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二章第二讲 地球的自转 .docx
《2021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二章第二讲 地球的自转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二章第二讲 地球的自转 .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讲地球的自转考点一地球自转特征与地转偏向力对应学生用书p151概念: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2特点:地轴北端始终指向_北极星_附近。3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_逆_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呈_顺_时针旋转。4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自转36059,24小时,是日常生活所用周期。5速度(1)角速度:极点无,其他各地均为_15/小时_。(2)线速度:极点无,由_赤道_向两极递减。对应学生用书p161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总结(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3)60纬线上的
2、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2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1)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如右图)。(2)意义:对风向、洋流流向、河流的运动及空投物品、导弹发射等有影响。例题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A低纬地
3、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B)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解析 (1)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度数与当地纬度一致。依据图中北极星的视角较低,可推知该摄影师拍摄地点位于北半球低纬地区。(2)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为360,用时约24小时,即15/时,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50,拍摄时间为3个多小时。考点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对应学生用书p161地方时(1)产生: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2)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_正午12时_,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小时,
4、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3)特点:因_经度_不同而有不同的时刻。(4)计算原理:经度相差_15_,时刻相差1小时,时刻东_早_西_晚_。(5)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_经度差4分钟/1_(东加西减)。2时区(1)产生:国际上采用划分时区的方法来统一时间标准。(2)划分:中时区的范围是_7.5W向东到7.5E_,经度每隔_15_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_24个_时区,_东西12区_合为一个时区。(3)计算:某地的时区数该地经度_15_(四舍五入取整数)。3区时(1)概念: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_地方时_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2)计算原理:时区相差几个,区时就相
5、差几个小时(“东早西晚”)。(3)计算公式:某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_时区_差(“东加西减”)。4北京时间中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是东_八_区的区时或_120E_的地方时。5国际标准时国际上换算时间的标准时间_中时区的_区时或_0经线的_地方时。对应学生用书p171地方时及其计算(1)明确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迟是计算地方时的关键。(2)明确地方时与经度换算的定量关系: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3)地方时的计算方法A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说明】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西侧为“”,即“东加西减”。以0经线为标准,同侧两
6、地经度差为大数减小数,异侧两地经度差为两数相加,即“同减异加”。B已知某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说明】式中加号或减号的选择:a.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早时: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零经度时用“”;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b.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晚时: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零经度时用“”;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地方时差数的计算:用两地地方时的大数减去小数。(4)掌握数轴法的运用如右图,以180经线作为东、西两端端点,将地球展开,即成数轴。如将已知的经度、地方时标注在数轴上,利用公式就可求出某地的经度或地方时(形象、直观)。2利用日出日落时间计算经度3时区的划
7、分和区时的计算(1)时区划分示意图运用时区划分示意图和有关知识分析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和联系。(2)区时的计算A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方法【说明】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得整数为所在时区号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则所在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加1,即求得的商四舍五入。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东经7.5西经7.5为零时区;东经172.5西经172.5为东西十二区)。B已知某地时区号数,推算时区中央经线和范围的方法【说明】除零时区外,时区号数乘以15所得的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和西经180合称为180经线)。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
8、减7.5,所得的和与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C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说明】若所求地区在已知地的东边,则要用“”;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要用“”。所求的时间是0时至24时,为当日时间。24时也可写作次日0时。所求的时间大于24时,则是明天,因此,时间要减去24小时,日期则要进一天。所求的时间是负值时,则是昨天,因此时间要加上24小时,日期要退一天。若遇上跨年月,要特别注意是否是闰年、大月和小月等情况。4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时间。计算公式如下: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注意:加减的选取原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师导学 2021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二章第二讲地球的自转 2021 名师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讲义 第二 地球 自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