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7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地球表面形态 .doc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7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地球表面形态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7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地球表面形态 .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1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概念: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存在形式:气态、液态和固态。分类:金属矿和非金属矿。(2)岩石概念:是岩石圈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分类: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2地壳的物质循环(1)地质循环概念: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2)岩石的转化循环物质的名称: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石形成过程:A:岩浆上升(或侵入)的冷却凝固作用;B:风化、侵蚀、搬运
2、、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C:变质作用;D:高温熔化作用。3板块的含义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许多单元,每一个单元为一个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4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2)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5内力作用及表现形式(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图中甲、乙为地壳运动造成的,丙是岩浆
3、活动的表现。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系(如图甲)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如图乙)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如图丙)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6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褶皱:图中A、B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其中A处岩层中间向上隆起,叫背斜;B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叫向斜。(2)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其中E处叫地垒,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D处叫地堑,常发育成盆地或谷地。7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1)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锥
4、、火山口等多种火山地貌。(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8外力作用及表现形式,(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主要表现形式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
5、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有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堆积作用冰川堆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河流出山口)、三角洲(河口)、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堆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堆积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微点1
6、板块地壳板块是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的地理单元。地壳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微点2海沟不是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海沟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底部形成的。裂谷则是大陆板块张裂形成的。微点3印度洋板块印度板块印度洋板块属于六大板块之一,大板块可分成若干小板块,印度板块是印度洋板块中的小板块。微点4准确理解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1)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结果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2)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3)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微点5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1
7、)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2)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微点6“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对于复杂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微点7断层和断裂的区别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一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
8、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微点8河流凹岸与凸岸凹岸、凸岸指的是陆地向内凹或外凸,不是指河流。如下图所示,图中甲、丁为凸岸,乙、丙为凹岸。微点9判断侵蚀岸和堆积岸(1)平直河段按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2)曲流河段则不管南北半球都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图所示:微点10峡谷与峡湾(1)峡谷:“V”形,是狭而深的河谷,多发育于地势起伏大的山区,由河流强烈下切侵蚀形成。(2)峡湾:冰川槽谷被海水淹没形成的狭窄的海湾。特点是狭长、曲折、岸壁陡峭,峡湾在挪威西海岸最为典型。微点11图解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
9、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如下图所示:微点12正确区分冲积扇和三角洲主要从两方面区分:一是从位置上区分,冲积扇位于山前,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湖)口附近。二是从组成物质上区分,冲积扇组成物质复杂,颗粒物有大有小,三角洲多以粉砂状物质为主。微点13堆积地貌(1)洪(冲)积平原:土层深厚、肥沃,既不旱也不涝,是高产田所在地。(2)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易旱易涝,粮食产量不稳定。(3)三角洲:土壤肥沃,易发生盐碱化,影响粮食生产。地壳的物质循环(高考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
10、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A黑色玄武岩B灰色石灰岩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图解思路】【尝试解答】A1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常含有化石,具有层理构造已生成岩石变质岩2常见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岩浆岩侵入岩质地坚硬,常用作建筑材料,如花岗岩板材;喷出岩形态各异,常可作为观赏石材,如玄武岩制作的盆景;岩浆岩经过了高温冷凝,富含多种金属矿物沉积岩石灰岩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学生产原料,如水泥生产、钢铁生产和玻璃生产等;沉积岩中富含非金属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变质岩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高温高压变质而成的,质地坚硬,是重要的建筑及装饰板材;板岩是页岩经高温高压变质而成,
11、也是重要的建材;石英岩是重要的建材和化工原料;许多变质岩本身就是重要的金属矿物花岗岩是一种致密、坚硬,无孔隙、流纹及层理结构的岩石,其裸露区常形成独特的“石蛋”地貌。图1所示“石蛋”体形巨大,表面光滑,无明显棱角。据此回答12题。1形成“石蛋”的岩石类型是图2中的()AaBbCc Dd2与“石蛋”地貌形成密切相关的是()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搬运堆积风化侵蚀A BC D解析:第1题,形成“石蛋”的岩石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图中b表示侵入岩。第2题,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地下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外力的风化侵蚀形成“石蛋”地貌。答案:1.B2.A(2020河北定州中学月考)下左图是
12、某同学去广西旅游时绘制的地貌素描图;下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沉积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读图,回答34题。3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看,形成图示地貌的岩石最有可能是右图中的()A甲 B乙C丙 D丁4形成图示地貌的地质过程是()A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B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C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地壳断裂流水侵蚀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解析:第3题,广西的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的岩石为石灰岩,为沉积岩。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沉积物,丙为岩浆岩,丁为变质岩。第4题,图示地貌是经过外力沉积,然后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随着地壳抬升,
13、受到流水侵蚀作用所形成的。答案:3.A4.B板块构造学说(高考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A南美大陆西部的圣何塞火山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图解思路】【尝试解答】A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断裂带(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2板块运动边界类型分类板块张裂区板块碰撞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
14、块与大洋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消亡边界运动方向|形成地貌裂谷、海洋、海岭高峻的山脉海岸山脉、海沟、岛弧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弧、海沟示意图3.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1)利用边界类型可判断某海域或两大陆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如红海地处板块生长边界处,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大;而地中海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小,其两侧的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距离将逐渐变小。(2)解释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因此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活动。(1)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
15、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2)冰岛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2020荆州中学期中)下图示意某区域板块及岩浆的运动状况。读图,回答12题。1推动板块运动的能量主要是()A太阳辐射能B海洋潮汐能C地球内部热能 D地球重力能2下列水域的形成,与图示板块运动结果基本吻合的是()A地中海 B日本海C里海 D红海解析:第1题,板块运动的能量主要是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第2题,图示两大板块
16、相背运动,中间区域逐渐扩大,属于生长边界。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属于生长边界,面积逐渐变大。答案:1.C2.D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018高考全国卷)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回答12题。1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1.A2.C(2018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3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
17、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图解思路】【尝试解答】3.D4.A(2019高考全国卷)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57题。5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
18、流水 C冰川D风6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7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 B沼泽化C土地沙化 D盐碱化【图解思路】【尝试解答】5.B6.C7.C(2018高考全国卷)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回答89题。8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BT1CT2DT39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图
19、解思路】【尝试解答】8.A9.A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体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相对上升的岩体,常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等;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体,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等侵蚀后地貌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3主要
20、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显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显示为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沙丘显示为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海岸边的嶙峋怪石显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搬运和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沉积作用等。(3)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21、、冲积岛等。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风力作用:在干旱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4我国四种典型的地貌类型(1)张家界地貌:即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主要是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的石英砂岩景观地貌。(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3)丹霞地貌: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7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 2021 高考 地理 湘教版 一轮 复习 教师 地壳 物质 组成 循环 地球表面 形态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6674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