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归纳).doc

收藏

编号:256577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08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0
12
金币
关 键 词:
建筑 项目 施工 常见 质量问题 归纳
资源描述:
#* 最全!从地基到装修,你一定要注意这些常见的质量问题! 从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到装修,细数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   一、地基基础   Ⅰ 桩身垂直度差   原因分析   人工挖孔桩身混凝土护壁轴心未按每节复核垂直度,产生左右偏移。   防治措施   桩护壁模板应按每安装一节在桩口架十字用线坠复核、调校。            Ⅱ 桩顶浮浆清理   原因分析   由于泵送预拌混凝土粗骨料偏小,水灰比过大,振捣混凝土水泥浆时桩顶浮浆过厚,影响桩的抗压强度。   防治措施   ① 桩浇筑混凝土应高于设计标高30~50㎜,混凝土初凝前剔除部分桩顶浮浆,混凝土终凝后采用人工凿打见石子为宜。② 监理逐桩检查拍照。         Ⅲ 柱短肢墙插筋偏移   原因分析   ① 短肢墙(柱)插筋由于下部钢筋密集安装插筋偏移。② 插筋安装后未固定。③ 浇筑混凝土时插筋偏移,未扶筋及复核。   防治措施   ① 按轴线位置拨开密集钢筋插筋锚入用点焊或增加箍筋固定。② 插筋上部用钢管或木枋井字架固定,复核轴线。③ 浇筑混凝土后及时扶筋、调校。④ 加强旁站监理的责任心教育。               Ⅳ 地梁轴线偏移   原因分析   地梁模板安装后未复核轴线。   防治措施   ① 按纵横轴线用钢尺丈量及房间的对角线检查,做到准确无误。② 搞清楚中心轴线与偏心轴线的相互关系。③ 监理复核轴线时必须所有轴线逐一复核,不允许抽查;甲方对此加强检查督促力度。            二、主体工程      Ⅰ 模板安装--支撑体系不规范,现浇梁板下挠   原因分析   ① 梁板支撑支承在基土面上时,基土未平整夯实。   ② 支撑间距过大,无锁脚杆及垫枋。   ③ 钢管支撑扣件未扭紧。   ④ 模板主次龙骨间距过大或材质较差。   防治措施   ① 支撑体系的搭设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   ② 梁板支撑支承在基土上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支撑与基土之间安放木垫枋,荷载较大的还应在垫枋上安放垫铁。   ③ 支撑间距:板一般控制在800~1000㎜,梁高小于750㎜时间距控制在800~1000㎜以内,当梁高≥750㎜时间距应控制在600~800㎜以内,并梁支撑上增加剪力撑,支撑底部距地(楼面)200设置纵横钢管锁脚杆,中部设置纵横水平杆以满足混凝土结构整体受力及稳定性。如转换层模板支撑安装及大型构件用有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   ④ 钢管支撑扣件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扭紧式增加扣件(十字花扣件)。⑤ 板模板主龙骨间距应控制在600㎜以内,次龙骨应控制在200㎜以内(九层胶合板为例),主次龙骨应采用40100木枋,上下立边应刨平。                  Ⅰ 模板安装--后浇带二侧模板及支撑提前拆除   原因分析   ① 后浇带二侧模板、支撑安装时未严格按方案实施,未形成独立体,混凝土徐变、应力线变形时间未达到。   ② 班组交底不到位。   防治措施   ① 严格按审批后的施工方案实施,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撑在安装时应与支撑系统脱离开,形成独立体系,待后浇带浇筑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方能拆除支撑及模板,跨度大于8m的构件应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能拆除支撑及模板。   ② 加强班组交底的督促检查。            Ⅰ 模板安装--轴线偏移大,爆模,后期剔打   原因分析   短肢墙(柱)纵向筋浇筑混凝土后未及时扶正、校核,预拌混凝土流动性过大,从而使模板的侧压力过大,梁侧模板支撑不牢或间距过大,爆模钢筋位移,剔打钢筋外露。   防治措施   ① 短肢墙(柱)纵向伸出楼面部位应增加不小于二道箍筋,浇筑混凝土后及时用钢 尺校核轴线尺寸,钢筋偏移的立马扶正。② 梁侧模板支撑间距应控制在400以内,板主、次龙骨应支撑在梁侧模上。③ 爆模使混凝土构件截面积增大,剔打时严禁将主要受力筋剔出,如主要受力筋外露必须采取碳纤维加固处理。            Ⅱ 钢筋安装--同截面接头过多   原因分析   ① 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未考虑原材料的长度。② 忽略了配置在构件同一截面中的接头。③ 分不清钢筋位在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防治措施   ① 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搭配,同一组搭配,可按一顺一例安装,接头宜相互错开。② 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采取焊接或机械连接。③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且不小于500㎜,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Ⅱ 钢筋安装--梁二排筋下沉   原因分析   梁二排筋固定办法不当,振捣混凝土时碰撞。   防治措施   ① 利用一些同钢筋强度等级直径25㎜的短钢筋(长度按梁箍筋宽度)架立与梁下部二排筋及箍筋绑牢或为整体浇筑混凝土时振捣邦尽量避开碰撞。   ② 梁上部二排筋不能与箍筋绑扎的采用拉钩筋方式悬挂绑扎或采用开口式箍筋兜起箍筋。      Ⅱ 钢筋安装--梁柱接头搭接错误   原因分析   工长对标准图集不熟悉,忽略受拉和受压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防治措施   ① 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表中规定。② 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附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当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应按附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35取用。③ 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1条、2条确定相应数值后,乘以系数0.7取用,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④ 对于机械速接接头的受拉钢筋应力较小的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Ⅱ 钢筋安装--挡墙顶部竖向内外排钢筋锚入一侧板在一个平面   原因分析   ① 配料时未考虑外排钢筋与内排钢筋的高度不同。② 钢筋连接时未按外排钢筋高于内排钢筋安装。   防治措施   ① 配料制作时按钢筋连接方式配制不同长度的内排、外排钢筋,分别编号挂牌。② 安装时伸入板内的外排钢筋应高于内排钢筋(伸入板内的外排与内排钢筋间净高宜50㎜左右)。         Ⅲ 混凝土主要问题      Ⅲ 混凝土--麻面蜂窝,露筋,空洞,漏浆   防治措施   ①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刷隔离剂,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应分层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2,振捣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得少于50㎜。② 浇筑混凝土前应严格办理隐蔽手续(垫块的数量、间距、固定的方式、厚度)。③ 钢筋较密集的部位采用插扦或直径30㎜振捣。④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充分湿润,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用串筒进行下料。⑤ 拆模时间应根据3天或7天的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拆模混凝土强度要求应达到规范主控项目规定。⑥ 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管理和混凝土拆模报验的申报管理。            Ⅲ 混凝土--夹渣   原因分析   ① 浇筑混凝土前柱根部、梁、板底部残留杂物未干净。② 施工缝处理不当。   防治措施   ① 梁、板中的杂物采用人工清理然后用水冲洗至柱内根部,柱或短肢墙根部模板开清渣口。② 施工缝是混凝土接触处,应先将施工缝处的残留的松散混凝土凿掉,冲洗干净,保持湿润,然后将同标号的水泥浆刷面再浇筑混凝土。③ 监理在签署混凝土浇灌许可证前,必须作全面的检查。         Ⅲ 混凝土--板面不平整,开裂   原因分析   ① 板面未采取二次赶压收光。② 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板面上人、上料产生冲击荷载、搭设支撑。③ 模板支撑未支承在坚硬的基土上,垫板支承面不足,浇筑混凝土时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   防治措施   ① 预拌混凝土浇筑楼板应采用2m~4m长木枋(60X160木枋)赶平、压实,混凝土初凝前板面应进行二遍压实收光,严格控制标高和板的浇筑厚度。② 混凝土初凝后12小时以内应进行覆盖浇水养护(如气温低于50C不得浇水),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上人施工,卸料时严禁冲击模板。③ 模板、支撑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支撑应支承在坚实的基土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支撑应有锁脚杆、水平杆及剪刀撑,使支撑形成整体。   楼板开裂      楼板开裂      混凝土楼面养护较好      混凝土楼面养护较好      Ⅲ 混凝土--同条件试件搁置错误,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原因分析   ① 同条件养护试件未随主体结构上升搁置在楼层上,只养护试件不养护混凝土构件。② 施工用水管未随主体上升安装在楼层上。   防治措施   ①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放置在自制的钢筋盒,二把锁(监理见证取样人员,施工单位时间工各一把),随主体上升搁置在楼层上;养护构件时养护试件,等效养护龄期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Cd送检(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② 施工用水管采用DN50水管随结构上升各层设置二个取水点。③ 混凝土构件养护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剂或抗掺要求的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d,混凝土表面应保持湿润。④ 现场检查到位。            Ⅲ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不合理   原因分析   ① 施工方案编制时未针对工程特点明确施工缝位置。② 因施工问题留设施工缝的方案未经设计同意。③ 施工时因突发情况未能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留设施工缝。   防治措施   ① 在施工方案中应明确施工缝留设的位置。② 当施工原因需留设施工缝时,其留设位置应经设计同意。③ 在施工前编制施工技术方案考虑突发情况施工缝留设处理的措施,施工时做好相关交底和准备。      Ⅳ 砌体工程主要问题   Ⅳ 砌体工程--砂浆搅拌合无计量,未用砂浆搅拌机,随意添加外加剂   原因分析   ① 未按砂浆配合比计量,拌合时采用体积比。② 拌合机械用卧式拌合机。③ 在水泥砂浆中掺微沫剂且无试验室出具的试配报告,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防治措施   ① 砂浆现场拌合应严格按配合比、重量比计量;(工程部在07年8月已经要求现场砂浆搅拌必须使用砂浆搅拌机),砂浆搅拌必须在现场的搅拌站进行,不得在楼层上搅拌!对此必须作严格的要求。② 采用立式砂浆拌合机,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拌和时间为3~5min,随拌和随用,时间控制在3h内用光,严禁使用过时灰。③ 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的强度而掺加塑化材料后应适当的调整水泥用量(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有试验室出具的试配报告,方可使用;抹灰砂浆不允许添加塑化剂)。④ 不得用增加微沫剂掺量方法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Ⅳ 砌体工程--干砖上墙   原因分析   原因:管理不到位 危害性:干砖墙影响砂浆与砖的粘结力,造成吸水较快,砂浆保水性差,和易性很差,砌筑时铺摊和挤浆困难,砂浆强度减低。   防治措施   ① 砖应在砌筑前提前1~2d浇水湿润,待砖表面凉干后使用,严禁干砖上墙砌筑。② 加强管理。      Ⅳ 砌体工程--拉结筋长度不够或漏安   原因分析   砌筑前未技术交底,拉结筋下料长度不够、偷工减料。   防治措施   ① 监理应检查落实班组交底记录。② 设计明确了的,按设计施工。③ 砌筑前应认真向工人技术交底,一般情况下,凡墙体转角处,与混凝土结构结合处,内墙留有斜直槎处都应加设拉结筋,数量为120㎜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独立墙120㎜厚墙放置2Φ6),墙厚大于120㎜应加设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末端应有900弯钩,转角处埋入长度每边均不应小于700㎜,与混凝土结构结合处埋入墙体内长度不小于700㎜,墙垛处埋入长度应不少于墙垛的2/3。            Ⅳ 砌体工程--构造柱顶部浇筑不密实   原因分析   构造柱顶模板安装未设置斜模进料口,浇筑混凝土时未插钎捣实。   防治措施   构造柱安装模板应在顶部安装450(宽度250㎜,高度应比梁底高30~50㎜)的斜模进料口,浇筑细石混凝土时用榔头轻敲模板,钢筋插钎捣实。         Ⅳ 砌体工程--灰缝超标   原因分析   墙体砌筑前未按砌块模数设置皮数杆或未在混凝土结构柱上标注控制水平灰缝尺寸。   防治措施   ① 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应在四大角设置皮数杆,框架(短肢墙)结构的填充墙应在柱(短肢墙)标注砌砖模数(沿高625㎜弹水平线)控制水平灰缝。② 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但不应小于8㎜,也不应大于12㎜。         三、装饰装修      Ⅰ 抹灰--一遍成活,抹灰空鼓   原因分析   ① 基层处理不好,清扫不干净,墙面浇水未保持湿润或不匀。② 一次抹灰太厚或一遍成活(干缩率较大),及各层抹灰间隔时间太短,使用过时灰。③ 混凝土构件与砌体界面处未认真铺设钢丝网。④ 夏季施工砂浆失水过快或抹灰后没有适当的喷水养护等。   防治措施   ① 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混凝土表面凸出部分先剔平刷净,对于蜂窝、凹洼、缺棱掉角处,宜在水泥掺加建筑胶先刷一道,然后用1:3水泥砂浆分层修补,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和混凝土墙面宜先刷掺水泥重量20%的建筑胶的素水泥浆一道或拉毛,随刷随抹灰,基层应提前一天浇水,浇透浇匀,让基层吸足水分。② 水泥砂浆抹墙面灰应是三遍成活(即7厚1:3水泥砂浆打底两次成活,7厚1:3水泥砂浆找平、扫毛,6厚1:2.5水泥砂浆罩面、压实、赶光),各层间隔时间宜在4小时以上(终凝后),砂浆应随拌随用,控制在3小时内用完,严禁使用过时灰。③ 混凝土构件与砌体的界面应先刷一道水泥掺建筑胶然后铺宽度不小于150㎜、直径不少于0.8㎜的钢丝网钉牢,立即抹灰,不得在浆面干燥后再抹灰。④ 待抹灰层终凝后适当的喷水养护,养护时不得少于7d,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风干、暴晒、水冲和振动,保证各层有足够的强度。⑤ 见OA《重庆公司工程部墙面抹灰、室内楼地面空鼓开裂施工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                  Ⅰ 抹灰--砂浆拌合无计量,未用砂浆拌合机,随意添加外加剂   原因分析   ① 抹灰未作施工配合比(配合比由试验室出具),拌合时无磅秤计量。② 砂浆拌合机采用卧式搅拌机。③ 未按配合比添加外加剂。   防治措施   ① 按设计配合比配置施工配合比,严格计量(重量比)。② 砂浆拌合应采用立式砂浆拌合机,不允许使用卧式搅拌机,严禁在楼层内搅拌(见《重庆公司工程部施工现场砂浆拌制管理规定》)。③ 现场配制的砂浆,如要添加外加剂等,应按设计要求请试验室出具配合比,施工中严格挂牌执行。         Ⅰ 抹灰--阴阳角不顺直,过梁不水平   原因分析   ① 抹阴阳角时,操作不正确。② 过梁下口未找水平线。   防治措施   ① 抹阴角贴垂直靠尺时,抹完一面起尺后,抹另一面时应靠尺垂直,用线坠复检垂直度,阴角交接处的水泥砂浆分两次完成罩面操作,在靠近阴角处在底子灰上弹垂直线作为抹直的依据,然后抹另一面灰,分两次抹灰解决阴角不垂直、顺直的问题。② 抹过梁下横边水泥砂浆时应按房间墙面水平线找过梁下口的水平,然后依照此水平线靠尺抹灰,而不应该从板底向下量。         Ⅰ 抹灰--开间尺寸超标   原因分析   抹灰前未认真检查房间的对角线、开间、进深尺寸,不按规定打粑、冲柱、使房间不方正。   防治措施   ① 室内抹灰前,必须对混凝土、砌体墙面进行检测,在房间地面弹“十字线”找方、确定灰靶厚度,保证房间的开间、进深等净空尺寸。② 室内墙面抹灰前应对房间方正尺寸进行检查,根据偏差值,在踢脚线(距楼地面150㎜)位置打粑@2000㎜,再复查房间抹灰打粑的尺寸,无偏差后依据打粑的实际厚度冲墙面抹灰厚度的竖向柱。      Ⅱ 外墙--渗水   原因分析   ① 基层水泥砂浆抹灰留槎不正确,罩面灰未拉毛,砂浆原材料不一致,未统一配料,墙面砖未采取勾缝。② 外墙保温(聚苯颗粒砂浆)在窗洞口处卷边或未在洞口过梁,立边靠外侧处作截水线。③ 窗洞口后塞口缝隙过大,窗台流水坡不够,窗眉鹰嘴坡度不够返水。   防治措施   ① 抹外墙水泥砂浆基层应先将墙面充分湿润、干净,砂浆应统一配料,机械拌合,抹灰留槎应按每层为一段,抹灰三遍成活,罩面抹纹不易压光,搓抹毛面时应轻重一致、上下抽拉、方向一致,墙面砖应采取勾缝(因开缝造成灰缝砂浆不饱满,水泥水泥胶面破坏,灰缝中产生大量的毛细孔,特别是阴雨天墙体渗水严重)。② 凡外墙有保温层的应窗洞口外侧面抹50㎜宽,厚度同墙面保温层,水泥石粉截水线带(无窗眉、窗套)。③ 窗洞口与窗框的缝隙应不大于20㎜,后塞砂浆应留5~8㎜的凹槽,嵌缝胶封闭,窗台坡度应控制在10%~15%,鹰嘴斜度应大于300。      Ⅱ 外墙--墙砖及石材施工质量   原因分析   墙砖及石材和构配件进场验收不严格,施工时未试拼,操作不当。   防治措施   ① 材料进场应认真进行验收检查,面砖、石材的表面应光洁、方正、平整、质地坚固,其品种规格、尺寸、色泽或图案应均匀一致,按规定进行抽验。② 施工前应作样板,屋面机房处墙面试拼,检验后(抗拨)合格后方能大面积施工,面砖拼缝宜采取勾缝。③ 外墙干挂石材幕墙应对龙骨和后置埋件进行严格的隐蔽验收(节点、防锈等检查)石材的连接件应为不锈钢,严禁使用镀锌件。         Ⅱ 外墙--细部收口   原因分析   阴阳角处搭接方式,墙面突出物周围套割,滴水线(槽)、窗台、窗眉、窗套、流水坡等施工工艺不正确。   防治措施   ① 阳角饰面砖宜45碰贴(有保温层的除外),非整砖使用部位应在阴角处,如采取拼贴饰面砖应正面盖侧面,上面盖下面,饰面砖挂线操作,凡墙面高≥2m应挂面砖下线,≤2m应挂面砖上线。② 墙面突出物周围的饰面砖应整砖套割吻合,边缘应整齐,墙裙、贴脸突出墙面的厚度应一致。③ 饰面砖接缝应平直、光滑、填嵌应连续、密实、宽度和深度应一致。④ 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滴水线(槽)应顺直,流水坡向正确。               Ⅲ 楼地面--找平层空鼓开裂   原因分析   ① 基层处理不认真。② 未按配合比试配,水灰比过大。③ 振捣不密实,表面未进行二次赶压。   防治措施   ① 应将基层上的浮浆、落地灰等用清灰机、錾子或钢丝刷清理掉,然后用扫帚和水清洗干净。② 严格按配合比试配,计量机拌,控制水灰比。③ 找标高,用细石混凝土打粑出柱,间距双向不大于2m(有坡度的房间应拉线,抹出坡度墩)。④ 铺设前应将基层湿润,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素水泥浆或截面结合剂,随刷随铺,从房间内退着往外铺。⑤ 用铁锹铺细石混凝土,厚度略高于找平柱或墩,随即用铁筛子来回碾压,表面形成浆状为止,然后用手铁板赶压二遍,有坡度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坡度做。⑥ 应在施工完成后12h左右洒水养护,严禁上人,养护(宜采用蓄水方式)期不少7d。      Ⅲ 楼地面--管道、烟道后塞口渗水   原因分析   卫生间、厨房给排水穿过楼板的套管未采用金属套管,管道、烟道后塞口填充材料不符合规定。   防治措施   ① 凡有返水要求的房间(如卫生间)管道套管应加设带止水环的金属套管或塑料止水环,安装在阳台、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底部应与板底相平,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应用沥青油麻填实,端面光滑。② 套管与楼板、烟道与楼板的缝隙应用细石混凝土内掺微膨胀剂(板底撑模)捣实(分2次浇筑),缝隙≥50㎜应附设Φ6环形箍和板筋焊接,细石混凝土初凝后,蓄水养护不渗漏后再进行防水施工。③ 套管、烟道后塞口处防水应加强。            Ⅲ 楼地面--公共部分精装修成品保护   原因分析   公共部分楼地面精装修不按程序施工。   防治措施   施工程序应严格按先天棚(管道、通风、电气、吊顶),其后墙面(线管敷设、开关、插座、抹灰、腻子、罩面)最后地面砖施工。地面砖施工中严禁上人踩踏,地面砖完成后洒水养护7d然后遮盖地毯保护。               Ⅳ 门窗栏杆主要问题——成品保护   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未按成品保护方案进行操作。   防治措施   ① 安装好的玻璃护栏应在玻璃表面涂刷醒目的图案或警示标识,以免因不注意而碰、撞到玻璃护栏。② 安装好的木扶手应用泡沫塑料等柔软物包好、裹严,防止破坏、划伤表面。③ 铝合金门窗框应有保护胶纸和塑料膜封贴包扎,再进行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缝隙的填嵌和洞口墙体表面装饰施工,以防止水泥浆、喷涂材料等污染。④ 铝合金窗接地焊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焊火花损坏周围的铝合金窗型材、玻璃等材料。⑤ 严禁在安装好的铝合金门窗、栏杆扶手、玻璃护栏上安放脚平架,悬挂重物,经常出入口的门洞口,应及时用木板保护门框,严禁踩踏、碰擦。⑥ 交工前撕去保护层时,要轻轻剥离,不得划破、剥花铝合金表面氧化膜。            Ⅳ 门窗栏杆--门框上方或侧面用砖填塞   原因分析   过梁标高未控制好,图施工方便,未考虑开裂、脱落,影响使用功能。   防治措施   门框与墙体缝隙≥60㎜应采取植筋,大于20~55的缝隙应采取钢丝网锚固,用细石混凝土捣填。               Ⅳ 门窗栏杆--接地   原因分析   不按规范要求施工。   防治措施   ① 凡建筑物高30m以上的金属栏杆、金属外窗等,均应设接地装置,当无设计要求时,接地装置的材料应采用钢材、热浸镀锌处理Φ6圆钢,扁钢厚度不小于3㎜,角钢厚度不小于2㎜。② 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2d,三面焊;圆钢搭接为6d,双面焊;圆钢与扁钢搭接6d,双面焊;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上下两侧施焊,接头处施焊后应防锈处理(红丹二遍,防锈漆二遍)。            Ⅳ 门窗栏杆--栏杆与墙体的连接不规范   原因分析   栏杆与墙体的连接未考虑安全要求,而直接埋管或点焊与膨胀螺栓上。   防治措施   ① 栏杆扶手(金属件)或水平杆与墙体的连接必须有可靠的预埋,预制铁件连接,焊接连接的金属应四周满焊。② 预制铁件应与实心墙体不少于3颗Φ6以上的金属膨胀螺栓连接,扶手与预制铁件处满焊。         本期图文转自公众号 :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建筑项目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归纳).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65778.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