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基础入门知识资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防火基础入门知识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基础入门知识资料.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防火基础知识1、 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燃烧有三个条件: 可燃物质存在; . 助燃物质存在; 有导致燃烧的能源。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产生燃烧的条件,防止燃烧条件互相结合、互相作用。根据物质燃烧的原理,防火的基本措施是: 控制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过程的物质基础,所以对可燃物质的使用要谨慎小心。在选材时,尽量用难燃或不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料建筑房屋,用防火漆浸涂可燃物以提高耐火性能;对于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厂房,采用抽风或通风方法以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凡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物品,要分开存放等。 隔绝空气。使用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过程应在密封的设备内进行;对有异常
2、危险的生产,可充装惰性气体保护;隔绝空气储存某些化学危险品,如金属钠存于煤油中,黄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 清除火源。如采取隔离火源、控制温度、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遮挡阳光等措施,防止可燃物遇明火或温度升高而起火。 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为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就要防止新的燃烧条件形成,从而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具体措施有:在可燃气体管路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水封;车辆排烟和排气系统戴防火帽;在压力容器设备上安装防爆膜、安全阀;在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筑防火墙等。 2、 制定防火防爆措施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预防性措施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我们可以把预防性措施分为两大类:
3、消除导致火灾爆炸危险的物质条件(即可燃物与氧化剂的结合)及消除导致火灾爆炸危险的能量条件(即点火或引爆能源),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发火(引爆)的可能性。 限制性措施即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限制其蔓延扩大及减少其损失的措施。如安装阻火、泄压设备,设防火墙、防爆墙等。 消防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措施,在万一不慎起火时,及时扑灭火焰。特别是如果能在着火初期将火扑灭,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或引起爆炸。从广义上讲,这也是防火防爆措施的一部分。 疏散性措施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建筑物上设置安全门、疏散楼梯或疏散通道等。一旦发生较大火灾时,能迅速将人员或重要物资撤到安全区,以减少损失。 企业员工防火一般要求一、一般工种
4、或岗位的防火要求企业的每个工种或岗位上的员工都应该按照下面要求,做好防火工作:1、自觉遵守消防法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2、了解并掌握本单位、本工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事故应急措施。3、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消防技能,如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4、发现火险事故隐患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及时消除火险隐患,积极纠正和制止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5、掌握自防自救的基本技能,会报火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6、明确自己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中的义务和责任,积极参加消防演练。 7、不得损坏和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器材,不得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
5、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8、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场所,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消防指南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二、常见的火灾隐患可能造成火灾危险的现有的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叫做火灾隐患。一般来说,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都可以认定为火灾隐患:1、建筑布局不合理的,发生火灾后易蔓延或影响其他建筑物安全的;2、建筑物的结构和耐火等级与其使用性质不相符的,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的;3、建筑物的通风采暖系统、电气设备、内部装饰装修不符合要求的;4、火源、热源、电源距可燃物较近的,如炉灶、火炉、锅炉、烟囱、蒸汽、电热器具、煤气灶、煤气热水器、煤气管道靠近可燃物或可燃结构的;5、禁
6、火区内有火源的;6、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场所的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7、没有按规定设置避雷设施的,或避雷设备失效的;8、应设置消除静电装置而未安装的,或静电装置不符合要求及失效的;9、电焊工、电工、油漆工等从事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操作工种作业人员不具备消防常识,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的;10、生产、经营、储存易燃易爆物品人员未经消防培训,不具备安全常识上岗的;11、消防水源不足的;12、未按要求配备灭火器材或消防器材缺乏及损坏的;13、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器材、设施的,如埋压、圈占消火栓;14、占用防火间距,如在防火间距内堆放可燃物品的;15、在工作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的;1
7、6、易燃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包装不符合规定的,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的;17、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的;18、缺少防火制度和相应措施,工作人员不懂防火和灭火知识的;19、电气设备的类型与使用场所不相适应,电气设备接触不良、缺乏安全装置的;20、安全疏散出口少,消防通道不符合规定或堵塞消防通道的,无疏散指示标志,无事故照明的或失火后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车辆通行、影响水源使用的。 三、四种防火基本方法1、控制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过程中的物质基础,控制可燃物就是使燃烧三要素中不具备可燃物条件或缩小燃烧范围。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加强通风以降低可燃气体、蒸
8、汽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使其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限制易燃物品的存放量,并且将能发生相互作用的物品,都要分开存放;及时清除滴漏在地面或污染在设备上的可燃物等。2、隔绝空气隔绝空气就是使燃烧三要素中缺少助燃条件,也就是氧化剂。如隔绝空气储存某些化学品,将钠存放于煤油中,磷存放于水中;使用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过程应在密封的容器、设备内进行;对有异常危险的生产,可充装惰性气体保护。3、消除着火源消除着火源就是使燃烧三要素中不具备引起燃烧的火源。如在有火灾危险的场所,严禁明火照明,严禁吸烟或穿带钉子的鞋;接地防静电;安装避雷装置防雷击;在可能由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着火的场所使用防爆电器设备,如防爆灯;隔离火源、
9、控制温度、遮挡阳光等措施。4、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为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就要防止新的燃烧条件形成,也就是阻断燃烧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条件,从而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如在可燃气体管路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水封;汽车、推土机等机动车辆的排烟和排气系统配备防火帽或防火罩;在压力容器设备上安装防爆膜、安全阀;在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筑防火墙。 四、火灾报警报警早、损失小。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场所,一旦发现起火,都要立即报警。报警时,应根据火势,选择恰当的方式。首先要向附近人员发出火警信号,同时应以最快捷的方式报告消防队,然后再通知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这是报警的基本程序。火警电话“119”拨通
10、后,千万不要慌张,应讲清楚如下内容:1、起火地点的详细地址,如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2、起火的部位,着火的物质,火势的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等情况。3、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以便联系。要注意听消防队值班人员的询问,要正确、简洁地予以回答,待值班人员说明消防队已去火场时,才能挂断电话。报警后,尽可能到单位门口或路口迎接消防车,并带消防车赴火场。4、报警的注意事项(1)一旦发现起火,要冷静地观察,了解火势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报警,不要惊慌失措、贻误时间。(2)向附近人群报警时,要尽量使周围人群明白什么地点和什么东西着火,是通知人们来救火,还是让他们紧急疏散。如果火势在初起阶段,短时间内还不能造成较
11、大危害时,应注意通报火警方法和范围,避免人们因情况不明而引起惊慌失措,争相逃生,局势失去控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3)发生火灾后应及时报警,不要因某些因素,晚报、不报,延误了灭火的最佳时机,导致小火酿成重灾。 五、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离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操作者一只手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根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喷射灭火。使用时,一只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向或侧风向喷射。若使用手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一般由两人共同操作,使用时由两人一起将灭火器推或拉到燃烧处,在离可
12、燃物10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取下喇叭筒并展开喷射软管后,握住喇叭筒根部,对准火焰根部或燃烧最猛烈处,另一人拔下保险销,将拉杆向上拉起,灭火方式与手提式相同。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横扫,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横扫,使喷射出的干粉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扑救固体火灾时,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并上下、
13、左右横扫。如条件允许,使用者可手提灭火器沿着燃烧物的四周边走边喷,使干粉灭火剂均余地喷在燃烧物表面上,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粉尘防爆知识1、粉尘定义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现已发现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2、粉尘爆炸就是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
14、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3、粉尘爆炸条件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些条件一般有三种:(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通常认为,易爆粉尘只要满足条件(1)和条件(2),就意味着具备了可能发生事故的苗头。 4、易爆与不易爆粉尘的划分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
15、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这些物料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例如,铝粉只要在二氧化碳气氛中就有爆炸的危险。粉尘爆炸的难易与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有关。一般认为燃烧热越大的物质越容易爆炸,如煤尘、碳、硫黄等。氧化速度快的物质容易爆炸,如镁粉、铝粉、氧化亚铁、染料等。容易带电的粉尘也很容易引起爆炸,如合成树脂粉末、纤维类粉尘、淀粉等。这些导电不良的物质由于与机器或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积聚起来,当达
16、到一定量时,就会放电产生电火花,构成爆炸的火源。通常不易引起爆炸的粉尘有土、砂、氧化铁、研磨材料、水泥、石英粉尘以及类似于燃烧后的灰尘等。这类物质的粉尘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不易燃烧。但是如果这类粉尘产生在油雾以及CO 、CH4、煤气之类可燃气体中,也容易发生爆炸。如采用有效的通风和除尘措施,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在设备外壳设泄压活门或其他装置,采用爆炸遏制系统等。对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必须严格按照防爆技术等级进行设计,并单独设置通风、排尘系统。要经常湿式打扫车间地面和设备,防止粉尘飞扬和聚集。保证系统要有很好的密闭性,必要时对密闭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性粉尘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减少氧气的
17、含量,抑制粉尘的爆炸。5、粉尘爆炸过程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这种爆炸反应以及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压力等将持续加快和升高,并呈跳跃式的发展。 6、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1) 物理化学性质物质的燃烧热越大,则其粉尘的爆炸危险性也越大,例如煤、碳、硫的粉尘等;越易氧化的物质,其粉尘
18、越易爆炸,例如镁、氧化亚铁、染料等;越易带电的粉尘越易此起爆炸。粉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互相碰撞、磨擦等作用,产生的静电不易散失,造成静电积累,当达到某一数值后,便出现静电放电。静电放电火花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粉尘爆炸还与其所含挥发物有关。如煤粉中当挥发物低于10%时,就不再发生爆炸,因而焦炭粉尘没有爆炸危险性。(2) 颗粒大小粉尘的表面吸附空气中的氧,颗粒越细,吸附的氧就越多,因而越易发生爆炸,而且,发火点越低,爆炸下限也越低。随着粉尘颗粒的直径的减小,不仅化学活性增加,而且还容易带上静电。(3)粉尘的浓度与可燃气体相拟,粉尘爆炸也有一定的浓度范围,也有上下限之分。但在一般资料中多数只列出
19、粉尘的爆炸下限,因为粉尘的爆炸上限较高。 据资料表明,玉米淀粉的爆炸下限为7g/m3。7、粉尘爆炸特点 (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 (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 (3)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8、粉尘爆炸危害 (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粉尘爆炸涉及的范围很广,煤炭、化工、医药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和饲料加工等部门都时有发生。 (2)容易产生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的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形成所谓的“返回风
20、”,与扬起的粉尘混合,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例如,某硫磺粉厂,磨碎机内部发生爆炸,爆炸波沿气体管道从磨碎机扩散到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发生了二次爆炸,爆炸波通过爆炸后在旋风分离器上产生的裂口传播到车间中,扬起了沉降在建筑物和工艺设备上的硫磺粉尘,又发生了爆炸。 (3)能产生有毒气体。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毒气的产生往往造成爆炸过后的大量人畜中毒伤亡,必须充分重视。 9、关于除尘系统(1)除尘系统中起火爆炸的原因为了防止粉尘污染和粉尘爆炸,采用除尘系统及时排出工作
21、环境中的粉尘,降低车间内的粉尘浓度是必要的手段。但对于可燃性粉尘来说,除尘设备也必须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否则一旦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爆炸起火事故。除尘系统发生爆炸、起火的原因主要是满足了条件(1)和条件(2)。因为一般除尘器都是吸入空气后再排出,故除尘系统内氧气供给充足。据调查,能引起除尘系统起火可能性的主要为静电火花、自燃发火、冲击摩擦和明火。其中静电火花是由于除尘器尼龙滤布带电、管路带电造成的。自燃发火是由于捕集下来的粉尘在布袋或灰斗内缓慢进行氧化反应而积蓄下的氧化热造成的。冲击摩擦一般认为是除尘系统吸入的铁片碰撞,或者是检修清扫过程中用锤头振落附着在灰斗或袋室内的粉尘时因碰撞而产生的火星。明
22、火是由于检修时气焊火焰及电焊火花产生的。 (2)除尘系统各部位的防爆措施粉尘爆炸事故多发生在破碎机、粉磨机、筛分机、干燥机、加料机和贮料仓等部位。在除尘系统中,粉尘入口处的吸尘罩内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事故,因为粉尘浓度在这里仅为0.15gm3,这个数值是基本安全的。但吸尘罩可以将作为火源的火花吸入,故要引起注意。例如砂轮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火花,如果和其他设备(可燃性粉尘发生源)共用一台除尘器就非常危险,应该采取隔离措施。除尘设备的风管发生爆炸的实例较多,这是因为粉尘在管内沉积,当受到某种冲击时,可燃性粉尘再次飞扬,在瞬间形成高浓度粉尘云,若遇上火源,很容易爆炸。粉尘在风管内沉积的主要原因,
23、是输送风速太小或有漏风现象。所以为防止发生爆炸,可燃性粉尘的除尘管路应尽可能短些,并要求同一系统的除尘器所担负的产尘设备(生产加工中能形成粉尘的产尘源)最多不超过四台。对于系统中的弯头,变径管等,在设计时应使弯头曲率半径在管道直径D的15倍以上,变径管的展开角在15度以下,以减少阻力。据国外经验,若可燃性粉尘的粒径小于15m,其沉降速度在01ms左右时,管内的风速应该是沉降速度的100200倍。当粉尘浓度增大时,输送风速也应相应地加大。在袋室和灰斗处应安装便于检修和清扫的活动门,当联接处采用插入止口联接时,应精心施工,使管内基本看不出缝隙或衬垫,没有阻挡粉尘的现象和漏气现象。对于除尘器来说,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火 基础 入门 知识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