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集训:(六)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物质组成及物质循环 .docx
《2021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集训:(六)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物质组成及物质循环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集训:(六)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物质组成及物质循环 .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集训(六)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物质组成及物质循环对应学生用书p251一、选择题2018年1月1日,印尼巴厘岛火山和苏门答腊岛的锡纳朋火山在新年伊始同时喷发。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12题。1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B)A圈层 B圈层 C圈层 D圈层解析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图中为地壳、为地幔、为外核、为内核。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对应的是圈层。2火山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C)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C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D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解析 火山景观的
2、形成,先是岩浆喷出形成火山口,后火山口积水形成湖,其形成把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联系起来,所以C正确。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莫霍面等深线(从地面到莫霍面的深度相等的点的连线)示意图(单位:千米),甲为省会城市。读图回答34题。3下列有关莫霍面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B)A西浅东深 B西深东浅C中间深、东西浅 D中间高、南北低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西部数值大,东部数值小,从西往东莫霍面等深线越来越小,也就是西深东浅,说明由西往东莫霍面的深度越来越浅,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从西往东地壳越来越薄,地势越来越低。所以B对,A、C、D错。故选B。434N附近等深线向东凸出,能够体现(D)A谷地的分布 B河流流向C高原的
3、分布 D山地的延伸解析 依据图示可知,34N纬线等深线向东凸出,即向低值凸出,依据等值线图的判读原则“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说明34N纬线处等深线的数值较南北两侧要高,可判断此处莫霍面较深,可能原因为此处是山地,地壳厚度较厚,莫霍面较深入,故D正确;河流处和谷地,莫霍面应较浅,等深线数值应较小,故A、B错;若是高原,等深线应比较稀疏,而图示等深线比较密集,且弯曲度大,故判断为山地,故C错。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下左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 题。5左图中砂砾岩属于右图中的(D)A甲 B丙 C丁 D戊解析 风化物形成沉积岩,图中戊
4、是沉积岩,砂砾岩属于沉积岩,D正确;沉积岩可形成变质岩,丁是变质岩,变质岩可形成岩浆,丙是岩浆;岩浆可形成岩浆岩,甲、乙是岩浆岩。6由左图可知(B)A地质事件发生过程是: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入侵抬升侵蚀下沉沉积B两处岩石可能变质为板岩和大理岩C当地发生过明显的岩浆活动,因此不可能寻找到化石D当地地表形态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解析 图中花岗岩出现了断层,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说明先有岩浆入侵后发生断裂,A错误;是页岩,变质形成板岩,是石灰岩,受热变质形成大理岩,B正确;当地发生过明显的岩浆活动,但是沉积岩层中可能找到化石,C错误;当地地表形态主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大约5000多
5、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在沿海地区形成一条由3.7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石柱组成的向大海延伸约6000米长的“巨人之路”。“巨人之路”是北爱尔兰著名的旅游景点,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右图示意“巨人之路”景观。据此完成79题。7“巨人之路”的一根根石柱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C)A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下陷B长年海浪的侵蚀拍打作用C熔融的岩浆迅速冷却收缩凝固D强大海风的吹蚀风化作用解析 由材料“大约5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可以推断,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是火山喷出的岩浆遇到冰冷的海水迅速冷却收缩凝固形成。故选C。8构成“巨人之路”的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师导学 2021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集训:六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物质组成及物质循环 2021 名师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考点 集训 地球 结构 地壳 物质 组成 循环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5237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