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提升教学案.doc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提升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提升教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1削弱相权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
2、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针对训练1(2019郑州一模)汉武帝初即位,大臣惩吴、楚七国行事,议者多冤晁错之策,认为“诸侯连城数十,泰强”,并向武帝“数奏其过恶”,要求对他们“稍侵夺”。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立即批准。据此可知,汉武帝意在()A扩大分封王国规模B调整中央行政体制C巩固皇族之间关系D削弱诸侯王的实力D本
3、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诸侯连城数十,泰强”可知,大臣们认为地方诸侯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再结合所学推恩令的内容可知D项正确,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属于地方行政体制,与中央行政无关,故排除B项;推恩令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实力,不利于巩固皇族之间的关系,故排除C项。二、古代中央及地方机构的演变中央机构地方机构秦朝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皇帝总揽大权;三公九卿制: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丞相下设九卿实行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免汉朝中外朝制度:汉武帝设中朝(皇帝身边之人),削弱相权;外朝指由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设立刺
4、史监察地方;彻底解决王国问题隋唐中央政府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北宋设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相权地方行政权、军权、财权收归中央;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监督元朝中央三省合一,只设中书省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废除丞相,实现皇权相权合一;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沿用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清朝清初沿用内阁制度;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针对训练2(2019深圳一模)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A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B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 D分化
5、相权并加强了皇权D由材料“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可知,这一措施分化了相权,故选D项;由材料“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可知,这些人不是三省长官,却做他们的事务,对三省的权力造成冲击,故排除A项;“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能够削弱宰相权力,从而强化皇权,故排除B项;由“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无法判断效率的高低,故排除C项。三、古代选官及监察制度朝代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夏、商、西周世官制:(1)夏商开始,春秋战国衰落;(2)贵族子弟世代承袭权力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模块 专题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整合 提升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