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600字.docx
《2022年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600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600字 春节是个快乐祥和的节日,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人们在春节这期间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在这节日期间亲朋好友之间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妙祝愿。下面我为大家整理2022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600字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 不知不觉又要进入春节模式了,每年我们都在说:过年没有小时候好玩了!可我们找寻的年味是什么?是新衣?是年夜饭?是拍一张全家福?还是一件渴望已久的玩具? 记忆中的年味,是挂在老房子墙上那本厚厚的黄历,喜庆祥瑞的大红封面,白底黑字的每一页除了载有农历月、日和农季节气外,还写
2、满了“今日宜忌、吉神凶煞”等,撕一张少一张。而除夕那一页早早就被心急的我做上记号,每天数着日头盼着过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情愈加迫切,新年便在撕去的一张张老黄历中,越来越近。 记忆中的年味,是年三十全家齐上阵,母亲负责用面和水熬浆糊,一个小盆,一根筷子,在煤球炉上细火慢熬,边熬边搅,熬好的浆糊会散发一股酸酸的气味,馋嘴的我总有忍不住尝一口的念头,结果自然是被母亲刚好制止。刷浆糊要用一个高粱穗扎成的刷帚,沾上粘稠的浆糊往门框上刷,哥哥个子最高,负责贴春联,父亲则指挥哪一副春联该贴到哪个门上,我负责看凹凸,“左边低了,右边再高点”贴春联的过程总是充溢了欢声笑语。 记忆中的年味,不是除夕家宴上的大鱼
3、大肉、山珍海味,而是一盆一般的凉拌什锦菜。每年,母亲都会为了年夜饭前前后后忙活好几天,杀鸡宰鱼,蒸馍馍、剁肉馅、煎蛋饺 最终,在除夕当天,全部的食材都打算妥当,父亲就起先拌什锦菜,菠菜、粉丝在开水中烫熟,鸡蛋液在锅中煎成薄薄的一层,各种食材切碎后拌匀,上桌时配上一碗飘着红辣椒油的调料汁,一红、一绿、一黄,让人瞬间胃口大开。 记忆中的年味,还是老房道中放鞭炮点焰火时,四处飘散的硫磺味。那时物资还不怎么丰富,父母收入也不高,过年家里除了年三十的“封门炮”初一的“开门炮”初三的“送年炮”外,没有多余的鞭炮给孩子玩。我便“自食其力”,一大早起来,就去捡别人家没放响的鞭炮残余,房道里的孩子多,我们总爱比
4、谁捡的最多。眼巴巴地望着别人家放完鞭炮后,我生怕捡晚了,被别的小孩抢先,赶快蹲下,把没有放响的鞭炮一个一个地捡起来,然后再拿着点燃的香燃放。过年那几天,矿区家属区的每一条街巷都是让我两眼发光的藏宝地,也是我从不曾忘却的快乐场。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过年的方式也变得更丰富多彩。可不知从何时起,那些曾触动我全部感官的年味,慢慢消逝了,就像记忆中的老房子,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找寻年味,成了许多人想做、在做、却难以如愿的事情。从城市到乡村,从他乡到家乡,我们寻寻找觅,四处游荡,即使看到了奇丽绚烂的烟花,漫天飘舞的爆竹,却总感觉少点什么。 记忆中的年味,虽然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可儿
5、时的童真和一家人和和谐睦的亲情,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从未消逝,反而愈发清楚。或许,那份年味就是家人围坐的团聚喧闹!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2 “年”是什么?据说古代人过年是躲避一个叫“年”的怪兽,在驱除“年”兽时人们发觉:“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年的除夕家家贴上红对联,户户灯火通明,人们燃放爆竹,一家老少守更待年。王安石的元日诗,给我们形象诠释了过年风俗的隆重和亲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过年,那种殷切的心情就犹如饥饿的乞丐等盼一锅出笼的热包子。可我等盼的原委是什么呢?想想无非是一顿能带点肉腥的饺子,给长辈们
6、磕头赏的一毛两毛压岁钱,还有隔两年才有的一件新褂子在那个物质匮乏、多数人家都很窘迫的年头,只有过年父母才肯缓释一下平日的节俭,让我们尽情享受一顿不限量的白菜帮加带点猪肉馅的水饺,对于平常以窝头地瓜干为主食的姊妹们而言,的确值得期盼。除夕夜守岁,父亲会满上一杯九分钱一两的地瓜干酒,敬完祖上再自饮,还会念念有词:“过年过年,富人过年穷人过关。”父亲说他小的时候,穷人管过年叫“过关”,因为那年月穷人借债的多,到年底就要还清一年的债务,有民谣道:“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债主假如看到对方家里贴上了红对联,就不能再上门催债了。穷人家这一关就算过去了。“为什么呀?”我们不解。“因为贴上对
7、联就说明人家一家人起先过年啦,怎能再上门催债?那就太不仁义了,整个正月都不得催债。中国人还是很讲究礼仪地。”我就很为白毛女上的杨白劳不知道早早贴上对联,而被黄世仁逼死在大年三十咋舌惋惜,现在想来“桃符”能挡“鬼”一说还是不无道理的。讲这话的时候,父母亲都满意于自家过年没有上门讨债地,能安心平稳地吃顿水饺而感恩社会的进步。孩提的我则感叹那红对联的神威。 八岁那年,我们家还真就起先了卖对联的修行。父亲是运输河沿大小码头一带公认的秀才,那一手苍劲美丽的毛笔字更是人见人夸,于是每年从腊月二十几,手拿红纸找父亲写春联的左邻右舍便不断登门,赶上那年爷爷去世,我们家三年不能贴对联,这给正在为我们学费钱犯难的
8、父亲开拓了思路,也开启了我们家历时三十年的“卖春联”生涯。父亲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写春联,学校一放假我们姊妹就去闸口丁字路口出摊。卖春联不仅解决了我们交学费的问题,同时富裕了过年的开支,餐桌上有了猪头肉,手里的“扑拉激”变成了火花,兜里的钱除了交学费,还多出了几毛买花生粘吃。除夕夜的气氛较以往更加欢快,父亲的话题也常常围绕我们的学费和学习绽开:“学习要用功,学问装到肚里,风吹不掉,雨淋不湿,小偷偷不走,强盗抢不跑,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只有学问才配受人敬重。都说阴天饿不死瞎眼雀,那是没挨过饿的人说的话。”父亲的训诲至今萦绕于耳,就像每年除夕的钟声警示着我们,不敢懈怠生命的时间。 白云苍狗岁月催人,物
9、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过年早已超越了温饱的需求,演化为“团聚”的代名词。日常忙于工作、生意、孩子、家务的我们,在为生计奔波的岁月里,迷失在春夏秋冬之中,好像麻木了自己,只有当街上挂起摇曳刺眼的红福字,才猛然意识到“年”的来临,心底涌起对儿时过年的怀恋与追忆,起先期盼过年时与父母姊妹团聚的时间。至于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都不重要了,重要的就是能围在父母跟前感受亲情,挤在陋室里叙家常亦是周身的暖和。爱心回家成了过年最本质的旋律。不管是布衣平民还是事业有成,无论是不愁吃穿还是腰缠万贯,都没有回家与亲人团聚有着最真实实在的华蜜感。只有与亲人共享成就,与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共享欢乐,才是真正令人沉醉的胜利。
10、 曾几何时,过年回家在国民心目中原委有多重大?看看每年的春运大军,那大包小裹的人流,那移山倒海的气概,就知道“年”的威力和黏性。或许,在交通部门看来过年是春运,在机关企业眼里过年是放假,在经营者那里过年是商机,外国人定义中国的年是停工停产然而,对于游子,年是回家,在亲人心中,年是团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华蜜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姿多彩。过年的形式也愈加多元化。前些年旅游过春节成为一种潮流,也许人们倦怠了吃饱喝足看春晚的乏味,不愿再蜗居宅家,众多时尚一族借着假期开起私家车,拉上一家人,有说有笑去奔赴一场游走的春节,在领会异地风情中开阔视野,在游山玩水时享受大自然的赏赐。进而许多老年人开启了候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过年 中国人 集体 记忆 征文 60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