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资料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复习材料及部分答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资料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复习材料及部分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资料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复习材料及部分答案 .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22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计算题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国民收入 ,即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没有通胀和衰退)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哪些。经济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及与此相联系的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区别研究对象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中心理论收入理论价格理论供求曲线是整个社会经济的供求曲线,由此决定的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用价格指数:消费物价指数
2、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GDP折算指数表示)和产出水平(用国内生产总值GDP 表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与微观经济学的不同。是个体经济的供求曲线,由此决定一个个具体商品的价格和产量。研究方法总量分析方法个体分析方法解决的问题解决资源利用问题。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价格和产量。(2)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
3、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或者: (1)二者既密切相关,但又是不同的研究领域。微观经济学侧重于个体和个量,而宏观经济学则侧重于整体和总量。(2)二者就像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总量(森林)是由个体( 树木 )集合而成的。)4.影响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主要著作。(围绕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思想流派)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5.什么叫
4、 GDP?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注意: 1、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市场价值=市场单价 *生产数量) 2、GDP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 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 是计算期内(如2018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6、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
5、价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2 页2 / 22 6.GDP 与 GNP 的区别与联系概念、统计原则、二者关系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 指某国国民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则是一个国民概念。统计原则: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计入美国的GNP,不计入美国的GDP,但计入日本的GDP。关系: (GNP = GDP + 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本国
6、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 GDPGNP 时,外国公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超过本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GDP收入,因此储蓄曲线位于横轴下方;A 点右方,消费曲线c 位于 45线之下,表明消费MPC, 则 APS和 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图中,在yo 的右方,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成的射线的斜率总小于储蓄曲线上该点的斜率。3、 APC+APS=1 ; MPC+MPS=1. 所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中只有确立一个,另一个就随之确立。( 2)什么是边际消费倾向?什么是平均消费倾向?二者的取值范围和相互关系。如,能否说“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反之,如果平均消费
7、倾向递减,边际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简答)边际消费倾向MPC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MPC= c/ y;0 MPC=收入。B点右方表示消费支出收入。折算指数名义实际GDPGDPGDPc s y A c y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2 页4 / 22 随着消费曲线向右延伸,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逐渐趋近于边际消费倾向,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3)什么是边际储蓄倾向?什么是平均储蓄倾向?二者的关系。边际储蓄倾向:是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MPS S/Y储蓄曲线上
8、任一点的斜率是MPS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公式为:APS S/Y 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的斜率是APS 。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储蓄倾向递增,平均储蓄倾向递增,但边际消费倾向始终大于平均消费倾向。(4)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见( 1)中的 3点关系。2、其他消费理论最主要的观点。(1)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行为的相关性,消费者行为的不可逆性;( 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消费者将根据一生可能获得的收入(包括继承的财产和劳动的收入)平均消费;( 3)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持久性消费在持久性收入中所占比例是固定不变的常数。3、简单
9、国民收入的决定(1)二部门(根据消费函数y=c+i,根据储蓄函数i=s) y=1i;一、根据消费函数c=+y 以及收入恒等式y=c+i 决定收入。已知消费函数和投资量就可求均衡国民收入。已知消费函数c=+y,已知投资量(收入恒等式)y=c+i ,求得均衡国民收入y=1i横轴表示收入y,纵轴表示消费加投资c+i,在消费曲线c 加投资曲线i 得到消费投资曲线c+i,即总支出曲线。总支出曲线和45线相交于E,E决定的收入水平是均衡收入。如果收入 均衡收入,则企业生产出来的产量均衡收入,则企业生产出来的产量销售量,存货出现意外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使收入向均衡收入靠拢。二、根据储蓄函数s=- -(1
10、- )y 以及i=s 决定收入。已知储蓄函数和投资量就可求均衡国民收入。已知储蓄函数s=- -(1- )y ,已知投资量i=s,求得均衡国民收入y=1i横轴表示收入y,纵轴表示储蓄s和投资 i,S代表储蓄曲线,i 代表投资曲线。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于E,E 决定的收入水平是均衡收入。如果实际产量储蓄,社会生产供不应求,存货出现意外减少,企业就会扩大生产,使收入水平向右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如果实际生产均衡收入,则投资储蓄,社会生产供过于求,存货出现意外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使收入水平向左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2)三部门(根据消费函数y=c+i+g,根据储蓄函数i+g=s+T)一、 c
11、=+ yd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2 页5 / 22 yd=y-t y=c+i+g 所以 y=(+i+g t)/(1-)二、 s=- -(1- )yd yd=y-t i+g=s+T 所以 y=(+i+g t)/(1-)1、当税收为定量税t 时i+g 表示投资加政府支出所形成的支出线。s+t 表示储蓄加定量税所形成的曲线。其斜率为储蓄曲线s的斜率 MPS。i+g 线和 s+t 线交于 E,E 对应均衡收入。s+t=0 时,从 s=- -(1- )yd 、yd=y-t 中得到 y y=0 时,从 s+t=- -(
12、1- )yd+t 、yd=y-t 中得到 s+t 2、当定量税变化时定量税增加量=s+t 截距增加量,收入下降=定量税增加量 /MPS ( 3)产品市场从一种均衡状态向另一种均衡状态变化过程中,国民收入、消费和储蓄等相关变量的变动情况。4、各种乘数的计算(ki、kg、kt、ktr、 kb)(名词解释)(1)乘数的概念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ki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ki=1/(1-MPC)=1/MPS=1/(1-) kg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指收入的变化对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kg=1/(1- ) kt
13、税收乘数:指收入的变化对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变动的比率。Kt= - /(1-) Ktr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的变化对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Ktr= /(1- ) Kb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Kb=1(2)乘数大小的影响因素:取决于MPC (正方向),MPS (反方向);(3)乘数效应的对称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当投资增加时,它所引起收入增加要大于所增加的投资;另一方面,当投资减少时,它所引起的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所减少的投资。乘数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在经济繁荣时
14、减少投资也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所以说乘数是一把双刃剑(4)根据乘数计算相应的国民收入水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2 页6 / 22 第14章 IS-LM 模型计算题1、投资的决定:i=e-dr (1)实际利率与投资关系在决定投资的诸多因素中,利率是首要因素,利率指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在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既定时,利率上升,投资需求量减少;利率下降,投资需求量增加。总之,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i=e-dr e 为自主投资,即使利率r=0 时也有的投资量;d 是利率对投资的影响系数,表示利率
15、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投资会减少或增加的数量;(2)其它投资理论(风险投资、托宾q理论)2、IS 曲线方程(1)IS 曲线的含义及推导(根据具体数据或结合图形)IS 曲线 是在横轴代表收入,纵轴代表利率的坐标系中的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是相等的( 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即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推导: 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投资函数i=e-dr)储蓄与收入的关系(储蓄函数s=- -(1- )y )储蓄与投资的关系(i=s)推导(图)(2)IS 曲线形状?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由于利率下降意味
16、着一个较高的投资水平,从而一个较高的储蓄和收入水平,因此IS 曲线的斜率是负值,形状为向右下方倾斜。(3)影响 IS 曲线斜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一、预期不变影响IS 曲线斜率大小的主要是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d,因为边际消费倾向比较稳定,税率也不会轻易变动。二部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2 页7 / 22 IS 曲线的斜率大小,或者说倾斜程度,取决于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的斜率。因为二部门均衡收入y=( i)/(1 ),投资函数为i=edr,所以均衡收入变为=( +edr)/(1 ) 所以 r=( +e)/d(
17、 1 )y/d 因此( 1 )/d 就是 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既取决于 ,又取决于d。d 是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映程度,如果d 较大,即投资对于利率变化比较敏感, 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就较小,即IS 曲线较为平缓;因为投资对于利率变化较敏感时,利率较小变动就会引起投资较大变化,进而引起收入较大变化,反映在IS 曲线上是:利率较小变动就要求收入较大变动与之相配合,才能使产品市场均衡。 是边际消费倾向,如果较大, IS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较小,即IS 曲线较平缓;因为 较大意味着支出乘数较大,从而当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收入会以较大幅度变动,因而IS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较小,IS 曲线
18、较平缓。三部门:1、t 为定量税情况下IS 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还是(1 )/d,情况与二部门一致。2、t 为比例所得税的情况下,消费成为可支配的收入IS 曲线的斜率大小,或者说倾斜程度,取决于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的斜率、税率。因 为 三 部 门 均 衡 收 入y=(+i+g t)/(1-) , 投 资 函 数 为i=e dr , 消 费 函 数c= +(1-t) 所以 IS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1 (1t) /d,既取决于 ,又取决于d,还取决于t 当 d 和 一定时,税率t越小, IS 曲线越平缓;税率t 越大, IS 曲线越陡峭。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 一定时,税率越小,乘数会越大,税率越大,乘
19、数会越小。二、考虑预期因素考虑预期因素后,IS 曲线比不考虑预期时要陡一些。d:因为当前利率下降,企业若预期未来实际利率不会像现在这么低,企业就可能不会按d的系数大幅度该表投资计划,即不会增加多投资,则收入也不会增加那么多。存在预期时的边际消费倾向比不存在预期时d要小。 :因为存在预期时的边际消费倾向比不存在预期时乘数要小。(4)导致 IS 曲线的移动的因素。一切自发支出量变动,都会引起IS 曲线的移动。一、两个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情况:如果投资函数或储蓄函数变动,IS 曲线就会变动。1、看投资函数在利率r 不变的利率水平下,投资需求增加了,即投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于是IS 曲线就会向右上
20、方移动,其向右的移动量=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量*乘数( y=i*k )在利率r 不变的利率水平下,投资需求减少了,即投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于是IS 曲线就会向左下方移动,其向左的移动量=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量*乘数( y=i*k )2、看储蓄函数在投资需求不变的投资水平下,人们的储蓄意愿增加了,即人们更节俭了,储蓄曲线从 S1向左移动至S2,均衡收入水平下降,相应的IS 曲线由IS1向左移动至IS2,其向左的移动量 =储蓄增量 * 乘数( y= s*k )二、三部门经济中:因为IS 曲线是根据国民收入均衡条件:i+g=s+t 推导的,所以i、g、s、t 中任一条曲线移动都会引起IS 曲线的移动
21、。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在自发支出量变动中等于增加投资支出,因此IS 曲线会向右平行移动,其移动量=政府支出增量* 支出乘数( y=g*kg)减少政府购买性支出,在自发支出量变动中等于减少投资支出,因此IS 曲线会向左平行移动,其移动量=政府支出增量* 支出乘数( y=g*kg)增加税收,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使投资减少,或增加了居民个人负担使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使消费支出减少,因此IS 曲线向左移动,其移动量=税收增加量 *税收乘数( y=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2 页8 / 22 t*kt)减少税收,减少了企业的负
22、担使投资增加,或减少了居民个人负担使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使消费支出增加,因此IS 曲线向右移动,其移动量=税收增加量 *税收乘数( y= t*kt)膨胀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减少税收,使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税收,使IS 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三、开发经济情况:i、g、s、t 和进出口的变动都会引起IS 曲线的移动。3、利率的决定:m =ky-hr (1)什么是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概念: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他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狭义的货币供给M1:是指流通中的硬币、纸
23、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广义的货币供给M2:在狭义货币供给上加上定期存款。更广泛的货币供给M3 :在广义的货币供给上加上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的债券等流通资产或“货币近似物”影响因素:货币供给是由国家货币政策调节的,所以其大小与利率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2)什么是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哪些?(交易性货币需求、谨慎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名词解释、简答等)概念:对货币的需求,又称为流动性偏好,是指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货币需求动机(1)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产
24、生于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不同步。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从而所交换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2)谨慎动机:是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这种货币需求量也大致与收入成正比。(3)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有价证券价格的未来不确定性是对货币投机需要的必要前提。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取决于利率。人们想利用利率水平或者有价证券价格水平的变化进行(获利性)投机。利率越高,即有价证券的价格越低,人们预计这一价格会上涨,就会及时买进已以备日后高价卖
25、出,这样人们因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减少。利率越低,即有价证券的价格越高,人们预计这一价格会下降,就会及时卖出已以备日后价格下跌时再买进,这样人们因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增加。(3)债券价格、利率及货币投机性需求的关系利率越高,即有价证券的价格越低,人们预计这一价格会上涨,就会及时买进已以备日后高价卖出,这样人们因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减少(即货币投机性需求减少)。利率越低,即有价证券的价格越高,人们预计这一价格会下降,就会及时卖出已以备日后价格下跌时再买进,这样人们因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增加(即货币投机性需求增加 ) (4)货币需求函数:L= L1 (y)+L2(r)= 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资料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复习材料及部分答案 2022 年资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第五 复习 材料 部分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