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宋明理学(修订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宋明理学(修订版).ppt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第3课课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 理学家的理学家的“理理”主要指的宇宙的主要指的宇宙的普遍法则普遍法则,是,是事物事物的规律的规律,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在人身上就是就是人性人性。 “心即理心即理”发明本心发明本心 知识知识梳理梳理对宋明理学评价对宋明理学评价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程颢程颢程颐程颐朱熹朱熹陆九渊陆九渊王阳明王阳明(理学集大成者)(心学集大成者)一、一、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一(一)程朱理学)程朱理学1 1、兴兴起的背景:起的背景:儒儒学学 -正正统地位受到挑战统地位受到挑战三教合一三教合一三教图三教图(清(
2、清丁云鹏)丁云鹏)图中的三教是:图中的三教是: _ 、_、_儒儒 佛佛 道道程程颢颢程程颐颐2.含义含义3.二程的观念二程的观念天理是万物本原天理是万物本原 ,先理后物,先理后物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认识论:格物致知认识论:格物致知(核心)(核心)朱朱熹熹1理之源在于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3格物致知在于格物致知在于明明道德道德之善之善2天理就是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大学大学中庸中庸论语论语孟子孟子朱熹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教科书教科书4.朱熹朱熹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
3、区别?格物致知认为格物致知认为“理理”是先天存是先天存在的在的,接触世间万物是为了加,接触世间万物是为了加深对深对“理理”的体验和理解;的体验和理解; 实践出实践出真知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上得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即这一理论即这一理论并不是先天存在的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的。程朱理学的内容:程朱理学的内容: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格物致知5、影响:见书、影响:见书(二)(二)陆王心学陆王心学1代表代表人物:人物:南宋:南宋:陆九渊陆九渊明朝:明朝:王守仁王守
4、仁2 2主要思想主张主要思想主张A A、陆九渊:、陆九渊:1 1“心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心即即理理也也”2 2并提出并提出反省内心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就可以得到天理。B B、王守仁:、王守仁: 1 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 2“致良知致良知”,去掉人欲,恢复良知,去掉人欲,恢复良知 “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陆王心学陆王心学 心心-本原本原 内心反省,致良知内心反省,致良知形象比喻体会差别(朱理形象比喻体会差别(朱理、王心王心) 敌机来了,他敌机来了,他会让弟子不要惊会让弟子不要惊慌,慌,“炸炸”死死事事小,失节事小,
5、失节事大。大。 应该让弟子们闭应该让弟子们闭目静坐,泰山崩于目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为前而目不瞬,不为机声所慑。机声所慑。“心外心外无物无物”(三)、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三)、对宋明理学的评价(积极,消极)(积极,消极)贞节牌坊贞节牌坊“美丽美丽”的三寸金的三寸金莲莲“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清人戴震 三从四德三从四德 “三从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翻开历史一查翻开历
6、史一查满本都写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着两个字是“吃人吃人” 。 鲁迅鲁迅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压抑、扼杀人的自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助于维护封建专制然欲求,有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统治。1消极消极“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留取丹心丹心照汗青。照汗青。” (宋)文天祥(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浑不怕, , 要留要留清白清白在人间。在人间。” (明)于谦(明)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岂因祸福祸福避趋之。避趋之。 清清林则徐林则徐2积极积极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修养,重宋明理学崇尚道德修养,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
7、积极影响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3态度批判、继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程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不同的不同 程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相同的相同 1 1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学和心学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学和心学( )( )A A内容上是相同的内容上是相同的 B B本质上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 C C观点上是一致的观点上是一致的 D D存在时间相同存在时间相同2.2.朱熹是宋代杰出的儒学宗师朱熹是宋代杰出的儒学宗师, ,下列有关他的叙述下列有关他的叙述,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 A. A.他最早把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他最早把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 B.B.他认为
8、他认为“理理”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C.C.其思想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法家、道家思想其思想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法家、道家思想 D.D.他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他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欲人欲”与与“天理天理”辩证统一辩证统一3.朱熹提出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其中“天理天理”主要是指主要是指 ( ) A.A.天体运行法则天体运行法则 B.B. 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 C.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D.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理论理论BBC课堂练习:课堂练习:4.两千多年来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
9、以能够长盛不衰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主要在于( )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孔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孔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它思想未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其它思想未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C5儒、道、佛三教合一形成于(儒、道、佛三教合一形成于( ) A、两汉时期、两汉时期 B、魏晋时期、魏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唐宋时期6面对儒家思想受到道、佛两教的冲击,唐宋面对儒家思想受到道、佛两教的冲击,唐宋 儒学大师的态度是(儒学大师的态度是(
10、 ) A、放弃儒家思想、放弃儒家思想 B、对儒、道、佛三教平等对待、对儒、道、佛三教平等对待 C、坚持以儒家思想为本,吸收道、佛两教思想、坚持以儒家思想为本,吸收道、佛两教思想 加以完善加以完善 D、以佛学为主,吸收儒、道思想,形成一种、以佛学为主,吸收儒、道思想,形成一种 新思想新思想7、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以取代儒家、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以取代儒家 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
11、人做大官 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 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8、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B、把握、把握“理理”和求和求“理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 的,即格物致知的,即格物致知 C、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D、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9、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 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 )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让人节俭一些,收敛一些,不要太放荡,太穷奢极欲而已。这理论,用今天的廉政角度、道德角度和养生的角度去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