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导学.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导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导学.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1)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不同救国主张或方案屡屡碰壁。(3)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2提出(1)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同盟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3内容4评价(1)性质: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积极作用: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
2、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3)局限性: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知识点拨 “平均地权”不等于“平分土地”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其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二、三民主义的实践1指导革命:辛亥革命(1)过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2)意义: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2制定法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
3、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内容: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3)意义: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3捍卫共和(1)背景: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2)活动: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3)结果:先后失败。思考探究 如何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进步性在政治上: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思想上:
4、使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树立了民主共和的观念。在文化上: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2)局限性: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也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背景(1)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而进行的斗争均以失败告终。(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2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内容4意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
5、命时期的旗帜。主题一 一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j,到,及)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二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孙中山国民党“一大”宣言探究:根据两则史料,指出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有何重大发展?答案变化:从主张学习西方,推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到主张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以避免资产阶
6、级专权的弊端。发展: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要点剖析】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1)不同点(2)相同点都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都将“民族”“民权”“民生”相结合,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以民权为核心。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主题二 一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二1924年1月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同年4月,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里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高中历史 第六 单元 20 世纪 以来 中国 重大 思想 理论 成果 16 三民主义 形成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5375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