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语文必修知识点概括.docx
《2022年高二语文必修知识点概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语文必修知识点概括.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二语文必修知识点概括 我们应当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学习安排,确定短暂的目标和许久的规划。有这些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我们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胜利的彼岸就离我们更近了。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必修学问点概括,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二语文必修学问点概括1 一、句式 一、基本句型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 一、基本句型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说明一件事情
2、,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 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语文学问点:中学语文句式 二、句式变换 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的改写: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在变换句式时必需保持原句的意思。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陈述句指说明看法、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须要把句中表示确定或否
3、定的词改成否定或确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莫非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确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确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莫非”、“怎么”等语气助词。 3、确定名改写成否定句:表达一个确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纳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奠定课堂纪律。”改写后句子的确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改写时要留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确定,所以必需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确定”。假如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4、干脆引语
4、与间接引语的改写: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须要干脆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须要转述。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望见。”这是干脆叙述的句子。假如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望见。”改写时应留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 5、因果句式的改写:因果句式,是按事物的缘由和结果关系来写的。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先因后果,二是先果后因。因果句式中,缘由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但结果只能是一个。改写时,可以用关联词,也可省支其中一个关联词,甚至不用。但原意肯定要保
5、持不变。 6、变更名中词语的依次:例如“宝塔在夜色中显得更加宏伟。”可改写成“在夜色中,宝塔山显得更加宏伟。”两句都讲宝塔山宏伟。“在夜色中”作为一个附带成分起修饰作用。虽然句式变更了,但作用仍是相同的。 选用句式的方法技巧:在考试试题中选用句式一般为选择题。一般从陈述对象一样、排序照应、时空连贯的角度来考查,另外还有句式一样、风格情调。 高二语文必修学问点概括2 一、驾驭下列重点词语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4、固:固不在战矣(当然) 5、举:举以予人(拿) 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
6、7、判:故不战而强弱输赢已判矣(确定,断定) 8、固:至于_,理固宜然(原来) 9、得:此言得之(对) 10、迁:终继五国迁灭(变更) 11、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12、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 13、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 14、再: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5、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 16、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 17、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 18、数、理:则输赢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 19、为、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 20、苟、从: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7、(假如,跟随) 二、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意) 3、当与秦相较(通倘,假如) 三、一词多义 1、非: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则输赢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此得之(正确) 诚不得已(方法)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需,应当) 4、相: 当与秦相较(指
8、对方)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 5、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概) 其势弱于秦(形势)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态势) 四、词类活用 1、事: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 2、义:义不赂秦(名作动,行正义)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礼遇) 4、日、月:日削月割(名作状,一每天地;一月月地) 5、却: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其实:古义:他事实上。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状况。 2、祖父:古义:祖辈父辈。 今义:爷爷。 3、至于:古义:以致,以至于。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智力:古义:智谋,
9、力气。 今义:指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实力。 5、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6、故事: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用来讲解并描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 六、句式 1、举(之)以予人(省略句)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推断句) 3、赵尝五战于秦(介宾结构后置)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译:六国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_秦国吗? 2、不赂者以赂者丧。 译:没有_秦国的国家因为_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送给他越多,侵扰他们就越厉害。 4、至于_,理固宜然。 译:以致六国最终灭亡,从道理上说原
10、来应当这样。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作为计策,才招致祸害。 6、洎牧以谗诛。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 7、则输赢之数,存亡之理 译: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 8、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但被秦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呀! 高二语文必修学问点概括3 1、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的教化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作家。他以学术上显明的倾向、独特的见解、丰硕的成果而享誉国内外。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 2、雅伊瓦什凯维奇(1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语文 必修 知识点 概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