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9章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9章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9章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标考点知识细化素养要求应用实践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区位的含义分析区域环境特征,考查农业区位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能结合实例一一列举剖析某种农业生产方式,考查农业区位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结合所见所闻进行分析结合农业生产统计分析,考查农业区位农业区位选择与农业地域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准确判断主导因素分析农业布局示意图,考查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地域的含义、形成结合具体区域的农业特点,考查农业地域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在区域图中,找准位置、分析特点(对应学生用书第148页)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1)绝对区
2、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2区位因素及变化特点主要方面变化特点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变化较快特别提醒 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基本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共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3典型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国土的东
3、南部和西南部。(2)特点: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3)区位:地形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暖湿,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误区警示_ 我国农耕区饲养家畜、家禽只是作为副业,且绝大多数规模很小,因而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不能算作混合农业,属于谷物家畜农业。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合理的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不利影响不合理生产强度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不合理生产方式过度放牧和垦殖,引起土地退化、沙化;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次生盐渍化农业技术改革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广泛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和土壤受污染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农民“靠天吃饭”,说明农业生产中,自
4、然因素始终占主导地位。()2我国南稻北麦的种植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受气候的影响而形成的。()3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不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4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混合农业。()二、区域认知读图填空读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珠三角”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气候(热量)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水源横断山区、五台山的立体农业地形城郊的乳牛、花卉、蔬菜市场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科技2.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农业生产限制因素中亚地区发展棉花种植水源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气候(热量)温带海洋性
5、气候区种植粮食作物气候(光照)三、地理实践力趣味思考1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蒜”你狠“姜”你军现象,主要反映了何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提示市场因素。2以前东北地区的农民冬季都会“猫冬”,而如今冬季时则都会劳作在温室大棚中,这说明了何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示科技。(对应学生用书第149页) (经典高考题)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3)题。(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
6、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思维流程信息提取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是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保留下来的基塘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教材寻因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
7、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综合判断(1)由信息和信息可知基塘农业用地原为水面,现变为建设用地,说明该地区水面面积减少,水域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减弱,气温变率增大(2)结合信息和信息可推知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多,对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增大,农民改变基塘农业的种植类型是满足市场需求,又提高经济收入(3)由信息、可知城市数量增加,使城郊农业发展较快。城郊农业深受城市市场的影响,要为城市人口提供大量的花卉、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种桑、种甘蔗显然与城郊农业的发展方向不一致尝试解答(1)D(2)D(3)A1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
8、有重要地位,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运输、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具体分析如下:2农业区位因素变化产生的影响3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分析方法(1)整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或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即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2)关键因素法主要因素: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完整、全面地列出。主导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
9、要的因素,即没有这种因素该农业就不可能在该区域分布。限制性因素:类似于木桶原理的短板,其他条件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此条件为限制性因素。(3)发展分析法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市场是最富于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区位。交通运输、技术条件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产品运输时间,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分离,逐渐形成跨地区以致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命题视角一分析区域环境特征,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莼菜,又名湖菜,具有深绿色椭圆形叶子,浮生在水面或潜在水中,嫩叶可供食用,是一
10、种珍贵的蔬菜。莼菜完全靠手工生产。浙江杭州西湖、湖北省利川市和重庆石柱县是我国三大莼菜生产基地。据此回答12题。1最适宜莼菜生长的环境是()A湿寒的山谷 B肥沃的土壤C池塘湖沼 D多雨的丘陵2重庆石柱县农业发展经历了水稻黄连莼菜种植的变化。重庆石柱县农产品种植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土壤 B气候C地形 D市场需求1C2.D第1题,由莼菜浮生在水面或潜在水中可知,最适宜其生长的环境为池塘湖沼。第2题,市场需求决定了农业的类型和规模,故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当地种植业进行调整的主要原因。命题视角二剖析某种农业生产方式,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变化(2019成都模拟)“空中菜园”是指以楼顶或阳台为依
11、托,建设出来的蔬菜种植园。在自家的楼顶、阳台利用泡沫箱或其他箱体种蔬菜,不仅能充分利用空间,还能在夏天获得降温防暑的功能。城市的“空中花园”发展为“空中菜园”,它既是放心食材的自供地,也是舒缓都市压力、回归绿色自然的快乐园地。读图,完成35题。3在箱体底部铺上煤渣,然后在煤渣上再铺土壤种植蔬菜,这种做法的原因主要是 ()A铺煤渣节约土壤B铺煤渣增加土壤中的空气C铺煤渣增加土壤肥力D铺煤渣导水、箱底储水,实现储水自引功能4开辟城市“空中菜园”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光照 B土壤C水源 D热量5城市绿化由“空中花园”向“空中菜园”发展,主要原因是()A为家庭提供观赏景观 B城市建设用地的紧缺C多
12、元化、个性化需求 D为调节局地小气候3D4.B5.C第3题,在箱体底部铺上煤渣,然后在煤渣上再铺土壤种植蔬菜,主要是为了导水、箱底储水,实现储水自引功能。第4题,开辟城市“空中菜园”是在楼顶、阳台上,楼顶、阳台多为水泥面,因此限制性自然因素是土壤。第5题,城市绿化由“空中花园”向“空中菜园”发展,主要原因是多元化、个性化需求,C项对。为家庭提供观赏景观,应以花园为主,A项错。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紧缺无关,与城市蔬菜价格高有关,B项错。将花园改为菜园对调节局地小气候影响不大,D项错。(2018海南高考)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
13、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67题。6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生产技术先进 B交通运输便捷C自然条件优越 D生产成本低廉7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A满足国内需求 B拓展国际市场C提高研发水平 D增强国际影响 6A7.B第6题,“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说明荷兰的区位优势为生产技术先进。和荷兰相比,山东生产成本更低;荷兰纬度较山东高,因此自然条件并不优越;荷兰在交通上与山东省相比无优势。第7题,在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可拓展
14、欧洲市场。中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若要运到中国,其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提高研发水平不是根本目的;到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不会增强国际影响。命题视角三结合农业生产的统计分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2019成都模拟)如图示意近50年新疆绿洲农田区三种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例。三种作物中,棉花的生长周期要明显长于小麦和玉米。据此回答810题。8与新疆南部相比,新疆北部大规模种植棉花的限制性因素是()A地形 B热量C水源 D光照9促使新疆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积温的年际波动 B生态退耕的需要C灌溉技术的改良 D市场需求的变化10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最
15、可能导致新疆 ()A粮食总产量下降 B棉花价格下降C农业耗水结构改变 D土壤盐碱化加剧8B9.D10.C第8题,棉花种植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新疆南部属于暖温带,新疆北部纬度较高,属于中温带,热量不足。棉花是耐旱作物,地形、水源、光照不是主要限制因素。第9题,促使新疆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温的年际波动变化不大。生态退耕的需要、灌溉技术的改良不影响播种面积比例。第10题,新疆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主要是引水灌溉。不同作物需水量不同,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最可能导致新疆农业耗水结构改变。 (2019海南高考)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同位置的
16、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据此完成(1)(3)题。(1)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AB C D(2)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A形状规整 B地形差异小C分散细碎 D距离村庄近(3)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A农产品商品率提高B农用地面积减少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D农产品质量下降思维流程信息提取某村庄位于我国中部平原地区;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均分,某农户分到了四块农用地距离宅基地的远近不同该村主要
17、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蔬菜种植投入的劳动力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图中示意了宅基地与某农户分到的四块农用地的位置关系及距离远近教材寻因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总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综合判断(1)由信息可知,蔬菜种植所需的劳动力较多,劳动时间长,频次高,结合信息、可知,该农户分到的四块地中,地块距离宅基地最近,便于为蔬菜种植提供充足的劳动投入(2)由信息可知,该村农用地是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均分,该农户分到了四块地,结合信息可以看出,四个地块面积不大,比较分散,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3)由信息可知,因农民进城,村农用地向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9章 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 2021 高考 地理 精准 一轮 复习 地区 专用 讲义 农业 区位 选择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