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制施工组织实施组织(LJ8).doc
.*G4216线仁沐新(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LJ8合同段(K83+765.841K94+850)首件制工程实施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 G4216线仁沐新(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LJ8合同段项目部 二O一七年三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目的1三、编制依据1四、实施范围2五、实施流程3(一)首件的申报3(二)方案审批3(三)工程实施3(四)评价认可4(五)推广示范4(六)资料管理4六、保障措施6(一)思想保证6(二)组织保证6(三)技术保证8(四)施工保证8(五)制度保证11.*首件制工程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LJ8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83+765.841,止点桩号为右侧K94+850、左侧K94+920。本合同段途经犍为县玉屏镇、龙孔镇、孝姑镇,线路全长合计11.119Km。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量有:路基挖方220万m2、路基填方120m2,大中桥3460.9m/20座(折算成整幅宽度),钢筋混凝土圆管涵483.5m/9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47.5m/2道,分离式立交188.04m/3座,通道400.25m/12道,人行天桥348m/7座。二、目的 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的开展,帮助施工班组熟悉工程特点,掌握新工艺、新材料以及其它关键性技术的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水平。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的开展,能够更直接的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检查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等在施工过程中的整体配合效果、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情况。及时分析、总结施工要点,找出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明确质量标准、稳定工艺流程、统一外观要求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施工工艺,以指导后续同类工程施工。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的开展,围绕质量一流的总体目标,贯彻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项目的质量创优保障原则,抓好关键性分项工程的首件工程质量,制订完完善可行的施工指导意见,将首件工程取得的经验进行推广和应用。三、编制依据 (一)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设计文件。 (二)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招标文件。 (三)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包括,但不限于):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F50-2011)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四、实施范围结合我项目部两阶段施工图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我项目选取了同类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分项工程作为首件工程,详见首件工程划分表首 件 工 程 划 分表 序号 单位、分部工程名称首件分项工程名称首件分项工程具体位置、桩号备注1路基土石方工程路基填筑K85+400-K85+5502换填砂砾石K83+865-K83+9303塑料排水板K89+205-K89+2654水泥搅拌桩K92+812-K92+9225碎石桩K92+4206抗滑桩K83+6007普夯K87+300-K87+4008冲击碾压K89+870-K90+0009台背回填K83+113利鸳沟大桥0#台10排水工程路基边沟K88+800-K88+835左侧11涵洞通道工程基础及下部K83+836.00钢筋砼圆管涵12基础及下部K89+995.50钢筋砼盖板涵13涵管安装K83+836.00钢筋砼圆管涵14盖板K89+995.50钢筋砼盖板涵15防护工程挡土墙K83+934-K83+972左侧16拱形骨架护坡K89+034-K89+143左侧17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K86+858大石板沟大桥右幅3-1桩基18承台K86+858大石板沟大桥3#墩右幅3-1脚大桥左幅0-1号桩基19墩柱K83+113利鸳沟大桥右幅7-120空心薄壁墩K86+858大石板沟大桥3#墩右幅3-121盖梁K83+113利鸳沟大桥7#墩右幅22梁板预制K86+858大石板沟大桥右幅1-3号T梁23桥面铺装K83+113利鸳沟大桥右幅24防撞护栏K83+113利鸳沟大桥右幅五、实施流程 (一)首件的申报项目部按照总监办首件工程认可制实施办法中首件工程的划分原则确定每分项工程的首件,对首件工程的每道工序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作业指导书,提供质保体系,确定自检体系和质量责任人,明确检测方法、检测频率以及重点、难点部位的控制措施。项目部专业工程师据此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明确施工负责人。 (二)方案审批专业工程师制定并向总监办上报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质量保证体系等。对于重大的、复杂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分项工程。 (三)工程实施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质量保证体系等批复后,项目部依据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及批复文件立即组织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每个作业人员领悟施工要点,明确具体工艺标准、质量标准。项目部做好施工前准备:1、所有首件工程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备足材料配置足够的施工人员及机械。2、所有首件工程原材料进场前工地试验室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检验,监理单位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检;根据有关规定,落实原材料进场审批程序;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准用于该工程;3、所有首件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前要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必要的应通过专业机构鉴定后方可使用;机械设备数量必须满足施工需要,混凝土振捣等关键工序施工应配置备用设备。首件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首件工程开工时,项目技术负责人、试验负责人必须到施工现场指导施工。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当每道工序完工后,项目部专业工程师负责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质量验收报验单送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及监理人员必须对所有的首件工程全过程旁站,并做好相应纪录。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会同有关方面提出可行的调整处理方案,以保证其顺利实施。 (四)评价认可首件工程完成后,由项目部邀请总监办、总监办、监理试验室进行检测、验收和评定,并编写首件工程总结报告,该报告包括试验资料汇总、开工报告、检测资料、具体过程中的现场记录和施工工艺、工程照片、声像资料、经验和教训、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与相关技术规范和质量目标进行对照的总结等。项目部对已完成的首件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提交总结报告。由监理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验证施工工艺的可靠性、合理性、提出改进意见,并形成评审报告。分项工程评分未达到98分以上不能视为首件工程。 (五)推广示范首件工程认可的分项,由项目部组织对应工区召开现场会,发放相关资料,进行施工后经验交流,分析、总结施工要点。对未参加首件工程施工的作业班组进行推广示范,以保证后续同类工程质量水平不低于首件工程的质量标准。 (六)资料管理得到认可的首件工程检查用表、试验资料汇总、开工报告、检测资料、现场记录、工程照片、声像资料等必须完善相关人员签字和加盖公章。首件工程认可的所有相关资料均作为首件工程的附件整理和归档, 保证首件工程文件资料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确保首件工程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首件工程实施流程首件工程项目确定质量通病及影响质量因素的分析辨识,制定质量控制措施报批后严格按照拟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对全过程实施控制施工完成后,对首件工程进行总结,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关资料,同时报请监理及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分项工程评分98分分项工程评分98分作为后续的相同或相似工程样板进行推广找出原因,并重新选定相似工程作为首件工程进行施工六、保障措施我项目部首件工程推行ISO9001质量保证标准,并建立首件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应用标准质量管理规范和质量保证行为。首件工程质量保障体系由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施工保证、制度保证五大部分组成。(一)思想保证强化创优宣传教育,做好技术培训工作进行安全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持证上岗。抓好质量思想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程序执行,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各工种、班组以提高工序质量为重点,积极开展重点的攻关型QC小组活动,针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关键质量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做好预防措施。做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面创优”,确保首件工程施工的第一座涵洞、第一段路基土石方、第一段防护等成为样板工程,达到以点带面,带动全线创优的目标。 (二)组织保证为确保首件工程的施工正常有序进行,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挂帅、总工程师、质检人员参与组成的首件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小组,领导和组织实施、兑现首件工程质量目标。首 件 工 程 施 工 质 量 领 导 小 组二工区经理李紫辉技术负责人林鹏三工区经理张冬冬一工区经理陈晓技术负责人王彦超技术负责人曾红军综合办公室G4216线仁沐新(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LJ8合同段项目部 项目副经理宁保军项目经理杜海强项目总工孔维芬物资装备部资料室试验室工程技术部安全环保部 (三)技术保证1、组织技术人员认真进行设计文件审核,领会设计意图,正确指导施工。2、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业主、监理下发的有关质量要求的文件。3、认真复核导线点及水准点,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使用。4、逐级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详细、准确、可操作性强,确保操作人员掌握各项工程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和注意事项 (四)施工保证1、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前按测规规定恢复中线,复测中线,复测横断面,对地形、地质变化处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处理。(2)路基填料进行试验,对于有机质含量、液限、塑性指数超过规范标准的填料,均禁止往路基上填筑。(3)严格执行公路路基施工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并通过工地压实试验段,确定合适的压实机具、铺筑和压实方法、碾压遍数和速度、含水量的控制、松铺厚度和施工程序等。为保证路基压实度及强度要求,填筑时两侧增宽填筑0.5米。路基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排水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2、涵洞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涵洞基底挖至设计标高,应采用触探检测基坑地基承载力,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报告设计单位更改设计方案。(2)工程用钢筋、水泥须有出厂合格证,砂、石料须取样试验,所有材料经检验合格之后方可使用。(3)防水层材料检验合格,铺设宽度、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粘接牢固,沉降缝填塞密实。施工达到无渗漏。若发现渗水应及早返修。(4)涵背填土密实度不得低于路基填土要求,必须两侧对称夯填,盖板顶填土厚度大于0.5m时,盖板顶方可允许施工机械通过。(5)涵内排水沟,出入口锥体等附属工程应及时施工,顺渠顺路,根据涵洞功能及周围环境及时予以顺接,任何情况不得滞后三个月,防止雨水冲刷涵身及基础。 3、防护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对所有用于防护工程的材料进行检测,钢筋、水泥等料必须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资料,不同来源的细集料分类堆放,存贮堆放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标志。工程用水在使用前做好水质分析,以确定能否使用。(2)砂、石料的进场要事先进行试验,并对石料进行清洗工作,不合格的砂、石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3)浆砌施工使用挤浆法,并做到砂浆饱满,丁顺交错,杜绝通缝。4、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定期进行中线及水平测量,确保桥位、中线、跨度及各部位标高准确。(2)明挖基坑时,尽量减少超欠挖,作好坑内排水。(3)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搅拌站集中拌和。(4)基础施工前,核对基底的水文地质情况,确认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5)桩基确保灌注连续,保证不断桩。(6)在桩顶以上加灌桩头,确保桩顶质量。经检查桩基合格后才能进行墩台身施工。(7)墩台模板采用大块钢模,保证接缝紧密平顺、不跑模、不漏浆。(8)墩台身砼在终凝前,避免泡水。(9)预应力结构所用钢绞线、热处理钢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等的质量,必须符合现行规定。(10)预应力机具及仪表由专人使用管理,并定期维护和校验。 5、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所有进场钢筋必须有材质证明,并按规定取样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所有钢筋工、电焊工等钢筋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钢筋加工场地利用混凝土硬化处理,表面平整,利用水准仪测设高差不大于5mm。认真审核图纸结合设计规范要求给现场操作人员进行详细交底,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放样,用油漆或粉笔在平地上刻画出间距大样。钢筋按设计尺寸下料,对弯曲筋必须调直到合格。钢筋焊接搭接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 6、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模板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的组合钢模板,设计成各种标准形状的大块和整体模板,有利于现场机械化施工和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模板的设计做到在松动和拆卸时不对混凝土造成损毁;任何模板的固定装置或支撑物除内拉杆外都不容许留在完成的混凝土中。模板中所有接缝应按一致方式位于水平或竖直平面上,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位置、顶部标高、接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未经监理工程师的签认,不得浇筑混凝土。7、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在支架上浇筑混凝土,施工应对称、平衡的进行,并采取预压等办法保证结构物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致产生超过允许的偏差和变形。浇筑混凝土前,全部模板、钢筋应清刷干净,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后才能开始浇筑。浇筑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混凝土的浇筑应在一次作业中连续进行,达到批准的施工缝为止。混凝土按水平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每层混凝土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和振捣。8、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措施(1)所有采购的材料,必须在供货质量、信誉、供货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有持续供货能力保证的承包方采购。做好进货的检验和标识工作。按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在进货、检验、试验、进仓、登记、标识、使用等全过程中,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要求,从采购的第一程序开始,层层把关,确保材料质量。(2)做好各种材料的质量记录和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工作,做到各种证明、合格证、验收、试验单据齐全,确保其可追溯性和完整性。9、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措施合理选择机械、提高使用效率:合理选用符合施工现场需要的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充分了解机械性能,正确地掌握机械使用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定操作,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使用效率。 (五)制度保证 1、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1)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有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等人的签字,并报公司总工办审核。(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实施前15天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经审批同意后实施。(3)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各级审批,并且按审批意见修改完善,方可进行施工。2、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1)技术复核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2)技术复核结果应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归档。(3)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技术、质量交底制度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的形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同设计代表联系进行设计交底。(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批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关键分部工程和施工要点。(3)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分项工程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4、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 、“三检”、“三工序”制度。 “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位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不交接;未经检查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坚持“三检”、“三工序制度”,“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三工序”制度即: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
收藏
编号:255895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7.93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0
8
金币
- 关 键 词:
-
首件制
施工
组织
实施
实行
施行
lj8
- 资源描述:
-
.*
G4216线仁沐新(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LJ8合同段
(K83+765.841~K94+850)
首件制工程实施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
G4216线仁沐新(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LJ8合同段项目部
二O一七年三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目的 1
三、编制依据 1
四、实施范围 2
五、实施流程 3
(一)首件的申报 3
(二)方案审批 3
(三)工程实施 3
(四)评价认可 4
(五)推广示范 4
(六)资料管理 4
六、保障措施 6
(一)思想保证 6
(二)组织保证 6
(三)技术保证 8
(四)施工保证 8
(五)制度保证 11
.*
首件制工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LJ8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83+765.841,止点桩号为右侧K94+850、左侧K94+920。本合同段途经犍为县玉屏镇、龙孔镇、孝姑镇,线路全长合计11.119Km。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量有:路基挖方220万m2、路基填方120m2,大中桥3460.9m/20座(折算成整幅宽度),钢筋混凝土圆管涵483.5m/9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47.5m/2道,分离式立交188.04m/3座,通道400.25m/12道,人行天桥348m/7座。
二、目的
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的开展,帮助施工班组熟悉工程特点,掌握新工艺、新材料以及其它关键性技术的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的开展,能够更直接的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检查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等在施工过程中的整体配合效果、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情况。及时分析、总结施工要点,找出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明确质量标准、稳定工艺流程、统一外观要求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施工工艺,以指导后续同类工程施工。
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的开展,围绕质量一流的总体目标,贯彻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项目的质量创优保障原则,抓好关键性分项工程的首件工程质量,制订完完善可行的施工指导意见,将首件工程取得的经验进行推广和应用。
三、编制依据
(一)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设计文件。
(二)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招标文件。
(三)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包括,但不限于):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F50-2011)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四、实施范围
结合我项目部两阶段施工图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我项目选取了同类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分项工程作为首件工程,详见首件工程划分表
首 件 工 程 划 分表
序号
单位、分部
工程名称
首件分项
工程名称
首件分项工
程具体位置、桩号
备注
1
路基土石方工程
路基填筑
K85+400-K85+550
2
换填砂砾石
K83+865-K83+930
3
塑料排水板
K89+205-K89+265
4
水泥搅拌桩
K92+812-K92+922
5
碎石桩
K92+420
6
抗滑桩
K83+600
7
普夯
K87+300-K87+400
8
冲击碾压
K89+870-K90+000
9
台背回填
K83+113利鸳沟大桥0#台
10
排水工程
路基边沟
K88+800-K88+835左侧
11
涵洞通道工程
基础及下部
K83+836.00钢筋砼圆管涵
12
基础及下部
K89+995.50钢筋砼盖板涵
13
涵管安装
K83+836.00钢筋砼圆管涵
14
盖板
K89+995.50钢筋砼盖板涵
15
防护工程
挡土墙
K83+934-K83+972左侧
16
拱形骨架护坡
K89+034-K89+143左侧
17
桥梁工程
钻孔灌注桩
K86+858大石板沟大桥右幅3-1桩基
18
承台
K86+858大石板沟大桥3#墩右幅3-1脚大桥左幅0-1号桩基
19
墩柱
K83+113利鸳沟大桥右幅7-1
20
空心薄壁墩
K86+858大石板沟大桥3#墩右幅3-1
21
盖梁
K83+113利鸳沟大桥7#墩右幅
22
梁板预制
K86+858大石板沟大桥右幅1-3号T梁
23
桥面铺装
K83+113利鸳沟大桥右幅
24
防撞护栏
K83+113利鸳沟大桥右幅
五、实施流程
(一)首件的申报
项目部按照总监办首件工程认可制实施办法中首件工程的划分原则确定每分项工程的首件,对首件工程的每道工序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作业指导书,提供质保体系,确定自检体系和质量责任人,明确检测方法、检测频率以及重点、难点部位的控制措施。项目部专业工程师据此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明确施工负责人。
(二)方案审批
专业工程师制定并向总监办上报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质量保证体系等。对于重大的、复杂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分项工程。
(三)工程实施
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质量保证体系等批复后,项目部依据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及批复文件立即组织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每个作业人员领悟施工要点,明确具体工艺标准、质量标准。
项目部做好施工前准备:
1、所有首件工程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备足材料配置足够的施工人员及机械。
2、所有首件工程原材料进场前工地试验室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检验,监理单位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检;根据有关规定,落实原材料进场审批程序;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准用于该工程;
3、所有首件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前要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必要的应通过专业机构鉴定后方可使用;机械设备数量必须满足施工需要,混凝土振捣等关键工序施工应配置备用设备。
首件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首件工程开工时,项目技术负责人、试验负责人必须到施工现场指导施工。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当每道工序完工后,项目部专业工程师负责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质量验收报验单送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及监理人员必须对所有的首件工程全过程旁站,并做好相应纪录。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会同有关方面提出可行的调整处理方案,以保证其顺利实施。
(四)评价认可
首件工程完成后,由项目部邀请总监办、总监办、监理试验室进行检测、验收和评定,并编写首件工程总结报告,该报告包括试验资料汇总、开工报告、检测资料、具体过程中的现场记录和施工工艺、工程照片、声像资料、经验和教训、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与相关技术规范和质量目标进行对照的总结等。
项目部对已完成的首件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提交总结报告。由监理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验证施工工艺的可靠性、合理性、提出改进意见,并形成评审报告。分项工程评分未达到98分以上不能视为首件工程。
(五)推广示范
首件工程认可的分项,由项目部组织对应工区召开现场会,发放相关资料,进行施工后经验交流,分析、总结施工要点。对未参加首件工程施工的作业班组进行推广示范,以保证后续同类工程质量水平不低于首件工程的质量标准。
(六)资料管理
得到认可的首件工程检查用表、试验资料汇总、开工报告、检测资料、现场记录、
工程照片、声像资料等必须完善相关人员签字和加盖公章。首件工程认可的所有相关资料均作为首件工程的附件整理和归档, 保证首件工程文件资料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确保首件工程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首件工程实施流程
首件工程项目确定
质量通病及影响质量因素的分析辨识,制定质量控制措施
报批后严格按照拟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对全过程实施控制
施工完成后,对首件工程进行总结,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关资料,同时报请监理及有关部门检查验收。
分项工程评分≧98分
分项工程评分<98分
作为后续的相同或相似工程样板进行推广
找出原因,并重新选定相似工程作为首件工程进行施工
六、保障措施
我项目部首件工程推行ISO9001质量保证标准,并建立首件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应用标准质量管理规范和质量保证行为。首件工程质量保障体系由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施工保证、制度保证五大部分组成。
(一)思想保证
强化创优宣传教育,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进行安全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持证上岗。抓好质量思想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程序执行,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各工种、班组以提高工序质量为重点,积极开展重点的攻关型QC小组活动,针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关键质量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做好预防措施。做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面创优”,确保首件工程施工的第一座涵洞、第一段路基土石方、第一段防护等成为样板工程,达到以点带面,带动全线创优的目标。
(二)组织保证
为确保首件工程的施工正常有序进行,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挂帅、总工程师、质检人员参与组成的首件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小组,领导和组织实施、兑现首件工程质量目标。
首 件 工 程 施 工 质 量 领 导 小 组
二工区经理
李紫辉
技
术
负
责
人
林
鹏
三工区经理
张冬冬
一
工区经理
陈
晓
技
术
负
责
人
王
彦
超
技
术
负
责
人
曾
红
军
综
合
办
公
室
G4216线仁沐新(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LJ8合同段项目部
项目副经理
宁保军
项目经理
杜海强
项目总工
孔维芬
物
资
装
备
部
资
料
室
试
验
室
工
程
技
术
部
安
全
环
保
部
(三)技术保证
1、组织技术人员认真进行设计文件审核,领会设计意图,正确指导施工。
2、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业主、监理下发的有关质量要求的文件。
3、认真复核导线点及水准点,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使用。
4、逐级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详细、准确、可操作性强,确保操作人员掌握各项工程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和注意事项
(四)施工保证
1、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前按《测规》规定恢复中线,复测中线,复测横断面,对地形、地质变化处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处理。
(2)路基填料进行试验,对于有机质含量、液限、塑性指数超过规范标准的填料,均禁止往路基上填筑。
(3)严格执行《公路路基施工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并通过工地压实试验段,确定合适的压实机具、铺筑和压实方法、碾压遍数和速度、含水量的控制、松铺厚度和施工程序等。为保证路基压实度及强度要求,填筑时两侧增宽填筑0.5米。路基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排水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2、涵洞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涵洞基底挖至设计标高,应采用触探检测基坑地基承载力,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报告设计单位更改设计方案。
(2)工程用钢筋、水泥须有出厂合格证,砂、石料须取样试验,所有材料经检验合格之后方可使用。
(3)防水层材料检验合格,铺设宽度、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粘接牢固,沉降缝填塞密实。施工达到无渗漏。若发现渗水应及早返修。
(4)涵背填土密实度不得低于路基填土要求,必须两侧对称夯填,盖板顶填土厚度大于0.5m时,盖板顶方可允许施工机械通过。
(5)涵内排水沟,出入口锥体等附属工程应及时施工,顺渠顺路,根据涵洞功能及周围环境及时予以顺接,任何情况不得滞后三个月,防止雨水冲刷涵身及基础。
3、防护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对所有用于防护工程的材料进行检测,钢筋、水泥等料必须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资料,不同来源的细集料分类堆放,存贮堆放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标志。工程用水在使用前做好水质分析,以确定能否使用。
(2)砂、石料的进场要事先进行试验,并对石料进行清洗工作,不合格的砂、石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3)浆砌施工使用挤浆法,并做到砂浆饱满,丁顺交错,杜绝通缝。
4、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定期进行中线及水平测量,确保桥位、中线、跨度及各部位标高准确。
(2)明挖基坑时,尽量减少超欠挖,作好坑内排水。
(3)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搅拌站集中拌和。
(4)基础施工前,核对基底的水文地质情况,确认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5)桩基确保灌注连续,保证不断桩。
(6)在桩顶以上加灌桩头,确保桩顶质量。经检查桩基合格后才能进行墩台身施工。
(7)墩台模板采用大块钢模,保证接缝紧密平顺、不跑模、不漏浆。
(8)墩台身砼在终凝前,避免泡水。
(9)预应力结构所用钢绞线、热处理钢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等的质量,必须符合现行规定。
(10)预应力机具及仪表由专人使用管理,并定期维护和校验。
5、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进场钢筋必须有材质证明,并按规定取样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所有钢筋工、电焊工等钢筋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钢筋加工场地利用混凝土硬化处理,表面平整,利用水准仪测设高差不大于5mm。认真审核图纸结合设计规范要求给现场操作人员进行详细交底,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放样,用油漆或粉笔在平地上刻画出间距大样。钢筋按设计尺寸下料,对弯曲筋必须调直到合格。钢筋焊接搭接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
6、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模板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的组合钢模板,设计成各种标准形状的大块和整体模板,有利于现场机械化施工和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模板的设计做到在松动和拆卸时不对混凝土造成损毁;任何模板的固定装置或支撑物除内拉杆外都不容许留在完成的混凝土中。模板中所有接缝应按一致方式位于水平或竖直平面上,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位置、顶部标高、接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未经监理工程师的签认,不得浇筑混凝土。
7、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在支架上浇筑混凝土,施工应对称、平衡的进行,并采取预压等办法保证结构物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致产生超过允许的偏差和变形。浇筑混凝土前,全部模板、钢筋应清刷干净,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后才能开始浇筑。浇筑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混凝土的浇筑应在一次作业中连续进行,达到批准的施工缝为止。混凝土按水平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每层混凝土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和振捣。
8、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1)所有采购的材料,必须在供货质量、信誉、供货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有持续供货能力保证的承包方采购。做好进货的检验和标识工作。按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在进货、检验、试验、进仓、登记、标识、使用等全过程中,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要求,从采购的第一程序开始,层层把关,确保材料质量。
(2)做好各种材料的质量记录和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工作,做到各种证明、合格证、验收、试验单据齐全,确保其可追溯性和完整性。
9、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措施
合理选择机械、提高使用效率:合理选用符合施工现场需要的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充分了解机械性能,正确地掌握机械使用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定操作,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使用效率。
(五)制度保证
1、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1)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有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等人的签字,并报公司总工办审核。
(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实施前15天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经审批同意后实施。
(3)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各级审批,并且按审批意见修改完善,方可进行施工。
2、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技术复核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2)技术复核结果应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归档。
(3)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的形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同设计代表联系进行设计交底。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批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关键分部工程和施工要点。
(3)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分项工程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4、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 、“三检”、“三工序”制度。
“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位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不交接;未经检查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坚持“三检”、“三工序制度”,“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三工序”制度即: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