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精练: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 .doc
《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精练: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精练: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 .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全球气候变化9、10、1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5、6、7、8、1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2、3、4、13一、选择题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12题:1.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洋流 D.人类活动解析:1.D2.B第1题,甲地1月气温最低且低于0,属于温带气候;全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可判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1月气温也低于0,7、8两月降水
2、量都大于150mm,年降水量大于400mm,属于典型的夏季高温多雨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第2题,甲、乙两地气温差异不大,但降水差异明显,主要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其中乙地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夏季多雨,甲地受大陆气团控制而少雨。下图是某大陆四地月均温与月均降水量关系图。据此回答3 4题:3.四地中,分布在大陆东部的是()A.B.C.D.4.四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是()A.地雨热同期,农作物可一年三熟B.地全年降水丰富,有利于水稻种植C.地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有机质积累D.地降水集中于夏季,易出现洪涝灾害解析:3.A4.C第3题,地雨热同期,且最低月均温在0 以下,为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
3、侧;地各月降水均匀,气温在0 以上,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部;地降水较少,气温在0 以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大陆内部或西部;地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部。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地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有机质积累。下图为我国某地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5.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四周向中间递增C.由东南向西北递增D.由西南向东北递增6.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弯曲闭合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形地势C.洋流D.大气环流解析:5.C6.B第5题,根据图中的数值分析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4、选C。第6题,结合图中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弯曲闭合的区域为山区,受山地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这些地区降水较多,据此选B。(2019合肥高三一模)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据此回答78题:7.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A.西南部B.东南部C.东北部D.西北部8.3月到5月为南亚地区的热季,该季节南亚地区气温高的原因有()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较大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受东北季风控制,晴天多,云量少北方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A.B.C.D.解析:7.B8.C第7题,根据图示区域夏季风到达和退却的时间,
5、可以推知受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为东南部。选B。第8题,3月到5月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北半球白昼变长,太阳高度角变大,吸收热量增多,气温较高,故正确;35月西南季风还未到达(西南季风影响南亚的时间为69月),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晴天多,降水较少,故错,对;南亚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北部南下的冷气团,气温高,故对,所以该题选C。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下图为该地区某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据此回答911题:9.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A.冬季平衡波动较大B.总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精练:第二章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 2021 高考 地理 导航 一轮 复习 精练 第二 全球 气候变化 世界 气候 类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