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端午节演讲稿二分钟(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端午节演讲稿二分钟(9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端午节演讲稿二分钟(9篇)2022年端午节演讲稿二分钟(篇一)敬爱的老师、同学们:“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情景。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缘由为爱国志向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据说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喂饱鱼蛟虾蟹,让它们不去吃屈原的遗体。在我们长寿之乡如皋,至今也保留着端午节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囊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从河边采来簇新的芦苇叶,清洗干净,先
2、放在水里煮一煮,同时把打算好的糯米浸泡后晾干。一切都打算好之后,奶奶就起先包粽子了。每次她选取两三片叶子,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接着在里面放入糯米,最终用棉线把粽子捆牢固,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宝宝”就诞生了!奶奶还喜爱依据各人的口味在糯米里加入红枣、红豆、火腿等“点缀”。那些穿着绿衣的粽子在炉火上煮着,还没出锅呢,空气中就已漂浮着苇叶的芳香,馋得我直流口水,恨不得先抓起一个吃起来。端午节前夕,奶奶还会特意买来艾叶,挂在门上获放在柜子上,妈妈则要替我佩戴五彩缤纷,香味四溢的香囊。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个危急时期,许多人都
3、会生病。而香囊里面的艾叶和雄黄有着辟邪驱瘟的神效。我爱上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哦,又到一年粽子飘香时感谢大家!2022年端午节演讲稿二分钟(篇二)老师和学生:大家早上好!今日我在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也叫端阳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传闻,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流行。在农历的这一天,人们将通过赛龙舟和包饺子来纪念不朽的灵魂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宏大的爱国诗人,诞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能,在楚国担当要职。因为他坚决主见抗击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很多充溢爱国主义精神
4、的诗篇,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绞,他不情愿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爱国主义乐章。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爱护屈原的遗体。从今,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予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屈原离世已有
5、两千多年了,今日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至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间如何变迁,他会恒久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恒久牢记在人们的心中!让我们怀着对宏大爱国之士的尊敬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感谢大家耐性的倾听,在此,请接受我对各位的节日祝愿:端午节欢乐!感谢。2022年端午节演讲稿二分钟(篇三)敬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20xx年的端午节慢慢的接近了。甚至在走过旁边的街道的时候,我都已经感受到大家对端午的期盼。粽子、龙舟、屈原像,各种各样带着端午节日
6、气氛的装饰慢慢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走在路上,感受着端午的氛围,闻着浓浓的粽香,我的心也不仅起先急躁起来。我多想早一点到端午,早点去享受美味的粽子啊!但是话说会来,每当到了端午节,大家都会共同想起这位古人,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宏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据传闻,端午的各种习俗,都是来自于当时人们对于屈原的纪念。如今,传承下来,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当我们过着端午,赛着龙舟的时候,能否感受到这传承了千年的节日的魅力呢?一位诗人,却能在他死后收到大家的仰慕,并能将这份传统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仰慕这位人物,他又是做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啊!中国千年来的历史,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沉淀着多数的
7、伟人事迹,但屈原爱国的这份热忱,却经验千年也不衰减的传承到了今日!我们作为xx中学的初中生,在这个端午佳节里,不能仅仅只是享受美食和假期,也应当多多学习一下,屈原的爱国情怀。此外,端午也是驱邪避灾的节日,在我们的习俗中还有插艾喝雄黄酒的习俗,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遭遇了这样严峻的危害,也希望在这次的端午中,我们能彻底的驱除灾祸,在今后的生活中健康、欢乐的度过。各位同学们,端午将至,但我也明白,我们最为期盼的,其实还是在端午节小长假。终归这可是放松我们平日中学习压力的大好机会呢!但是,在此我还是要提示大家一句,现在夏日炎炎,不少同学都想去河边或池塘游泳冲凉,但这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是肯定不允许的!夏
8、日尽管燥热,但这也是溺水事务多发的时候!不要以为自己水性好就能平安,危急往往就潜藏在我们的大意中!假如大家肯定要游泳,那必需要去正规的游泳池,而且必需有大人的陪伴!同学们,假日难得,我们的生命更是只有一次,请各位肯定要开快乐心的放假,平平安安的归来,莫让端午成为亲人们哀痛的节日。最终,祝福老师和同学们端午欢乐,让我们一起平安欢乐的度过这个端午节吧!我的演讲结束,感谢大家!2022年端午节演讲稿二分钟(篇四)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许多,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有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乡是怎样过端午节的。端午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宏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9、。据说屈原自投汨罗江后,人们哀悼他,怕他的尸体给鱼龙吃掉,每当这天都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投鸡蛋、粽子让小鱼小虾吃。到了后来就演化成快到端午节时家家都买糯米,包粽子,插艾叶,小孩都戴荷包、系五彩线。这一天我们家人都早早的起来,去外边春游,到河边走走,往脸上撩一捧河水,顺便采些艾蒿有时也带回一两枝柳树的枝条回家,插在门框边,窗台上,动身前奶奶会把五种颜色的线混合搭配在一起,系在我的颈项上、手和脚上。大街上有好多人,还有卖东西的,妈妈也给我买许多好看的荷包戴。说是要到节后下第一场雨时摘下来,扔到外面,把晦气,还有身体的毛病随着雨水一起冲走,这一年就会快欢乐乐,健健康康。回来之后,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前包
10、粽子,有时也会提前几天就包好,到过节时就省事了。我和奶奶学着包粽子,可怎么也包不好,奶奶说要包牢固了粽子才会好吃,水不会浸到里面。过了好一会,我才把粽子完全弄好了一个,用马莲草用劲捆了一圈又一圈,扎的很牢固,呵呵,我最终放松了。包粽子是须要有耐性的,不是马马虎虎就能包好的,就像学习一样,要仔细,努力去做,就肯定能做好。粽子煮好了,早餐起先了,同时都端上来的还有煮鸡蛋,我挑一个大的鸡蛋让妈妈也拿一个和妈妈顶,妈妈的鸡蛋被我的顶破了。就在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端午的早餐,新的一天起先了。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就是这样过的,你们那里是怎样的呢,是不是也很有特色呀,我很喜爱过端午节。2022年端午节演讲稿二分
11、钟(篇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作为中国四大节日之一: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端午节无疑是最“热”的节日。作为进入盛夏前的节气,端午节明显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一天。在城市,端午节的三天假期可能会让很多人考虑出去找一个凉快的地方放松一下。在农村,端午节的确是一个繁忙的节日,因为在包含丰富农耕文化的中国,端午节代表着夏天和秋天的收获。在过去的北方,端午节是每年新小麦下来的时候。很多人期盼这一天,因为他们可以吃各种新小麦制成的食物。在过去的南方,端午节是另一个收获大米的季节。新打的饭被碾成米,正好可以在节前一天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地吃了一顿。现在南北差别没那么大了。端午节吃粽子是整个中国人的传
12、统习俗。中国人吃粽子有悠久的历史,粽子还是中国历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据说,早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不过在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晋朝人周处岳阳风土记之中就记载道:“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态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
13、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在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袱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始终到今日,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中国的南北差异也还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今年,你打算吃啥粽子呢?2022年端午节演讲稿二分钟(篇六)敬重的老师,敬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再过几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端午节起先于春秋战国时期,到现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
14、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第一,端午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入汨罗江之后。人们自发的把装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呼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现在演化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行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其次,端午节是讲究卫生的节日。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燥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慢慢增多,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江南地区也将进入闷热、多雨、潮湿的梅雨季节。为了避开疾病的发生,人们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逐蚊子苍蝇、虫
15、子蚂蚁、净化空气,后来又加上了石榴花、大蒜和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端”。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要喝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第三,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这一天人们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赛是一项很有气概、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它不仅要有体力、耐力,而且还要团结协作、机灵敏捷,更要熟识水性。这些都是长期熬炼的结果,绝非一日之功。端午龙舟竞赛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赛渐渐演化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情纽带的作用。第四,端午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粽子。古代,粽子被正式定为
16、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形态上有四角形、锥形、菱形,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筒粽”等等。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粽子;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浙江嘉兴粽子最为出名。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现在,端午节被列入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也正在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合力和内心力一次加强和洗礼。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须要我们共同传承,让我们怀着尊敬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底的红火起来。还有,等我们过完端午节,整个学期也接近
17、尾声。希望同学们能仔细上好每一节复习课,有安排有目的的进行复习,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果。2022年端午节演讲稿二分钟(篇七)各位老师、敬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转瞬间,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是我国把端午节首次例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此来发扬传承此节日,端午节一是纪念屈原,二是通过通过包粽子,插艾叶来驱毒消灾,此刻商家也准备打一场“粽子战”。端午,一起先是为了纪念我国宏大诗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时因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义却遭排挤流放,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担,所以在江边,愤然抱起大石头跳江了,江边的渔夫们望见了,马上划着船去打捞,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将包着竹叶的米团抛入江
18、中,所以演化到今日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吃粽子,大家肯定也不生疏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绑成一个近三角的形态,馅有很多,如蜜枣绿豆红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么,都可以包,可以说“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当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时,你又没有想到怎样包粽子吗,此刻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几个小时,用二张青绿的叶子叠加在一起折成一个锥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里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简洁胀开,然后把上面的口用青叶合拢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有细绳绑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可此刻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节也没有时间去包,还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这个节日,推
19、出了很多品牌品种的粽子,如现煮现买的粽,也有可以放着渐渐吃的冷冻粽,真是无奇不有,它们比味道比品种比价格,谁都想乘这个传统节日赚一把。好了不说了,吃粽子去了。2022年端午节演讲稿二分钟(篇八)敬重的各位老师,敬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悠悠粽香,中华悠悠。红豆糯米,这是端午的粽子;思念牵挂,这是端午的情怀;龙舟纸鸢艾草菖蒲,这是端午的传统,也是中华的传统。我们总觉得“中华传统文化”离我们很远,但它始终就在我们身边。仲夏端午,苍龙七宿正南中天,即如易经乾卦曰:“飞龙在天”,这是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的端午起源。纪念战国屈原坚贞不屈,这是涵盖了人文哲学的端午起源。只要我们留心,就能发
20、觉中华传统,始终在我们身边。即便是一双小小的一头方一头圆的筷子,它也对应着中国人对世界天圆地方的理解。所以,为何要说它离我们很远呢?我们这一代是新时代的经验者和缔造者,时代始终在新,我们也始终在行。然而不能变、不会变的是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读万卷书,明中华传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教给我们的至柔而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是史记教给我们的家国大义。“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弟子规教给我们的上慈下孝、敬重师长、诚恳守信、礼仪待人。点明灯一盏,沏香茗一杯,读书册万卷;博学广识,我们才能明白什么是中华传统。行万里路,承中华传统。撑一把油纸伞,走
21、进烟雨朦胧的雨巷,这是江南。绿水绕白墙,红蕊落青瓦,这是中华的悠悠。听一声声铿将有力、直击人心的嘶吼,这是华阴老腔。一段段百转千回的曲调,一次次台上演员的倾力演唱,这是中华的震撼。拿一张红纸,握一把剪刀,这是剪纸。灵动的手指剪出年年有余、千里莺啼,这是中华的创建。行万里路程,观大千世界,我们才能明白什么是中华传统。思万千绪,创中华新文化。有活水来,才有清如许,源远流长的才是中华。吾辈当以学问的浪花去推动思索的风帆,以才智的火星去点燃思想的火花,以浪漫的激情去创建美妙的将来,以科学的力气去强劲腾飞的翅膀,我中华才能绵延不绝,我中华文化才能朝气无限。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伴着悠悠粽香,我
22、们迎来端午,这是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愿我少年郎明我中华传统,愿我少年郎承我中华传统,愿我少年郎创我中华新文化!2022年端午节演讲稿二分钟(篇九)敬爱的老师、同学们:今日是农历五月初五,也是“端午节”。阳光绚丽特热,但丝毫不影响人们过节的热忱。大街上人来人往,摆满了过节日的东西。有艾草、菖蒲、雄黄,当然少不了粽子。我和妈妈来到外婆家过节。快到外婆家的时候,我发觉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着“宝剑”,有几户人家的门上还插着几根艾草。我新奇地问妈妈;“妈妈,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妈妈轻声地说;“这是用来辟邪的,希望家里人平平安安的。”到了外婆家,我望见邻居妈妈在摆布着一些五彩缤纷的布,就凑过去看了看
23、,原来是在做香囊。她们把大的挂在小孩的颈项上,小的串成手链戴在孩子的手腕上,希望小孩平安,快快地长大。小孩们看着这些美丽的香囊快乐极了,还到处展示。快到中午12点了,家里有小小孩的人家拿来雄黄酒,用手指沾了一下,涂在小孩的头上、耳朵上。听大人们说这也是辟邪。接下来就是享受美食的时刻了。妈妈端来一碗香喷喷的粽子和一碟白糖。我用筷子戳了一个粽子,蘸了一点白糖,就兴致勃勃地吃了起来。外婆给我讲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22岁时,就已官居左徒、三闾大夫,辅佐楚怀王。屈原救国的愿望破灭了,他在极度悲恸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诗人62岁时)农历五月五日纵身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当时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这位贤臣的死去,闻讯后纷纷赶着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踪影。这便形成了每年此日竞赛龙舟的起端。南朝梁时吴均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之后,人们每年这个时候,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据说东汉初年,长沙有个名叫区曲的人,曾梦遇一位自称屈原的贤士,他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楝叶和米塞在竹筒里,或用芦叶包袱好,再用五彩丝缠好,因为蛟龙是胆怯楝叶、芦叶和五彩丝的。”后来人们改用楝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袱粽子,据说就是这一原因。此后,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化成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