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政治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 第10单元 第26课 文化创新 .doc
《2021高三政治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 第10单元 第26课 文化创新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三政治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 第10单元 第26课 文化创新 .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6课文化创新最新考纲核心素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文化发展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法治意识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培养学生积极投身文化交流活动,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积极投身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意义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
2、化创造。(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a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b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点拨:文化创新的源泉、基础、动力、根源、决定因素、根本目的、根本标准、根本途径等都指的是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根基在于优秀传统文化。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1)必要性a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b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2)意义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
3、的根本标准。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3文化创新的主体及要求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求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点拨:可以结合哲学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来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主体。1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_矫正教材理论(必修3P48):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传播载体变革显然不是源
4、泉。2文化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发展。_矫正教材理论(必修3P48):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不能颠倒两者的关系。3文化工作者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_矫正文化工作者的灵感在文化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不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源泉只能是社会实践。4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_矫正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实践中确定的,而不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交流过程只是扩大了革命文化的影响力。1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1)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文
5、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3)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2结合社会变迁分析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实践发展。3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1)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地位: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2)文化创新的
6、要求文化创新必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提醒:对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这一知识的理解,要注意其两个指向,一是强调文化创新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二是强调文化创新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考点展示全国卷5年2考命题揭秘导航文化创新的意义2019全国卷202016全国卷19从具体题型上看,选择题与主观题均有出现。从核心素养上看,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为主。从考查方式上看,
7、主要通过展示国家或地方有关文化发展的鲜活材料,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意义和主体,以选择题为主,也可能考查主观题。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2019全国卷2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ABCDB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8、,考查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从价值观念看有利于引导学生增强审美能力。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但不起决定作用,说法错误。即使人们所处的时代相同,但由于知识结构、文化差异、立场观点等不同,审美观念也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趋于一致”说法错误,排除。正确且符合题意。2(2018江苏卷20)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C材料强调的是纪录片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
9、程为线索,这说明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C项正确。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D两项排除,材料强调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强调文化创新的作用。结合文化创新成果的现实作用,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3(2017全国卷19)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增强
10、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AB CDC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也有利于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入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错误。科技创新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而不是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错误。影响某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有很多,但只有一个居于核心或中心地位,并非所有重要因素都是核心或中心;同时,不同角度的核心或中心因素是不同的,不能混淆。4(2016全国卷19)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
11、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B CDA“华阴老腔”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通过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引起巨大反响,其成功说明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才能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当选。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错误;传播手段和形式的创新有利于文化的
12、传承,但不是前提,错误。从文化创新发挥人民群众作用角度切入,考查文化创新的主体5(2016全国卷19)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AB CDB“辞海电子版和网络版的推出”这一文化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立足于信息社会人们网上阅读的新需求,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错误;文化创新不一定能够保证文化富有生机
13、和凝聚力,说法不妥,排除。文化创新或创作的主体是包括文艺工作者在内的人民群众;文化创新或创作,既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又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人民群众的实践,而不是人民群众。 文化创新的途径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原因要求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
14、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1)态度: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2)原则: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1)坚持正确方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克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1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_矫正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
15、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根基。_矫正注入时代精神可以推动文化创新,但不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才是文化创新的根基。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成果时,要以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为主。_矫正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文化创新要反对盲目推崇外来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_矫正盲目推崇外来文化属于“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在于根本否定传统文化。1关键信息法辨别文化创新的途径途径信息立足于实践深入基层、采风活动等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传统文化、新旧对比或涉及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国家、不同
16、民族、交流借鉴与融合提醒:文化创新的途径之间的关系(1)进行文化创新的两条基本途径都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2)两条基本途径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过程中,离不开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怎样进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态度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要求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目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必须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
17、与发展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反对文化霸权主义,防止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任务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2)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提醒:文化继承、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继承、文化
18、发展与文化创新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考点展示全国卷5年2考考情分析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2018全国卷192017全国卷20从具体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从核心素养上看,以科学精神为主。从考查方式上看,结合文化创新的具体事例,考查对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的理解,主观题主要是综合考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1近年来,中国音乐家叶小钢的交响音乐会中国故事系列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为了创作其中描绘西藏独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的喜马拉雅之光,他7次前往西藏各地考察,深入民间采风,从中获得创作灵感。这表明()文化走出去要创新表现形式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创新源自创作者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高三政治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 第10单元 第26课文化创新 2021 政治 人教版 一轮 教师 必修 10 单元 26 文化 创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