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地球的内部|苏教版(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地球的内部|苏教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地球的内部|苏教版(2).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球的内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内部的构造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2科学知识: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3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能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法对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启发?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难点: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谈话:你们不打开盒子,用什么方法能够猜出盒子里有什么?学生交流。3话:同学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刚才猜物体的方学生讨论4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的地球家园上共有224个国家,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虽然
2、每天生活在地球,但大家不一定真正了解它。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地球家园的内部,了解其中的奥秘吧!(板书:地球的内部)(二)目标摆出,学生尝试(1)带着这三个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欢迎某某同学先给同学们讲解,讲解不到位的地方,老师来做以补充。台下的同学注意听台上小老师讲解过程中优点和缺点都有哪些?台下学生可以对小老师进行点评,之后老师会出测试题来考一考大家。(2)学生尝试学生根据课前收集地球的内部资料,讲解知识。(辅助工具:学生制作的课件)注意:学生知识点讲解有无错误,课件是否准备充分,有无和同学互动,语言是否流利,知识点是否理解等等。(3)师生共评1.教师根据小老师和学生的表现,先请小老师谈感受。2.请
3、台下学生对小老师进行点评。3.教师汇总评价。4.根据学生点评,没有讲清部分,教师补充。(根据课堂小老师讲解,灵活引导学生理解知识)(三)、指导学生讨论并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1谈话: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科学家对地球的了解,我们可以用橡皮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制作?2引导学生围绕如何区分地球内部各层次及怎样确定各层厚度等问题展开讨论。如:(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2)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3)制作地壳、地幔、地核的橡皮泥球的大小比例是多少?3交流汇报,确定方案。4分组制作。5各组展示后切开相互评价。四、知识检测1.地球内部构造按照不同的圈层可分为几2.地幔又可分为几层?3.举例说明地壳占地球体积的多少?4.地核的显著特点是什么?(五)、板书设计: 地球的内部 地壳 地幔 地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地球的内部苏教版2 六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2.3 地球 内部 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