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阅读满分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阅读满分技巧.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考语文阅读满分技巧 2022年高考受疫情影响,延期一个月高考,在剩下的日子里如何备考且得尤为重要,其实做好梳理、查漏补缺能帮你在最终阶段反超。除此之外,答题技巧更是重中之重.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阅读满分技巧,希望大家喜爱! 高考语文阅读满分技巧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篇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指津 指津一:整体把握,微观勾画 1.阅读原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说明或论证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成果或最新观点?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此新成果或新观点的看法和看法如何? 2.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快速提取每一节的主要信息。 3.微观勾画是指随时勾画一些关键词语,以备答题时
2、所用。特殊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如“一旦”“假如”“因此”“但是”“然而”等)、副词(如“凡时”“全”“将”“基本上”“已经”“或许”“可能”等)以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 此外,由于论述类文章中有些内容表达起来比较抽象,为了说得详细,有时会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理解时要找出其“本体”。要准确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留意前后比照,特点对应。 指津二:紧扣语境,把握内涵 要精确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就要紧密联系语境,留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示意信息,从而把握其内涵。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话要么是关键信息点(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就或承前或蒙后省略了相关内
3、容。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详细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意义。因此,阅读中要对这类词语慎重考虑。可采纳如下方法: 1.瞻前顾后法 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 2.比照辨析法 细致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3.参考语境法 依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方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句子有如下几种:一是结构比较困难的句子,二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三是与文章中心和结构亲密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对于第一种,可以用“抽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意。对于其次种,应当根
4、据“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细致领悟,整体解析。第三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有的画龙点睛,有的承上启下,有的阐明要旨。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意,既要留意它在文中的位置,还要看清来龙去脉。 指津三:抓住概念,识别混淆 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目,在设置选项上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其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主要有: 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 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是外延太大,推断过宽,以“面”代“点”。阅读时要特殊留心材料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2.偶然、必定有意混淆 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定”,把“间或”说成“往往”
5、。 3.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 选项偷换概念,用形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解题时,要留意选项是否混淆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了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省略了一些关键的修饰词,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4.现实和设想的混淆 选项在对概念的推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胜利的现实和没有成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 5.确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 有些选项的设置,把确定说成否定,或把否定说成确定,有些混淆主要和次要关系,有些属于无中生有,牵强附会,解答时,肯定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6.条件和结果:缘由和结果的关系的混淆、颠倒 有些选
6、项在设置时,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缘由,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要重点辨析,找准答案。 指津四:筛选推断,逐步解除 对选择题要分析、比较、选择,首先解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瞻前顾后,找寻有效信息,并归纳信息的要点,进行筛选,再次解除干扰选顼,剩下的便是正确答案。这样做题,可以提高答题的精确率。 基本方法如下: 1.复位验证法 在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时,假如对自己的选择没有非常的把握,可把选出的答案“复位”到原文中“验证”一下,假如语意连贯、意思精确则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2.事理分析法 在论述类文章中,常会遇到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
7、系、选择关系等,要紧紧抓住表示事理之间逻辑关系的关键词语,作出正确的推断。 3.巧用选项法 在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命题中,命题者经常在句中确定两个考查点,每个考查点按两种理解列为四个选项。遇到这种题目,可以奇妙地利用选项供应的“便利”,依据自己对某一个考查点的正确理解,解除错误的选项。 高考语文阅读满分技巧二 文言文阅读篇 解答文言断句题的五个“锦囊” 锦囊一:靠文段大意断句 拿到一道文言断句题,首先要讲文段整体阅读一遍,联系上下文粗略地揣摩出大意。对于叙事性文段,要大致清晰其叙的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对于说理性文段,要大致明白其论点和主要论据;对于对话性文段,应先清晰是哪几人的对话,各人
8、的身份和观点如何;等等。应当指出的是,这里的“整体阅读”,强调的是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读”,这对于某些文段来说,或许就相当于已经得出了答案。 锦囊二:以动词宾语断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在古汉语中,动词(有时是形容词)是构成一句话的重要成分。一般地说,只要找准了动词(或形容词),弄清晰它们的宾语,就可以宾语之后断句。 锦囊三:凭特别虚词断句 这里的所谓“特别虚词”,指的是一些多用于句首或句末的文言虚词和一些表示说话的词语,以及文段中的诸如地名、人名、官职名等词语,它们往往可以成为给文言断句的重要参考标记。比如,常用于句首的文言虚词有“若夫、乃夫、至于、于是、虽然、是故、是以、已而、向使、夫、
9、焉、盖、惟”等,见了这些虚词,在它们前边就可断句;常用于句末的文言虚词有“矣、焉、乎、也、耶(邪)、欤、哉、夫、耳、者也”等,在它们后边也大多可断句;相当于“说”的词语有“曰、道、云、语、白”等,在它们之后也大多应断句。对于文段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职名、谦称和敬称等词语,断句时要分析其是作主语还是宾语。 锦囊四:据句式特点断句 文言中有一些固定句式,假如能比较熟识地驾驭,对于断句也很有帮助。比如,了解了“不亦乎?”“得无耶?”“之谓也。”“如(奈、若)何?”“何为?”“何之有?”等固定句式,可以给我们在给文言断句时以非常明显的指示。此外,还应当知道,古汉语比较讲究句式的对称,给文言断句时可据
10、此查看文段中有无对称句式。 锦囊五:参考他题断句 有时,我们还可以依据文本中的内容和试题中其他题所供应的信息,作为断句的参考。 总之,假如我们能在复习备考时,根据以上“锦囊”所提到的方法,深化细致地思索,适当地多做练习,那么,曾被视为畏途的文言断句题,就肯定会比较简单地得出正确答案。 翻译文言语句的解题技巧 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需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别性。对句意的理解要留意以下几点: 技巧一: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留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技巧二:要留意省略句、
11、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 技巧三: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实行忽视或笼统翻译的方法去躲避,而应当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仔细理解。 技巧四: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 技巧五:对困难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 技巧六:要擅长调动已学学问,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殊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学问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中的详细用法和含义。 高考语文
12、阅读满分技巧三 古代诗歌鉴赏篇 指津一:鉴赏诗歌形象解题指津 1.人物形象解题指津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看法。 例如,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我”(抒情主子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明珠暗投、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所表现的抑郁难平的思想感情。 2.
13、鉴赏意象解题指津 (1)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2)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在这首二十字的千古绝唱中,粗线条地描绘了落日、晚山、黄河、大海等意象,显示出登高远眺的特点,“落日”在西,“大海”在东,视野开阔。既有落日近山的奇异风光,又有千里黄河归大海的壮美景象,甚至还有滔滔黄河水的声响,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袤的艺术图画,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愿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指津二:鉴赏诗歌语言解题指津 (一)炼字题 1.设问方式 (1)
14、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来历为人陈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请对某字进行赏析。 (4)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尝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答题步骤: (1)说明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绽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赏析诗歌的语言特
15、色 1.设问方式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3)本诗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 (4)用有两个词精确点明语言特色。 2.答题步骤: (1)点明语言特色; (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详细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指津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解题指津 1.提问方式: 这首诗歌采纳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当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许多学生常
16、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但阐述详细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 2.答题步骤 简洁地说就是:明手法(用一两个词精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详细步骤: 【第一步】精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 (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仔细探讨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事实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供应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留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
17、; (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找寻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即我们平常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其次步】明白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 (1)采纳的写作手法。 (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指津四: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情感看法题目解题指津 1.读题目 题目是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时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得到写作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内容。而这些有时又是理解诗歌内容、思想感情必不行少的提示。 2.关注作者 (1)关注作者,可以从他的风格特点上获得提示,对鉴赏诗歌的语言和理解思
18、想感情有肯定的帮助。 如王维,以创作山水田园诗为主,语言清爽自然,诗中有画,内容上主要写山水隐逸生活,特殊是清静美丽的景物,渗透着佛家思想,艺术成就更高。 (2)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性格等等,无不深深打上当时社会风气的烙印;详细了解写作某一首诗时的生活状况、思想心情和创作意图等对把握情感有重要的帮助。 如:李白、杜甫、李清照等诗人词人的生平、人生经验,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思想内容。 3.看注释 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留意的内容。注释可以揭示背景,理解诗歌,了解典故内容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把握情感。 4.抓关键句 从五七言律诗的一般规律来看,艺术中心在中间两联,思想中心在首尾两联。(注意
19、绝句的三四句,律诗的首尾联。) 5.把握形象 留意意象的特征和寓意,留意形象的外在特征、内质品性,以及环境特点等,有助于情感的把握,特殊是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诗。另外柳、月、长亭、水、白云等常见意象的含义示意了情感的流露。 6.抓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精炼传神能奇妙表达主旨的词语。即能干脆表达情感。 名句默写篇 1.以大纲要求背诵的内容为主,必需逐一过关,不行放过。 2.印象不深的名句,要反复记忆。 3.肯定要动手写写其中的易错字,坚决歼灭错别字。 4.默写题要看准要求,必需用钢笔写正楷字,此题万不行连笔。假如是“X题中选填Y题”的选择模式,肯定要选准你最有把握的Y题。没有把握的千万不要填,这样既为了节约时间,还因为高考阅读卷的时候按前Y题批阅,后面的即使正确也不算。 高考语文阅读满分技巧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