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宝盒.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数学概念宝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概念宝盒.doc(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概念宝盒临洮街第一小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2、量比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作单位。3、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我们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4、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物体的最左端对准尺的零刻度线,再看物体的最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量整厘米的物体)。5、如果尺子上没有零刻度线,就把物体的最左端对准任意整厘米数,然后用最右端的数字减去最左端的数字,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6、1米=100厘米7、线段必须是直的,必须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8、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9、数线段的方法:用线段的端点数
2、减一,然后一直加到一。如:4-1=3 线段数=3+2+1=6(条)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2、量比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作单位。3、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我们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4、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物体的最左端对准尺的零刻度线,再看物体的最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量整厘米的物体)。5、如果尺子上没有零刻度线,就把物体的最左端对准任意整厘米数,然后用最右端的数字减去最左端的数字,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6、1米=100厘米7、线段必须是直的,必须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8、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9、数线段的方法:用线段的端点数减一
3、,然后一直加到一。如:4-1=3 线段数=3+2+1=6(条)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两位数加两位的不进位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笔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3、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4、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借一当做十,再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去减。5、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要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要用减法计算。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2、角的两条边是射线。3、角的大小
4、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口有关,张开的大角就大,张开的小角就小。4、画角的方法: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角。5、三角板的三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6、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7、所有的直角都相等。8、画直角的方法:从一点起先用尺子画一条线,然后用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对准这条线,用顶点对顶点,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时,先找相同加数,再找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在乘号前面写相同加数,乘号后面写相同加数的个数。3、在乘加、乘减的计算题中,要
5、先算乘法,再算减法。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中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没有对称轴 。3、照镜子时,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不变,但左右相反,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要用乘法计算。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1、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可以用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2、在有括号的计算题中,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第二单元表内除法1、把一堆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的同样多
6、,叫做平均分。2、把一堆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为一份,一份一份的分,直到把物品分完为止。分时要想乘法口诀。3、第一种分法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第二种分法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4、把一个数或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时,可以用除法计算。写除法算式时,除号前面写要分的总数,除号后面写分成的份数,等号后面写每份里的个数。5、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商。 被除数除数商6、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时,也要用除法计算。除号前面写要分的总数,除号后面写每份里面的个数,等号后面写分成的份数。7、因数因数积 积
7、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2、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而比平角小的角叫做钝角。3、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4、如果一个物品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平移。5、如果一个物品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旋转。第四单元表内除法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所以用除法计算。用“是”前面的数除以“是”后面的数。2、计算乘除计算题时,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10。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100。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2、个、十、百、千这些
8、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3、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4、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按照数为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5、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六单元克和千克1、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和千克。2、计量比较轻的物体一般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作单位。1千克1000克3、
9、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是:先把后面的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用前面的数加或减整十数,用得数再加或减一位数。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一单元测 量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1、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硬币、电话、公交卡、钥匙等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2、米、分米、厘米、毫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3、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 10分米 1米 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4、计量比较长的路程要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1千米(公里)1000米5、计量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质量要
10、用吨作单位。1吨1000千克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减法,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做十,十位不够减时,要向百位借一当做十。2、笔算加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第二种用和减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的方法。3、笔算减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用被减数减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第三单元四边形1、有四条直直的边和四个角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2、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比较特殊的四边形。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3、常见的四边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
11、行四边形、梯形,菱形。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5、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6、围成一个封闭图形的所有线段的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7、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8、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像这样没有正好分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2、写除法算式时,被除数表示要分的总数,除数表示分成的份数,商表示每份里的个数。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4、商除数余数被除数。1、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没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2、1分钟。2、分针走1小格走了一分,走1圈就走了60分。时针正好走了一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所以1小时等于60分。3、秒针走1小格是1秒。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秒针走 1大格是5秒。 分针走1大格是5分。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4、常见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第五单元时、分、秒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时,先用口诀算出积,然后再看因数中有几个零,就在积的后面补几个零。2、估算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先把两位数和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数,然后用整十数和整百数乘一位数,积的前面要用“”。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13、几分之一。写分数时,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其中的1份,分子就是1.2、分子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比较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比较小。3、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4、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5.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第一单元位置和方向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2、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地图上的方向是两两相对的,北对南,东对西,东北对西南,西北对东南。4、正北和正东之间是东北方向,正东
14、和正南之间是东南方向,正南和正西之间是西南方向,正西和正北之间是西北方向。5、树桩上年轮相对密集的一面向着北方,相对稀疏的一面向着南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方法有两种想乘法算除法; 利用表内除法,用表内除法时,先不看被除数后面的0,利用乘法口诀算出商后,再看被除数后面有几个0,就在商的后面补几个0.2、估算除法时,要把被除数看成一个与它最接近的能被除数整除的整百数和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算出商,结果要用“”。3、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方法是:先用一位数去除十位上的数,如果能整除,就用,就用一位数再去除个位上的数。如果不能整除数位上
15、的数,就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一位数去除,一定要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4、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是: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不够除,就把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去除一位数,商写在十位上。如果百位上的数够除,商就写在百位上。5、笔算一位数除三位数时,若百位上的数大于除数,商的首位在百位上,商就是三位数;若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商的首位在十位上,商就是两位数。每求出一位商,余数要比除数小。6、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是: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7、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8、在做笔算除法式题时,除到被除数的某一
16、位上的数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这一位的商就是0,在这一位上商0来占位。9、一位数除三位数,在求出商的百位后,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要商0占位,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继续除。10、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且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又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即可。被除数个位上的数落下来作为余数。11、笔算除法要从最高位算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商0来占位。第三单元统 计1、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整理成统计表以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2、条形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两种。3、求平均数的方法有两种移多补少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一年
17、有12个月。31天的月份有:1月、3 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称为大月。30天的月份有:4月、6月、9月、11月。称为小月。2、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八闰二九。3、通常情况下,每四年中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4、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上午时刻相同,下午时刻加12。24时计时法时转换成普通计时法时,上午时刻相同,但要写上“上午”,下午时刻减去12,写上下午,晚上。5、求某一段天数时,若求某个月份中的一段天数,用“结束日期开始日期1”;若求不在同一月份的一段天数
18、,就要分段计算。6、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有两种:24时内,用“终止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两天内,要用“第一天经过的时间第二天经过时间总经过时间”。第四单元年、月、日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位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几的末尾添几个0。2、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把两个因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后,在进行计算。3、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时,先用乘数中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乘数中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填几个0.4、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要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
19、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1、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3、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4、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5、1厘米是一条线段,1平方厘米一个面。1厘米表示长度,表示物体有多长;1平方厘米表示面积,表示物体有多大。长度只写厘米,面积多了平方。6、表示邮票,电话卡等较小物体表面的大小,一般要用平方厘米作单位。表示课桌、报纸等物
20、体平表面的大小,可以用平方分米作单位。表示学校、操场、教师地面等较大物体的面积大小,一般用平方米作单位。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8、每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每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9、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0、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11、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1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公顷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概念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