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7.2弹力教案新版.doc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7.2弹力教案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7.2弹力教案新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节弹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的探究,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过程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及使用。【教法与学法】1.教法:“探究式”教学模式,边实验、边总结并应用启发式的综合性教学法。2.学法:学案导学自学、小组合作讨论、动
2、手操作。【探究新课堂】【课前准备】弹弓、气球、弹簧、橡皮泥、塑料直尺、弹簧测力计、钩码【教学过程】【情境引入】教师让一个学生用弹弓打粉笔头,学生操作后,教师提出问题:是什么力把粉笔头打出去?学生凭感觉回答,教师由此引入新课。【新授课】(一)认识弹性和塑性1.学生体验:让学生分别挤压气球、拉伸弹簧、挤压橡皮泥等物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1)手施加的力产生的效果是什么?(2)撤去手上的力,物体的形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弹性和塑性。2.弹性和塑性弹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则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我们把像弹簧这类物体所具有的这种特性,叫弹性。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注意:物体的弹性都
3、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形变就无法自动恢复,我们把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二)认识弹力1.学生体验:用手拉弹簧,弹簧发生形变,体验弹簧对手有力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接着提问:这个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观看撑竿跳的视频和再次体验用弹弓打粉笔头后回答。2.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产生的这种力叫弹力。(2)分析定义:教师提出问题:由定义可知: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弹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弹力的方向怎样?在学生讨论分析后回答。(3)认识拉力、压力、支持力教师通过一个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年级 下册 7.2 弹力 教案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