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5 声音的传播|教科版.doc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5 声音的传播|教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5 声音的传播|教科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体,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教学难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能力是不同的。三、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土电话、音叉、橡胶锤、一套不同的固体物质(铜丝、棉线、尼龙线、竹丝) 、记录单 教师:一杯水、音叉、橡
2、胶锤、土电话、一套不同的固体物质(铜丝、棉线、尼龙线、竹丝) 三、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什么东西用眼看不到,用手摸不着,但能用耳朵听得到?2、提问:上课时,铃声是通过什么传到我们的耳朵的?明确:空气能传播声音。接:在学校不同地点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3、关于声音,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例如一个物体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是怎样传播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传播。(板书 课题) (二)、认识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递的 1.下面我们将要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些问题。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波动。 细致观察水面是
3、如何波动的? 学生反馈:水面一拨一拨地从音叉所在中心慢慢向四周散开去。(出示声波模拟图片)这就是由于物体振动发出声音时产生的波,科学上叫做声波。(板书:声波)刚才就是声波带动了水的振动,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物体向四周传播的。化抽象为具体,用数学线条来描述声音。(提示:根据声音传播朝向四面八方的特点,选择哪种图形最好呢?明确:圆圈)出示图片并齐诵诗歌:小儿垂钓,这首诗和画从声音的角度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明确:水能传播声音。(2)分组实验2: “土电话”的研究 要求: 1)保持教室安静,打电话同学要小声点,以听电话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为宜。 2)接听电话的时候,电话线要拉紧,不能松松垮垮。 小组交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5 声音的传播教科版 四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3.5 声音 传播 教科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