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13现代文之说明文.doc
《湖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13现代文之说明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13现代文之说明文.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13 现代文之说明文近年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的考试情况题型简答题为主 考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内容、说明顺序及结构、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语言、感悟启示等高频考点1.说明方法;2.说明语言;3.说明顺序近三年所考说明文小满(荆门);给地球降温,别想了(潜江);丝路“糖史”(襄阳);中国助力“人造太阳”早日发光(黄冈)等。例题:【2018中考湖北荆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按照科学定义,桥是-种架空的人造通道,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大创举。说文解字里说:“果,以木跨水,今之桥也。”木桥应是最早的桥梁形式之一,由跨河过江而引延到架于悬涯峭壁、楼阁宫殿,乃至城市空间的栈桥、天桥、
2、高架桥等。(2)中国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美誉。史料记载,商周时就有了浮桥;战国时出现了排柱式木桥、伸臂式木桥;南北朝时有木石混合的桥;隋唐时出现形式多样的石拱桥,如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历经多次强烈地震、战争和自然灾害等,途-千五百年而不毁;宋时造桥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各式各样新式桥梁,如名画清明上河图里雄跨汴河、极富美感的虹桥等,成为经典;明清时期西南地区还出现了藤桥、索桥等,如建于清康照44年(公元1705年)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就是由13根铁链构成的铁索桥。(3)桥作为实用与艺术的融合体,如果桥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涵形等,无不显示出工程与艺术结合的精妙风采。英国科技
3、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中国桥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4)许多古桥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让工程技术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独具特色:长安灞桥的柳丝、扬州二十四桥的月光、苏州枫桥的钟声、西湖断桥的邂逅,还有钱塘江大桥下的怒涛、卢沟桥边的枪声,或寄寓一个美丽梦想,或承载一段历史伤痛,凭添了一份别样的情怀。(5)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桥梁建筑技术日臻完善。桥莱不只建在河江之上,早已延伸到大海上、平原上、高山之间,桥路相连,桥隧相通,跨越更大的空间,连接更远的世界,创造出一个个伟大的工程奇迹,演绎一串串精彩的桥果故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征服了举世著名的钱塘江大潮;丹昆特大桥长达165千米多,成为
4、世界上最长的高铁桥;而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长达55千米,桥、岛、隧结合,成千上百的技术人员连续攻克了“五大制约性难题”,共同完成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6)一座桥,一个传奇,是非凡的人间奇迹!一座桥,一段历史,折射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也成为了创新文化的显来标识!(选自科学24小时2017年12期有改动)考点1:说明文语言特点1. 文章第(1)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1. 准确性(严谨性),第段通过下定义、引用的说明方法,准确指出“桥”的特征,增强了说服力。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也是在考查说明方法。“按照科学定义,桥是-
5、种架空的人造通道,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大创举”为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果,以木跨水,今之桥也”为引用的说明方法。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考点2:说明方法2. 文章第(5)段文字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列举说明。【答案】2. 列数字。运用具体的数字对大桥长度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加精准、严密。举例子。通过列举中国著名的大桥,有力证明了中国在桥梁建筑上创造的奇迹。 【解析】2.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丹昆特大桥长达165千米多”“长达55千米”等为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征服了举世著名的钱塘江大潮”运用了典型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6、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考点3:说明顺序3. 本文(2) (3) (4)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答案】3.逻辑顺序。第段通过介绍史料记载的各种桥梁,突出桥梁的实用性:第段侧重表现桥梁建造的艺术性:第段介绍了古桥蕴含的人文精神。由实到虚,层层递进。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说明顺序。第2段说明桥梁的实用性;第3段侧重
7、表现桥梁建造的艺术性;第4段介绍了古桥蕴含的人文精神。由实到虚,层层递进。所以属于逻辑顺序。用逻辑顺序便于说明得清楚明白。考点4:说明文的信息提取4. 一座桥,一个传奇;一座桥,一段历史。正如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所说:“没有中国侨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请结合文本,概括中国桥梁的美体现在哪三个方面。(每个方面不超过七个字)【答案】4. 建筑美艺术美人文美【解析】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第2段说明桥梁的建筑美;第3段侧重表现桥梁建造的艺术美;第4段介绍了古桥蕴含的人文美。命题角度一: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知识要
8、点】1.说明对象:一篇说明文要介绍给读者的事、物、理、现象等。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指具体的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如中国石拱桥中的“中国石拱桥”;二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指抽象事物,包括现象的原因、事物的本质、事物内在的规律、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某个深刻的道理等,如大自然的语言中的“大自然的语言”。2.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说明对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态、性质、结构、成因、功用、发展变化等。【常考题型】 1.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说明文。(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
9、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 3.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什么? 4.请用一句话介绍(说明对象)。【答题对策】1.看文章标题:有的文章题目直接或间接点明说明对象。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 2.找关键语句:找准中心句、首括句、过渡句、总结句等,进行判断。如说“屏”,抓住第一段中的关键句“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可以判断文章介绍了屏的实用功能和艺术美感。3.从关键词语入手:包括特征词语、思路字词等。特征词语,如“美丑”“长短”“冷热”等;思路字词,如“首先”“其次”“再次”“一方面”“另一方面”“总之”等。 4.用精练语言概括: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10、事理说明文应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内容)。如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命题角度二:概括说明内容要点【知识要点】说明内容主要介绍事物的形态、性质、结构、类别、关系、成因、功用、发展变化等,是针对全文内容概括的。 说明要点是针对文章的某一段或几段内容进行概括的。【常考题型】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请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3.请概括某一段或几段的内容。 4.有哪些优点?【答题对策】1.筛选法:摘录文中的关键词、句。如包括特征词语、思路字词等,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段尾的总结句或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2.概括法(整合法):结合全文内容,
11、小结段意,把握每段说明的对象特征,最后准确简明地加以概括。 3.解题要点: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特征。事理说明文:文章说明关于的原理(方法、原因等)。命题角度三:把握说明顺序【知识要点】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总到分,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整体到局部等。 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因到果,从果到因,从主到次,从浅入深,从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常考题型】 1.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
12、何作用? 3.选文的A段和B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答题对策】1.认清说明对象:介绍农作物生长、事物发展等,多以时间为序;对建筑物、名胜等事物的介绍,多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内在规律和道理,常用逻辑顺序。2.找准语言标志:时间顺序可根据那些表历史顺序、年代顺序、早晚(先后)、程序顺序的时间词语来辨别;空间顺序可根据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来判别,如近远、左右、高低等;逻辑顺序可根据表示逻辑层次的关联词语来判断,如“首先”“其次”“再次”等。 3.排除法来判断:如果不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那一般就是逻辑顺序。 4.针对是否可以调换顺序的题目,一般回答“不能调换”,因为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
13、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命题角度四:理清说明结构【知识要点】说明文常见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 1.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大概有三种情形:总分;分总;总分总。如苏州园林采用的是总分;看云识天气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后面内容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事理说明文常用递进式,如大自然的语言。 3.并列式。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平等的。如奇妙的克隆。4.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前后互相承接。如从甲骨文到微缩图书,以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介绍了书籍演变的历史,文章的层次反映了书籍发展的几个阶段,
14、各层之间是连贯的。介绍产品制作的说明文采用的一般都是连贯式说明结构。【常考题型】 1.本文的说明结构属于结构。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行文思路。【答题对策】 1.找特征词语:有表示从几个方面来介绍的词语,一般是并列式;有“首先”“其次”“再次”等词语,则可能是递进式。如苏州园林,从第二段“总之”一词,可以推断是总分结构。 2.抓关键句子:如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如大自然的语言中,过渡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由上文对物候观测对农业重要意义的说明,转入介绍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可以推断是递进结构。3.理内容层次:概括段落大意,理清内容层次,掌握文章结构。如说“屏”,第一段引出说
15、明对象;第二至四段,分别介绍屏风的一般作用、种类以及在建筑美学上应起的作用;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屏风的作用。由此可以判断是总分总结构。命题角度五: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知识要点】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说明方法特点作用举例子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具体例子作例证具体、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增加文章可信度,使文章血肉丰满作比较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做比较,显示彼此异同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特点作用打比方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彼物,从而突出此物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通过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更准确、更具体地说
16、明事物或事理。体现语言的准确性引资料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说明方法特点作用下定义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做诠释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做解释不是精确的科学定义,有助于说明事物的特征分类别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介绍便于将复杂事物说得条理、清楚列图表是文字说明的一种辅助方法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晰、直观摹状貌如同描写一样的表示说明对象的外部特征使说明对象具体、形象、可感【常考题型】1.请结合具体内容,列举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选文中第几段主要运用了哪种(哪几种)
17、说明方法? 3.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题对策】1.说明方法的判断:可根据说明方法各自的特点或标志来判断。 2.概括不同说明方法的作用: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注意此说明方法重点说明了事物怎样的特点。 答题要点:说明方法+说明方法自身作用+文中作用(即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 答题模式:采用了的说明方法,(自身作用)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自身作用可表述为: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 引资料:有力地下定义:简明科学地 摹状貌:具体形象地 画图表:直观形象地 做诠释:通俗易
18、懂地命题角度六:品析说明语言【知识要点】(一)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特点是准确、严密。所谓准确,是指使用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词语要字斟句酌,注意分寸,准确无误。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常见词语有: 1.表估计、猜测的词语:大约、大概、可能、也许、左右、上下等。 2.表示限制的词语: (1)限制范围:全都、所有、有的、都、总共、只有、大部分、少数等。 (2)限制程度:仅、最、很、非常、几乎、格外、相当、尤其、比较、稍微、更加等。(3)限制数量:很多、几个、许多、很少、有余等。 (4)限制频率、速度:经常、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很快等。3
19、.表示修饰的词语:一丝、漫长、野生、空前等。 4.表明资料来源的词语:据调查、据统计、据专家估计、据资料显示等。(二)说明文语言的风格类型特点典型课文平实用简明、朴实的语言,对说明对象加以解说,不加修饰或描写中国石拱桥生动借助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说明对象进行具体形象地说明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三)关键句段的作用 1.结构上的作用: (1)开头的句段(如以讲述成语、典故、故事等开头):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或引出说明的内容,或提出说明的问题,以增加形象性和真实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过渡句段:承上启下。 (3)结尾句段: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等。2.内容上的作用:
20、(1)主旨句、中心句:揭示说明事物的特点。 (2)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说明事物特征。【常考题型】 1.选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 2.选文中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3.选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4.文中加点词语不能删去的原因是什么? 5.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其作用。6.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其作用。 7.选文中画线句子或第几段有什么作用? 8.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答题对策】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准确
21、/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实际不符。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词表估计,“多”“有余”等词表数量。 (3)分析。若删去,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强调。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或“生动”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准确”方面侧重找具
22、有限定词语或修饰语的语句进行分析;“生动”方面侧重找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或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的语句进行分析。 类型5:选文中画线句子或第几段有什么作用? 对策:看清句段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结合常规作用和具体文段内容进行分析、回答。类型6: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命题角度七:感悟评价【知识要点】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中考科技文考查感悟评价(开放性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类:献计献策类、评价分析类、勾联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2020 年中 语文 考点 总动员 13 现代文 说明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