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单元活动学用图层叠加分析法课后巩固提升鲁教版必修第二.docx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单元活动学用图层叠加分析法课后巩固提升鲁教版必修第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单元活动学用图层叠加分析法课后巩固提升鲁教版必修第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活动学用图层叠加分析法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防灾减灾中的频率越来越大。读GIS分层图,完成12题。1.根据上图可以推断出,正在分析的地质灾害最可能为()A.滑坡B.泥石流C.火山喷发D.地震2.一位年轻研究员不小心把完整的图层弄丢了,现在需要制作出完整的图层,它需要填补的甲最可能是()A.坡面起伏状况B.坡向C.坡面侵蚀状况D.地层厚度解析第1题,通过资料图层和阶段成果图可知,该地质灾害和坡度陡缓、地层倾斜、活动断层密切相关,最有可能是滑坡。第2题,读图可知,由甲和地层倾斜状况能得出“顺向坡面”的结论,则甲最可能是坡向。答案1.A2.B进行交通规划
2、时,需要分析区域的地质地形条件,地基土壤类型承载力越大,地形坡度越小,车辆的通行能力越强。(注:叠加分析车辆通行能力的基本方法:平坦+岩石=容易;平坦+砂土=容易;中等+黏土=一般;中等+砂土=困难;中等+岩石=困难;陡峻+岩石=困难;陡峻+砂土=困难;陡峻+黏土=困难)读下图,完成34题。3.下图为车辆通行能力图,正确的是()4.可以对区域交通流量进行分析,并对路网规划进行预测的现代技术是()A.RSB.GPSC.GISD.数字地球解析第3题,把坡度图和土壤图进行叠加,再结合材料信息,可知B选项正确。第4题,GIS可以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之中。答案3.B4.C下
3、图为某工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选址工作流程图。读图,完成56题。5.最有可能采用图示流程进行选址的工程是()A.汽车加油站B.地下水天然下渗补给区C.大型游乐园D.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6.图示GIS处理与分析流程中,a环节所示功能为()A.趋势分析B.叠图分析C.预测分析D.缓冲分析解析第5题,此图显示GIS的工作流程,采用叠加图层分析的方法,最终选址在低人口密度、适宜的地质、不接近主要道路的非生态保护区,说明该工程可能有很强的污染性。第6题,其中a环节表现为不同地理要素如道路、地质、人口密度等图层的叠加分析。答案5.D6.B7.下图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的角
4、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将四幅图叠加分析可知,图中丁区域距断裂带较远,地震破坏程度较弱,次生灾害发生频率较低,最适宜城市重建。答案D能力提升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A.B.C.D.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B.C.D.解析第1题,遥感指的是运用传感器对物体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进行探测。居民点、水系和地形等主要分布在地表,因而其信息容易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土壤、岩层和地下水一般位于地下,其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较弱,靠电磁
5、波不易获取。第2题,农业生产主要考虑的是水系、土壤、地形、地下水等自然因素,所以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一般不考虑居民点和岩层。答案1.A2.C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不同的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图甲和图乙示意存储同一区域不同信息的两组GIS图层。读图,完成34题。3.将不同要素的图层进行重叠,形成不同的专题地图。若要获得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影响的专题地图,需要从图甲、图乙中调用的图层数分别是()A.2个、2个B.2个、3个C.1个、3个D.1个、2个4.若利用上面的两组GIS图层进行造纸厂的选址,还应增加()大气污染图层区域规划图层水系分布图层矿产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高中地理 第三 单元 产业 区位 选择 活动 学用图层 叠加 分析 课后 巩固 提升 鲁教版 必修 第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