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 狐假虎威人教(部编版).doc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 狐假虎威人教(部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 狐假虎威人教(部编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单元 相处之道如果说社会是一片森林,那么每个人就是一棵树;如果说社会是一座高山,那么每个人就是一粒石子;如果说社会是一张巨网,那么每个人就是一根丝线,在人类这个巨型社会中,人与人应该怎样相处呢?至圣先师孔子告诉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家宗师老子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掌握一些必要的相处之道,我们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成长。本组教材安排了四篇童话故事和一个语文园地。在狐假虎威和狐狸分奶酪中,你会在生动、有趣的情节中对狡猾的狐狸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在纸船和风筝中,你会感受到小熊和松鼠之间的动人友谊;在风娃娃中,你会体会风的益处和害处;在“语文园地”里,你会交到更多的汉字、词
2、语朋友,再一次享受到童话故事带来的独特乐趣。本单元的文章内容虽浅显,却介绍了一些相处之道:狐假虎威告诉我们,仗势欺人不道德;狐狸分奶酪告诉我们,斤斤计较不可取;纸船和风筝告诉我们,友谊也需要不断地维护;风娃娃告诉我们,好心也会办坏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与他人友善相处,和谐生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狐假虎威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了解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昧。狐狸分奶酪2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纸船和风筝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珍贵友谊。风娃娃2识记生字
3、,积累词语;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故事。语文园地八识字加油站2认识“狼、猩”等10个生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放入句子中读一读;了解左右结构的汉字中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减少修改次数的书写习惯;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阅读童话故事称赞,感受称赞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21 狐假虎威文本分析:本文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老虎抓住了狐狸;第二部分(第26自然
4、段)讲狐狸蒙骗老虎的过程;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讲述老虎跟着狐狸去森林的场景;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讲述老虎被骗的结局,揭示事情的真相。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对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例如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大摇大摆”和老虎的“一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起来趣味盎然。文章语言生动有趣,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本文所蕴含的哲理,并以此敦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文中有许多成语,也需要学生去积累并反复体会揣摩。教学目标: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
5、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3.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重难点:1.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2.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识字、写字;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谜语,学生竞猜。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老
6、虎。)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毛儿黄,昼伏夜出找肉吃,毛皮柔软又暖和。(狐狸。)导语:在我们的印象中,老虎威风八面,狐狸狡猾奸诈。当老虎和狐狸在森林中相遇,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和老虎、狐狸有关的故事。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假”有两个读音:ji、ji,在这里读ji,是“借、利用”的意思。“威”是“威风”的意思。过渡:(观看插图中的老虎、狐狸)单从体形上来说,老虎高大,狐狸矮小,力量太过悬殊。但是,有一只狡猾的狐狸不仅从老虎手中脱身,还借老虎的威势出了一回大风头。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认识这只狐狸。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出示课文视频资料,边看边听课文朗读。2.
7、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3.出示词语。狐假虎威 转动 扯着 嗓子 派出去 违抗 爪子走一趟 神气活现 野猪 纳闷 受骗 借着过渡: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1)指名给加颜色的生字注音。(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3)交流识字方法。读准音:“嗓”是平舌音,“扯、爪、神、猪、受”是卷舌音,“神、骗”是前鼻音,“嗓、抗、趟”是后鼻音。巧记生字:联系熟字,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比如,“嗓桑”“神伸”“违围”。加一加:“扯、猪、纳、闷、骗
8、”均可以用加部件的方法识记。与熟字比较:如“瓜爪”“爱受”“霞假”。(4)学习多音字。可先借助语境读准多音字,再联系旧知识进行拓展补充。转转圈 转笔刀 闷 郁闷 纳闷转移 转弯 闷热 闷声闷气明确:“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zhun;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运动时,读zhun。“闷”表示心情不好时,读mn;表示不透气,空气不流通,不吭声时,读mn。(5)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指名认读。三、指导写字,当堂评改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2.学生仔细观察这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要点。3.学生交流书写要点,教师相机提示。“物、神、活、猪”4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9、。注意“神”字是示字旁。注意“礻”与“衤”作比较,发现书写上的异同:“礻”和“衤”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相同,“礻”比“衤”少了一个短撇。“就”字也是左右结构,左右等宽。左边是“京”,右边是“尤”,不要写成“龙”。“食、爷”是上下结构的字。两个字上部的撇和捺写得舒展。需要注意“食”字的最后一笔是点。“爪”是独体字,笔顺是平撇、竖撇、竖、捺,注意第二笔是竖撇,第三笔是竖。4.教师范写,学生在书本上描一个,写一个。5.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其他学生评议。根据讲评,再次书写。教师巡视,给予点评鼓励。四、感知大意,作业设计过渡:同学们的字词已经掌握得相当好了,把这些字词放回文中,你还能读得这么好
10、吗?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练习练习。1.男女生比赛读,看哪一方读得更流利?一组一段,最后一段齐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读好一些轻声的词语,如“狐狸、嗓子、爪子、尾巴”;一些四字词语,如“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撒腿就跑、信以为真”。在正确读词的基础上,出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导学生读通顺。过渡:读了课文,同学们已经了解了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课文中有一句话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了出来,也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了出来。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并用横线画下来。2.学生默读课文,之后在小组交流。3.学生在全班交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巩固生字新词。2.朗读
11、课文,理解“神气活现”等四字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昧。3.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食品 植物 真假 威风 爪子 转动 扯开 嗓音 老天爷就是 违抗 小猪 纳闷 接受 借条 骗子 神气活现2.听写词语。食物 爪子 快活 神气 小猪 就是 老天爷3.说一说: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小结:这篇课文讲的是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故事。狐狸本来被饥饿的老虎抓住了,可是它为什么没有被吃掉,反而借用老虎的威风去吓跑小动物们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狐假虎威。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一)学习
12、第1自然段,体会“虎之威”。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当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时,老虎怎么样?狐狸被老虎逮住了,它的处境如何?2.学生自由交流。预设:老虎很饿,狐狸被老虎逮住了,逃脱不掉,随时会被老虎吃掉,非常危险。3.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窜”“扑”。明确: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表示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老虎的威风来,“窜、扑”重读。(二)学习第26自然段,体会“狐之猾”。过渡: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 狐假虎威人教部编版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21 狐假虎威 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