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教学设计《电阻》.doc
《课教学设计《电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教学设计《电阻》.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4.1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实验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从中认识导体能够导电同时又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的性质。2.了解什么是电阻,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和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体会物理知识本身多样统一的特点、体会物理知识本身的美学特征,树立热爱科学、勇于献身科学事业的崇高理想。中考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重点: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难点:用“控制变量法”探
2、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材、生活等教学资源)重组教学策略(互动或讲述等)预期效果导入(1)各个小组代表展示自主学习,点评1-5题。(2)实验引入:演示:出示一盏可调台灯,调节灯忽明忽暗。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灯从暗到亮,从亮到暗)提问:1.这盏灯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电灯的比较有什么优点? ( 亮度可以改变。) 2.调光灯在使用时有这样的好处,你想不想为自己设计一盏调光灯?(停顿)要想设计一盏调光灯,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调控电灯的亮度?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请同学们告诉我,通过调控什么可以调控电灯的亮度? 调控通过电灯中电流的大小可以调控电灯的亮度。引入: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3、是怎样变化的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思考,然后师生为共同合作设计调光灯而献计献策。通过实验演示激发兴趣,然后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设置探究情景,调动内在学习动机。活动14.1 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1. 引导学生探究:要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首先要设计一个电路,这个电路要能反映灯的亮度的变化,还要反映电流大小的变化。引导学生设计电路。2. 设计好电路后,引导学生使电灯先亮起来,然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使灯的亮度变暗。 学生可能发现:1)改接一节电池、2)串联一只灯泡。3. 由上述串联一只灯泡引导学生思考,若改换接其它导体时电路中电流大小是否变化。4. 教师引导学生实施各种方案,比较得出电路中
4、电流是否改变。5.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1)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2)改变连入电路中的导体。6.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导体连入同一电路,为何电路中电流大小不一样?7. 以类比的方式讲述导体在导电的同时还存在着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导体接入同一电路中,电流大小是不一样的。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物理学上把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字母R表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实验、观察、交流,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引出电阻的概念通过对实验问题的猜想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引出电阻的概念,进而过渡到下一个探究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阻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