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必考题型循环练 第四周 .doc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必考题型循环练 第四周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必考题型循环练 第四周 .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言文字运用古代文化常识名句名篇默写(共2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皓月当空的_,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当我们大睁着眼睛_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地_风暴早些到来。A.夜晚枕戈待旦向往B.良宵枕戈待旦祈盼C.良宵夜不成寐向往D.夜晚夜不成寐祈盼解析夜晚:时间词,夜里,晚上。良宵:美好的夜晚。根据后面的“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可知,第一空应强调景色的美好,故应选用“良宵”。枕戈待旦:枕着
2、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夜不成寐:形容因心中有事,晚上睡不着觉。语境强调“我们”时刻准备与“风暴”作战,故第二空应选用“枕戈待旦”。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祈盼:恳切盼望。语境强调的是“盼望”而不是“热爱、羡慕”的心理,故第三空应选用“祈盼”。答案B2.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B.翠袖低垂笼玉笋,缃裙斜拽露金莲。C.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D.书成医国千秋药,道是匡时一座山。解析A项,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美人。B项,以“玉笋”喻女子白皙的胳膊,以“金莲”喻女子的小脚。C项,
3、以“明镜”喻平静的水面。D项,“书”“道”是本体,“千秋药”“一座山”为喻体,“成”“是”为比喻词。A项是借代,其他三项都是比喻。答案A3.某校文学社准备编写一本散文集,挑选了三组散文,要为每组散文拟一个专题名称。下列所拟专题名称与各组散文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第一组:登临黄鹤楼雨中访滕王阁又到虎跑泉观壶口瀑布第二组:菜畦蝴蝶飞耕牛的背景袅袅炊烟升起麦苗青青第三组:传统团圆饭幸福在元宵节飘香的酥油茶洁白的哈达献给你A.亲近自然儿时回忆美好生活B.行万里路儿时回忆潇洒人生C.行万里路田园风光美好生活D.亲近自然田园风光潇洒人生解析作答本题,先要分析各组散文,根据它们的思想情感、主题特色等
4、进行专题判断。第一组根据“登、访、到、观”判断,都属游记,可以归为“行万里路”专题;第二组根据“菜畦、耕牛、炊烟、麦苗”判断,应归为“田园风光”专题;第三组中,“团圆饭”“元宵节”“酥油茶”“洁白的哈达”等都与幸福、美好有关,应归为“美好生活”专题。答案C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鲁迅是除张爱玲之外,另一位让我感觉非常冷的作家。_。_。_。_。_。_。是冷,构成了鲁迅的辨别度,他的冷和张爱玲的冷,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如果你对鲁迅有一个整体性的阅读,你会发现,鲁迅的基础体温其实是非常高的他太克制了,克制得让人心疼为什么会这样?我的理解是他很克制读呐喊,我们不
5、仅感受不到那种炙热而又摇晃的体温,相反,我们感到了冷他的冷不是动态的、北风呼啸的那种,而是寂静的、天寒地冻的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矛盾A. B.C. D.解析解答句子衔接题,要明确语段中心,要“瞻前顾后”。所给语段的话题是“冷”,横线前后语句都提到了“冷”。分析所给六个句子,具体解释鲁迅的“冷”是什么样的冷,和横线前的语句联系最紧密。中的“但”是对的转折,中的“这”是指“冷”“热”的矛盾,是剖析矛盾的原因,中的“克制”紧承中的“克制”,是举例具体说明鲁迅作品中的“冷”,和横线后的语句联系紧密。答案D5.下列诗句与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B.想得故园今
6、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C.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解析A项,“欲行不行”在漫画中体现不明显。B项,“想得”说明是虚写,“今夜月”是想象且未体现在漫画中。C项,突显了饮酒、马、高楼、垂柳等意象,展现内容最为全面,相逢的主题也体现出来了,因此最吻合。D项,“客在船”说明是在船上,不是在楼上,与画面不吻合。解析C二、古代文化常识(3分)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畿辅,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地区。畿,指京畿;辅,三辅。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C.旦日,
7、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明天、第二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解析“旦日”有“初一”的意思,但没有“正月初一”的意思。答案C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韩愈师说)(2)汩余若将不及兮,_。(屈原离骚)(3)_,似诉平生不得意。(白居易琵琶行)(4)_,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6)蓬山此去无多路,_。(李商隐无题)(7)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8)
8、为山九仞,_。(尚书)答案(1)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2)恐年岁之不吾与(3)弦弦掩抑声声思(4)羽扇纶巾(5)烟笼寒水月笼沙(6)青鸟殷勤为探看(7)落红不是无情物(8)功亏一篑语言文字运用古代文化常识名句名篇默写(共2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车下高速公路,扑面而来的是绿意盎然、花团锦簇的景象。我不停地发出赞叹之声,可坐在我身边的同事却_,只顾埋头看电子书。到目的地后,他才放下电子书,下车拍个不停。但因为时间紧迫,所以尽管他_,我们也不能逗留。如果他不一直低头看电子书,在车上就想好了哪些美景一定要拍,也许时间会_一些
9、。A.无动于衷意犹未尽充裕B.无动于衷回味无穷充沛C.不动声色回味无穷充裕D.不动声色意犹未尽充沛解析无动于衷: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根据语境,此处应选“无动于衷”。回味无穷: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意犹未尽:还没有尽兴;意思还没有全部表达出来。根据语境,此处是“还没有尽兴”的意思,应选“意犹未尽”。充沛:充足而旺盛。充裕:充足有余;宽裕。根据语境,此处形容时间,应选“充裕”。答案A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C
10、.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D.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解析A项,将“黑云”比作“墨汁”,将“白雨”比作“珍珠”。B项,诗句意思是,早晨彩饰的栋梁上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没有使用比喻手法。C项,将“双鬓”白发比作“霜”。D项,把融化的蜡脂比作“泪水”和“珊瑚”。答案B3.下面是从某杂志部分栏目中摘录的文章标题,所选文章与栏目名称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第一组:春天里的遐思幸福和痛苦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带上灵魂赶路第二组:道教为何崇拜女性妇女节的由来不缠足运动的兴起民国女子游行风波第三组:寻源话名句柳永的婉约春雨入诗中诗流词海皆蕴春A.生活品读女权揭秘诗词妙趣
11、B.哲海拾趣女权揭秘奇趣诗画C.生活品读史海探秘奇趣诗画D.哲海拾趣史海探秘诗词妙趣解析第一组都是生活感悟类的文章,宜用“生活品读”;“哲海”的范围太窄,且“幸福和痛苦”的标题不涉及“趣”。第二组文章都与女性有关,宜用“女权揭秘”;“史海探秘”的范围太广,没有针对性。第三组文章与诗词、名句等有关,宜用“诗词妙趣”;四篇文章都不涉及“画”。答案A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敦煌艺术在中国整个艺术史上的特点与价值,在于它的对象以人物为中心,在这方面与希腊人像相似。_。_,_。_。_,_。所以身体上的主要衣饰不是贴体的衫褐,而是飘荡飞举的带纹。这是敦煌人像所启示给
12、我们的中西人物画的主要区别。人像的着重点不在体积而在那克服了地心引力的飞动旋律它们表现得静穆稳重一个由皮肤轮廓所包的体积但希腊的人像的境界和敦煌有一个显著的分别敦煌的人像全是在飞腾的舞姿中希腊的人像着重在“体”A. B.C. D.解析本段文字是讲敦煌艺术中的人像和希腊人像之间的异同的。从内容上来看,和、和分别紧密相连,且应在后面,应在后面,由此排除B、C两项;从句中可以看出它应该在对希腊人像“体”的描述后面,再根据横线后面的内容是写敦煌艺术的可以确定,应在之后,由此排除A项。答案D5.文章语体是为适应不同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言体式,下列句子不合语体风格的一项是()(3分)A.村子里很静,杜鹃鸟在
13、果林的深处不住地啼叫。果树的嫩叶,在四月的微风中絮语。蝙蝠,扇动着它那半透明的黑纱似的翅膀,在树枝间飞翔。(文学语体)B.细菌有三种形态:球形(球菌)、杆形(杆菌)及螺旋形(螺旋菌)。在这三类之间,还有许多不显著的过渡形态。细菌虽形体小,体积差别却很大。(科技语体)C.同学们,励志小学校园广播开始啦!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我校四(1)班李想同学在省城折桂了!她参加作文比赛,精骛八极,倚笔驰骋。(广播语体)D.为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特制定本森林法。(公文语体)解析广播语体不是书面表达,而是要通过播音员向听众传达信息,所
14、以要通俗易懂,尽量做到口语化,要让听众听懂。C项,“折桂”“精骛八极,倚笔驰骋”为书面语体。答案C二、古代文化常识(3分)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奉朝请,指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因称定期参见朝会为“奉朝请”。B.言官,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的官员,言官制度在明清时达到顶峰。C.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猪,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D.“箴铭文”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别人或者称述功德以自勉的文
15、章。这类文章,内涵深刻、精警,多有启迪、醒人之作用;语言雕琢、精练。解析“在明清时达到顶峰”错,应该是在明朝时达到顶峰。答案B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2)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_。(诗经氓)(4)蟹六跪而二螯,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5)不抚壮而弃秽兮,_?(屈原离骚)(6)寄蜉蝣于天地,_。(苏轼赤壁赋)(7)独学而无友,_。(礼记杂记)(8)子曰:“_,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答案(1)陟罚臧否(2)赢得生前身后
16、名(3)靡有朝矣(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5)何不改此度(6)渺沧海之一粟(7)则孤陋而寡闻(8)君子和而不同语言文字运用古代文化常识名句名篇默写(共2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眼科医生证实,长期玩手机游戏,会对视网膜造成_,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减退_失明,此时医术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但一些手机依赖症患者依然_,认为医生的说辞是危言耸听。A.损害或者不以为意B.损害甚至不以为然C.危害或者不以为然D.危害甚至不以为意解析损害:指使(事业、利益、健康、声誉等)蒙受损失。受害程度较轻且是局部。危害:指使受破
17、坏;损害。受害程度较重且处于危险境地。根据语境,第一空应选“损害”。或者: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甚至:强调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语境中的“永久性视力减退”和“失明”两种情况程度不同,存在递进关系,故第二空应选“甚至”。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语境是患者不相信医生的话,所以应选“不以为然”。答案B2.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B.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解析A项,“扶”字
18、赋予“轻风”人的动作,是拟人,属于比拟的一种。B项,“引”字赋予“雁”人的动作,是拟人;“衔”字赋予“山”动物的动作,是拟物。二者都属于比拟。C项,“干戈”是两种武器,这里指代战争。修辞手法是借代。D项,“护”字赋予“水”人的情感,“送”字赋予“山”人的动作,是拟人,属于比拟。答案C3.某商业步行街上店铺林立,下列对联和所开店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云锦托出一轮月时装拥来万朵花幽借山巅云雾质香凭崖畔芝兰魂卷里有诗皆锦绣人间无价是文章匠心独运着手成春A.服装店花店书店茶室B.花店茶室服装店书店C.花店书店服装店茶室D.服装店茶室书店花店解析中的“云锦”“时装”对应的是服装;中的“山巅”“崖
19、畔”对应茶的生长地点,“云雾质”对应茶的生长环境,“香”“芝兰魂”对应茶香;中的“卷”“诗”“文章”都与书有关;中的“匠心独运”“着手”指设计师装点花木的创作过程,“成春”是装点花木的结果。答案D4.将下面六个句子组成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其实这是后世俗儒对孔孟儒学的曲解。为什么会有这种曲解呢?用来缓和阶级矛盾,拯救社会危机。历来儒家被认为是重视“温柔敦厚”的,某些学者尤以“致中和”为倡导。真儒学在孔孟那里,是重视道义担当的,并非一团和气。当阶级矛盾加剧,统治阶段及学者将“中和”思想说成是儒家思想的本色加以提倡。A. B.C. D.解析阅读所给六句话可知,本段文字的话题是对儒学
20、的曲解。指出儒学历来被认为是怎样的,中的“这”指代的是的内容,所以在后。是讲真正的儒学是什么样,可跟在后面。都提到了“阶级矛盾”,联系紧密,根据中的“用来”可知,在后。是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应紧跟在后。据此分析可得出答案。答案B5.下面四种不同的表达语,通顺、得体的一句是()(3分)A.我校设备简陋,教室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望拨款修整。(申请报告)B.据悉,此次义演所筹之捐款将会在最近转送到黔江地区的希望小学。(广播稿)C.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自荐信)D.王老师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班会课)解析D项,用“我们”
21、表示师生关系的融洽。A项,“风雨飘摇”是文学性描绘用语,不能用在报告中。B项,广播稿应符合口语要求,“据悉”“此次”“之”等词语文言色彩太浓,不合乎广播用语简明、通俗的要求。C项,自荐信应自信又谦虚,“绝对名副其实”“唯才是用”显得自高自大,有悖“谦虚”。答案D二、古代文化常识(3分)6.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察举、征辟、科举都是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其中科举制从隋代至明清,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B.明清两代,因乡试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正榜所取的叫贡士。会试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录取三百名为举人。C.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必考题型循环练 第四周 2020 江苏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突破 训练 必考 题型 循环 四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