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规范标准.doc

收藏

编号:256590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11.58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0
8
金币
关 键 词:
电工电子技术 电工 电子技术 课程 规范 标准
资源描述:
*-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0138 适用专业: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编制单位:电气工程系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20138 ]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 6.0 ] 参考学时[ 96 ] 课程归口单位[电气工程系] 制 定 人[ 谭银朝 ] 制定日期[2016.07.01] 审 核 人[ ] 审核日期[2016.07.05] 批 准 人[ ] 批准日期[2015.07.06] 一、适用对象 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依据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高等数学》(130024),后续课程有《单片机与接口技术》(120117)《船舶电站组建与调试》(120129)。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应该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研究电工与电子技术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知识目标 1、能进行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 2、能熟练使用万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示波器等常用仪器仪表。 3、能进行能进行一般电路的识别、绘制、交直流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4、能进行常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元件的检测与识别。 (二)技能目标 1、会识别与检测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并较熟练地正确选用电子仪器测试其基本参数,判定元器件的质量。 2、能阅读常用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并且具有分析排除电路中简单故障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的电子产品装配岗位。 3、具有熟练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能力。 4、掌握焊接技术、能组装电路并解决、处理电器及电子设备的一般故障。 (三)素质养成目标 1、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2、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3、树立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四)证书目标 中级维修电工证 五、设计思路 (一)课程内容选择设计思路 根据维修电工、电子产品制造工的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根据维修电工、电子产品制造工和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员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需要;依据电工、电子产品制造的生产工作过程,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技术的要求设计课程内容。 (二)课程载体的选择思路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选择基本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和元器件的识别、日光灯电路的安装与制作、收音机的组装与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组装等四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项目为载体。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对电工电子电路的实践操作及电工电子产品生产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与技能,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专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 (三)课程总学时 建议本课程为96学时,6学分。 六、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 课时分配表 序号 内容 学时分配 备注 1 直流电路 6 2 正弦交流电 10 3 磁路与变压器 4 4 异步电动机基础知识 6 5 电工实验 12 6 半导体器件 4 7 基本放大电路 4 8 基本运算放大电路 2 9 直流稳压电路 2 10 模拟电子实验 20 11 数字电路基本知识 2 12 组合逻辑电路 6 13 时序逻辑电路 2 14 数字电路实验 16 总学时 96 (二)教学设计 单元1 直流电路 学时 理论 6 实践 一体化 学习目标: 理解电路的常用物理量,理解常用物理量的概念,掌握常用物理量的计算公式;提升主动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专业,求真务实的优良品德。 ◆知识目标:1、电路的组成及电路的工作状态。 2、基本物理量的意义。 ◆技能目标:1、基尔霍夫定律和戴维南定律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直流电路组成、作用、基本物理量。 ●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电能、电功率和效率。 ●电路元件、电源元件及等效变换。 ★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的理解运用。(重点) ★ 戴维南定理及点位计算。(难点) 复习、提问、讨论、启发、讲解 教学地点 C1-302、C1-410多媒体教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电路原理》周守昌 练习与习题建议 1.4、1.7、1.8、1.9、1.10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课后作业、考勤、期末部分试题 6.25% 单元2 正弦交流电 学时 理论 10 实践 一体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2、理解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三要素、有效值、相位、相位差的概念。 3、掌握正弦量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掌握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比较。 ◆知识目标: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2、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3、正弦交流电路的串并联分析。 ◆技能目标:1、三相交流电路中电源的连接方法和负载的连接方法。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正弦交流电的概念和规律、正弦向量的表示方法。 ●单一参数R的正弦交流电路、纯L的正弦电路特性、R、L多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单一参数C的正弦交流电路特性、RLC正弦电路的特性分析。 ★ RLC功率电压阻抗三角形、功率因数。(重点) ●谐振、三相交流电电源的连接方法。 ★三相负载的Y接法与△接法。(难点) 复习、提问、讨论、启发、讲解 教学地点 C1-302、C1-410多媒体教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电路》邱关源 练习与习题建议 2.2、2.4、2.5、2.9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课后作业、考勤、期末部分试题 10.42% 单元3 磁路与变压器 学时 理论 4 实践 一体化 学习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变压器的定义、变压器的用途和分类。 ◆知识目标:1、磁路的基本物理量。 2、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识别常用变压器。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磁路欧姆定律。 ●铁磁物质的磁性能。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重点) ● 常用仪用互感器。(难点) 复习、提问、讨论、启发、讲解 教学地点 C1-302、C1-410多媒体教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电路原理》周守昌 练习与习题建议 4.4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课后作业、考勤、期末部分试题 4.2% 单元4 异步电动机基础知识 学时 理论 实践 一体化 6 学习目标:理解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掌握旋转磁场产生的原理并会分析转向、提高学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技能目标:1、认识常用低压电器,并会简单应用。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电磁转矩和机械转矩。(难点) ●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重点) ● 常用控制电器、基本控制电路。 复习、提问、讲解、演示 教学地点 C1-302、C1-410多媒体教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电路原理》周守昌 练习与习题建议 5.6、5.8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课后作业、考勤、期末部分试题 6.25% 单元5 电工实验 学时 理论 实践 12 一体化 学习目标:学会实验原理熟练链接电路图,完成实验报告,培养电子元器件应用能力。 ◆知识目标:1、了解电工实训台的功能与布置、学会万用表的用法。 ◆技能目标:1、掌握实验原理,能熟练接线。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认识电工实训台。 ●多种方法侧电阻。 ★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重点)(难点) 实验、演示 教学地点 C2-201实验室、C1-302、C1-410多媒体教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电路》邱关源 练习与习题建议 实验报告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考勤、实验报告 12.5% 单元6 半导体器件 学时 理论 4 实践 一体化 学习目标:掌握本征半导体与杂志半导体的特性、掌握半导体二极管与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曲线、提高应用能力。 ◆知识目标:1、了解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2、半导体二极管工作原理及特性曲线。 3、半导体三极管工作原理及特性曲线。 4、场效应管工作原理及特性曲线。 ◆技能目标:1、学会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辨识与应用。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本征、杂质半导体。 ★PN结、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工作原理及特性曲线。(重点)(难点) ●场效应管的结构、类型、特性曲线。 讲授、演示 教学地点 C1-302、C1-410多媒体教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模拟电子基础》华成英 练习与习题建议 6.4、6.7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考勤、作业、期末考试部分试题 4.2% 单元7 基本放大电路 学时 理论 4 实践 一体化 学习目标:掌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理解设置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性;了解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加深对现实生活中放大电路应用的认识,引发兴趣。 ◆知识目标:1、掌握半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互补对称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简单应用。 ◆技能目标:1、掌握现实生活中放大电路的应用。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重点)(难点) ●多级放大电路的极间耦合方式。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 讲授、演示 教学地点 C1-302、C1-410多媒体教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模拟电子基础》华成英 练习与习题建议 7.1 7.2 7.5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考勤、作业、期末考试部分试题 4.2% 单元8 基本运算放大电路 学时 理论 2 实践 一体化 学习目标:掌握基本运算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学会分析生活中常用的放大电路应用。加深对现实生活中基本运算放大电路应用的认识,引发兴趣。 ◆知识目标:1、掌握虚断,虚短的含义 。 2、掌握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及运算关系。 ◆技能目标:1、初步会使用集成运放 。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掌握虚断,虚短的含义。 ★差分放大电路。(重点) ★基本运算放大电路分析及应用。(难点) 讲授、演示 教学地点 C1-302、C1-410多媒体教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模拟电子基础》华成英 练习与习题建议 8.1、8.2、8.5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考勤、作业、期末考试部分试题 2.1% 单元9 直流稳压电路 学时 理论 2 实践 一体化 学习目标:直流稳压电源各部分组成、作用,单相整流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简单计算,整流二极管的选择;培养分析问题(电路结构、原理),讨论结果,同学间的交流、团队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1、掌握直流稳压电源各部分组成、作用。 2、直流稳压电路的电路结构及运算关系。 3、晶闸管及可控整流电路。 ◆技能目标:1、培养分析问题(电路结构、原理),讨论结果,同学间的交流、团队协作精神。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整流及滤波电路的结构组成及原理分析。(重点) ★直流稳压电路的分析。(难点) 讲授、演示 教学地点 C1-302、C1-410多媒体教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模拟电子基础》华成英 练习与习题建议 9.1、9.2、9.3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考勤、作业、期末考试部分试题 2.1% 单元10 模拟电路实验 学时 理论 实践 20 一体化 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器件的辨识与测量,基本电路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电路结构、原理),讨论结果,同学间的交流、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同学们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 ◆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半导体元件的识别与性能测试。 2、学会测量静态工作点参数对放大器的工作影响。 ◆技能目标:1、学会测试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方法。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常用半导体元件的识别与性能测试。(重点) ★测量静态工作点参数对放大器的工作影响。(重点)(难点) ★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的测试。(重点)(难点) 讲授、演示 教学地点 C2-201实训室、C1-409、C1-307机房 教学及参考资料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程》杨晓慧 练习与习题建议 实验报告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考勤、实验报告 20.8% 单元11 数字电路基本知识 学时 理论 2 实践 一体化 学习目标:了解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及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概念,了解并熟练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及其间的转换;熟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培养学生进制转换计算能力;培养同学们协同合作的能力。 ◆知识目标:1、了解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及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概念。 2、学会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 3、了解并熟练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及其间的转换。 ◆技能目标:1、熟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图。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数字电路的定义及特点。 ★基本逻辑关系及逻辑门。(重点) ●TTL集成逻辑门电路。 ★4、逻辑函数的表示、运算定律、运算规则。(难点)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地点 C1-302、C1-410多媒体教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数字电路基础》严仲兴 练习与习题建议 10.2、10.3、10.4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考勤、作业、期末考试部分试题 2.1% 单元12 组合逻辑电路 学时 理论 6 实践 一体化 学习目标:掌握基本、复合逻辑门电路的各种描述方式及相互转换;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及一般分析方法与步骤;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思路与步骤 ◆知识目标:1、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及特点。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1、学会常用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选择器等的应用。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三种逻辑运算关系。 ●三种逻辑运算的门电路。 ★逻辑电路几种常用的描述方式。(重点) ★常用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选择器。(难点) 类比、练习、讨论、归纳、讲授 教学地点 C1-302、C1-410多媒体教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数字电路基础》严仲兴 练习与习题建议 11.2、11.4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考勤、作业、期末考试部分试题 6.25% 单元13 时序逻辑电路 学时 理论 2 实践 一体化 学习目标:集中集成触发器的分析、寄存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分析;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概念及一般分析方法与步骤;提高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思路与步骤。 ◆知识目标:1、掌握时序电路的概念、电路构成与组合电路的区别、分类。 2、正确掌握基本概念:时序电路、同步、异步、现态、次态、驱动方程、状态方程、状态转换真值表、状态图、时序图、自启动。 ◆技能目标:1、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通过举例说明)。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及特点。 ★集成触发器。(重点) ●寄存器。 ●计数器。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难点) 项目引入、引导式教学、讲授 教学地点 C1-302、C1-410多媒体教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数字电路基础》严仲兴 练习与习题建议 12.4、12.7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考勤、作业、期末考试部分试题 2.1% 单元14 数字电路实验 学时 理论 实践 16 一体化 学习目标:使学生熟悉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外特性和功能,掌握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具备正确运用数字成电路的能力。 ◆知识目标:1、学会集成逻辑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 2、学会数据选择器的原理。 ◆技能目标:1、会用计数、译码、显示设计综合实验。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集成逻辑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重点) ★数据选择器的原理认识。(重点) ★计数、译码、显示综合实验。(难点) 项目引入、引导式教学、讲授 教学地点 C1-407实验室、C1-409、C1-307机房 教学及参考资料 《数字实验一体化教程》佟毅 练习与习题建议 12.4、12.7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考勤、实验报告 16.7% 七、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法建议 1、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本课程标准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点,首先授课方式和地点建议:每一模块均有理论支撑和技能训练,一般情况下建议理论支撑内容采取课堂讲授的形式,技能训练内容在实训室进行操作,有些内容例如电动机、变压器部分的讲授建议在实训室针对实物讲解效果比较好; 2、教学方法 教师要用心设计每一教学单元,每一教学单元都要体现三方面特征:即突出能力、项目载体、学生主体。 (1)课堂教学:建议采用四段式教学即教师讲解阶段,用项目为载体引出相关理论知识内容,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讲解,根据学生的基础程度,由浅入深的讲解课程内容;师生互动阶段,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学生回答,突出训练能力;学生讨论阶段,教师围绕能力目标设计题目,学生分组讨论,加强能力训练,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总结阶段,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总结归纳,布置课后作业。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以实训项目或任务模块为教学单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具有真实工作岗位的体会,按照岗位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采用三段式教学,即教师讲解阶段,教师要介绍实训室规章制度,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讲解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操作指导阶段,学生分组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教师考核阶段,教师要围绕能力目标,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考核,检验教学效果。 (3)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分三个阶段。教师讲解阶段,教师针对实物讲解,学生面对实物学习,加深体会和理解实物的用途、构造和工作原理;操作指导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教师总结归纳阶段,对教学单元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清楚学习目标。 (二)师资条件要求 电气工程类专业背景教师,对电气工程类课程整体知识有所把握。 (三)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室、电力电子实训室、电工实训室。 (四)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建议教材《电工电子技术》主编:燕居怀 中国铁道出版社. [1]张洪润. 电工电子技术[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2]吴建华. 电路原理[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秦增煌.电工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赵莹.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5] 张克农.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6]王友仁.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程[M]// 科学出版社, 2011. 八、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解决专业问题水平等方面。建立项目考核卡,以每个项目工作任务的过程和完成的结果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本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结合工作任务的实际,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解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并采取必要措施以提高产品质量。 (三)评价的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 本课程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项目的工作过程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以考查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进步情况,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考查学生操作技能。 (四)课程考核成绩 采用期末考试、实践考核、平时成绩相结合的形式。 总成绩=考试成绩(试卷)*60%+考勤*10%+作业*10%+实验报告*20% 九、编制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依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和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规范标准.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65909.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