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课标精神改进习作教学 (2).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依据课标精神改进习作教学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据课标精神改进习作教学 (2).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依据课标精神 改进习作教学 武汉市新洲区教学研究室 朱幼菊 2007.7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案例 一个三年级农村孩子的习作: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变成一条狗” 阿爹还没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条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不怕了 思考:这叫作文吗?新课标下的习作教学要求 对习作的定义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 1978年和1986年的版本:“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
2、字表达出来。” 1978年大纲同时要求小学生作文“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1986年过渡大纲还在此基础上加了一条“详略得当”,要求更高了。 1992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定位是:“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究竟“恰当”到什么程度?这部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是:“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 修订版大纲隐去了“作文”的提法,将低年级的写作训练称作“写话”,将中高年级的写作训练定名为“习作”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表述 定义: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
3、、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表述教学建议:1、“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2、“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提倡学生自主拟题”。3、“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习作教学的变化 第一,从习作的内容来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习作教学儿童
4、化、生活化, 第二,从习作的要求来看,淡化了对“有中心”的要求。 第三,从习作的表达形式来看,倡导自由表达,尽量减少表达形式学生的束缚。 第四,从学生习作训练的规律来看,经历一个由“不会写”到“会写”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习作教学的基本理念 1、写作与生活要紧密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 2、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3、小学淡化文体,鼓励不受拘束地表达,少写命题作文,提倡多写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 4、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在具体要求上,不再从中心、条理等方面提过高的要求,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用的书面表达能力。
5、需要强调的几点 1、习作就是用语言进行交往。 2、习作必须回归生活本源。 3、习作倡导自由表达。 4、习作应该彰显学生个性。 求真童真、童趣、童语; 求实有内容,不空洞,讲实话,不造假,讲童言稚语,不说大人话、空话、套话; 求活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写自己最想写,用自己最方便的形式写; 求新尽量不和别人雷同,习作要表达自己的新发现、新感觉,从内容、形式到语言,要有自己的特点。 新课标下的习作教学策略 一、把握课标要求,激发习作兴趣。 二、注重观察练笔,积累习作材料。 三、强化写真抒实,把好习作方向。 四、挖掘教材资源,拓宽习作空间。 五、优化课堂教学,加强习作指导。 六、突出主体地位,优化习作评
6、价 。一、把握课标要求,激发习作兴趣。 1、明确要求,消除神秘性。 2、及时反馈,点燃习作情。 3、交流展示,增加成功感。 设计“最佳作文欣赏” 。 鼓励投稿。 编优秀作文集 。 二、注重观察练笔,积累习作材料。 1、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2、观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A、欣赏农村风光。 B、感受农村特色 C、体验农家风情。 D、感受农活艰辛。 3、及时记录,引导学生表现生活。 A、顺应“突变”去观察。 B、凭借“偶发”来练笔。 C、开展“活动”及时写。 D、巧借“有情”吐心声。 E、抓住“节日”来放歌。 F、抓住“日记”不放松。三、强化写真抒实,把好习作方向。 现象:习作内容千篇
7、一律,形式大同小异。 要求:“真”是课标倡导的习作灵魂 。 策略: 一是教师平时要有意识地利用好“实”,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偶发事件,突发事故,重大或琐碎的事情等成为习作材料的主角。 二是对学生“写实抒真”的作文,哪怕存在语句、结构、立意等方面的问题也应以表扬为主 。v 挨打记v也许是我太调皮了的缘故,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大部分的回忆都是挨老师和家长的打。v 一v又闯祸了!v我把我们班最弱小的易昱打哭了。惨了,惨了,又要吃老师的“大超”了。v我做好了挨打的准备,等着老师走进教室。她果然来到我的跟前,用力地揪住我的耳朵,大声训斥我。我的耳朵火辣辣的,直辣到心里去了v当时,我真恨不得和她打上一架。不
8、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放弃了这个念头。v 二v唉,只考了七十几分,又要被老妈打了。v在回家的路上,我总想着没考好的事情该不该向妈妈汇报。为什么每次没考好,回家的路就会特别漫长呢?v回到了家,我仍然犹豫不决。我在沙发上坐下来,又站起来;站起来,又坐下去一副忐忑不安的样子。最后,我还是下定决心,走到妈妈跟前,对妈妈说:v“妈妈,这次考试我只考了七十几分。”v妈妈马上拉长了脸,说:v“怎么只考了这么一点儿分数?”v她毫不犹豫地拿出“专用鞭子”,狠狠的打了我一顿,打的我全身都是一条条疤痕。v 三v让我最难忘的是班主任老师特殊的“打法”跑步。v今天上英语课,我又和同学讲小话了,而且在课堂上插了几次
9、嘴。v班主任表情严肃地走进了教室。为了惩罚我,她要我围着操场跑五圈。v老师说:“跑第一圈想想犯了什么错,跑第二圈想想以后还犯不犯错”v老师的话我只当了耳边风,我只想快点跑完,好回家吃饭v一次又一次的挨打,好像让我明白了些什么道理,可又好像什么也没明白。四、挖掘教材资源,拓宽习作空间。(一)、读写结合 1、抓住空白,补一补。 2、扣住略写,扩一扩。 3、观察插图,描一描。 4、精彩篇章,仿一仿。 5、欣赏古诗,改一改。 6、合理想象,续一续。 7、变换角度,编一编。 8、迁移主题,写一写1、抓住空白,补一补。 第一朵杏花有这样一组对话: (孩子)“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什么事情呀?”
10、(孩子)“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什么时候?” (孩子)“刚才。” (竺爷爷)“是第一朵吗?” (孩子)“是。” 孩子边跑边喊,急切的语气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亲切地摸着孩子的头问:“什么事情呀?” 孩子用手指着院墙外边,高兴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激动地问,声音竟有些发颤:“什么时候?” 孩子脱口而出:“刚才。” 竺爷爷伸出一根手指,认真地问:“是第一朵吗?” 孩子用力地点了点头说:“是。”2、扣住略写,扩一扩。 草原是一首美丽的小诗 云朵舞着洁白的轻纱/飘在明朗的天空 风儿吟唱着绿色的欢歌/拂过无边的草地 河流映出蓝天的笑脸/羊群点缀碧绿的草
11、原 无需修饰/不用雕凿/草原本身就是一首美丽的诗3、观察插图,描一描。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描绘的是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课文中只是用“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一笔带过。这时,可让学生仔细看图,从火苗燃烧的样子,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神态,手抓泥土的动作等仔细描绘出来,还可写一写他的想法。4、精彩篇章,仿一仿。 一会儿,天空中展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骏马图。千万匹马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有的悠闲地散步,有的津津有味地吃草,有的在小溪边静静地饮水,还有的蹲着身子凝望远方。忽然,它们好像感觉到了猛兽的突然袭击,昂首嘶叫,紧接着,扬起鬃毛,甩起马尾,俯首猛冲,马蹄扬起了满天尘土。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尘土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依据课标精神改进习作教学 2 依据 精神 改进 习作 教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