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再论《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论《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再论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 四、关于今本文子中的“老子曰”的问题今本文子以“老子曰”开篇是贯穿全书的特色,也是竹简文子和今本文子的关键性差别之一,这里的问题在于“老子曰”出现的时间。王利器先生认为,文子一书添加“老子曰”字样,盖自开元年间始也。他的证据是日本古钞本群书治要及日本天明五年尾张国刻末,其引文自章头提行另起者,率未冠以“老子曰”字样。而唐玄宗时敦煌卷子中有“老子曰”出现。笔者认为,“老子曰”这种格式的出现是比较早的。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北魏李暹为“文子”作传曰:“姓辛氏,葵丘濮上人,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文子的身世好像特别明晰。前人已证文子与计然是孑
2、然不同的两个人,而李暹文子传所言文子“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和今本文子以“老子曰”为主的形式以及为十二篇的结构正相吻合,郡斋读书志又曰:“按刘向录文子九篇而已,唐志录暹注已于今篇次同,其析之欤?”是不是李暹造作了一个新的文子而又借为“文子”立传来掩人耳目呢?无论如何,李暹所见到的文子已经和今本基本一样,也就是说,“老子曰”与“老子遗言”互为注脚,无可辩驳,它出现的下限,应当是李暹见到文子的年头。郡斋读书志中说:“李暹师事僧般若支流,盖元魏人也”。群书治要本为各种书籍的节录和摘要,把那些明显不属于道德经范围的内容收录其中,而去掉“老子曰”子样最自然不过。曾达辉先生认为,文子在南北朝和
3、唐初尚有异本,到唐代天宝元年(742)封文子魏通玄真经後,老子语录形式的文子便定于一尊。(8)笔者深以为然。李唐王朝在很长时期内以道教为国教,唐太宗尊老子为李氏始祖,唐玄宗封文子为通玄真经之外,还把文子和老子、庄子、列子一道列入科举教化体系,并置博士、助教、学生员讲习这些经典。文子在唐代受到了空前的推崇,这确定和它通篇皆有“老子曰”有极大关系。还有些学者通过今本文子所引老子之言接近于马王堆帛书本甚至郭店竹简本而证明今本文子的早出,但是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今本文子和淮南子相对应的上下文中,淮南子引用老子的哪句话,今本文子就引用哪句话,只不过个别字词略有出入而已,而且往往是关键的语词都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子 淮南子 再论 关系 问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