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4结晶现象作业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4结晶现象作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4结晶现象作业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4结晶现象1.除去食盐中少量泥沙的方法是()A.蒸馏B.过滤C.蒸发溶剂 D.重结晶2.混有少量食盐的硝酸钾提纯,可采用()A.溶解后升温的方法B.溶解后蒸发溶剂的方法C.溶解后过滤的方法D.溶解后降低温度的方法3.20 时,将100克和200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分别加热都蒸发掉10克水后,冷却到原来温度,分别析出晶体a g和b g,则a与b的关系是()A.ab B.abC.ab D.2ab4.有一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克水,冷却到20 时,没有晶体析出;第二次又蒸发掉10克水冷却到20 时,析出晶体3克;若第三次再蒸发掉水10克,冷却到20 ,则析出晶体的质量是()A.可能小于3克
2、 B.可能大于3克C.一定等于3克 D.一定大于3克5.已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各图是某KNO3饱和溶液的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溶剂的质量变化),其中正确的是()6.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7.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所示。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
3、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图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8.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 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B.将t2 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在t2 ,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图中P点的意义是_;(2)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_的方法提纯甲;(3)使30 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4)使50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 ,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5)向100 g 50 的水中加入65 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参考答案1.B 2.D 3.C 4.B 5.C 6.C 7.A 8.C9.(1)在1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降温结晶(3)加入甲物质(4)丙 (5)甲物质溶于水会放出热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七 溶液 7.4 结晶 现象 作业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