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答题常用术语.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语文答题常用术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答题常用术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考语文答题常用术语 语言运用在高考语文中所占的分值并不高,但是对于考生实力的考察是很重要的部分,因此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答题技巧大家肯定要驾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答题常用术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高考语文答题常用术语 (一)、某句话在文中作用 1文首 开篇点题 渲染气氛(散文) 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 设置悬念(小说) 为下文做铺垫 总领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 总领下文 总结上文 3文末 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争论,记叙,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句子本身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方 拟人 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写出了 +
2、对象+特征 (2)排比 有气概 加强语气 一挥而就 强调了+对象+特征 (3)设问 引起读者思索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留意和思索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争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方、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依次: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
3、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详细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干脆)、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微环节描写 十二、说明依次:时间依次、空间依次、逻辑依次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争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
4、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方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对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争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经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方、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精确生动详
5、细地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特别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精确地说明白的状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依次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相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样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晰(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晰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
6、明内容(特点) 3.争论文:回答清晰争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白(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1、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2、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方、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3、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精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爽、新颖、美丽、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学问。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详细
7、诗歌进行细致体会、辨析。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看法,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主动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尝意境;4联系作者。 其次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殊留意以下几点: 一是紧扣要求,不行泛泛而谈; 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索; 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精确、简明、规范。 (八)易混术语区分 (1)“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
8、技巧,包括: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争论、说明。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比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宗明义。 修辞:比方、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2)“情”、“景”关系区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1、“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干脆,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细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语文 答题 常用 术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