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学教育方案计划教案教学方案计划教育教案.doc
,.第一课 我上学我骄傲【主题说明】适应环境和转变角色是新入学小学生生活适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年级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启了全新的学习与生活模式。虽然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穿衣、吃饭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全新的环境和未知的小学生活仍然给一年级新生带来很大的挑战。 本节课力图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新的小学生活,接纳自己的新角色,积极认同自己的小学生身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为自己的新角色感到骄傲和自豪。【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新学校,喜欢学习,并为自己成为小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3行为目标:积极接受自己的新角色,向往学校生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转变角色,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难点:培养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课前准备】1 教学PPT。2 课前小调查:上学第一天,谁送你上学?【教学设计】教 学 设 计环 节目 标过 程建 议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一个小朋友愉快地告别送自己上学的爸爸,信心满满地走进校园;其他小朋友都面带笑容,高兴地与新老师打招呼。由观察图片逐步联系到学生自己,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情景。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讲述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情景。3.请学生说出自己学校的校名,教师将校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照着写。4.教师总结: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每天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到学校,骄傲又自豪。导入本课课题。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引导学生认识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培养学生热爱新学校,喜欢学习,并为自己成为小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活动一:新教室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有两间教室,其中一间是幼儿园的教室,另一间是小学一年级的教室。提问:你觉得两间教室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你现在所处的教室与哪一间更相像?2.请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3.教师总结:现在我们坐在小学的教室里了,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有新老师、新同学、新课本、新校园,我们一定也有与上幼儿园不一样的新感受。导入活动二。活动二:新感受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体验,观察、描述自己新教室,说说自己的感受。5.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对新角色的感受。6.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及时给予反馈。7.教师将学生说出的新感受进行整理,写在黑板上,鼓励学生将黑板上与自己的感受比较符合的语句写到活动二的方框中。心理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入学情绪,转变角色,主动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新角色产生自豪感。1. 活动一重在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外部环境,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活动二重在激发学生内部的骄傲感和自豪感。2. 学生发言时教师要给予反馈。学生填写时,教师要巡视。3.本环节用时约20分钟。分享屋(总结提升)总结几条让学生产生自豪感的方法,让学生积极接受自己的新角色,向往学校生活。1.引导学生总结做小学生以后有哪些变化,让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变化是什么。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体会到当一名小学生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自豪,有教师教自己学知识,有同学陪伴自己成长。心理引导:巩固所学知识,加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体验。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2.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强化学生对新身份的认同。1.组织学生思考教材上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骄傲感、自豪感等积极情感。2.鼓励学生回家之后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感受。心理引导: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把自己的身份从幼儿园的小朋友转变为小学生,同时产生骄傲感和自豪感。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如学生不明白,可以举例说明。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5分钟以内。第二课 我要学本领【主题说明】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本领,不断成长。本节课力图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作用,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知并初步理解学习的作用。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行为目标:让学生喜欢学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习兴趣,喜欢学习。难点:理解学习的作用。【课前准备】1. 了解学生的特长,准备相应的道具。2. 教室作适当变动,留出学生表演的空间。3. 教学PPT。【教学设计】教 学 设 计环 节目 标过 程建 议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说一说“哥哥”有哪些本领。3.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人的本领。4.教师总结:“哥哥”的本领真多,只要我们好好学习,也能像“哥哥”那样,掌握许多本领。导入本课主题。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知并初步理解学习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一:寻找本领小明星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图片中的小朋友分别在弹钢琴、唱歌、跳舞、打拳。这些都是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掌握的本领,我们班上也有同学学到了一些本领,请他们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吧。2.鼓励学生勇做小明星,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并给展示本领的同学热烈的掌声。3.教师总结:我们班的小明星真多,他们掌握的本领不仅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也给他人带来了欢乐,你想不想学习一些新本领呢?导入活动二。活动二:请做我的小老师4. 在活动一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哪几位同学的本领,并向这些同学请教,拜他们为小老师,为自己签名。5.鼓励明星学生热情接纳拜师的同学,将自己的本领一点一点耐心地传授给同学。6.鼓励明星学生与拜师的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学习本领的感受,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引导:通过展示自己的本领,一方面建立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通过其他同学的自我展示,了解身边同学的本领。通过拜小老师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1.在活动一中,学生展示本领环节,老师一定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同时为照顾比较胆小或是弱势学生,可采取集中展示的方式。2.学生展示本领后,也可以让学生直接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本领,增强展示学生的自信。3.本环节用时约25分钟。分享屋(总结提升)通过儿歌进一步强调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喜欢学习。1.引导学生总结,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要学会的基本本领。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初步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心理引导: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引导学生喜欢学习。1.此环节也可以请同学谈一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到快乐的事情。2.本环节用时约7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强化学习的作用。1.强调学习需要坚持。2.如果自己做到了,在“五星”里为自己画上笑脸。心理引导: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理解学习不仅重要,而且要坚持不懈。1.教师可与学生约定一段时间后,检测“笑脸”数量。2.本环节用时约3分钟。第三课 你我他,像一家【主题说明】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独生子女由于家庭过多保护,不会或者不愿意与人交往。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认知和情绪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鼓励学生了解自己,了解同学,和同学成为朋友,这对于学习和生活而言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本课的主旨在于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互助合作所带来的愉快感,使学生明白友爱和关心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凝聚成一个班集体,一起快乐的学习、共同进步。【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2.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有朋友真好,朋友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3.行为目标:学会主动与他人交往,能向别人介绍自己,能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并能大胆地说出来。【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能够发现同学和自己的闪光点,学会理解、尊重、帮助别人。2. 难点:学会主动地与他人交往。【课前准备】教学PPT。【教学流程】教 学 设 计环 节目 标过 程建 议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我们都生活在地球屋上,地球屋正因为有了你我他,才像一个家。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地球屋中只有你一个人,会是什么样的情景?2.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屋上,我们彼此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交朋友。1.此处教师可酌情调整活动方式。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5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鼓励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学会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相处。活动一:我们一起来作画1.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分组。2.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花涂色,看看哪一组画的最漂亮。3.教师总结:现在每个小组都已经为花涂好了色,老师发现每个小组都画的很漂亮,以后这是我们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活动二:说说心里话4.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下,当你们得到同学的关心和帮助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当你关心和帮助同学时,又有什么样的感受?5.鼓励同学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6.教师将学生说出的两个感受分别进行整理,写在黑板上,鼓励学生将黑板上与自己的感受比较符合的语句写到活动二的横线处。心理引导: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心别人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与同学交往,学会与同学相处。1.每个小组的同学画画时,教师要巡视。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20分钟以内。分享屋(总结提升)1.能够发现同学的优点。2.使学生认识到交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与同学相处?请同学积极发言。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学习应该怎样与同学相处,心理引导: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与他人相处,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2.本环节用时10分钟以内。拓展园(拓展延伸)让学生为有一个好朋友而自豪,能够感受有朋友真好。1.引导同学思考一下他认识的同学的优点。2.真诚的对自己的同学说出他的优点。3.请几个同学分享一下自己同学的优点。心理引导:夸夸别人的优点,有利于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1.这里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10分钟以内。第四课 可爱的我【主题说明】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模糊,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片面。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决定了对待自己的态度,只认识到自己缺点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消极的,对自己时常持有否定的或不满意的态度。本课的目的在于,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从而学会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这对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评价。2.情感目标:认识到自己的可爱之处,为自己的优点感到自豪;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且对改正缺点有足够的信心。3.行为目标:大胆的说出自己的优点,勇敢的承认自己的缺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难点:客观的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课前准备】教学准备ppt。【教学设计】教 学 设 计环 节目 标过 程建 议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第一行图片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的几张照片,大家觉得这个下女孩是不是很可爱啊?第二行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的照片,他会做好多事情,这个小男孩是不是也很可爱啊? 2.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已是不是也是一个可爱的小男生或者是一个可爱的小女生呢?3.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看来大家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可爱的小朋友,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同学们具体的可爱之处吧!心理引导:从感知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此处教师可酌情调整活动方式。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5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名字、性别、年龄以及目前的住址、家庭基本情况等。活动一:认识自己1.教师提问:“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了解自己吗?”2.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自我介绍”、“我喜欢的事”、“我的家庭”三个方面进行交流。3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都是可爱的小朋友,都了解了自己的可爱之处,这是非常好的!活动二:捉小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捉小鱼”的游戏。游戏的玩法:教师选8名学生代表站在教室前面,其中6名同学扮小鱼手牵手围成圆,另2名同学手牵手举起扮山门。大家边念儿歌,6名同学边走圆,“小小鱼儿游呀游,游呀游,游到一个小洞前,咔嚓一声被抓住”,当念到“咔嚓”一词时,扮山洞的两名同学双手立刻放下,套住一条小鱼。被套住的小鱼就向同学做自我介绍,包括自己的外貌、特长、兴趣爱好、学习等方面。心理引导: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有哪些特点,对自己形成比较正确的认识。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2.教师要注意现场的秩序,注意同学的安全。3.本环节用时控制在20分钟以内。分享屋(总结提升)学会跟小伙伴介绍自己,感受到关爱。1教师带领学生一同朗读儿歌“我是小可爱”。2教师引导学生从各方面感受到自己的可爱之处。心理引导:认识到自己的可爱之处,对自己形成积极的评价。本环节时间:5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进一步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在符合自己的叶子上涂色。心理引导: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特点,明确自己的优点。本环节用时控制在10分钟以内第五课 我的校园【主题说明】小学一年级新生进入陌生的环境,感到很新奇,由于一年级新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他们仍然对家长存有依赖感,对小学学习和行为规范比较陌生。熟悉校园环境,树立规则意识,是小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一部分,其中,了解并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是树立规则意识的一部分。本课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帮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学校的行为规范,尽快适应校园生活。【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学校主要部门及场地设施的作用,了解学校的行为规范。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树立规则意识。 3.行为目标:引导学生遵守校园行为规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树立规则意识。难点:学生遵守校园行为规范。【课前准备】1.教学PPT。2.可拍摄学校各场地设施的照片。【教学设计】教 学 设 计环 节目 标过 程建 议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教材中的小学校园图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PPT展示本校的“校园一角”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校园美吗?哪里美?2.请同学们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教师小结:是啊!我们的校园多美啊!创建美好的校园环境需要大家的努力。作为一名小学生,如何做才是爱护校园的表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此处教师可酌情改变活动方式。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5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鼓励学生分享如何爱护我们的校园。活动一:伤心的小花朵1.教师讲解图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或情境体验:剧中的小学生应该怎么做?为什么?2.请学生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3.教师反馈:引导学生意识到,有生命的花草装点着校园,校园的环境靠同学们一起创造。(解决为什么要爱护校园的问题)心理引导: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的主动性,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活动二:环境小卫士5.请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如果自己是环境小卫士,打算怎样爱护我们的校园?说的越多越好。6.教师反馈: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看待爱护校园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校园的行为规范。(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心理引导:从理解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引导学生遵守校园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1.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充分体验,学生回答爱护校园的做法时,教师应给予积极、及时的回应,启发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充分表达!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20分钟以内。分享屋(总结提升)归纳巩固爱护校园的正确做法。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儿歌。引导出本环节。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儿歌中的哪些做法同学们做的比较好,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3.请学生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4.教师反馈和补充。爱护校园的方法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校园和教室卫生、遇到破坏校园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制止等。心理引导:巩固提升已经了解的知识,由感性的认知转化为理性的认识,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1.本环节请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可酌情添加诸如“抽签”、“击鼓传花”这样的活动增强趣味性。2.本环节用时至少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对课堂学习的领悟和运用。1.教师向学生说明“校园环境小卫士手册”的填写要求,并向学生说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在写“表现”这一项时,学生和家长一起列出的越多越好!2.教师可带领学生填写书本中上课当天的表现。3.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补充。心理引导: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帮助学生将外在的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1.此环节可由教师灵活安排活动方式。2.教师的反馈应及时、以鼓励为主。3.本环节用时控制在5分钟以内。第六课 上课之前【主题说明】课前准备到位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上课铃声响,要将学生在课间活动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这就要求学生能明确课前准备的要求,做好相关的训练,让学生做到能在铃声的提示下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更好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明确课前准备的要求。2情感目标:感受课前准备到位对于上好课的积极作用。3行为目标:学会做好课前准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确课前准备的要求。难点:掌握每门课以及每节课前如何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教学PPT。2.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课程安排,提前与相关学科老师做好沟通,便于在指导学生做好每节课的课前准备,针对性强,细节落实到位。【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 节目 标过 程建 议观察岛(热身暖心)通过图片观察,让学生对上课前的精神状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1.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一群小学生坐在课桌前,双手放在课桌上,目视前方,等着老师上课。一名老师,手里拿着一本教材和一盒粉笔,正走向讲台。讲台上有一个讲桌。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讲讲自己在上课铃响后在做什么。3.教师总结:上课铃声响了,我们要学会坐在课桌前等待老师上课。导入本课课题。教师提示语:老师也可以请一位学生上来观察此时班上学生的精神状态,并与图片中学生的精神状态进行对比。时间:5 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让学生学会分辨课前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训练如何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活动一:谁能得到小红旗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上课铃声响了,一年级小学生进教室后的各种表现,分别为:(1)一个学生打另一个学生(打闹);(2)同伴之间讲话,交谈;(3)一名小学生摆好学具,坐端正(严肃、认真);(4)一名学生在低头玩玩具(高兴);(5)一名学生端着水杯喝水。2一种表现一张图片,每张图片下画一个圆圈,给做得好的同学画上一颗小星星,并说说自己的理由。3教师总结:上课铃响起,我们应该端正坐好,准备好学具等待老师上课,那么每门课程的准备都是一样的吗?导入活动二。活动二:课前的准备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一名一年级小学生正把手伸向书包,低头拿东西,为上课做准备。他前面的黑板上,写着“语文”两个楷体字。2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说上语文课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3教师整理学生发言情况,补充、总结每门学科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心理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课前准备习惯,增强学生注意转移能力。1活动一旨在让学生充分讲述对各种现象的看法,在交流中增强学生对课前准备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指出做得不好的地方。2活动二旨在针对某一门课前准备不好的学科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时间:20分钟分享屋(总结提升)通过儿歌总结概括每门课课前准备的要求,让学生熟记于心,指导实践。1.引导学生总结上课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体会到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课前准备心理引导: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课前准备意识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2每次上课前,班上可请小干部带领同学们齐读儿歌,给予提醒和帮助。时间: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通过向爸爸妈妈展示,来检测自己是否清楚每门学科的课前准备要求。请学生根据自己平常的课前准备情况, 回家跟爸妈说一说做得好的地方,也找一找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对自己提出努力的方向。心理引导: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跟父母分享,有助于强化学生习得的知识,同时增进学生与父母的情感。在同学们自我反省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出班级每门学科课前准备的要求,指导学生用于实践。时间:5分钟第八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题说明】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6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使得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许多事情都依赖大人,到了学校后,哭闹、找不到厕所、水杯不会开、作业不会写、文具没有带等现象,比比皆是,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导致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尝试,对自己缺乏认识和自我肯定。本课只在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课余活动两方面观察自己,能够列举出自己作为小学生的基本特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评价自我的行为。【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从学习、活动两方面观察自己的变化。2、情感目标: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3、行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 节目 标过 程建 议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观察书中图片,说一说:他们上学时的情景。2、思考:这几个小学生做得对吗?3、小调查:你每天上学是怎么做的呢?4、反馈: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了,应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5、导入课题。教师提示语:时间:5 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从学习中、活动中两方面观察自己的变化。活动一:你长大了吗?看一看,在下面的图片中,哪些是你能做到的,为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打勾。教师提示语: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2.教师的补充应有事例佐证,便于学生理解。时间:20 分钟活动二:穿衣服比赛1、教师:“ 现在我们来考验一下,看看谁真的长大了。”2、准备一件有钮扣的外衣,由老师计时,看谁不需要别人帮忙就能穿得又快又好!3、教师小结:平时自己练习得越多,就做得越快、越好。心理引导: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乐趣与自信心分享屋(总结提升)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1、小组讨论在小学生活的这段时间内,你们课堂学习上有哪些事情可以证明自己长大了呢?下课后的课余活动时间呢?2、学生交流3、代表发言4、儿歌我长大了心理引导:学校、家庭都应该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教师总结提升: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时间:10 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1、教师激励学生自我评价:长大了,就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这个学期,你能做到吗?检查你在每周的表现,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方面?如果做到了,就在这周相应的表格里画上一个笑脸吧。2、及时肯定学生,让他们坚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心理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行为习惯。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时间:5 分钟
收藏
编号:256457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5.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0
8
金币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心理健康
教学
教育
方案
计划
规划
教案
- 资源描述:
-
,.
第一课 我上学我骄傲
【主题说明】
适应环境和转变角色是新入学小学生生活适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年级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启了全新的学习与生活模式。虽然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穿衣、吃饭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全新的环境和未知的小学生活仍然给一年级新生带来很大的挑战。
本节课力图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新的小学生活,接纳自己的新角色,积极认同自己的小学生身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为自己的新角色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新学校,喜欢学习,并为自己成为小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3.行为目标:积极接受自己的新角色,向往学校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转变角色,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难点:培养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课前准备】
1. 教学PPT。
2. 课前小调查:上学第一天,谁送你上学?
【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目 标
过 程
建 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一个小朋友愉快地告别送自己上学的爸爸,信心满满地走进校园;其他小朋友都面带笑容,高兴地与新老师打招呼。由观察图片逐步联系到学生自己,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情景。
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讲述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情景。
3.请学生说出自己学校的校名,教师将校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照着写。
4.教师总结: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每天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到学校,骄傲又自豪。导入本课课题。
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活动营
(体验分享)
引导学生认识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培养学生热爱新学校,喜欢学习,并为自己成为小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活动一:新教室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有两间教室,其中一间是幼儿园的教室,另一间是小学一年级的教室。提问:你觉得两间教室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你现在所处的教室与哪一间更相像?
2.请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总结:现在我们坐在小学的教室里了,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有新老师、新同学、新课本、新校园,我们一定也有与上幼儿园不一样的新感受。导入活动二。
活动二:新感受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体验,观察、描述自己新教室,说说自己的感受。
5.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对新角色的感受。
6.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及时给予反馈。
7.教师将学生说出的新感受进行整理,写在黑板上,鼓励学生将黑板上与自己的感受比较符合的语句写到活动二的方框中。
心理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入学情绪,转变角色,主动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新角色产生自豪感。
1. 活动一重在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外部环境,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活动二重在激发学生内部的骄傲感和自豪感。
2. 学生发言时教师要给予反馈。学生填写时,教师要巡视。
3.本环节用时约20分钟。
分享屋
(总结提升)
总结几条让学生产生自豪感的方法,让学生积极接受自己的新角色,向往学校生活。
1.引导学生总结做小学生以后有哪些变化,让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变化是什么。
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体会到当一名小学生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自豪,有教师教自己学知识,有同学陪伴自己成长。
心理引导:巩固所学知识,加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体验。
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
2.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
拓展园
(拓展延伸)
强化学生对新身份的认同。
1.组织学生思考教材上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骄傲感、自豪感等积极情感。
2.鼓励学生回家之后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感受。
心理引导: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把自己的身份从幼儿园的小朋友转变为小学生,同时产生骄傲感和自豪感。
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如学生不明白,可以举例说明。
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课 我要学本领
【主题说明】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本领,不断成长。本节课力图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作用,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知并初步理解学习的作用。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行为目标:让学生喜欢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习兴趣,喜欢学习。
难点:理解学习的作用。
【课前准备】
1. 了解学生的特长,准备相应的道具。
2. 教室作适当变动,留出学生表演的空间。
3. 教学PPT。
【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目 标
过 程
建 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
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说一说“哥哥”有哪些本领。
3.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人的本领。
4.教师总结:“哥哥”的本领真多,只要我们好好学习,也能像“哥哥”那样,掌握许多本领。导入本课主题。
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活动营
(体验分享)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知并初步理解学习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一:寻找本领小明星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图片中的小朋友分别在弹钢琴、唱歌、跳舞、打拳。这些都是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掌握的本领,我们班上也有同学学到了一些本领,请他们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吧。
2.鼓励学生勇做小明星,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并给展示本领的同学热烈的掌声。
3.教师总结:我们班的小明星真多,他们掌握的本领不仅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也给他人带来了欢乐,你想不想学习一些新本领呢?导入活动二。
活动二:请做我的小老师
4. 在活动一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哪几位同学的本领,并向这些同学请教,拜他们为小老师,为自己签名。
5.鼓励明星学生热情接纳拜师的同学,将自己的本领一点一点耐心地传授给同学。
6.鼓励明星学生与拜师的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学习本领的感受,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引导:通过展示自己的本领,一方面建立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通过其他同学的自我展示,了解身边同学的本领。通过拜小老师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1.在活动一中,学生展示本领环节,老师一定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同时为照顾比较胆小或是弱势学生,可采取集中展示的方式。
2.学生展示本领后,也可以让学生直接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本领,增强展示学生的自信。
3.本环节用时约25分钟。
分享屋
(总结提升)
通过儿歌进一步强调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喜欢学习。
1.引导学生总结,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要学会的基本本领。
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初步理解学习的重要性。
心理引导: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引导学生喜欢学习。
1.此环节也可以请同学谈一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到快乐的事情。
2.本环节用时约7分钟。
拓展园
(拓展延伸)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强化学习的作用。
1.强调学习需要坚持。
2.如果自己做到了,在“五星”里为自己画上笑脸。
心理引导: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理解学习不仅重要,而且要坚持不懈。
1.教师可与学生约定一段时间后,检测“笑脸”数量。
2.本环节用时约3分钟。
第三课 你我他,像一家
【主题说明】
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独生子女由于家庭过多保护,不会或者不愿意与人交往。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认知和情绪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鼓励学生了解自己,了解同学,和同学成为朋友,这对于学习和生活而言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本课的主旨在于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互助合作所带来的愉快感,使学生明白友爱和关心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凝聚成一个班集体,一起快乐的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2.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有朋友真好,朋友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行为目标:学会主动与他人交往,能向别人介绍自己,能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并能大胆地说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能够发现同学和自己的闪光点,学会理解、尊重、帮助别人。
2. 难点:学会主动地与他人交往。
【课前准备】
教学PPT。
【教学流程】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目 标
过 程
建 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我们都生活在地球屋上,地球屋正因为有了你我他,才像一个家。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地球屋中只有你一个人,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2.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屋上,我们彼此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交朋友。
1.此处教师可酌情调整活动方式。
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5分钟。
活动营
(体验分享)
鼓励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学会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相处。
活动一:我们一起来作画
1.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分组。
2.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花涂色,看看哪一组画的最漂亮。
3.教师总结:现在每个小组都已经为花涂好了色,老师发现每个小组都画的很漂亮,以后这是我们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活动二:说说心里话
4.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下,当你们得到同学的关心和帮助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当你关心和帮助同学时,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5.鼓励同学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6.教师将学生说出的两个感受分别进行整理,写在黑板上,鼓励学生将黑板上与自己的感受比较符合的语句写到活动二的横线处。
心理引导: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心别人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与同学交往,学会与同学相处。
1.每个小组的同学画画时,教师要巡视。
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分享屋
(总结提升)
1.能够发现同学的优点。
2.使学生认识到交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与同学相处?请同学积极发言。
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学习应该怎样与同学相处,
心理引导: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与他人相处,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
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
2.本环节用时10分钟以内。
拓展园
(拓展延伸)
让学生为有一个好朋友而自豪,能够感受有朋友真好。
1.引导同学思考一下他认识的同学的优点。
2.真诚的对自己的同学说出他的优点。
3.请几个同学分享一下自己同学的优点。
心理引导:夸夸别人的优点,有利于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
1.这里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10分钟以内。
第四课 可爱的我
【主题说明】
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模糊,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片面。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决定了对待自己的态度,只认识到自己缺点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消极的,对自己时常持有否定的或不满意的态度。
本课的目的在于,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从而学会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这对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评价。
2.情感目标:认识到自己的可爱之处,为自己的优点感到自豪;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且对改正缺点有足够的信心。
3.行为目标:大胆的说出自己的优点,勇敢的承认自己的缺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
难点:客观的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ppt。
【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目 标
过 程
建 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第一行图片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的几张照片,大家觉得这个下女孩是不是很可爱啊?第二行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的照片,他会做好多事情,这个小男孩是不是也很可爱啊? 2.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已是不是也是一个可爱的小男生或者是一个可爱的小女生呢?
3.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看来大家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可爱的小朋友,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同学们具体的可爱之处吧!
心理引导:从感知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此处教师可酌情调整活动方式。
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5分钟。
活动营
(体验分享)
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名字、性别、年龄以及目前的住址、家庭基本情况等。
活动一:认识自己
1.教师提问:“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了解自己吗?”
2.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自我介绍”、“我喜欢的事”、“我的家庭”三个方面进行交流。
3.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都是可爱的小朋友,都了解了自己的可爱之处,这是非常好的!
活动二:捉小鱼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捉小鱼”的游戏。
游戏的玩法:教师选8名学生代表站在教室前面,其中6名同学扮小鱼手牵手围成圆,另2名同学手牵手举起扮山门。大家边念儿歌,6名同学边走圆,“小小鱼儿游呀游,游呀游,游到一个小洞前,咔嚓一声被抓住”,当念到“咔嚓”一词时,扮山洞的两名同学双手立刻放下,套住一条小鱼。被套住的小鱼就向同学做自我介绍,包括自己的外貌、特长、兴趣爱好、学习等方面。
心理引导: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有哪些特点,对自己形成比较正确的认识。
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
2.教师要注意现场的秩序,注意同学的安全。
3.本环节用时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分享屋
(总结提升)
学会跟小伙伴介绍自己,感受到关爱。
1.教师带领学生一同朗读儿歌“我是小可爱”。
2.教师引导学生从各方面感受到自己的可爱之处。
心理引导:认识到自己的可爱之处,对自己形成积极的评价。
本环节时间:5分钟
拓展园
(拓展延伸)
进一步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在符合自己的叶子上涂色。
心理引导: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特点,明确自己的优点。
本环节用时控制在10分钟以内
第五课 我的校园
【主题说明】
小学一年级新生进入陌生的环境,感到很新奇,由于一年级新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他们仍然对家长存有依赖感,对小学学习和行为规范比较陌生。熟悉校园环境,树立规则意识,是小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一部分,其中,了解并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是树立规则意识的一部分。
本课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帮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学校的行为规范,尽快适应校园生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学校主要部门及场地设施的作用,了解学校的行为规范。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树立规则意识。
3.行为目标:引导学生遵守校园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树立规则意识。
难点:学生遵守校园行为规范。
【课前准备】
1.教学PPT。
2.可拍摄学校各场地设施的照片。
【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目 标
过 程
建 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教材中的小学校园图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PPT展示本校的“校园一角”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校园美吗?哪里美?
2.请同学们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教师小结:是啊!我们的校园多美啊!创建美好的校园环境需要大家的努力。作为一名小学生,如何做才是爱护校园的表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1.此处教师可酌情改变活动方式。
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5分钟。
活动营
(体验分享)
鼓励学生分享如何爱护我们的校园。
活动一:伤心的小花朵
1.教师讲解图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或情境体验:剧中的小学生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2.请学生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师反馈:引导学生意识到,有生命的花草装点着校园,校园的环境靠同学们一起创造。(解决为什么要爱护校园的问题)
心理引导: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的主动性,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
活动二:环境小卫士
5.请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如果自己是环境小卫士,打算怎样爱护我们的校园?说的越多越好。
6.教师反馈: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看待爱护校园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校园的行为规范。(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心理引导:从理解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引导学生遵守校园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1.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充分体验,学生回答爱护校园的做法时,教师应给予积极、及时的回应,启发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充分表达!
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分享屋
(总结提升)
归纳巩固爱护校园的正确做法。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儿歌。引导出本环节。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儿歌中的哪些做法同学们做的比较好,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3.请学生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师反馈和补充。爱护校园的方法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校园和教室卫生、遇到破坏校园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制止等。
心理引导:巩固提升已经了解的知识,由感性的认知转化为理性的认识,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
1.本环节请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可酌情添加诸如“抽签”、“击鼓传花”这样的活动增强趣味性。
2.本环节用时至少10分钟。
拓展园
(拓展延伸)
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对课堂学习的领悟和运用。
1.教师向学生说明“校园环境小卫士手册”的填写要求,并向学生说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在写“表现”这一项时,学生和家长一起列出的越多越好!
2.教师可带领学生填写书本中上课当天的表现。
3.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补充。
心理引导: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帮助学生将外在的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1.此环节可由教师灵活安排活动方式。
2.教师的反馈应及时、以鼓励为主。
3.本环节用时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六课 上课之前
【主题说明】
课前准备到位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上课铃声响,要将学生在课间活动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这就要求学生能明确课前准备的要求,做好相关的训练,让学生做到能在铃声的提示下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更好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课前准备的要求。
2.情感目标:感受课前准备到位对于上好课的积极作用。
3.行为目标:学会做好课前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课前准备的要求。
难点:掌握每门课以及每节课前如何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1.教学PPT。
2.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课程安排,提前与相关学科老师做好沟通,便于在指导学生做好每节课的课前准备,针对性强,细节落实到位。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环 节
目 标
过 程
建 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通过图片观察,让学生对上课前的精神状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一群小学生坐在课桌前,双手放在课桌上,目视前方,等着老师上课。一名老师,手里拿着一本教材和一盒粉笔,正走向讲台。讲台上有一个讲桌。
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讲讲自己在上课铃响后在做什么。
3.教师总结:上课铃声响了,我们要学会坐在课桌前等待老师上课。导入本课课题。
教师提示语:
老师也可以请一位学生上来观察此时班上学生的精神状态,并与图片中学生的精神状态进行对比。
时间:5 分钟
活动营
(体验分享)
让学生学会分辨课前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训练如何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活动一:谁能得到小红旗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上课铃声响了,一年级小学生进教室后的各种表现,分别为:(1)一个学生打另一个学生(打闹);(2)同伴之间讲话,交谈;(3)一名小学生摆好学具,坐端正(严肃、认真);(4)一名学生在低头玩玩具(高兴);(5)一名学生端着水杯喝水。
2.一种表现一张图片,每张图片下画一个圆圈,给做得好的同学画上一颗小星星,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教师总结:上课铃响起,我们应该端正坐好,准备好学具等待老师上课,那么每门课程的准备都是一样的吗?导入活动二。
活动二:课前的准备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一名一年级小学生正把手伸向书包,低头拿东西,为上课做准备。他前面的黑板上,写着“语文”两个楷体字。
2.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说上语文课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3.教师整理学生发言情况,补充、总结每门学科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心理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课前准备习惯,增强学生注意转移能力。
1.活动一旨在让学生充分讲述对各种现象的看法,在交流中增强学生对课前准备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指出做得不好的地方。
2.活动二旨在针对某一门课前准备不好的学科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时间:20分钟
分享屋
(总结提升)
通过儿歌总结概括每门课课前准备的要求,让学生熟记于心,指导实践。
1.引导学生总结上课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体会到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课前准备
心理引导: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课前准备意识
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
2.每次上课前,班
上可请小干部带领
同学们齐读儿歌,
给予提醒和帮助。
时间:10分钟
拓展园
(拓展延伸)
通过向爸爸妈妈展示,来检测自己是否清楚每门学科的课前准备要求。
请学生根据自己平常的课前准备情况, 回家跟爸妈说一说做得好的地方,也找一找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对自己提出努力的方向。
心理引导: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跟父母分享,有助于强化学生习得的知识,同时增进学生与父母的情感。
在同学们自我反省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出班级每门学科课前准备的要求,指导学生用于实践。
时间:5分钟
第八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主题说明】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6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使得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许多事情都依赖大人,到了学校后,哭闹、找不到厕所、水杯不会开、作业不会写、文具没有带等现象,比比皆是,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导致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尝试,对自己缺乏认识和自我肯定。本课只在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课余活动两方面观察自己,能够列举出自己作为小学生的基本特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评价自我的行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从学习、活动两方面观察自己的变化。
2、情感目标: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
3、行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
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环 节
目 标
过 程
建 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观察书中图片,说一说:他们上学时的情景。
2、思考:这几个小学生做得对吗?
3、小调查:你每天上学是怎么做的呢?
4、反馈: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了,应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导入课题。
教师提示语:
时间:5 分钟
活动营
(体验分享)
从学习中、活动中两方面观察自己的变化。
活动一:你长大了吗?
看一看,在下面的图片中,哪些是你能做到的,为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打勾。
教师提示语:
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
2.教师的补充应有事例佐证,便于学生理解。
时间:20 分钟
活动二:穿衣服比赛
1、教师:“ 现在我们来考验一下,看看谁真的长大了。”
2、准备一件有钮扣的外衣,由老师计时,看谁不需要别人帮忙就能穿得又快又好!
3、教师小结:平时自己练习得越多,就做得越快、越好。
心理引导: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乐趣与自信心
分享屋
(总结提升)
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
1、小组讨论
在小学生活的这段时间内,你们课堂学习上有哪些事情可以证明自己长大了呢?下课后的课余活动时间呢?
2、学生交流
3、代表发言
4、儿歌《我长大了》
心理引导:学校、家庭都应该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教师总结提升:
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
时间:10 分钟
拓展园
(拓展延伸)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1、教师激励学生自我评价:长大了,就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这个学期,你能做到吗?检查你在每周的表现,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方面?如果做到了,就在这周相应的表格里画上一个笑脸吧。
2、及时肯定学生,让他们坚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心理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行为习惯。
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时间:5 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