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绿色施工方案计划.doc

收藏

编号:256337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9.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0
8
金币
关 键 词:
绿色 施工 方案 计划 规划
资源描述:
^` 一、 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1.1 工程名称 内蒙古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一期250MW风电项目。 1.2 工程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扎哈淖尔夏营地。 1.3 工程性质、规模 本工程为新建工程,规模为250MW风电项目,同期新建一座 220kV场内升压站,作为升压汇集点,升压站总规模按照600MW容量设计。本期规划建设 1150MVA 主变压器,以二回 220kV线路就近接入附近铝场三、四期母线。 1.4 质量目标 1.4.1 按中电投集团公司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实现达标投产,争创行业优质工程。 1.4.2 土建工程一次性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95%; 安装工程一次性合格率100%,单位工程有优良率≥98%; 1.4.3绿色、文明施工目标:噪音不影响周边牧民,污水排放达标不影响环境,文明施工考核优良,绿色施工达标。 1.5 开工、完工日期 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04月1日,计划完工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50640-2010 2、《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4、《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 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 三、绿色施工目标与要求 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尽可能的应用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与施工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环境质量等五类指标组成。如下图所示: 每万元产值施工能耗控制指标 基础阶段 主体阶段 装修阶段 用电控制指标 75.2千瓦时 94千瓦时 122.2千瓦时 用水控制指标 10.04立方米 10.78立方米 11.1立方米 生活能耗控制指标: 1、施工现场劳务人员生活用电平均每人每月<25千瓦时(含食堂、浴室等生活区公共用电)。 2、施工现场劳务人员生活用水平均每人每月<1.5立方米含食堂、浴室等生活区公共用水)。 节材控制指标 1、建筑材料损耗不高于现行定额规定的损耗比例。 2、模板等周转材料的周转率不低于定额要求。 3、工程废料回收再利用率: 1)钢、木等材料再利用率≥50%。 2)砂石、碎砖类材料再利用率≥80%。 3)其余建筑垃圾每万平方米<200吨。 四、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1、绿色组织机构 绿色施工管理机构网络图 2、绿色施工职责 2.1、项目经理:负责各分包单位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全面落实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建立项目责任制,确定目标和指标,负责资源提供。 2.2、项目总工: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制定项目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执行绿色施工导则和标准。 2.3、项目专工:组织相关人员按绿色施工责任要求进行实施,并进行自查讲评、落实改进措施。 2.4、材料主管:对进场材料验收和数量核对,建立原材料进场和耗用台帐,逐月和分阶段统计消耗数量,与合约部门预算对比,以掌握材料消耗情况。 2.5、技术员: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生产,落实工程进度计划和绿色施工措施,负责向施工班组交底。 2.6、质量员:执行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动态跟踪施工质量,负责质量故障成本统计。 2.7、安全员: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文明设施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的推广,做好环境保护。 2.8、绿色施工管理员:负责绿色施工具体管理和绿色施工档案管理工作。 绿色施工领导小组对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定期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培训,每月15日举行一次。25日领导小组所有人员须对当月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且做好检查记录,并做好考核、评比工作。 五、绿色施工原则及措施 (一)、绿色施工原则 1、通过优良的设计和管理,优化生产工艺,采用适用技术、材料和产品。 2、合理利用和优化资源配置,改变消费方式,减少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耗。 3、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本地材料与资源。 4、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促进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5、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二)、绿色施工措施 1、节水措施(节水) 1.1、传统水源利用 a、施工现场喷洒路面、我工地远离市区绿化浇灌不使用自来水,在现场打井取水,用于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并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及砌体的浇水。 b、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c、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排水池。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已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e、施工现场已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f、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g、在签订工程分包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 2、节能措施(节电) 2.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2.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2.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2.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2.5、经常对施工设备及机具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工作,以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2.6、严格按照规范计算电量使用,选择合适的电线、电缆在施工区、生活区布置。 2.7、定期对工人进行“节约用水、用电”宣传教育,并在明显的区域设“节约“宣传牌。 3、施工现场布置要求(节地) 3.1、施工现场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采用统一规划。形成独立的封闭场所。 3.2、临时办公和生活区用房与施工现场隔离。 3.3、施工方案应建立推广、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办法。发展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对落后的施工方案进行限制或淘汰,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 4、降低噪音措施(环保) 4.1、施工现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施工场界噪音限值》(GBI2523-90)制定降噪措施。 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值见下表: 施工阶段 主要噪音源 噪音限值(dB) 白天 夜间 土方施工 挖土机、挖掘机、转载机、搅拌机等 75 55 结构阶段 振捣棒 70 55 装修阶段 电锤、电锯手持电动工具 65 55 注:表中所列噪音值是指与敏感区域相应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处的限值,夜间各种打桩机尽可能禁止施工。 4.2、调整施工噪音分布时间 (1)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音的管理制度,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的自觉意识,减少人为因素产生的噪音。 (2)根据环保噪声标准(分贝)日夜要求的不同,协调安排施工分项的施工时间,将容易产生噪音污染的分项如混凝土施工安排在白天施工,避免混凝土罐车和振动棒扰民。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音污染,加强对全体职工的环保教育,防止不必要的噪音产生。 (3)超过《施工场地噪声限值》标准的高分贝设备禁止使用,对于一般噪音的设备使用围避的措施减少噪音污染。施工现场用围墙围避,并设绿化隔离带,以免影响附近的居民生活。 (4)夜间模板施工时,控制产生过大声响。所有土方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后禁止呜笛,以减少噪音。手持电动工具或切割器具应尽量在封闭的区域内使用,夜间使用时,应选择在远离居民住宅的区域,并使临界噪音达标。 (5)现场选用低噪音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音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音的扩散。 (6)提倡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声的管理。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必须进行强噪声作业的,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时间不超过22点,早间作业不早于6点。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尽量采取降低噪音措施,并事先做好周边单位和居民的工作。 (7)牵涉到产生强噪音的成品、半成品的加工、制作作业,放在加工厂、车间完成才运至现场,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噪音。 5、防止大气、粉尘污染措施(环保) 5.1、任何人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以防污染空气,影响他人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现场有固定的吸烟处)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毒物质要使用封闭和带有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 5.2、施工现场四周实行全封闭式施工管理,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向外弥散,造成大气污染。水泥等易飞扬颗粒散体物料应尽量安排仓库内存放,堆土场、散装物料露天堆放场要压实、覆盖; 5.3、严禁向建筑物外抛弃垃圾,所有垃圾装袋运出。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能离场上路行驶;在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派专人负责清扫道路及冲洗并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5.4、脚手架采取全封闭,使用合格绿色阻燃密目网,上下全部围护,围扎牢固整齐; 5.5、选择合格的运输单位,做到运输过程不散落。为保持环境卫生,避免运土车发生遗洒,派专人负责将运土车上的土拍实,并在出口处对车轮进行冲洗。指派专人清扫运土车经过的污损路段。施工现场场地硬化和绿化,经常洒水和浇水以减少灰尘污染; 5.6、避免使用高消耗、高排放的设备、机器,多使用节能设备、机器。以减少废气排放。 6、防止废弃物污染措施(环保) 6.1、选择对外环境影响小的出土口、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 6.2、工程管理部门要合理调配土方,减少回填土方的堆放时间和堆放量,堆土场周围要加护墙护板; 6.3、保证回填土的质量,不得将有害物质和其它工地废料、垃圾用于回填; 6.4、保证现场内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运输道路和操作地面落地料要及时清用,砂浆、混凝土倒运时应采取防撒落措施。 6.5、对于设备维修,应该在指定的维修间进行,对于大型设备需在现场维修的,收集好维修产生的废油,集中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6.6、现场砂石料区采用密目网进行覆盖防止了扬尘。 6.7、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其他垃圾等采取集中收集,分别处理方法。生活、建筑垃圾分可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处理。可回收垃圾如:废钢材、废电缆、废木材、焊条头、废纸及纸制品等;由产生部门存放在指定临时堆放点或交物资管理部门,应尽量加以再利用。不可回收垃圾处理就近指定堆放点,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雨、防飞扬等)。定期收集并清运至指定地点,委托或转移至环卫部门指定场所或地点。 6.8、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6.9、生活污水、施工污水排放口不得建在生活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水、施工污水应经过沉淀池处理后排放。 7、植被恢复控制 7.1、实施原则 (1)以“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生态破坏谁治理”为基本原则,在现场踏勘及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查清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其特征,根据工程特点,界定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职责范围,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2)坚持“生态保护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合理安排新增水保措施的实施进度,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把控制水土流失、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保证生态保护工程尽早发挥效益。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布设充分考虑水土流失易发场所。 (4)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开发建设项目生态保护、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草、树种选择当地适生品种,利于植被的快速恢复。 (5)坚持“重点突出”原则,在设计中通过对防治区域的划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遵循全面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防治与监督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生态保护综合防治体系,使生态保护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又能达到控制和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使项目建设区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6)坚持“保护优先、因害设防”的原则,根据南北方水土、植被差异的特点,生态保护过程中,北方地区减少二次动土,防止损毁植被;南方地区雨水较多,及时种植,防止水土流失。 (7)坚持“经济可行”的原则,各项措施制定做到投资少、效益好、可操作性强。 7.2、控制方法 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开挖扰动地貌、占压土地和损坏植被,使原地表蓄水保土功能下降;另一方面施工中开挖、填筑等动用的土方量较大,应采取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为有效防治道路挖填形成的裸露地表和边坡的水土流失,对具备植物生长的土路肩、边坡等部位撒播灌草。道路挖填后形成的土石渣边坡立地条件差,撒播灌草前需覆盖耕植土,以利于植物生长,覆土厚度30cm,灌草种可根据当地气侯条件选择(如牧草),种子播深应符合生长要求,播种前施用有机肥,播种后及时镇压,防止风蚀。局部路堑边坡如不具备撒播植草的立地条件(边坡较陡、岩质边坡等)的。 一般可以分为风电场风机区和风电场升压站区及道路区等进行恢复治理。 ⑴风机基础区 基础占地区域为工程永久占地区域,施工结束进行整平。必要时进行地面硬化或绿化。 基础开挖时,表土堆置在回填土的下层,堆放在基坑一侧,顶部采取苫盖措施。 ⑵风机、箱变施工区 该区域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以便于植被恢复。 风机、箱变施工区为临时占地,植被恢复采用植草方式。 风机、箱变施工区堆放的砂石料因其质地疏松、孔隙度大,雨后吸水饱和后,破坏了原有平衡,易造成一定程度的流失,因此施工中要注意在预先做好砂料边坡挖填的稳定性防护。同时,在风大的季节,预先采取苫布进行苫盖,防止风蚀。 ⑶检修道路区及施工便道区 检修道路堆料区坡脚采取临时拦挡措施,顶面采取苫盖措施。 检修道路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采取人工整地方式。 检修道路施工便道为临时占地,植被恢复采用植草方式。 ⑷直埋电缆 直埋电缆敷设占地为临时征地,植被恢复采用植草方式。 表土及回填土堆土点四周采取临时拦挡措施,顶部采取苫盖措施。 ⑸施工生产生活区 施工场地边界四周开挖临时排水土沟,并在排水沟出口处设置沉沙池。在砂石料堆场周边采用砖砌挡墙围护。在临时堆土场四周采用填土草包挡护,开挖土料表面铺苫布进行防护。 施工结束后,占用的土地要进行清理,拆除各种因施工而建的各种临时设施,对拆除的废弃物等建筑垃圾清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场进行处理;结合周围自然地势对地面进行平整;及时恢复原有植被。利用地质条件、草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等同风机基础区。 7.3集电线路直埋电缆施工控制 7.3.1电缆盘放置场地清理 电缆盘放置场地的选择是直接影响施工效率的,确定几个电缆集中的区域作为敷设基准点,以基准点向外辐射敷设,电缆盘架设场地要选择离电缆沟较近宽敞的空地,事先对场地进行回填平整,电缆敷设人员比较多,走动比较频繁,再加上电缆敷设时的拖动,场地清理过程中要提前采取抑制扬尘的措施,措施如下以下: (1)作业前期,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2)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 (3)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7.3.2电缆直埋沟的开挖 电缆沟开挖主要采用挖机作业,遇到特殊地区可能需要人工或者爆破作业,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会遇到噪音、粉尘、破坏土壤植被、破坏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问题。 7.3.2.1针对土方开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达到洁净化施工的要求 (1)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电缆敷设路径在最短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开挖。严格按照直埋电缆施工规范电缆间距和埋深执行,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3)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以免扬尘的发生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 (5)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6)对开挖电缆沟破坏的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有意识的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在施工结束后,尽量促使其恢复其原有植被。 7.3.3电缆敷设 (1)该施工工序最容易产生的最重点处理的就是垃圾,电缆包装物、制作电缆头产生的垃圾,建筑垃圾的控制也是洁净化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直埋电缆敷设大都属于野外作业,对于垃圾的回收要指定专人,当天施工结束,当天回收到指定地点集中填埋。 (2)由于直埋电缆敷设野外施工大都是使用自备发电机针对应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 (3)本工序应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让洁净化施工的宗旨之一节能得以体现。 (4)在电缆敷设时要使用一些周转材料如道木、滚杠等应尽量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使材料得以重复利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5)本工序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电缆使用部位的安排,安排不好就会导致电缆的浪费,也体现不出洁净化施工的节材,这就要每根电缆敷设长度做测量的登记然后根据每盘电缆长度进行合理编排。 7.3.4电缆防护 (1)电缆应敷设在壕沟里,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到电缆沟,避免其他植被的破坏,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以避免扬尘,回填必须平整,土堆的越高植被越不容易覆盖。 (2)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用混凝土制作,以免其他材料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3)直埋敷设于冻土地区时,宜埋入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可在土壤排水性好的干燥冻土层或回填土中埋设,也可采取其他防止电缆受到损伤的措施。 (4)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于保护管 且保护范围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0.5m以上。 (5)直埋敷设电缆在采取特殊换土回填时,回填土的土质应对电 缆外护套无腐蚀性,以免损坏电缆。 (6)施工后现场清理平整,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六、人员安全及健康管理 1、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本工程生活区及办公区按业主统一布置,用围挡与施工现场分隔。 3、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4、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5、生活区的食堂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健康证,食堂须有卫生许可证。 6、所有工人进入现场前都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要求工人正确佩戴安全帽、统一的工作服装、工作鞋等劳保用品,对于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 7、工地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及绿色施工的宣传教育,工地现场设置医务室。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风电绿色施工方案计划.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63374.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