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六物质的溶解单元3物质的溶解性的改变同步测试含.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六物质的溶解单元3物质的溶解性的改变同步测试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六物质的溶解单元3物质的溶解性的改变同步测试含.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质溶解性的改变 一、单选题 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C.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分离2.洗衣机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解洗涤剂的水温越高越好B.洗涤后衣服上一定没有残留洗涤剂C.洗涤后排出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洗涤时适当提高水温能加快洗衣粉的溶解速率3.下列工农业生产中的几个事例中,与乳化现象无关的是 ( ) A.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B.化妆品的配制C.石油的开采D.硫酸铜溶液
2、的配制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甲的饱和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更浓5.下列过程中产生乳化现象的是( ) A.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B.用水清洗玻璃杯中的食盐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用稀盐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6.某温度时,下列各物质的饱和溶液中,降低温度可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 A.氯化钾溶液B.硝酸钾溶液C.氢氧化钙溶液D.硫酸钠溶液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
3、至t1,都有晶体析出B.t2时,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D.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为30g8.下图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B.4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硫酸钠C.将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6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40,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9.下列用途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盐酸除去水垢C.用酒精配制碘酒D.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10.图3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B.t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t1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11.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用稀盐酸洗去石灰水瓶内壁的白膜1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50g溶质C.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变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13
5、.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相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C.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将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二、填空题14.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20406080KNO313.331.663.9110169NaCl35.736.036.637.338.4根据表中数据,绘制KNO3的溶解度曲线_,根据所绘溶解度曲线,KNO3在70时的溶解度约为_g/100g水;从表中数据分析
6、,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是_;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_g氯化钠;保持温度不变,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溶解度一定不变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C.溶液质量一定改变 D.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 1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乙(填“”、“”或“=”)(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
7、质量一定变大16.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P点的意义是_;(2)t2时,甲的溶解度_(填“大于”、“等于”、“小于”)乙的溶解度 17.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_方法提纯A;(3)t2时,在100g水中放入_克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1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2)在t2时,将30g甲物质溶于50克水中,充分溶解,可形成_g甲溶液;(3)甲
8、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方法提纯 三、解答题19.用洗涤剂去油污和用汽油去油污原理各是什么? 四、综合题20. A、B、C三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1)P点表示的意义为_; (2)t2时,将15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g (3)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3,所剩溶液中含溶剂最多的是_ 21.如下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40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_, (2)20时,溶解度大小相等的物质是_; (3)三种物质中,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
9、大,_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将 A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任填一种)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解答】A 、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不符合题意;B、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30+100)30%,B符合题意;C、升高温度乙的溶解度变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不符合题意;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以析出较多量的甲,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可以比较其
10、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等.2.【答案】D 【解析】【解答】A、溶解洗涤剂的水温不一定越高越好,使用加酶洗衣粉时,酶是蛋白质,温度太高能使蛋白质失去活性,故说法不符合题意;B、洗涤后衣服上可能没有残留洗涤剂,故说法不符合题意;C、洗涤后排出的液体可能是溶液,故说法不符合题意;D、洗涤时适当提高水温能加快洗衣粉的溶解速率,故说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洗涤用品有乳化功能分析;根据温度可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分析。3.【答案】D 【解析】【解答】A.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一般可用洗涤剂,洗涤剂中有乳化剂,能将大的油污变成细小的油滴B.化妆品一般是乳液形
11、式,在配制时需利用乳化作用原理制得乳液C.石油的开采过程中要使用微乳剂或破乳剂,以方便开采或脱水D.硫酸铜易溶解于水,配制硫酸铜溶液是利用了硫酸铜溶解于水形成溶液的原理,与乳化作用无关故选D【分析】A.根据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的方法和原理判断B.根据化妆品的配制时物质混合的原理判断C.根据石油的开采的原理判断D.根据硫酸铜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原理判断4.【答案】C 【解析】【解答】A温度低于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温度是t1时乙的溶解度等于甲的溶解度;温度低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A说法不正确Bt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无法确定
12、,但甲乙溶液是否饱和题中没有明确所以B不正确C降低温度甲的溶解度减小,接近饱和的甲溶液会变为饱和溶液,C说法正确D.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越大,所以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更浓,故D不正确故答案选C【分析】A运用题中溶解度曲线图解答B从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甲和乙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相等C运用降低温度甲的溶解度减小,接近饱和的甲溶液会变为饱和溶液分析解答D运用可知物质的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解答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
13、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5.【答案】C 【解析】【解答】A、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的是溶液,属于溶解作用,故选项错误;B、用水清洗玻璃杯中的食盐,食盐易溶于水,属于溶解作用,故选项错误;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形成的是乳浊液,属于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D、用稀盐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乳化现象,故选项错误;【分析】本考点考查了乳化现象、溶解作用和酸的性质等,综合性较强,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6.【答案】C 【解析】【解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低温度,氢氧化钙的溶
14、解度增大.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分析】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降低温度有少量晶体析出,A错误;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B错误,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D错误.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低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所以C正确.7.【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减小,故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甲析出晶体,乙变为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故错误; B、t2时,甲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饱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专题 物质 溶解 单元 溶解性 改变 同步 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