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40讲 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doc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40讲 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40讲 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非选择题1(2020衡阳一模)长江江豚俗称“江猪”,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有2 700多头,但到了2018年7月,仅剩1 012头,并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减少。有专家指出,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估计再过1015年,长江江豚就将灭绝。简述江豚数量迅速减少的人为原因,并提出保护江豚的具体措施。解析:减少原因可从江豚的生存环境、生存能力,以及人为破坏角度分析;因江豚数量已经很少,当前关键在于人工干预与加强保护。答案:原因:船只航行及渔民捕捞作业过程中对江豚的误伤;采砂船破坏江豚的栖息地
2、;水利工程阻隔江湖之间的联系,导致鱼类繁殖能力下降;生产生活排放大量污水,使江豚的生存环境质量下降;过度捕捞,江豚食物短缺。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保护江豚的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执法力度;人工饲养;等等。2(2020长春外国语学校检测)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湖区有41个岛屿和7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数量近百万只。随着人口的增长,围湖垦殖、涸泽而渔、无序采砂及部分水利设施的建设等人类活动使鄱阳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鸟类栖息地面临威胁。下表示意鄱阳湖保护区候鸟栖息期。鸟类栖息时间八色鸫、斑背大苇鹭、卷尾类、燕类、黑鸫、大麻鸦49月3月中旬9
3、月夏候鸟3035万只夜鹭、池鹭、中白鹭、小白鹭、牛背鹭、草鹭等4月10月中旬大鸨11月中旬次年2月中旬冬候鸟约30万只中华秋沙鸭等鸭类、白额雁、鸿雁、天鹅、遗鸥、白琵鹭等9月中旬次年4月中旬白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鹳、白鹳、黑鹳10月次年4月中旬描述鄱阳湖冬、夏候鸟的时间分配特征,并说出鄱阳湖在开发过程中对鸟类栖息地的主要不利影响。解析:鄱阳湖冬、夏候鸟的时间分配特征可从表中读出。鄱阳湖在开发过程中对鸟类栖息地的不利影响主要从栖息地被破坏、食物减少等角度说明。答案:特征:夏候鸟栖息期集中在49月(与鄱阳湖汛期一致);冬候鸟栖息期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与鄱阳湖枯水期一致)。影响:围湖垦殖导致鸟
4、类栖息地面积减少;涸泽而渔导致鸟类食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无序采砂及部分水利设施的建设导致鸟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水体污染的加重。3广西的涠洲岛是我国乃至世界热带珊瑚分布的北界,这里的活体浅水石珊瑚分布在平静而清澈的水域,且附着于水深40米以内的岩礁、凹缝中。它们色彩鲜艳,把热带近海区域点缀得分外耀眼,故浅水石珊瑚区有“海底花园”的美称。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可以做装饰品。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涠洲岛活体浅水石珊瑚覆盖率不断下降。分析涠洲岛活体浅水石珊瑚覆盖率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解析:由“活体浅水石珊瑚分布在平静而清澈的水域,且附着于水深40米以内的岩礁、凹缝中”可知,活体浅
5、水石珊瑚需要水质好、水面平静的环境,而人类生产生活排污会污染海水。由“浅水石珊瑚区有海底花园的美称”可知,该地会开发旅游活动,特别是潜水,导致平静的水面和礁体被破坏。由“可以做装饰品”可知买卖珊瑚及珊瑚工业化现象会比较严重。保护措施主要从减少污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建立保护区、加强教育等方面说明。答案:原因:人口、商业活动密集,排污严重,海水受到污染;旅游活动(游船、潜水等)干扰了活体浅水石珊瑚的生存环境;买卖珊瑚及珊瑚工业化现象严重。措施:禁止向海洋排放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维护海洋环境的清洁;建立健全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法规,建立珊瑚自然保护区;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4(2020茂名一测) 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40讲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2021 高考 地理 图版 一轮 复习 达标 检测 知能 提升 40 资源 利用 保护 生态 环境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5712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