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9讲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doc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9讲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9讲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9讲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选修3)一、耕地资源与国家安全1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不足。(2)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3)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4)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2我国的粮食安全(1)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少。(2)粮食增产难度较大。(3)粮食种植收益较低。(4)粮食总体质量偏低。二、水资源与国家安全1我国水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缺水问题突出。(2)水污染问题严重。(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2我国水资源安全保障措施(1)兴修水利,优化水资源配置。(2)节约用水,构建节约型社会。(3)防治水污染。
2、三、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种类多,储量丰富。(2)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3)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2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安全措施(1)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开源”。(2)健全政策法规,科学“节流”。(3)完善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4)推进资源供给国际化战略。(5)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1海洋空间资源: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地理区域,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和海岸四部分。2海洋空间资源开发(1)海域上空海域上空是指沿海国管辖海域上空的空域空间,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2
3、)海面及水体海面及水体是重要的海洋空间资源。海上通道是大量物流船舶运输通过的海域,是连接世界主要经济资源中心的通道。海岛散布于海洋中,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3)海底空间海底隧道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海底光缆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4)海岸带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资源丰富,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微点1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生活三废污染;自然环境恶化等。微点2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1)确保耕地数量。(2)提高耕地质
4、量。(3)防止耕地污染。(4)提高耕种积极性。(5)加强农业科技应用。微点3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表现(1)供求问题不平衡,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水量增长速度。(2)沿海发达地区用水缺口明显扩大。(3)工农业和服务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微点4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具有四多四少的特点,即“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沿海多内陆少、夏秋多冬春少”。这与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相对应。微点5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浪费严重(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厚弃薄等)、环境破坏严重。微点6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因为人类活动在近海和海洋表面要抵御多变的海洋气象
5、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水资源、耕地资源与国家安全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A2.C读图,完成3
6、4题。3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有()过度抽取地下水草场普遍超载人口的不断膨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A BC D4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有()增加耕地面积切实保护耕地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毁林开荒大力开垦草原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A BC D【图解思路】【尝试解答】3.B4.D1淡水资源的短缺原因及解决措施(1)短缺原因自然原因水资源总量较少,可利用的水资源有限;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人为原因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导致水质性缺水(2)解决措施开源跨流域调水;修水库蓄水;人工
7、增雨;淡化海水;合理利用地下水节流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净化污水,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2.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现状耕地不足,依靠占世界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解决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依据土地管理法,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
8、的土地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2)土地退化的表现、原因与防治措施概念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表现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主要原因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防治措施生物措施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工程措施水利工程: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修梯田、淤地坝等农牧业
9、措施在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虚拟水是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实现虚拟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式,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虚拟水净输入量统计图(单位:10亿吨)。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A虚拟水净输入区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B虚拟水净输入区均位于我国的东部经济地带C虚拟水净输出区地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D虚拟水净输出区多分布在西北及东北地区2虚拟水资源调配()A由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所决定B能促进不同区域间水资源的均衡C有利于输出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D增加水资源输出地区的经济收入解
10、析:第1题,由题意可知,图示负值为净输出、正值为净输入。我国的新、内蒙古、桂及湘西地区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皖、冀、黑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则C正确。注意净输入区都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豫位于中部经济带。第2题,虚拟水资源调配体现的是农产品的贸易,输出地通过输出农产品可增加经济收入,则D正确。图示我国不少干旱区成为输出地、而湿润区是输入地,这样会使水资源空间分布更不均衡,且不利于输出地自然环境的改善。答案:1.C2.D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国家能源局发布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争取使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15%左右。为此我国将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河西走廊近年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
11、发力度日益加大。读下图,回答12题。1玉门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口”。从该地卫星图信息可推知,玉门地区成为“世界风口”的重要原因是()A位于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B处于干旱地区,多大风天气C地形狭长,形成狭管效应D沙漠广布,风力受阻力小2玉门是我国最老的石油产区,已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玉门市转型的支柱产业。当前新能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利用技术不成熟B产业转型起步晚C生态环境限制大 D远离市场输电难【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C2.D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及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在其开采、运输、加工、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环保措施如下表所示:
12、过程环境问题成因环境保护措施开采对地表土层和植被的破坏、大量占用土地露天开采直接破坏土地,产生的废弃物需要堆积场地实行矿区土地的复垦,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特色产业运输污染大气、水、土壤运输过程中发生自燃或扬尘,污染大气,或受到水的浸泡流失而污染水系,原油的泄漏及油船外排的洗舱水污染海洋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加工废水、废气、废渣在加工中会产生灰尘、氮氧化物等,热电厂排出洗煤水、废渣利用热污染、空气污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和生态系统破坏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资源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措施的分析思路(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
13、,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开源”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属于大型大陆裂谷盆地,在该地区地层中发现石灰岩等海相沉积物。该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铁、有色金属、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有著名的秋明油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推测西西伯利亚盆地地质历史时期能源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2)简述该地区油气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3)说明自然资源的开发对该地区的有利影响。解析:(1)由材料
14、可知,该地在地质时期地壳下降,形成盆地,且发现有海相沉积物,说明有海洋沉积的发生;煤炭形成需要大量的植物残骸,因此该地在地质时期森林资源丰富、沼泽广布。(2)读图可知,该地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沼泽广布,对机械设备要求高,资源开采难度较大;由于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人口稀少,交通不便。(3)资源的开发,可以吸引人口迁入,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工业的发展,进而提高当地经济水平。答案:(1)地壳断裂下陷;海洋分布,有海洋生物沉积;森林资源丰富;沼泽广布。(2)纬度高,气候寒冷;沼泽广布,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劳动力资源短缺;自然条件恶劣,对技术水平要求高;距离市场较远。(3)加快该地区人口迁入,
15、人口数量及密度增加,形成资源型城市;改善当地交通条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当地工业发展,提高经济水平。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1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上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A船舶制造与维修B海洋文化旅游C水产养殖与捕捞D远洋货物运输2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上图2),其目的主要是()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B2.A海洋空间资源与海洋权益划分相关权益领海邻接陆地领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9讲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2021 高考 地理 人教版 一轮 复习 教师 29 自然资源 国家安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