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中考1年模拟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01机械运动.doc
《2年中考1年模拟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01机械运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年中考1年模拟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01机械运动.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1 机械运动本专题中考考点及要求(“”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评价目标与评价水平考点及要求 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独立操作经历认同内化(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3)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规律总结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思维方法与解题规律。测量前:认识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四会。一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要求和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选择。二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
2、保持平行,不能歪斜。三会读:读数时,视线要垂直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四会记:测量结果有数字和单位组成。注意: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但在实际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规律总结2:估测长度、时间、速度问题思维方法与解题规律。1.记住长度换算关系及其一些常见物体长度值(1)中学生身高为1.50m1.80m;(2)一张纸厚为610-5m;(3)课桌高度为0.8m;(4)日光灯管长为1.2m;(5)教室长、宽、高分别为10m、6m、3m;(6)篮球架的篮筐的高度为3.05m。2. 记住时间单位换算关系及其一些常见时间值(1)百米赛的时间约
3、为20秒;(2)一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约5min(4.74.9s);(3)橡皮从课桌落下的时间约为0.4秒;(4)脉搏跳动70次时间大约1分钟。3.记住速度单位换算关系及其一些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1)人步行的速度为1.11.3m/s;(2)自行车的速度为5m/s;(3)公共汽车的速度为1012.5m/s;(4)普通列车的速度为40m/s;(5)声速(15的空气中)为340m/s;(6)光和无线电波(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规律总结3: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问题思维方法与解题规律。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即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
4、同。如果物体相对所选择的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所选择的参照物位置在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注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在的。(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2)没有特殊指明时以地面或地面固定不动物体体为参照物;(3)一旦被选为参照物,就假定他为静止的,速度为0 。规律总结4:计算与速度有关的问题思维方法与解题规律。(1)读题、审题后确认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2)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可由公式v=s/t求解速度,s=vt求解路程,t=s/v求解时间。在从题干中
5、或图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单位化为国际单位,v用米/秒(m/s)、S用米(m)、时间用秒(s)。将已知量连同单位代入相应公式求出相应物理量;(3)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v=s/t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4)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或者说题中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各物理量要做到一一对应,也就是v1,s1,t1是物体1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1=s1/t1;v2,s2,t2是物体2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2=s2/t2。决不能相互混淆。然后找与两物体对应方程相连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S1+S2=a,或者S1-S2=b,有了这样的联
6、系,两方程即可变为一个方程,所求物理量就在该方程之中。规律总结5:测量平均速度问题思维方法与解题规律。1.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器材;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3.测量小车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上半路程s2所用时间t2;根据v=及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将有关数据填入表中。【例题1】(2018德州)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 cm【答案】1.20【解析】刻
7、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纽扣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20cm对齐,所以纽扣的直径为d=3.20cm2.00cm=1.20cm【例题2】(2019湖南岳阳)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cm。【答案】7.50【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
8、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铅笔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8.50cm刻度线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8.50cm1.00cm7.50cm。【例题3】(2018海南)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A教室的高度 B课桌的高度C物理课本的宽度 D中学生的身高【答案】A 【解析】A.一层楼的高度约3m,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7cm
9、0.17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例题4】(2019云南)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A1.2 米/秒 B24 米/秒 C36 千米/秒 D48 分米/秒【答案】A【解析】根据生活经验,结合人的步幅大小和迈步的频率可进行针对性的估算。一个成年人,如果有意迈大步行走的话,一步的距离大约有1m多一点,而迈一步的时间也接近1s,所以成年人速度大约为1m/s, 因此选项中1.2m/s与此最接近。1.2m/s=4.32km/h=0.0012km/s=43.2dm/s,故A正确,BCD错误。【例题
10、5】(2018江西)2017年4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长征七号” B“天宫二号”C文昌航天发射场 D地球【答案】B【解析】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例题6】(2019山东枣庄)如图是穿行在餐
11、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托盘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机器人 C餐桌 D墙壁【答案】B【解析】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托盘与地面、餐桌、墙壁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以地面、餐桌、墙壁为参照物,托盘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机器人与托盘的位置没有变化,以机器人为参照物,托盘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例题7】(2018济宁)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12、)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24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答案】C【解析】A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静止,故B正确;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2.5m/s,故D正确。【例题8】(201
13、9江西)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1)小明父亲经5min能追上小明;(2)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1.72km【解析】(1)由v=s/t可得,小明行驶的路程,s1=v1(t0+t).小明父亲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驶的路程,s2=s1=v2t.由可得,v1(t0+t
14、)=v2t,5(51/60+t)=10t,解得:t=1/12h=5min(2)由v=s/t可得,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相遇的时间设为t ,则v2t+ v1t= v1t010 t+ 5t= 55/60t=1/36h小明父亲通过的路程:s2=v2t=10km/h1/36h=5/18km0.28km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距离:s=s总s2=2km0.28km=1.72km【例题9】(2018海南)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45cm14:35:0514:35:00A10cm/s B9cm/s
15、C8cm/s D7cm/s【答案】B【解析】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我们要找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45cm 时间t=14h35min05s-14h35min=5s根据v=s/t得到v=s/t=45cm/5s=9cm/s【例题10】(2019贵州铜仁)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 (选填“较大”或“较小”)(3)经测量,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
16、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 m/s。【答案】(1)刻度尺;(2)较小;(3)0.5。【解析】(1)根据公式v=s/t可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测出时间,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距离,题目中已经给出了秒表,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3)s1=0.9m,s2=0.4m,则s1=0.9m-0.4m=0.5m,由图知,t3=1s,所以小车在s3=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s3/t3=0.5m/1s=0.5m/s.【2019年题组】一、填空题1.(2019贵州黔东南)如图所示,刻度尺分度值为_,铅笔的长度为 cm。
17、【答案】1mm ,7.50。【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铅笔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8.50cm刻度线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8.50cm1.00cm7.50cm。2.(2019山东威海)如图所示,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则大约需要小时。【答案】马(或自己);20。【解析】诗人孟郊骑在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
18、百花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百花是运动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根据v可得所用的时间:t20h。二、选择题3(2019四川内江)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A青山 青山B竹排 青山C竹排 竹排D青山 竹排【答案】C【解析】“小小竹排江中游”,被研究的物体是竹排,竹排在运动,竹排和青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选择青山为参照物;“魏魏青山两岸走”,被研究的物体是青山,青山是运动的,青山和竹排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选择竹排为参照物;由此可知,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是竹排,后一句的参照物是竹排,故C符合题意。4.(2019上海
19、)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答案】B【解析】(1)根据图甲和图乙读出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1)由图象可得:甲的速度v甲0.4m/s;乙的速度v乙0.6m/s,故v乙v甲;(2)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车未相遇时相距10m,二是相遇以后相距10m。据此根据路程相等,利
20、用速度公式列出等式求解。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车未相遇时相距10m,二是相遇以后相距10m。故可得:v甲t+v乙t10m或v甲t+v乙t10m+20m30m,代入数值可得:0.4m/st+0.6m/st10m或0.4m/st+0.6m/st20m+10m,解得t10s或t30s,即t可能为10s,也可能为30s。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CD错误,B正确。三、实验题5.(2019云南)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21、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2345678910dmCBA153520153522153523(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测量的;(2)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_dm;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BC是_m/s;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_m/s;(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_【答案】(1)vs/t (2)不是 (3)4.00 0.5 0.3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中 模拟 备战 2020 物理 专题 01 机械运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