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古代汉语复习试题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古代汉语复习试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古代汉语复习试题 .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古代汉语一、填空1、在( 秦 )以前,一般人自称也可以用“朕”;第二人称代词“而、乃”在句子中一般只作(定语) 。2、 “于”在以下句中的意思为:(1)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于、在)(2)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给)(3)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比”)3、古人用汉字来代表声母和韵母,记录声母的有所谓(三十六字母) ,相传是宋人在唐代和尚 (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按照发音部位的不同,音韵学上将这些声母分为(唇音 )、 ( 舌音) 、 ( 齿音) 、 ( 牙音) 、 ( 喉音) ,即所谓“( 五音) ” 。其中
2、唇音又分为( 重唇)和( 轻唇) ,舌音又分为(舌头) 和( 舌上),齿音又分为 (齿头)和(正齿 )。4、 (乐府)本是汉朝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的职责是收集民歌并为之配上乐谱。五言诗起源于(西汉)的民谣,(东汉末的古诗十九首)是最早出现的成熟的五言诗。三国(曹丕)的(燕歌行)则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5、齐梁时期,随着四声的发现,诗歌创作中开始讲究平仄,诗体逐渐发生了变化,当时的所谓(“永明体”) ,其特点就是讲究(讲究声律) , ( 沈约)和(谢眺)为代表作家。6、词产生于唐代,最初称(曲子词) ,又叫(长短句).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是(词调 ) ;而各种乐谱的名称则是(词牌) 。7、诗句“一
3、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中,连绵词有(觱发栗烈) 。8、诗人作诗用韵一般根据当时的语音,同韵相押。随着诗歌形式的发展,音韵学家开始编写相应的韵书,其中有隋代(陆法言)的 ( 切韵) ,北宋 ( 陈彭年 ) 编纂的(广韵) 。二、 指出下列各句划横线的词的词性,并解释意义,说明用法。1、余为伯儵,余而祖也。 (左传宣公三年)为:动词,相当于“是”,作谓语。1、 吾乃梁人也。 (战国策赵策三)乃:副词,相当于“就”,帮助表达判断,加强肯定语气,做状语。2、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也:句末语气词,没有实意,表提顿语气。3、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是:代词,这,指代上文的“富与贵,
4、作主语。4、 涉於鱼齿之下,甚雨及之,楚师多冻。(左传襄公十八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甚:形容词,意为“大”。作定语。5、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稍:时间副词,有“逐渐”的意思,作状语。6、 陈胜王,凡六月。 ( 史记陈涉世家 )凡:副词,意为“总共”,作状语7、 君第重射,吾能令君胜。(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副词,意为“只” ,作状语8、 子皙信美矣。 ( 左传昭公元年 )信:副词,确实、的确,作状语10、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史
5、记伍子胥列传)且:副词,将要,作状语11、或劳心,或劳力。 (孟子许行)或:肯定性不定代词,相当于“有的人”;作主语。12、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哉。( 史记平原君列传) 而: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作定语。 13、或谓孔子曰: “子奚不为政?” (论语为政)奚:疑问代词,什么, 为什么。作状语 14、 “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 ” (韩愈原道)斯:代词,这,作定语。所:辅助性代词, “.的事物”,充当 ” 谓” 的宾语。三、 标出登余干古县城实际平仄,商山早行依据平仄(王书记改过后的答案)登余干古县城(实际平仄 ) 商山早行 (依据平仄)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晨起动征驿
6、,客行悲故乡。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官舍以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余干古县城中的韵脚为:齐、西、啼、低、溪)四、标点、翻译。(仅供参考)(50 分)李白的简介 P1124旧唐书李白传【参考】孟子的文章 P628齐桓晋文之事和 P637许行( 旧唐书
7、李白传译文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的人。年轻时就有超群的才干,志向宏大,气质豪放,俊逸潇洒有超越尘世的心愿。父亲作任城县尉,于是就把家安在了任城。(李白)年轻时同鲁中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 陶沔等文士隐居在徂徕山,尽情地吟诗饮酒, 当时被称为 “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 游学到了会稽,同道土吴筠隐居到剡中。吴筠被征召到朝廷,就把李白推荐给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廷,与吴筠一起任翰林供奉。李白酷爱饮酒,每天都同嗜酒者在酒店喝得大醉。玄宗作了曲子,想要作乐府新词,急切地召见李白
8、、李白却已经醉卧在酒店了。(把李白)召入(宫) ,用冷水浇他的脸,马上命令写诗,不一会儿,(李白)就写成十余首,皇帝非常嘉许他。(李白)曾经大醉在金殿上,伸出脚来命令高力士(给他)脱靴子,因此被斥责离开(长安)。于是, (李白)浪迹江湖,一天到晚沉浸在酒中。当时侍御史崔宗之被贬官到金陵,与李白吟诗饮酒互相酬答。 (李白)曾经在月夜乘船,从采石直达金陵,他身穿宫中锦袍,在船里顾盼自雄,谈笑自如,好象身边没有别人似的。当初贺知章见到李白,赞赏地称他:“这是天上贬滴(人间)的仙人啊!”安禄山作乱,玄宗驾临西蜀,在途中让永王李璘当了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李白在宣州拜见(永王),于是被召为从事。永
9、王阴谋作乱,兵马被击败,李白连坐被远放夜郎。后来遇上大赦才得以放还,最后因饮酒过量,死在了宣城。有文集二十卷,在当时社会上传播。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宣王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 “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齐宣王问:“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实行王道呢?”孟子答道:“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齐宣王又问: “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又问: “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孟子回答说: “我听您的近臣胡龁说,有一次您坐在朝堂上,有人牵头牛走过堂下,
10、您问: 牵牛上哪儿去?他回答说:要杀了它祭钟。 您说:放了它 !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要往死地里送。那人问: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去换牛吧。不知有没有这回事?”齐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有这样的善心就足以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齐宣王说:“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过错却要往死地里送。所以才说用羊去换牛。孟子说:“您不要奇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
11、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区别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齐宣王笑道:“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仁厚的人们总是远离厨房的。”齐宣王高兴地说: “ 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 我能猜中它。这话像是冲着您说的。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
12、意义,反而得不出。经您这么一讲,我心里又感到有些触动了。这种心地为什么就能与王道仁政合拍呢?”孟子说: “有人向大王禀白道: 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您会同意(这种说法)吗?”齐宣王说:“不,不会。 ”(孟子紧接上去说: ) “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齐宣王问:“不肯做和不能做,从外表上说来,有什么不同呢?
13、”孟子说:“要人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他对人说:我不能做。 这的确是不能做。叫一个人为长辈按摩,他对人说:我不能做。 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不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这类事情;您不行王道, 属于为长辈按摩一类的事情。尊奉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诗里面说过: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这不过是说拿自己的一片爱心加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能够推广恩泽就能保有天下,否则,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护不了。 古代那些圣明的国君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古代汉语复习试题 2022 古代汉语 复习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