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2).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五下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沉和浮单元的第七课,本单元共有8课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知道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有关系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沉浮的规律。前面几课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因素都是关注物体本身,这节课将展开对物体沉浮的另一因素的研究项目:改变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二、学情分析一般的小学生,他们对物体沉浮的关注,一般只会落到物体大小、重量本身的特点,对液体性质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的发现对学生来说还比较“意外”,此探究具有挑战性,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由于课时的原因,本课选用得四年级的学生来完成教学。因此本课的重点
2、确立为研究一杯无色无味透明的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是什么,确定实验方案,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经历一个 “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懂得确定一种物质,需要很多证据,同时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思维去生活,明白生活中处处是科学。设计思考分析这是一堂非常典型的科学探究课,基于学生现有的认识结构,我们要厘清每个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教学设计突出以科学概念为引领,组织学生经历有结构的活动,活动中重视学生头脑内部的认知结构,了解掌握学生观念中不完全的概念,挑战学生原认知,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丰富学生对深层认知理解,从而初步构建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的核心概念。具体设计如下: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1)
3、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2)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2.过程与方法:(1) 经历一个 “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3)培养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训练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2)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证据。四、教学准备烧杯、盐水,马铃薯若干。蜡烛、铁匙,火柴。小组实验观察用:马铃薯、烧杯、搅拌棒、食盐、味精、糖等。五、教学活动过程 1、观察马铃薯的沉浮(1)未将马铃薯放入液体中是沉还是浮,学生推测说理由(2)马铃薯放入液体中,观察现象,学生说想法。(3)导出课题:马铃薯在液体中地沉浮2、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1)调制一杯溶液(糖、盐、味精等)学生自行选择,观察能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2)学生实验(3)小组交流实验汇报,你有什么发现?3、液滴加热实验(1)学生猜测马铃薯浮的液体是什么?说明理由(2)想办法证明液体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3)液滴实验(4)学生交流讨论加热后留下的物质可能是什么.(5)验证这些物质能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4、小结(机动)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要与大家分享的(收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2 年级 下册 科学教案 马铃薯 液体 中的 沉浮 教科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