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DB29-55-2003.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DB29-55-200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DB29-55-2003.pdf(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J l0 2 7 8一2 0 0 3D B 2 9一5 5一2 0 0 3低温热水 地 板辐射供 暖技 术规程T echnicalcodeforlow一temperaturehotwaterfloorp乒nelheating2 0 0 3一0 8一2 5发布2 0 0 3一1 0一0 1实施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T echnicalcodeforlow一telnperaturehotwaterfloorpanelheatingD B 2 95 5。2 0 0 3J 1 0 2 7 82 0 0 3主编部门:天津市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批准部门:天 津 市
2、建 设 管理委 员 会实施日期:2 0 0 3年1 0月1日2 0 0 3天津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建科教【加 0 3】86 8号滕绍华签发关于颁布(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规范天津市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我委于2 0 0 2年下达了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的编制任务。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组织,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房屋鉴定勘测设计院等九家单位,在广泛调研和总结实际工程经验基础上,共同编制完成天津市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经我委组织专家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批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D B 2 9一5
3、5一2 0 0 3) 为我市地方工程建设标准。自2 0 0 3年1 0月1日起在我市施行。各相关单位要认真执行本标准,施行过程中如有不明之处及修改意见,请及时反馈给天津市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本规程由天津市人 民政府供热办公室负责解释。本规程由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特止 随知天津市建设管理委 员会二0 0 三年八月二十五 日.J J.?J一月 lJ舀为规范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保障工程质量,根据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建科教2 0 0 21 85号文件精神,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写了本规程。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是一种将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水,通过被埋置
4、于填充层中的加热管,经过构造体的热量传递,以被加热的地面作为散热面的新型辐射供暖方式。与常规的以对流或辐射散热为主的散热器供暖方式相比,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具有室内温度分布均匀、热舒适性好、不占用室内和地 面有效空间、供暖能耗低、可利用低温热源等优点。本规程编写过程中,既参照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和资料,又吸收了我市工程实践的经验,同时也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行业专家的意见。在实施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和需补充的内容,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天津市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主编单位:天津市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参编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房屋鉴定勘测设计院天津市房管局供热办公室天津市南开区供热办公室天津市汉腾节能设备
5、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天津市津欧供热节能开发中心天津市供热交流中心主要编写人:崔志强 伍小亭 杨信光吕跃宋凯 向永忠 李梅崔可荣王建康 高顺庆 崔栋材目次1总则 . .12术语 , 23材料 53.1一般 规 定 , 一53.2管 材 的质 量 要 求 63.3连 接 件 的质 量 要 求 63.4绝 热 材 料 的质 量 要 求 63.5热 媒分集配 器 的质 量 要求 ,73.6材料的储存和运输 74设计 , 84.1热 源、热 力 站 及 热 力人口 , 84.2供 暖 热 负 荷 计 算 , , 84.3系统 设 计 1 04.4构 造 体 设 计, 1 14.5热 媒分集
6、配 器 和 加 热 管 及其附件的设 置 1 25施工 , 1 35.1一般 规 定 1 35.2构 造体的 基 本 组 成 , , 1 45.3绝 热层的铺 设 与保 护 , 1 55.4加 热 管 的配 管 和敷设 1 55.5热 媒 分 集配器 的安 装 一1 55.6填 充 层 的浇 注 和养 护 “ 1 65.7地 面层 的施工 1 65.8安 全 生 产 和成 品保 护 1 66检验、调 试与验收 , ,1 86.1中 间 验 收 ,、1 86,2调试 , ,1 96.3竣工验 收二;. .1 96.4文 件 2 17、附录 2 2附 录A加 热 管 的环 应 力 等应 变蠕 变
7、特 性 曲线 2 2附 录B加 热 管 管 材 的一般 物理力 学 性 能 2 7附 录C加 热 管 的公 称 外 径、最 小 壁 厚 及 公 差 2 9附 录D连 接 件 的物理力 学 性 能 , 3 0附 录E地 板 向房 间 的有 效 散 热 量表 3 1附录F加热管的布 管形 式 3 5附 录G加 热 管 的水 力计 算、 3 6附 录H加 热 管 的使 用条 件分 级 3 8附 录I加 热 管 的许 用设 计 应力及 最小 壁 厚选 择3 9附 录J加 热 管材 质 和壁厚选 择 方法举 例 4 4, I时录K采 暖分部工程管材、管件进场检 ( 试 )验记 录4 6附录L采暖分部工程
8、主要设备、材料质量证 明文件汇总表4 7附 录M管 道隐蔽工程验 收及 中间验 收记 录 4 8附录N施工现 场 质 量管理检 查 记 录 4 9附录O低 温热水地板辐射采 暖安装工程 质 量检 验 表5 0附 录P分 项工程 质 量 验 收记录 5 1附 录Q分 部工程 验 收 记 录 5 2附 录R单 位工程 质 量竣工验 收记 录 5 3附录S单 位工程质 量控 制资料 核查记 录 5 4附录T本 规程 用词说 明 , 5 5条文说明 ,5 7总 则1.0.1为规范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舒适和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
9、于民用或工业建筑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散热器供暖系统或生活热水系统的户内支管,若采用本规程所涵盖的管材并敷设于地面垫层内,且热水最高温度小于或等于6 0 时,可执行本规程。1.0 .3管道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我市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2术 语2.0.1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low一temperaturehotwaterfloorpanelheating以温度不高于6 0 的热水为热媒,将加热管埋 置于填充层中,以被加热的地面作为散热面的一种辐射供暖方式。2.0.2交联聚乙烯管crosslinkedpolyethyle尽epipe以
10、密度大于或等于0.9 4岁c叮,交联度大于或等于6 5 的交联聚乙烯或乙烯聚合物为原料,添加适量助剂,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使其线性的大分子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经挤出成型的非热塑性管材,通常以P E X标记。2.0.3聚丁烯管polyhutylenepipe以聚丁烯一1树脂为原料,添加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的热塑性管材,通常以P B标记。2.0.4无规共聚聚丙烯管randompolypropylene一copolymerpipe以丙烯和适量乙烯的无规共聚物为原料,添加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的热塑性管材,通常以P P一R标记。2.0.5嵌段共聚聚丙烯管modifiedpolypropylenepipe
11、以聚丙烯和适量聚乙烯的嵌段共聚物为原料,经挤出成型的热塑性管材,通常以P P一B标记。2.0.6交联铝塑复合管crosslinkedpolyethylene一aluminumpipe管的内层和外层为密度大于或等于0 .9 4留c时,交联度大于或等于6 5 的交联聚乙烯或乙烯聚合物,中间层为增强铝管,层间用热熔胶紧密粘合的管材,通常以X P A P标记。2.0.7热媒分集配器heatingmediumdistributiv。 。nd。ollectiv。 ,I nit有一对系统进出水口和多对环路进出水口,并配备环路调节阀一J及排气阀的筒形承压装置。:2.0.8构造体constructionunit
12、地板辐射供暖地面层、填充层、绝热层、防水层、防潮层等构造层和加热管的,总称。2.0.9地面层groundlayer敷设于填充层上的构造层,即找平层。2.0.1 0填充层filledlayer敷设于加热管周围的构造层,吸收热媒的热量并使地面温度分布均匀,实现热量传递。2.0.1 1绝热层insulatingl盯er敷设于填充层下及沿外墙周边内侧的构造层,用以减少填充层的热损失。2.0.1 2防水层waterproofl即er敷设于地面层以下的构造层,用以防止地面水进人填充层,仅在潮湿房间地面设。2.0.1 3防潮层wet一prooflayer敷设于底层土壤上的构造层,用以防止土壤中的潮气进入绝热
13、层。2.0.1 4伸缩缝expansionS eam在填充层内适当位置填充弹性膨胀材料,用以防止因管材及填充层热胀冷缩而使地面龟裂或破损的构造。2.0.1 5固定卡fixingclip将加热管直接固定在绝热层上的塑料卡。2.0.1 6钢丝网wirenetting敷设于加热管下以固定加热管,或铺设于填充层中以增加地面强度的低碳钢丝构件。2.0.1 7扎带belt把加热管固定在钢丝网上的塑料带。2.0.1 8管架piperack固定加热管的专用构件,铺设于绝热层表面。2.0.1 9自锁式非金属连接件S elf- -lockingnonmetalfitting由自锁螺母、斜面、凹槽和密封圈组成的一种
14、非金属连接件。适用于各种非金属管材与热媒分集配器之间的连接或非金属管材之间的连接,亦可用于破损管材的修补。2.0.2 0卡套式连接件。ompressionj。intfitting将加热管插人连接件内,拧紧螺母使管外的C型铜环收紧而完成密封的一种连接构件,常用于X P A P管或P E X管与热媒分集配器的连接。3.1材 料一般规定3.1.1敷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应根据耐用年限要求、使用条件等级、热媒温度和工作压力、系统水质情况、施工环境及技术条件等因素选择,宜选用塑料管材。选用塑料管材时,本规程推荐采用以下管材:交联聚乙烯 (P E X)管;聚丁烯(P B) 管;嵌段共聚聚丙烯(P P一B)
15、管;无规共聚聚丙烯(P P一R)管;交联铝塑复合管 (xP A P) 管。3.1.2绝热层应采用轻质、有一定的承载力和机械强度、吸湿率低、阻燃性好的保温材料。3.1.3管件应具有合理的密封构造和密封材料,管件材质应适应供暖系统水质,管件表面材质不应对所连接的管材产生腐蚀现象。3.1.4管件、管材宜由同一制造商提供,或为同一品牌的产品。3.1.5管材、管件和绝热材料应有标识,标明规格、型号、主要技术指标、生产厂名和商标,包装上应标有批号、数量、生产日期和检验代号。3.1.6施工、安装的专用工具,应与管材、管件相配套,应安全可靠、便于操作,并附有产品合格证书和使用说明书。3.1.7管材和管件的外观
16、质量1、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无气泡、裂口、裂纹、脱皮和明显的痕纹、凹陷,且色泽均匀,无分解变色。2、管材的端面应垂直于管材的轴线。3、管件应完整,无缺损,无变形,合模缝和浇口应平整、无开裂。4、嵌有金属管螺纹的管件,应镶嵌牢固无松动,金属螺纹应无毛刺、缺牙。3 . 2管材的质量要求3二2.1管材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l、P B管,采用国际标准1 5 0/ D I S1 5 87 6。2、X P A P管,采 用 行 业 标 准C J厅 10 8一19 9 9(搭 接 焊)或C J/ T1 5 9一1 9 9 9( 对接焊 )。3、P E X管,采用行业标准C J fr2 0 5一2 0
17、0 0。4、P P一R管,采用国家标准G B 厅 1 87 4 2一2 0 0 2。5、P P一B管,采用国家标准G B / T1 87 4 2一2 0 0 2。3.2.2各类管材应提供符合附录A要求的等应变蠕变特性曲线。3.2 .3管材的一般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3.2 .4管材的公称外径、最小壁厚及公差,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3.2 .5管材应以盘管、定尺方式供货,应有防破损的外包装。3 . 3连接件的质量要求3.3.1非金属 自锁接头为首选连接管件。若采用金属材质的连接件时,连接件与螺纹连接部分的本体材料,应为锻造黄铜;使用P P一R、P P一B管时,与管材直接接触的连接件表面
18、应镀镍。3.3.2连接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3.3,3连接件的螺纹,应符合国家标准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G B厅7 3 0 7一1 9 87)的规定;镶嵌有金属管螺纹的连接件,应符合国家标准成 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G B厅 7 3 0 6一1 9 87)的规定。3.3.4热熔连接时,热熔管路的强度及水密性试验压力不得低于2 .4倍的管道公称压力。3 .4绝热材料的质量要求3 .4.1绝热材料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其物理性能应符合下列要乏尺:1、当用塑料卡固定加热管时,绝热材料的密度不应小于2 5 k留叮;当采用钢丝网、扎带 固定加热管时,绝热材料 的密度不应小于Z ok咖,2、
19、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 .0 5 W/ m.K。3、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 5 0 kP a。4、吸水率不应大于4 。5、氧指数不应小于3 2。注:采用其它绝热材料时,除密度外的其它物理性能应与上述要求相同。3.4 .2为增强绝热材料的整体强度,便于安装和固定加热管,绝热材料表面可选择如下处理方式中的一种。1、敷有真空镀铝聚脂薄膜面层;2、敷有玻璃布基铝箔面层;3、铺设低碳钢丝网,钢丝网规格宜为1 0 0 x1 0 0 mm,钢丝直径应大于Z mm。3.5热媒分集配器的质量要求3.5.1热媒分集配器宜用非金属材料或铜、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造,也可用其它常规金属材料制造。当采用其它常规金属材料时,必须采取
20、可靠的内表面防腐措施。3.5.2热媒分集配器的流通面积应按断面流速不大于0.1 5 m/S的原则确定。3 .5.3各环路阀门的质量要求同连接件。3.6材料的储存和运输3.6.1搬运时,管材、管件和绝热材料应带包装,应小心轻放,避免接触油污,严禁剧烈撞击、与尖锐物品碰触和抛、摔、滚、拖。3.6 .2管材、管件和绝热材料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或简易棚内,不得露天存放,防止 阳光直射,注意防火安全,距离热源不得小于1.om。3.6.3管材和绝热材料应水平码放在平整且有垫层的场地上,应避免受挤、压、弯曲,堆高不得超过1.sm,管件宜装在纸箱内逐层码堆。4设计4.1热源、热力站及热力入 口4二1.1应符
21、合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 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D B 2 9一2 6一2 0 0 1) 的有关规定,并合理利用热网回水、余热水、地热尾水等低品位热能。4 : l1服务于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每一热力站供热规模以不大于5万时为宜。4 . 2供暖热负荷计算4,2.1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室内设计温度取值可比相应的散热器供暖低1一2。4.2.2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地板表面平均温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表4.2.2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地板表面平均温度设置位置宜采用的温度 ()温度上限值()人员经常停留的地面2 4?2 62 7人员短期停留的地面2 8?3 03 2无人停留的地面3 5?4 04 24
22、 .2.3应按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房间供暖热负荷计算。但与计算散热器供暖方式的热负荷有以下区别:1、不计算敷设有加热管地面部分的热负荷。2、宜按4.2.1的规定确定室内供暖设计温度或取散热器供暖计算热负荷的9 3 一9 5 。4.2.4实施集中供暖分户热计量或采用分户独立热源的住宅,应考虑间歇供暖、户间建筑热工条件和户间传热等因素确定房间热负荷,但在计算户间传热负荷时可忽略由楼板产生的户间传热。4.2.5仅用于房间局部区域供暖时,地板辐射供暖所需散热量可按全部辐射供暖所需散热量乘以表4.2.5的系数确定。表4 .2 .5局部区域辐射供暖耗热量的计算系数供暖区面积与房间总
23、面积的比值大于0.800.5 50.4 00.2 5小于0.2 0计算系数l0.7 20.5 40.3 80.3 04 .2 .6地板辐射供暖的散热量,包括地板向房间的有效散热量Q,和向下层泡括地面层向土壤) 传热的热损失量Q Z。设计计算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当垂直相邻各层房间均采用地板辐射供暖时,工程上可 以认为各层单位面积辐射供暖地板向下的传热量相等。2、在以上前提下,顶层房间所需的地板辐射供暖有效散热量Q I等于该房间采暖热负荷Q。,即Q I=Q。3、非顶层房间所需的地板辐射供暖有效散热量Q,等于房间热负荷Q。减去向下传热量Q Z,即Q,=Q。一Q Z,Q Z宜通过计算确定,亦可近似取
24、为Q Z=0.1xQ O。4、热媒向各层房间提供的热量Q,应为地板辐射供暖向房间有效散热量Q,与向下传热量Q Z之和,即对顶层房间Q I=Q I+Q Z或Q二Q 0+Q Z,对非顶层房间Q r=Q,+Q Z或Q,=Q。,其中可取Q Z=0.1 2 5 xQ, 。5、地板向房间的有效散热量表见附录E。4 .2 .7进深大于6 m的房间,宜以距外墙6 m为分界,视为不同房间,分别计算供暖热负荷并进行地板辐射供暖设计。4 .2.8房间内固定设备和卫生器具下的填充层内,不应布置加热管。设计计算时,应考虑家具布置对散热量的影响。应按房间地面的总面积F,乘以适当修正系数的方法,确定地板有效散热面积F, 。
25、4 .2 .9单位地板面积有效散热量q,,按下式计算:ql=Q/ F ,(W Z mZ)Q一房间所需有效散热量 (W)F,一房间地板有效散热面积(mZ)4.2.1 0敷设加热管的地板表面温度tE。可按下式近似计算:E P一。9揣,0 0 9oC,ql一按4.2.9计算得到的单位地板面积有效散热量。tl一室内计算温度。4 .2二1 1当地板表面平均温度tE。不能满足4 .2.2的规定时,应设置其它形式的辅助供暖设备。4 . 3系统设计4.3.1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供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但不应超过6 0C,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 0。同一热源输配系统的各房间,应按相同的供水温度计算。4.3.2无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低温 热水 地板 辐射 供暖 技术规程 DB29 55 200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