水丰富C水源充足
2、D地形平坦1B2.B3.C第1题,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说明河流径流量减少,搬运能力减弱。第2题,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缺乏土层,难以进行农业生产,因而利用很少。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酒泉位于源于高山的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兰新高铁是连接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是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钢铁丝绸之路”。如图为兰新高铁部分路段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下列不是兰新高铁设计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自然条件是()A低温 B暴雪C沙暴 D台风5达坂城湿地高铁桥上两侧护栏与达坂城风电场附近高铁护栏的最主要功能是()A防风沙 B防噪声C
3、防人畜闯入 D防动车脱轨4D5.A第4题,台风主要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会影响到西北内陆地区,则兰新高铁设计建设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台风的影响。第5题,新疆地域辽阔且靠近冬季风发源地,多平坦戈壁(植被覆盖率低,地面摩擦小),故而多大风天气;达坂城为重要风区,因此风沙危害是影响铁路安全运营的最大因素,故高铁护栏的最主要功能是防风沙。(2019湖北质检)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区域2013年5月对流层CO2浓度(颜色越深表示浓度越大)的分布。读图,完成67题。6若仅考虑CO2的影响,在海拔相同的近地面,与地相比较,则地()A白天气温明显较高,昼夜温差大B白天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小C夜晚气温明显较低,昼夜
4、温差大D夜晚气温明显较高,昼夜温差小7大气中的CO2增多可能使()A地球上淡水资源增加B北冰洋成为海上繁忙航线C热带雨林植被遭到破坏D极地动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6C7.B第6题,由图可以看出,地比地颜色浅,CO2浓度小,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夜晚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第7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会使极地的冰川融化,汇入大海,淡水资源反而减少,并且极地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A、D错误;北冰洋的极冰融化,此地的地理位置特殊,沟通各大洲,会成为繁忙的航线,B正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错误。(2019株洲二检)廊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以石头
5、和木材为原料,多就地取材。据此回答89题。8下列地区廊桥数量相对较多的是()A成都平原B珠江三角洲C闽浙山区 D祁连山区9上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及廊桥位置。关于图中甲乙两廊桥,分析正确的是()A甲更容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B乙更容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C乙离河流源地近,更容易受洪水冲击D甲河面较窄,桥梁较短,桥梁更坚固8C9.A第8题,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廊桥适宜修建在水旱灾害较多的低山地带,且石头、木材的取用都比较方便的地区,据此结合选项可知,闽浙山区廊桥数量相对较多。故选C。第9题,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可知,甲位于冲沟的底部,且与冲沟流向一致,更容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乙的海拔比甲高,受丙地冲沟的威胁不如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1 高考 地理 图版 一轮 复习 课后 限时 集训 13 自然 条件 城市 交通线路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5142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