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成套开关设备生产工艺标准文件.doc

收藏

编号:256344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9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0
12
金币
关 键 词:
高压 成套 开关设备 生产工艺 标准 文件
资源描述:
!- 受控状态: XY/GY-4.1-XXX 发 布 号: 第A版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 生产工艺文件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1-01-01发布 2011-01-01实施 南京永兴铁路配件有限公司 序号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备注 1 XY/GY-4.1-01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实现过程及质量控制图 2 XY/GY-4.1-02 采购件检验验证细则 3 XY/GY-3.2-R02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柜壳检验记录 保存期2年 4 XY/GY-4.1-03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 5 XY/GY-4.1-04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成品(例行-确认)检验控制规范 6 XY/GY-4.1-05 母线制作与安装 7 XY/GY-4.1-06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8 XY/GY-4.1-07 标号头和符号牌加工和固定工艺守则 9 XY/GY-4.1-08 电器元辅件装配工艺守则 10 XY/GY-4.1-09 包装与运输工艺守则 11 XY/GY-4.1-010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过程检验规范 12 XY/GY-4.1-011 企业劳动纪律 13 XY/GY-4.1-012 车间现场管理规范 14 XY/GY-4.1-013 企业安全生产守则 15 XY/GY-4.1-014 设备操作安全规程(钻床、母线折弯机) 16 XY/GY-4.1-015 仓库管理制度 17 XY/GY-4.1-017 钣金工艺守则 18 XY/GY-6.1-01 检验设备设备操作与运行检查规程 19 XY/GY-6.1-R02 检验设备设备操作与运行检查记录 20 XY-001-2012 10kV高压装箱式变电站技术条件 21 XY-002-2012 10KV开关柜技术要求 22 YX/GY-4.5-R01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过程检验记录 保存期2年 23 YX/GY-4.5-R02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记录 保存期2年 24 YX/GY-4.5-R03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确认检验记录 保存期2年 25 YX/GY-4.5-R04 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过程检验记录 保存期2年 26 YX/GY-4.5-R05 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例行检验记录 保存期2年 26 YX/GY-4.5-R06 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确认检验记录 保存期2年 27 28 29 目 录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实现过程及质量控制图 XY/GY-4.1-01 供应合同与原料采购 定期确认检验 采购件检验 关键元器件的检验与验证 柜壳目前均为外购 母排加工 焊接 金工 剪切 故无特殊过程 柜壳 产品检验控制 不合格品处理 过程检验 元器件装配 过程检验 一次线 过程检验 二次线 产品例行检验 产品确认检验成 品 采购件检验验证细则-1 序号 元器件名称 检查项目 检验要求 检测方法和器具 抽检数、判定规则、不合格处理 备注 1 断路器 ★ 1.合格证、GY证 2.型号、规格 3.外观检查 4.制造厂名 5.耐压 6.手动操作 1.有合格证、GY 证 2.符合要求 3.绝缘支架无破损、接线螺丝齐全 4.应为合格供应商 5. 2500V无击穿、闪络现象 6.灵活、无阻涩 验证 验证 目测 验证 耐压仪 第5项,同型号规格每批按10%抽检,抽样数按进1法。出现不合格加倍检验,再出现则判定该项不合格。其余全检。有一项即判定为不合格,不合格退货。 记录表式: XY/GY-3.2-R01 2 铜母线★ 1.合格证、质保书 2.尺寸规格 3.母线外观 4.铜材色泽 5.制造厂名 6.折弯试验 1.有合格证、质保书 2.在允许公差范围内 3.外表平直、光滑;无破损、裂缝等缺陷 4.色泽均匀,不发暗 5.应为合格供应商 6. 90折弯无裂纹 验证 测量 目测 目测 验证 检验 全检 偏差判定见GB/T 5585.1-2005 4.4.3、4.4.4 有一项不符合者即判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退货 同上 3 绝缘 支撑件★ 1.合格证 2.型号、规格 3.外观检查 4.制造厂名 5.耐压 1.有合格证 2.符合要求 3.胶木无破损等缺陷 4应为合格供应商 5. 2500V无击穿、闪络现象 验证 验证 目测 验证 全检 不合格退货 有一项不符合者即判定为不合格 注:每批抽1个样本 同上 4 柜体 ★ 1.合格证 2.型号、规格 3.外观检查 4.制造厂名 5.尺寸检验 1.有合格证 2.符合 3.无损坏 4.应为合格供应商 5.尺寸检验 验证 验证 目测 目测 检验 同型号同规格 每批按10%抽检 抽样数按进1法 出现不合格全检 再出现全部退货 记录表式: XY/GY-3.2-R03 5 电力电子开关 ★ 1.合格证/CQC证 2.型号、规格 3.外观检查 4.制造厂名 5.耐压 1.合格证/ CQC证 (型式试验样品除外) 2.符合要求 3.绝缘外壳无破损 4.应为合格供应商 5. 2500V无击穿、闪络现象 验证 验证 目测 验证 耐压仪 全检 有一项不符合者即判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退货 记录表式: XY/GY-3.2-R01 6 主电路用接插件★ 1.合格证 2.型号、规格 3.外观检查 4.制造厂名 1.有合格证 2.符合要求 3.胶木无破损等缺陷 4应为合格供应商 验证 验证 目测 验证 全检 有一项不符合者即判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退货 同上 7 控制器★ 1.合格证/CQC证 2.型号、规格 3.外观检查 4.制造厂名 1.有合格证/CQC证 (型式试验样品除外) 2.符合要求 3.绝缘外壳无破损 4.应为合格供应商 验证 验证 目测 验证 全检 有一项不符合者即判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退货 同上 XY/GY-4.1-02 采购件检验验证细则-2 XY/GY-4.1-02 其它元器件指未列入关键元器件的电器元器:如:接触器、互感器、电压转换开关、柜面仪表。 序号 元器件名称 检查项目 检验要求 检测方法和器具 抽检数、判定规则、不合格处理 备注 8 电容器 ★ 1.合格证 2.型号、规格 3.外观检查 4.制造厂名 1.有合格证 2.符合要求 3.绝缘外壳无破损 4.应为合格供应商 验证 验证 目测 验证 全检 有一项不符合者即判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退货 同上 9 电抗器★ 1.合格证 2.型号、规格 3.外观检查 4.制造厂名 1.有合格证 2.符合要求 3.连接处及接线端无松动和其它缺陷 4应为合格供应商 验证 验证 目测 验证 全检 有一项不符合者即判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退货 同上 10 熔断器 1.合格证、GY证 2.型号、规格 3.外观检查 4.熔芯接触 5.制造厂名 1.有合格证、GY 证 2.符合 3.绝缘支架无破损 4.接触可靠,无松动 5.应为合格供应商 验证 验证 目测 手感 验证 全检 有一项不符合者即判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退货 同上 11 高压开关隔离开关★ 1.合格证、GY证 2.型号、规格 3.外观检查 4.制造厂名 1.有合格证、GY 证 2.符合要求 3.绝缘支架无破损、接线螺丝齐全 4.应为合格供应商 验证 验证 目测 验证 全检 有一项不符合者即判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退货 同上 12 绝缘 导线 ★ 1.合格证、 2.GY证书号 3.型号、规格 4.外观检查 5.制造厂名 1.有合格证 2.本体GY证书号网上验证 3.符合 4.外包绝缘无损坏 5.应为合格供应商 验证 验证 目测 目测 检验 全检 有一项不符合者即判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退货 同上 13 其它元器件 1.合格证 2.型号、规格 3.外观检查 4.制造厂名 1.有合格证 2.符合要求 3.无破碎及其它缺陷 4.应为合格供应商 验证 验证 目测 验证 同型号规格每批按10%抽检,抽样数按进1法,出现不合格加倍检验,再出现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全部退货。 同上 有“★”记号的,每年做一次定期确认检验(注:GY/CQC产品可采用CNAT网上检索认证证书有效性的方法)。 除以上所列本企业开关设备所用普通元器件,紧固件等不列入认证检查范围。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柜壳检验记录 XY/GY-3.1-R02 供方名称 订货工程 台数 检验员 日期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要求简要 检验结果 问题 记要 外壳编号 1 结 构 检 查 1.1 外壳材质、板厚和结构应符合图样 1.2 外壳外形尺寸(㎜) 高度 深度 宽度 1.3外壳的侧面、背面、底面各面对角线之差绝对值(㎜) 侧面 背面 底面 1.4 门及盖板的平面度(mm/m)。 1.5 门上锁后,门四角与骨架之间间隙 1.6 门开启灵活,开启度不小于90 1.7 可移开部件能互换 1.8 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40 1.9 隔板和活门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 1.10防止带电体合接地开关闭锁功能 1.11零部件及开孔边缘质量 2 涂 漆 检 查 2.1 涂漆种类、颜色符合要求、同批色泽均匀、无露底、漆膜附着力 2.2 涂漆正面、侧面、背面外观质量 2.3 内部涂漆外观质量 3 镀层检查 电镀件和镀层质量 注: 注: 1、“√”表示符合,“”表示不符合。 2、若某项检验不符合,应将不符合内容填写在问题记要栏上,并在检验结果栏和问题记要栏分别填写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 XY/GY-4.1-03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12KV真空断路器(包括操动机构)进货定期确认检验规则,检验要求及方法。适用于本厂(公司)制造的认证产品上使用的12KV真空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进货定期检验。 2引用文件 GB1984—2003 高压交流断路器 产品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检验规则 3.1总则 凡使用在本厂(公司)生产的认证产品上的断路器均应按XJM/2CX规定的程序实施进货定期确认检验并出具进货定期确认检验报告。 3.2检验依据 除本规范外,尚应以下列文件作为检验依据 GB1984—2003 供方提供的该型号规格断路器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3.3检验项目 600次操作循环的机械操作 3.4检验数量与结果判定 每年对每个供方提供的断路器任抽取一台按3.3规定的项目进行试验,所有的检验项目均通过才能判定检验合格,如果进货定期确认检验不合格,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规定处理。 4 600次操作循环的机械操作检验要求及方法、 4.1要求 试品按正常使用条件安装,主电路不通电情况下进行,试验过程中不得调节试品,试验过程中试品动作应可靠,试后验证合格,试验按下表规定进行。 操作顺序 操作电压 操作循环次数 自动重合闸断路器 非自动重合闸断路器 合-3min-分-3min 最低 150 150 额定 150 150 最高 150 150 分-0.3s-合分-3min-合-3min 额定 75 ---- 合分-min 额定 ----- 150 4.2 试验方法 4.2.1合—3min—分—3min循环操作 a)在最低操作电压下操作时: 控制电路电源为直流时,合闸脱扣器/线圈施加80%Uop,分闸脱扣器施加65% Uop; 控制电路电源为交流时,合闸脱扣器/线圈施加85%Uop,分闸脱扣器施加85% Uop。 b)在额定操作电压下操作时: 论控制电路电源交流还是直流,合闸脱扣器/线圈施加Uop,分闸脱扣器施加Uop。 在最高操作电压下操作时: 不论控制电路电源交流还是直流,合闸脱扣器/线圈施加110% Uop,分闸脱扣器施加120% Uop。 注:Uop为控制电路电源额定电压(额定操作电压)。 试验由程序控制器或操动按钮操作。各进行100次循环。 4.2.2具有自动重合闸的断路器,分—0.3s—合分—3min合—3min循环操作。 合、分闸脱扣器施加Uop,过流脱扣器施加额定脱扣动作电流(或电压)。 试验由程序控制器(或电路)进行操作75次。 4.2.3不具有自动重合闸功能的断路器,合—3min分—3min。   合、分闸脱扣器施加Uop,过流脱扣器施加额定脱扣动作电流(或电压)。   试验由程序控制器(或电路)进行操作150次。 试后合格验证 4.3.1在最低额定、最高操作电压下单分、单合各5次动作应正常; 4.3.2测量合闸时间应符合本产品标准规定; 4.3.3测量分闸时间应符合本产品标准规定; 4.3.4测量分闸、合闸不同期性应符合本产品标准规定; 4.3.5测量主回路电阻值应符合本产品标准规定; 4.3.6测量触头弹合闸弹跳时间应符合本产品标准规定; 4.3.7 4.2Kv 1min主回路工频耐压应无击穿放电现象; 4.3.8机械零件变形对断路器操作不得有不利影响。绝缘件不得有破损、裂纹。真空泡不得有裂纹、漏气,通过目力检查,机械操作,工频耐压给予验证。 4.3试后合格验证试验方法按KYN28—12(Z)户内带可移开部件铠装式金属开关设备产品出厂检验规范中4.16.6、4.16.7、4.17.5、4.17.6、4.17.4、4.13、4.17.9及4.11,但主回路工频耐压试验部分增加断口间工频耐压。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成品(例行/确认)检验控制规范 XY/GY-4.1-04 1 前言 本规范依据GB3906-2005《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第8章出厂试验和DL1/T404-1997《户内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第9章出厂试验》。CQC/RY141-2003《自愿性产品认证特殊要求—高压开关及设备》中附件3高压开关设备工厂质量控制检测要求中第4章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结合设备企业标准而制定的。 本规则仅适用于KYN28-12(2)户内带有可移开部件铠装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下简称设备)。本规范中机械特性,机械操作检验项目是按主回路开关采用真空断路器而制定的,若采用其他开关如接触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则该项目检验规范内容应另行制定。 使用本规范时应与产品订货合同中一次接线方案(含设备排列图)电路图、原件明细表、设备内所装的电器元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设备的企业标准,设备定型设计总装图,本企业制定的《母线绝缘导线选择规范》、《母线制作与安装》、《辅助∕控制电路绝缘导线配置与安装》工艺守则一并使用。 设备的母线制作与安装,列为关键工序在过程中应加以控制。 设备柜体、结构件加工质量、外观应在零部件或外购件检验时进行。本规范仅对重要的或因在总装过程中受影响的项目作检查,其余项目有怀疑时进行附件检查。 2 检验规则 每台(或运输单元)装配接线完工后均应进行下列项目检查: 排列: 一次配线连接; 电器元件选择与安装; 柜体结构设计; 接地; 电气间隙爬电比距、爬电距离; 辅助控制设备; 隔离插头、接地开关; 外观; 铭牌、模拟母线; 主回路工频耐压; 辅助控制回路工频耐压; 主回路电阻值; 辅助电路通电试验; 可移开部件、接地开关机械操作及防误操作联锁检查; 开关机械操作; 开关机械特性。 出厂检验项目若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判该设备不合格;出厂不合格的设备允许返工,直至合格为止。 出厂检验合格后,质检部门才能签发合格证,无产品合格证的设备不允许出厂。 3 出厂检验用主要试验设备 3.1操作试验电源 操作试验电源应有足够的容量,空载电压与操作电源之差对操作电压之比不超过25%。 采用整流电源时,电源电压的均方根纹波因素不得超过10%推荐采用三相全波整流。 3.1.1合闸操作电源 a)直流合闸操作电源:0~300V可调; b)交流合闸操作电源:0~450V可调。 3.1.2分闸操作电源 a)直流分闸操作电源:0~300V可调; b)交流分闸操作电源:0~500V可调。 3.1.3辅助电路操作电源 a)直流操作电源:0~250V可调; b)交流操作电源:0~400V可调。 3.1.4交流低压大电流电源 输出电压不大于24V,输出电流0~1500A可调。 3.2 耐压试验设备 3.2.1主回路工频耐压试验机 0~50KV可调,测量值误差不大于3%,高压测短路电流不大于0.1A。 3.2.2辅助控制电路工频耐压试验机 0~3KV可调,测量误差不大于3%,高压测短路电流不大于0.2A。 3.3机械特性、机械操作试验设备 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量仪 程序控制设备 3.4主回路电阻测量仪 输出电流不大于100A;测量范围0~1999兆欧,测量误差1%。 3.5外壳防护等级测量检具 a)试球:Ф12.5㎜ b)试棒:Ф12㎜长80㎜,Ф2.5㎜长100㎜,Ф1㎜长100㎜。 3.6通用量具 游标卡尺、钢板尺、卷尺。 3.7兆欧表 电压2500V。 4 检查内容与检验方法 4.1设备结构与接线方案应符合订货设备排列图要求 按照订货时用户提供的接线方案和设备排列图、检查设备内主回路的电气连接(俗称一次方案或主回路方案)、 设备所处的排列位置的设备结构(主要检查使用隔板还是始、终端封板)应符合订货合同所确定的一次接线系统方案以及设备所处的位置设备结构的排列图要求。 4.2一次配线连接 4.2.1母线型号规格 被检设备中使用的母线型号、规格(包括母线横截面、材质、表面状态)应符合设计图样∕设计文件的规定(既能承受正常工作时电路通过额定电流所产生的温升,也能承受短路时所产生的热应力和机械应力)。 检验方法:查看设计图样∕母线选择规范∕型式试验样机与被检设备比对,应符合要求。过程中应给予确认。 4.2.2母线的布置、排列、支撑及紧固 母线的放置排列方式应与型式试验合格的样机∕设计图样一致; 同一回路母线间最小中心距、同一设备中相邻回路母线间最小中心距应不小于型式试验合格样机∕设计图样中的最小中心距; 母线的支撑、紧固点最大距离(跨距)应不大于型式试验合格样机∕设计图样上的上述最大跨距; 母线支撑∕夹紧件的结构类型、材质以及紧固方式应与型式试验合格的样机∕设计图样一致; 母线的敷设∕布置不应在设备内钢结构件引起涡流; 母线的相序排列再无困难情况下应符合表1规定。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钢板尺测量。 4.2.3母线制作、安装、连接。 母线制作、安装、连接质量应符合《母线及绝缘导线制作安装工艺守则》。 母线加工后不应产生裂纹、折皱,弯曲半径应符合工艺文件规定,应尽量避免90弯曲,落料、钻冲孔后应去毛刺、落料后加工处应倒成圆角,母线表面不应有锤痕和严重划伤。 电气连接面应平整、清洁、不氧化、不沾漆。母线安装时接触面要自然吻合,连接紧密,接触良好,接触处应有足够、持久、恒定的接触压力。 搭接面若有镀层,其镀层应与设备型式试验合格样机∕图样一致,不同金属接触应有防止电化腐蚀措施。 如果母线搭接采用螺栓紧固,其螺栓直径、个数、排列位置应符合定型设计的样机∕设计图样或《母线、绝缘导线制作安装》工艺守则,螺栓直径应与安装孔径相匹配,螺栓连接组件(螺栓、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盘型垫圈)应齐全,螺栓应拧紧(弹簧垫圈应压平,有条件者可抽查螺栓紧固力矩),相邻螺栓组件之间平垫间距离不得小于3㎜。 如果母线采用压板连接,螺栓、螺母的强度应符合设计图样∕工艺文件规定。压板螺栓、螺母、垫圈不应形成电磁回路。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母线制作质量应在过程检验中进行,若对搭接自然吻合有怀疑时,可卸掉一端紧固螺栓,观察是否自然吻合。 4.2.4母线的涂漆∕包覆及色标 母线(除搭接面外)是否贯穿全长涂漆、包覆绝缘以及涂漆层、包覆的绝缘层的颜色应与试验的样机一致。 若用涂漆∕包覆的绝缘颜色或色标表示相序,应符合相线L1﹑L2﹑L3分别为黄、绿、红,保护导体为黄绿双色,中性线为淡蓝色规定。 若用色标表示相序,应在维修面明显处用规定的色标颜色表示相序。 母线涂漆质量应符合《母线绝缘导线制作安装》工艺守则要求,同一元件同一侧各母线涂覆∕包覆层界限应无明显不整齐现象,界线距搭接处的距离相差不得超过5㎜与搭接处距离应不小于10㎜。 母线包覆的绝缘套应无损伤。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 4.3电器元件选用与安装 4.3.1设备内电器元件(含操动机构)选用 设备内所装的电器元件(含操动机构)的名称、型号、规格、电气参数应与订货合同、设计图样∕文件要求一致。 电器元件的参数应能满足设备铭牌中所标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及持续时间、额定峰值耐变电流、额定短路开断电流、设计等级指爬电比距要求。 电器元件制造厂必须是经本厂评审、选择列入合格供方名单的厂家,元件应有合格证。 电器元件的变更,应有符合《产品变更控制程序》规定的批准文件作为依据。 检验方法:依据设计图样∕文件设备铭牌等,用目力检查。 4.3.2电器元件安装 所有电器元件(含操动机构)安装必须按电器元件安装使用说明书规定安装并满足设计图样规定的位置要求。 断路器、负荷开关、接触器及操动机构,必须牢固地装在具有足机械强度和刚度的支架上,支架不得因操作力的影响而变形,不得因操作时产生的振动而影响仪表继电器等正常工作,且它的分位指示应明显可见,并能正常指示合、分状态。操动件操动方向应符合表2规定。 互感器安装应固定牢固、应采用隔离措施安装位置应便于运行中进行检查巡视且在主回路不带电时便于进行预防性试验及更换。 电器元件及外部接线端子布置应便于设备安装、维修、更换元件,调节部件易于接近。 检验方法:依据电器元件使用说明书,设备设计图样目力检查。 4.4柜体结构设计 4.4.1柜体结构设计一般要求检查 柜体结构设计应符合正式设计图样,且符合下列要求: 应满足运行监视和维护工作安全方便进行; 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不影响设备内所安装的开关、操作机构的机械特性和电气性能。对于额定参数和结构相同的可移开部件应能互换。 4.4.2外壳 a)外壳(包括门、盖板)必须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并有一定强度,外壳防护等级必须符合4.4.4要求。 b)通风窗、排气孔可用网状编织物或类似材料制造,但应有足够强度,应具有与外壳相同的防护等级。通风窗排气孔的布置应满足在压力的作用下排出的气体不致危及操作者。 c)观察窗应使用机械强度与外壳相似的透明阻燃材料遮盖,其防护等级与外壳相同,观察窗位置应便于观察设备内部进行情况,并与带电体有足够间隙。 d)盖板、门是外壳的组成部分,要求同外壳,门的开启角度应大于90,仅当隔室内触及的主回路不带电且接地开关闭合时才能打开。 检验方法:依据正式设计图样采用目力检查对比,可移开部件互换性检查采用额定参数和结构相同的可移开部件互换检查。 4.4.3隔板、活门 隔板、活门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并接地,防护等级符合4.4.4规定。可移开部件处于试验位置时活门应关闭,活门关闭时不触及活门开启联锁机构,活门不应打开。活门开、闭灵活可靠。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用手力正面推动活门不应打门,推动活门开启联锁机构活门才能打开。并结合可移开部件机构操作试验检查活门开启关闭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4.4.4防护等级 外壳防护等级为IP40,隔室活门防护等级为IP20。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有怀疑时用3.5规定的检具进行检查。 4.5接地 4.5.1接地装置与接地标志 设备应设有供与接地系统相连接的接地端子,接地端子螺栓(母)直径应不小于12㎜,接地端子应有防锈措施,接触面应整洁。主接地点附近应有明显、固定、符合GB∕TS465中规定的接地标志。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 4.5.2接地导体型号规格(材质、截面积) 在设备排列方向应设置一条接地保护导体,接地故障发生时其电流密度不应超过∕200A∕mm2(按铜质计),但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30 mm2.。 如果每台设备单独设置接地保护导体,则每台之间接地保护导体均应通过专用端子固定连接。 检验方法:保护接地导体截面积﹥0.87X铭牌规定额定开断电流200A∕mm2。用游标卡尺测量接地保护导体截面,其余目力检查。 4.5.3设备内凡指定要接地的金属零部件接地 壳体内的金属骨架应于接地保护导体相连接,设备内安装高压电器组件的金属支架、盖板、门、隔板、活门等凡指定要接地的所有金属零件也应直接或通过金属构件与接地保护导体相连接。可采用螺钉或焊接方法,隔室的门应采用10 mm2铜质编织带与骨架连通。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 4.5.4可移开部件中应接地的金属部件接地。 可移开部件应接地的金属部件应与可移开部件的金属构件连接,而可移开部件与骨架之间应设有滑动接地装置,而保证可移开部件在工作位置至试验(断开)位置中任一中间位置保持可靠接地保护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000μΩ。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有怀疑时用3.4规定的主回路电阻测量仪测量。 4.6电气间隙、爬电比距、爬电距离 主回路相间、相对地空气净距离应与设备额定电压相对应:12KV时不小于125㎜,7.2KV时不小于100㎜,3.6KV时不小于75㎜. 爬电比距应与铭牌标注设计等级相对应:0类设计瓷绝缘件14㎜∕KV,有机绝缘件16㎜∕KV;1类设计瓷绝缘件16㎜∕KV,有机绝缘件18㎜∕KV;2类设计瓷绝缘件18㎜∕KV,有机绝缘件20㎜∕KV。 辅助控制电路电气间隙不小于5.5㎜,爬电距离不小于6.3㎜。 检验方法:主回路电气间隙用目力检查,有怀疑时用钢板尺测量。绝缘件爬电比距用细熔丝或类似物质沿绝缘件表面紧贴,确定其长度后将细熔丝拉直,用钢板尺测量。 辅助控制电路电气间隙、爬电比距用目力检查,有怀疑时用游标卡尺测量。 4.7辅助控制设备 4.7.1辅助控制电路绝缘导线型号、规格 辅助控制电路绝缘导线应能承载起所有控制回路的电流,当无明确规定时,互感器二次接线及辅助回路的连接必须采用截面不小于2.5 mm2的铜质多股软绝缘导线。导体额定电压450∕700V,并具有强制性认证的产品标志。推荐采用插头方式进行连接,使用2.5mm2导线困难时,电压回路允许采用1.5mm2导线。专用计量柜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为4mm2导线,电压回路为2.5mm2导线。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有怀疑时用游标卡尺测量。 4.7.2辅助控制电路布线与连接 辅助控制电路布线与连接应符合《成套开关设备辅助电路配线工艺守则》,辅助控制电路应与主回路采用接地金属隔板隔离,导线端部接线标志应正确、完整、清楚、牢固。若用插头方式连接,插头与插座必须接触可靠,并有锁紧措施。可移开部件处于工作位置时,插头座拔不出来。 外接端子排列位置与顺序应符合用户提供的设计图样要求。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 4.7.3辅助控制电路开关元件 辅助控制电路开关元件型号规格应与设计图样∕文件一致,功能应满足设计原理图要求,空闲辅助触头数和指示开关触头数应符合订货提供的设计资料要求。 辅助控制回路的元件应符合现行有效的国家或行业自身标准。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 4.7.4辅助控制电路开关元件安装、仪表、继电器防震 在使用中要求巡查的辅助控制设备应该是可以接近,且没有直接触及高压部件的危险,除使用互感器、分闸线圈和辅助触头等端子上的短导线以外,应该有绝缘板或接地的金属板把辅助或控制元件及它所在的回路和主回路分开。 仪表、继电器防震结构措施应与经型式试验通过的样机∕设计图样一致。 开关位置指示,操动件操动方向以及按钮指示灯排列应符合表2规定。 指示灯、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T2682《电工成套设备中指示灯、按钮颜色》规定,其中红色按钮仅允许作分断,绿色按钮仅允许作合闸,其余用户有特殊要求允许例外。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 4.8 隔离插头、接地开关 可移开部件处于工作、试验(隔离)位置时与固定部分相对位置应能清晰地判定隔离插头处于接通、分断位置,并有接通、试验标志。 接地开关合、分标志应能可靠地判定接地开关处于合、分状态。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 4.9 外观 4.9.1螺钉、螺栓连接 所有用螺钉、螺栓连接部位(如元件紧固安装、电气连接、骨架装配、以及已接线∕未接线端子上的螺钉)的螺钉、螺栓均因紧固、无滑牙现象,有防松措施、紧固后的螺栓(钉)螺纹应露出1个螺距,最多不超过6个螺距。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 4.9.2绝缘件外观 绝缘件表面应无缺损、裂痕、碰伤、划伤。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 4.9.3防蚀层 凡是黑色金属制成的零部件表面均应有防蚀层。 设备涂覆层颜色应符合订货合同要求,同一批订货设备颜色应一致,涂覆层应无严重碰伤、划伤现象,目力观察不到设备正面、侧面涂覆层碰伤、划伤、修补的痕迹,内面、背面可适当放宽。 设备上电镀层(包括元件本身和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发霉及生锈现象。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 4.9.4设备装配及零部件加工质量 门、盖板表面应平整无曲翘现象,门关闭后不应有晃动,开起角度大于90。 零件边缘、开空处应平整、光滑、无毛刺裂纹。 焊接处无漏焊裂纹。 检验方法:目力检查。 4.10铭牌、模拟母线 设备及设备内安装的高压组件(如断路器、独立的操动机构、互感器等)、可移开部件均应有耐久清晰的铭牌。 设备的铭牌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型号、名称、制造日期和出厂编号,型号包括接线方案编号及主回路单线图(模拟母线); 主要额定参数: 额定电压Ur、额定电流Ir、额定短时耐受电流Ik、额定短时持续时间TK、额定峰值耐受电流Ip、额定开断电流ISC、额定短路关合电流、主母线额定电流; 防护等级; 设计等级; 标准号。 设备铭牌中额定参数按设备中主回路串接安装的各高压组件中最小参数值标准。 设备铭牌在正常运行中应能看清楚。 可移开部件应具有单独铭牌,其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功能单元代号; 出厂标号; 主要额定参数,Ur、Ir、Ik、TK、Ip、ISC及额定短路关合电流。 可移开部件铭牌只要在移开位置能看清楚。 检查方法:目力查看铭牌内容正确完整性,以及被检设备参数一致性。 4.11主回路工频耐压试验 试验在正常室内环境中仅进行相间、相对地工频耐压。 耐压试验值:Ur为12KV时工频耐压试验值Ud为42KV; Ur为7.2KV时Ud为32KV; Ur为3.6KV时Ud为25KV。 耐压持续时间为t为1min。 试验时设备主回路断口(主开关断口,隔离插头断口)均处于闭合状态,过电压保护元件应解开。 施压部位为依次每一相施加试验电源高压—其余相、辅助控制电路接地导体框架连接在一起与试验电源接地端子连接。 对试品施加电压应从足够低的数值开始以防止操作瞬变过程而引起的过电压影响,然后缓慢升高以便能在表上准确读数,但也不能太慢以免造成接近试验电压值Ud时耐压时间过长。若试验电压从达到75%Ud起以2%Ud∕s的速度升压一般可以满足要求。试验电压达到规定值Ud时应保持1min然后迅速下降,但不能突然切断以免可能出现瞬变过程而导致故障造成不正确的试验结果。 如果试品上无破坏性放电发生则认为试验通过。 4.12辅助控制电路工频耐压试验 试验在正常环境中进行。试验时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应短路并与接地断开,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应断开。 耐压试验参数:2Ud=2KV Td=1s 辅助控制回路中使用电子器件可采用不同的试验程序和耐压值,但电机和其他设备试验电压应与回路相同,若已进行试验可以拆除。 试验部位: 所有辅助电路和控制电流连接在一起施加试验电源电压—接地导体和框架连接在一起并与试验电源接地 端子连接; 依次每一与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压成套开关设备生产工艺标准文件.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63445.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