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章发酵技术实践第一节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第1课时运用发酵技术制作果酒和果醋知能演练轻巧夺冠苏教版选修.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生物第二章发酵技术实践第一节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第1课时运用发酵技术制作果酒和果醋知能演练轻巧夺冠苏教版选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二章发酵技术实践第一节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第1课时运用发酵技术制作果酒和果醋知能演练轻巧夺冠苏教版选修.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时 运用发酵技术制作果酒和果醋随堂检测 学生用书P28 知识点一果酒的制作1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下面装置中都加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能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解析:选A。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楚酒精发酵的条件:要有葡萄糖、水和酵母菌;必须在密封的条件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有氧存在,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不产生酒精。本题易错选D,因为与A条件相同并搅拌混合均匀,看起来似乎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是D没有密封,暴露在有氧的环境中,酵母菌不进行无氧呼吸。2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
2、其他杂菌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解析:选C。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在冲洗过程中,杂菌和酵母菌被洗掉的机会是均等的,A错误;异养微生物都能利用糖,B错误;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C正确;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但同时也会抑制自身的生长,D错误。3将少量的酵母提取液加入到足量的葡萄汁中进行果酒制作,15 条件下密封保温一段时间之后,检测到反应体系含有少量的酒精。如对上述实验的某个因子进行改动,实验的结果也会发生相
3、应的变化。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保温温度提高到23 ,则相同时间内酒精浓度降低B增加葡萄汁量,则相同时间内酒精浓度升高C连续通入无菌空气,则相同时间内酒精浓度升高 D增加酵母提取液的量,则产生相同量酒精所需的时间缩短答案:D 知识点二果醋的制作4下列是有关醋酸生产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用的菌种是醋酸菌B发酵过程中不能通入空气,要密封C在发酵中要控制的只是温度、pH、通气量D实验时所检测的发酵液,就是商品意义上的产品解析:选A。制取果醋常用醋酸菌作为菌种。由于醋酸菌为好氧细菌,所以发酵过程中要不断通气,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温度、pH、营养物质浓度等条件。实验时所检测的发酵液除了有醋酸生成之外,
4、还有许多中间产物及醋酸菌产生的代谢废物,因此发酵液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品。 知识点三果酒与果醋的制作5.如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B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C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D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解析:选D。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通入氧气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通入其他气体,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故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A正确;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装置中氧气减少,使酵母菌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
5、呼吸,B正确;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则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有密切关系,C正确;气体入口管通入液面以下,气体出口管在液面以上,不能交换使用,D错误。6.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制作果酒、果醋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图是制作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向发酵瓶中通入空气,原因是_;制醋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 ,原因是_。(2)如果将该装置改为酒精的发酵装置,则温度应该控制在_。此时装置需要修改的地方是_。果酒制果醋的反应式为:_。(3)在果醋发酵过程中,用_证明是否有醋酸生成。解析: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来实
6、现的,不同的微生物其代谢方式不同,适宜的生存条件不同,酒精和醋酸的检验方法和现象也不同。解答本题需要明确酵母菌和醋酸菌的代谢类型。答案:(1)醋酸菌是好氧细菌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 (2)1825 不需要通入空气C2H5OHO2CH3COOHH2O(3)pH试纸检测流出液的pH课时作业 学生用书P73(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 处解析:选B。酵母菌发酵产生CO2,应适时排气来维持装置内的气压平衡。酵母菌无氧发酵不需要氧气,其为异养型微生物不能直接利用光能。45 温
7、度太高,不适合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果酒制作的最适温度为1825 。2家庭中利用鲜葡萄制作葡萄酒时,操作不正确的是()A冲洗后的葡萄破碎后装入发酵瓶B葡萄浆不装满发酵瓶,留有1/3空间C发酵瓶及葡萄浆进行煮沸处理D25 左右密闭发酵并适时排气解析:选C。冲洗后的葡萄破碎后装入发酵瓶,A正确;葡萄浆不装满发酵瓶,留有1/3空间,为酵母菌的增殖提供氧气,B正确;果酒制作过程利用的是葡萄皮上携带的野生酵母菌,煮沸处理会将酵母菌杀死,C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25 左右密闭发酵能得到酒精,并适时排出二氧化碳,以减少压强,D正确。3下列操作不能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是()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B发酵
8、瓶要清洗干净,用无水酒精消毒C葡萄汁装入发酵瓶后,要密封充气口D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解析:选B。发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的纯种,整个发酵过程不能混入其他微生物,一旦污染菌种,将导致产量大大下降,甚至得不到产品。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防止器材上的杂菌进入发酵液;装入葡萄汁后,要密封充气口,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发酵装置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目的是阻挡外界空气中的菌种进入发酵液。4如图装置既可用于生产果酒,又可用于生产果醋。以下对于果酒和果醋生产时的控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果酒时,开
9、关1、2、3始终都要关上B生产果醋时,开关1、2、3都要打开C生产果醋时,开关1要打开,开关2、3要关上D生产果酒时,开关1、3要始终关上,开关2要间断打开解析:选D。果酒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生产果酒时,开关1、3要始终关上,开关2要间断打开;参与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而醋酸菌是好氧菌,其进行醋酸发酵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开关1、2要打开,开关3要关上。5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使用的菌种均为原核生物B发酵原材料均需高温高压灭菌C发酵过程中发酵液pH均会降低D发酵过程中都需要密闭发酵罐解析:选C。果酒制作用的是酵母菌,果醋用的是醋
10、酸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故A错误。发酵原料不能用高温高压灭菌,会将菌种杀死,故B错误。发酵过程中因为会产生二氧化碳和醋酸,因此发酵液的pH都会降低,故C正确。果酒发酵后期需要密闭,果醋发酵不能密闭,故D错误。6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和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和都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解析:选C。据图分析,过程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过程是果醋制作,其中过程的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由此判断A、B项错误;过程需要
11、氧气参与,过程利用的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将酒精转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由此判断C项正确;酵母菌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在1825 ,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由此判断D项错误。7利用葡萄酿制果酒的过程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有酒精大量产生B发酵液逐渐澄清C发酵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D发酵液红色加深解析:选A。用葡萄酿制果酒的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发酵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葡萄糖等有机物逐渐分解,发酵液逐渐澄清;色素溶解,发酵液红色加深;虽然有酒精大量产生,但无法观察到。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第二 发酵 技术 实践 第一节 运用 加工 食品 课时 制作 果酒 知能 演练 轻巧 夺冠 苏教版 选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5536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