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惠州三调语文】惠州市2019年度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题(语文).doc

收藏

编号:256945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9.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0
8
金币
关 键 词:
2019年度惠州三调语文 年度 惠州 语文 惠州市 高三 第三次 调研 考试题
资源描述:
.- 惠州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 语文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饮茶因态度、方式不同,而有趣味上的差异。在古人看来,最属高格的,便是清灵、淡泊的雅趣,及对茶通灵般的体味。就此而言,饮茶便与文人士大夫们对超凡脱俗生活及闲散优雅情致的一般所求颇相吻合。 ②饮茶之所以有这样的性能,又是与古人对茶本身的品性的认识分不开的。茶生于灵山妙峰,承甘露之芳泽,蕴天地之精气,而秉清灵、玄幽之禀性。在古人对各种植物的推崇中,如果说于其他花木的偏爱,还多重于它们与人世之情操、情绪的投合上,那么对茶的钟爱,则是由于发现了它固有的脱逸超然的情趣,更合于归顺自然的心理。古人以为“茶于草木为最灵矣”,是“草木之仙骨”,“山川至灵之卉,天地始和之气,尽此茶矣”(宋人宋子安《东溪试茶录》)。古人诗词中咏茶者,多是能体悟个中三昧的,韦应物《喜园中茶生》云:“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又有李白“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等等。 ③古人这就很自然地多将茶置于其他饮料之上。张载“芳茶冠六清”之语,即指茶要更优胜于水、浆、醴、凉、医、酏等六种饮料。特别是,古人又常将茶视为酒的对立面,相比之下,酒投合、激发人的世俗欲望,而茶则涤除、消停人的这一欲望;酒多与混沌、冲乱的心智相连,茶则导人趋于清明、爽远,因而就有以茶醒酒、消酒之事。皎然曾作《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内有“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举茶而抑酒,并讥笑陶渊明嗜酒装风雅的情态,因其根本不知还有更为清高的茶在。 ④这样,饮茶的情趣便实际上与人的性灵相关,由茶及人,或由人及茶。进而,就茶固有的品性论,它又在饮用中成了“高人”与俗人的界分。再进一步,在佛徒们那里,饮茶就往往与禅悟联系在一起。 ⑤由此,文人士大夫们最为推崇品饮时的清趣、雅尚。为取得这样的效果,他们一般反对常俗的饮法,即在茶中掺以刺激性的作料,或煮之过老,或大腹痛饮。蔡襄以为在贡茶中掺入龙脑等香料会夺茶性之真。陈点慧以为,“淡者”是品茶之正道;黄庭坚将茶中兑盐看作如“勾贼破家,滑窍走水”;冒襄也以此为“鄙俗”,会害其清淡。 ⑥为与茶性的冲淡、清和相投合,古人喝茶很讲究环境。在室门内,则需凉台静屋、明窗曲几之类,而尤以野趣为好。或处林竹之荫,或会泉石之间,或对暮日春阳,或沐清风朗月。 ⑦茶之作为一种雅事,也是和其他雅事相通的,都由同一性灵发之。因而,饮茶时辅以其他雅事是可以更助清兴的,比如品茶与赋诗。 (黄卓越《饮茶的性情与境界》,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看重清灵淡泊的雅趣,而饮茶便非常契合文人士大夫对这种雅趣的体味追求。 B.宋人宋子安给予茶很高品评,古人对植物的推崇中对茶的特别钟爱,由此可见一斑。 C.古人将茶置于其他饮料之上,常视其为酒的对立面,有以茶醒酒、消酒之事。 D.古人饮茶往往与禅悟联系在一起,既推崇品饮雅趣,也讲究环境,辅以其他雅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行文先谈论古人对茶的认识、饮茶的态度方式,进而谈及饮茶的雅趣雅事。 B.文章在论证观点方面,多采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引用众多文人诗文语句,丰富印证。 C.第三段运用对比手法,阐释了茶酒之别,阐明饮茶才是清高之举,而饮酒俗不可耐。 D.第五段铺排例举不同的饮茶方式,论述常俗饮法破坏茶性,影响品饮时的清趣雅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饮茶中最属高格的清灵、淡泊的雅趣,及对茶通灵般的体味,来自饮茶态度、方式上的恰当选择。 B.古人推崇各种植物,其中偏爱其他花木,是由于这些花木的特质对于人的情感的引导;而钟爱茶,则是由于它能折射人们的情绪和性情。 C.古之咏茶者,能体悟茶本身脱逸超然特质的不仅有韦应物和李白。德祥“寂寞南山下,茶烟出树林”、颜真卿“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也属此类。 D.就茶固有的品性论,饮用中就有了“高人”与俗人的界分。苏轼诗“一啜更能分幕府,定应知我俗人无”,便是这种观念的表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①赵坪村口,大清早就传来骂声。于是,家家户户的门都开了,趿鞋拖袜的,边走出门边用木梳刮头发的,端着早饭碗往嘴里扒拉饭粒的,背着满背篓衣服手里拿根棒槌到河里洗衣服去的,挑着空桶从菜地刚浇粪回来的,都统统把目光对准了一个人:大队部坡下住着的老门媳妇。 ②只见老门媳妇站在大路中间,正跳跳跶跶地指天指地在那儿开骂。大伙儿一看纳闷儿:平日里温良老实的人咋突然母夜叉起来?听了半天后,大家听明白了,原来她是在骂堵她家靠河边那块秧田水的主!而且还是昨天公家水渠沟放水的晚上,整整一个晚上,其他田里都有水,就她家田里没进水。呵呵,谁吃了豹子胆了!这大热的天儿,人都渴,何况田里的秧苗? ③周婶端着碗,走到老门媳妇跟前小声劝:“算哒,现在种庄稼也不看重,你也不等到田里吃饭对吧?你家老门这两年都干发财哒,你急得么子啊?明年莫种了。” ④老门媳妇气不打一处来:“别提那遭瘟的!有点钱了连屋门口朝哪方都找不到了!那两亩田的秧苗是我辛辛苦苦花了几天栽出来的,这赵坪就那么簸箕大的天,撮箕大个湾,我还不相信就骂不出来那个用泥巴堵田坎口子的人呢!今天不把那关我秧田水的人骂出来,我就不是人!”说完,老门媳妇又跺着脚骂开了…… ⑤就这样,村里人连着过了三四个不安静的早晨。第五天清晨,村口更是传来了老门媳妇激烈的哭骂声,村里人躲在家里越听越不正常:“莫非是寻到了挡田坎水的人?打起来了?!”往年夏天,村里总会出现争水打架的事情,但现在种田的少了些了,也不全靠田里那点谷子了。但老门媳妇和谁打起来了?村里人还是很好奇地奔出家门,一看,天啊!原来是老门骑着摩托车回来了,听说一下车就朝着媳妇打开了。众人赶忙上前拉开了像棉花团打在一起的两口子。 ⑥一大早就吵口打架,村支书从被窝里爬起来,跑到村口,狠狠地吼着老门:“好男不打女,喜欢的时候糯米打的粑粑!不喜欢了当泥巴捶!你是男人吗?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⑦老门也生气:“这个堂客就是一张嘴不讨人喜欢!那个田里本来就难进水,有个弯弯挡着的,放天大的水也流不到田里去,叫她别种她非得种!秧苗都快干死了还天天跑到村口骂人,谁没事干堵那口子干吗?我天天在外忙,哪有工夫管这些?!除非把上面刘瘫子的田一块种了,水就自然下来哒!硬是不明白,今天我要好好教训这婆娘!天天和我作对!” ⑧村支书一听,愣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这老门七扯八扯还扯到刘瘫子家那块田,谁不知道刘瘫子的爹和老门是死对头?但刘瘫子的爹死了快一年了,那刘瘫子会答应把田借给老门家种吗?就在村支书愣怔的那一会儿,老门媳妇又被老门摁在地上打得轻喊鬼叫。任村里人扯劝也扯不开。村里人都摇头:“这婆娘爱骂人是不好,搞得全村人不得安宁,可这样打会出人命的!”村支书使劲大吼了一句:“别打了!”然后蹬蹬蹬扭头朝左边刘瘫子家走去。这事只有让刘瘫子把田借出来,不然荒着可惜,反正刘瘫子的爹死了,刘瘫子也不可能种那块田。 ⑨村支书刚推开刘瘫子的门,抬眼就看到刘瘫子坐堂屋里看着他:“书记,你对老门讲,我把田借给他种,种多少年都可以,叫他两口子别打了!不就是田里不好进水吗?我让他种!这事这几天我坐屋里都听到了!”村支书没想到刘瘫子这么爽快,欢喜极了,上前抓着瘫子的手摇了又摇,摇了又摇。村支书又蹬蹬蹬跑回村口:“老门,刘瘫子的田让你种,叫你别打了……” ⑩老门和媳妇回去的路上,老门媳妇一个劲儿埋怨老门:“叫你使劲打了?我脖子、手、胳膊肘哪儿都疼!哼!”老门赶忙悄悄说:“别!别生气!回家我给你擦红花油去!这刘瘫子家,一家子的倔脾气,不演演戏,事成不了哇!” ⑾第二年,老门和媳妇把刘瘫子田里收得的谷子挑到刘瘫子家,够刘瘫子一年吃的了。村里人奇怪:“咦?怪啊!怎么一点不留都给瘫子了啊?这瘫子爹死了你们两家关系还好处些了啊!”老门嘿嘿一笑:“冤家宜解不宜结,咱该帮衬还得帮衬着,都是乡里乡亲的,不容易!” (作者:宋梅花 本文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语言鲜活,尤其是“你急得么子啊”“撮箕大个湾”“糯米打的粑粑”等日常生活方言的使用,更增添了浓郁的乡村风味和乡土气息。 B.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相结合使用,现场感很强,把村人看热闹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C.老门媳妇形象鲜明,前文极写她的泼妇言行和被丈夫痛打场面,为后文博取刘瘫子同意做足铺垫戏,后文成功反转可见其嘴狠心善。 D.小说表面是“争水”,实为苦肉计,前文没有一点暗示,使结尾更具戏剧性,出人意料,使得争吵扭转而具有人情味,升华了主题。 5.有人说,小说第⑩段情节删掉也不影响主题的表现,你支持删掉吗?为什么?(6分) 6.对于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人说取“争水”,有人说用“妙招”,还有人说用“冤家”更好,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2018年5月11日,公众号“二更食堂”以舆论热点21岁女孩深夜乘网约车遇害事件为素材,撰写并发布文章《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数钱》,文中多处用语不当,粗鄙、露骨消费死者,引发用户声讨。随后,“二更食堂”负责人被约谈,公众号被封号七天,再接着,二更创始人深夜致歉和反省。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借自媒体平台发声,这更多的是商业机构运营下、流量经济导向下的变现需求,将重点完全放在了如何博眼球吸引用户关注上,不惜违背内容为王的价值取向,挑战良知底线,以谋取利益。自媒体领域呈现的很多问题具有普遍性,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对自媒体平台实现有效监管,难保不再出现什么“三更厨房”“四更餐厅”。 (摘编自新华网评 汪欣《自媒体“蹭”热点不能丧失良知》) 材料二: 所有的新闻资讯平台都包含不同的资讯种类,可以让用户能专注于某一领域,在垂直领域获取更多的内容。而不同种类的阅读量更多的取决于用户的兴趣,调查显示,多数用户经常关注实时头条新闻,这部分内容往往具备一定的舆论性和趣味性。而在垂直领域,娱乐、时政、时尚和财经也是用户经常关注的内容。多元化、碎片化、互动性已成为新闻资讯的发展趋势。多数用户表示只有内容丰富,符合自己信息获取意愿才会花更多时间浏览。此外,智能推荐和搜索功能也是衡量资讯平台优质程度的关键,智能推荐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推荐符合用户不同口味的资讯,而搜索功能则方便用户对精准内容的摄取。 (摘编自《速途研究院:2017年新闻资讯类APP研究报告》) 材料三: 媒体技能的“去专业化”,新闻发布渠道的“去中心化”,催生了“人人皆媒体、人人皆记者”的现象,而这些自媒体人扮演着重要的信息整合、评论表达角色,在舆论生成和引导中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但由于情绪化的表达或批判,也容易加剧公众情绪的非理性。“标题党”现象屡见不鲜,部分时政新闻报道也出现了明显的娱乐化现象,特朗普访华期间,网上恶搞的表情包不断、国家领导人与夫人穿着情侣装甜蜜牵手等“花边新闻”被强势推荐。对此,新闻工作者应保持反思,在满足受众喜好的同时注重信息质量,把握速度和深度的关系、形式和内容的平衡。 融合化、智媒化的语境下,中国新闻业既紧跟潮流,贴合受众需求、创新新闻产品,不断深化媒体转型改革,又面临着新型盈利模式的艰难探索、平台媒体整体崛起导致的专业媒体影响力衰减、社交媒体谣言传播的阻击难度加大等挑战。 2017年6月1日,《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其对新闻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管理。2016年11月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也对直播服务提供者、发布者提出了更高的资质要求。总体上,国家对互联网平台上的内容管理正在不断强化和规范化,新媒体催生的新闻业也在朝着更加合法、规范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 张志安、李霭莹《2017年中国新闻业年度发展报告》) 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更食堂”事件告诉我们,自媒体“蹭”热点不能丧失良知,应注意信息质量和价值导向。 B.所有新闻资讯平台都会有至少两种信息种类,且不管是什么种类资讯,其受关注程度往往要看用户的阅读兴趣。 C.具有一定舆论性和趣味性的头条新闻备受关注,而与娱乐功能无关的时政新闻也有较多人关注。 D.“人人皆媒体、人人皆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容易因为情绪化的表达或批判加剧公众情绪的非理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同的资讯是否受关注更多靠用户的阅读兴趣,只要能满足用户的兴趣关注点,平台便能长远发展。 B.调查显示,头条娱乐新闻受更多关注,而汽车、房产等资讯则逊色许多,可见用户对此类单一乏味的资讯不太感兴趣。 C.中国新闻业面临着技能不专业、发布渠道无中心、话语权受挑战的多重困境,只有紧跟潮流,贴合受众需求、创新新闻产品,才能闯出新天。 D.总体上,国家用出台相关规定等方式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内容的管理规范,新媒体催生的新闻业在朝着合法、规范的方向发展。 9.根据上述材料,为了使自媒体平台更健康长远发展,需要作何努力?(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①耿裕,字好问。景泰五年进士。历国子司业、祭酒。侯伯年幼者皆肄业监中,裕采古诸侯、贵戚言行可法者为书授之,帝闻而称善。大学士万安与裕不协,而李孜省私其同乡李裕,欲使代裕,相与谋中之。坐以事,夺裕俸。言官复交劾,宥之。裕入谢,既出,帝怒曰:“吾再宽裕罪,当再谢。今一谢,以夺俸故,意鞅鞅耶?”孜省等因而倾之,遂调南京礼部,而以李裕代。逾年,孝宗嗣位,转南京兵部参赞机务。 ②弘治改元,召拜礼部尚书。时公私侈靡,耗费日广。裕随事救正,因灾异条上时事及申理言官,先后陈言甚众,大要归于节俭。给事中郑宗仁疏节光禄供应,裕等请纳其奏。巡视光禄御史田渊以供费不足累行户,请借太仓银偿之。裕等言,疑有侵盗弊,请敕所司禁防,帝皆从之。南京守备中官请增奉先殿日供品物,裕等不可。帝方践阼,斥番僧还本土止留乳奴班丹等十五人其后多潜匿京师转相招引斋醮复兴言官以为言裕等因力请驱斥帝乃留百八十二人余悉逐之。礼部公廨火,裕及侍郎倪岳、周经等请罪,被劾下狱。已,释之,停其俸。 ③初,撒马儿罕及土鲁番皆贡狮子,甘肃镇守太监傅德先图形以进,巡按御史陈瑶请却之。裕等乞从瑶请,而治德违诏罪,帝不从。后番使再至,留京师,频有宣召。裕等言:“番人不道,因朝贡许其自新。陛下优假其使,适遇倔强之时,彼将谓天朝畏之,益长桀骜。”帝即遣其使还。 ④寻代王恕为吏部尚书。御用监匠人李纶等以内降得官,裕言:“先有诏,文官不由臣部推举传乞除授者,参送法司按治。今除用纶等,不信前诏,不可。”给事中吕献等皆论奏,裕亦再疏争,终不听。裕为人坦夷谅直,谙习朝章。九年正月卒,年六十七。赠太保,谥文恪。 (节选自《明史耿裕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斥番僧还/本土止留乳奴班丹等十五人/其后多潜匿京师/转相招引/斋醮复兴言官/以为言裕等/因力请驱斥/帝乃留/百八十二人余悉逐之 B.斥番僧还本土/止留乳奴班丹等十五人/其后多潜匿/京师转相招引/斋醮复兴/言官以为言/裕等因力请驱斥/帝乃留百八十二人/余悉逐之 C.斥番僧还/本土止留乳奴班丹等十五人/其后多潜匿/京师转相招引/斋醮复兴言官/以为言裕等/因力请驱斥/帝乃留/百八十二人余悉逐之 D.斥番僧还本土/止留乳奴班丹等十五人/其后多潜匿京师/转相招引/斋醮复兴/言官以为言/裕等因力请驱斥/帝乃留百八十二人/余悉逐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监,文中指国子监,是古代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有的朝代还兼为最高学府。 B.改元,指帝王在位期间中途改换年号,如《〈指南录〉后序》:“是年夏五,改元景炎。” C.巡按,职官名,明朝诏命巡按御史到各地考核吏治,审理大案。 D.朝贡,古代外国或藩属国来朝觐君主并且敬献礼物。如“诣阙朝贡,献奴婢牛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耿裕与人不和,遭人中伤。大学士万安与耿裕不和,而李孜省又偏私自己同乡李裕,想让李裕代替耿裕担任尚书,于是万安与李孜省合谋中伤耿裕。 B.耿裕熟知国事,崇尚节俭。孝宗继位后,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十分奢靡,耗费一天天增加,耿裕就条陈上奏天下发生的灾祸以及蒙受冤屈的谏官等。 C.耿裕实事求是,敢于直谏。巡视光禄御史以费用不足请求用太仓银两补充,耿裕等疑有侵盗弊。南京守备中官请求增加奉先殿日供物品,耿裕上书请求皇上不能准许。 D.耿裕尊崇制度,坦率耿直。御用监匠人李纶等人因为是宫中直接下达的命令而担任了官职,耿裕认为这不符合之前朝廷的诏令,可惜皇帝不听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相与谋中之。坐以事,夺裕俸。言官复交劾,宥之。(5分) (2)陛下优假其使,适遇倔强之时,彼将谓天朝畏之,益长桀骜。(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释]①陆游,号放翁,著名爱国诗人,此诗写于晚年幽居山阴时。②箨(tu)龙:竹笋的异名。③木笔:又名辛夷花。其花未开时,苞有毛,尖长如笔,因以名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湖山”二字总冒全篇,勾勒环境,笔力开张,巧妙地从山光水色中引出“幽居”。 B.首句概言“湖山胜处”,颔联写湖,是近处宽处静景;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远处细处动态。 C.诗中写放翁心中郁结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以其境过清”时的心境相似。 D.本诗前三联写景,尾联结情,景情相衬,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全诗是怎样体现“幽居初夏”之“幽”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以悲伤不已的举止,对广大劳动人民表达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黄酒的原料大多是以大米、黍米和粟等为主的禾谷类粮食作物。古人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想到,既然稻米中的淀粉能够经发酵变成酒;那么,___,其他含有淀粉的粮食作物也就能够用来酿酒。于是,人们便利用谷子、小麦、大麦、高粱和玉米等来酿酒。随着造酒原料与日俱增和造酒技术的___,酒的种类逐渐丰富起来。 用来造酒的原料除了禾谷类粮食作物外,水果也很重要。其中葡萄是最主要的品种。可以说,用葡萄为原料制成的酒为最主要的果酒。 ( )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古代波斯(今天的伊朗)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此外,有证据表明,古埃及人也掌握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在埃及古墓中发现的大量珍贵文物(特别是浮雕)上,___地描绘了当时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 那么,葡萄酒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是在汉代。据《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看到“宛左右以浦淘(即葡萄)为酒”,于是,便将此酿酒技术带了回来。我国从此有了葡萄酒。到了唐代,葡萄酒业在我国___起来,唐诗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之句,便是形象反映。 17.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黄酒的原料是大米、黍米和粟等为主的禾谷类粮食作物。 B.黄酒的原料以大米、黍米和粟等为主的禾谷类粮食作物。 C.黄酒的原料是以大米、黍米和粟等为主的禾谷类粮食作物。 D.黄酒的原料大多以大米、黍米和粟等为主的禾谷类粮食作物。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此可见 突飞猛进 有声有色 蒸蒸日上 B.以此类推 日新月异 惟妙惟肖 兴旺发达 C.以此类推 突飞猛进 惟妙惟肖 兴旺发达 D.由此可见 日新月异 有声有色 蒸蒸日上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关于葡萄酒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历来都没能达成共识。 B.对于葡萄酒的起源问题,学术界都历来没能达成共识。 C.学术界关于葡萄酒的起源问题都历来没有达成共识。 D.学术界对于葡萄酒的起源问题历来都没能达成共识。 20.下面是某中学2018年的一次月考工作安排流程图,12月1日教学管理中心将拟写一份通知发给教学处。请根据这份流程图,完成通知正文的空缺部分。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信息无遗漏。(6分) 通知正文:学校拟定于12月23日—25日举行月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中心将于31日召集相关人员举行月考质量分析会。 21.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口号,打造全球包容、开放合作、互惠发展的新型国际公共平台。图为进博会会徽,由地球、外侧的浅蓝色圆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英文名称和红色英文缩写(CIIE)等部分组成。请阐释此会徽的寓意。(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孟子说君子人生有三乐,其中之一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尽心上》) 孟子也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你认为孟子对于“为师”、“教育”的观点态度是怎样的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惠州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3分)*D.【是“在佛徒们那里”,才“往往与禅悟联系在一起”。】 2.(3分)*C.【“饮茶才是清高之举,而饮酒俗不可耐”错,饮酒也有雅兴之时,饮酒激发世俗欲望,但不能简单定义饮酒俗不可耐。】 3.(3分)*D.【A.说“对茶通灵般的体味”属于趣味,来自饮茶态度、方式的选择,于文意不合。B.偏爱其他花木,是由于这些花木能折射人们的情绪和性情;而钟爱茶,则是由于它的特质对于人的情感的引导。C.“寂寞南山下,茶烟出树林”属于古人喝茶讲究环境,更爱在山中林下品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4.(3分)【“前文没有一点暗示”错误。前文有暗示,比如第2段“大伙儿一看纳闷儿:平日里温良老实的人咋突然母夜叉起来?”】 5.(6分)【参考答案:不支持(1分)。①从情节结构上看,正因这一情节的反转,使前文第2段的暗示显得巧妙,前后呼应完整精致;(2分)②从人物形象上看,前后的言行的反转变化,事糙心善,表现了两夫妻的善良和良苦用心,使形象更丰满,更生动;(1分)③从主题上看,用巧妙办法来解决自身困扰、帮助他人,又不卖好图报,宣扬了友善清新的风气(1分);④从艺术效果看,原本紧张的吵闹争打,变得诙谐有趣,令人捧腹又令人赞赏。(2分)】 6.(6分)【可结合小说人物、情节、主题、艺术效果等角度阐明,理由符合情理即可。 答案示例:用“冤家”更好(1分)。“冤家”一词本身就具戏剧性,牵引读者的猎奇心和阅读兴趣。(1分)文章前半部分写村人都在猜疑老门媳妇的“冤家”,又迟迟不露,才推动情节的步步前进,牵引着村人和读者好奇探知。(2分)后文的演戏一说,让人恍然大悟,柳暗花明,所谓“冤家”子虚乌有,抑或说历史旧冤,最后变“欢喜冤家”,双赢收尾,彰显主题。(2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7.(3分)*C.【解析:C项对应材料二图表及原文“调查显示,多数用户经常关注实时头条新闻,这部分内容往往具备一定的舆论性和趣味性,更具吸引力……时政、时尚和财经也是用户经常关注的内容。”原文没有谈及时政新闻“非娱乐化”、与娱乐功能无关。且根据材料三“部分时政新闻报道也出现了明显的娱乐化现象”,可见时政新闻也出现娱乐化现象。故C项错误。】 8.(3分)*D.【解析:D项,对应材料三最后一段内容,概括正确。A项,根据材料二原文,第一分句正确。但第一分句不能反推出“只要能满足用户的兴趣关注点,平台便能长远发展。”属条件有误和太绝对化,若只抓兴趣而轻内容质量,久而久之公信力降低,平台恐难以长远发展。故A项推理有误。B项,根据材料二调查图表,题干前面分句正确,但说汽车、房产等资讯“单一乏味”于文无据,原文并未明确说明它们不受众关注的原因,此属无中生有和因果有误。C项,说中国新闻业“技能不专业、发布渠道无中心”,是对“媒体技能的‘去专业化’,新闻发布渠道的‘去中心化’,催生了‘人人皆媒体、人人皆记者’的现象”的曲解。】 9.(6分)【参考答案: ①自媒体自身在满足受众喜好的同时要重视内容质量和价值取向(守住良知底线);②多元化资讯下增加智能推荐和搜索功能;③相关部门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统一规范和有效监管;(“满足受众喜好”也可写“满足用户阅读兴趣”,1分;重视内容质量,端正价值取向/守住良知底线,1分;智能推荐和搜索功能2分;“统一规范和有效监管”,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参考译文】 耿裕,字好问。景泰五年考中进士,担任过国子司业、祭酒等官职。年幼的侯伯都是在国子监中学习,耿裕采集可以效法的古代诸侯、贵戚的言行,编撰成书传授给他们,皇帝知道后称赞他做得很好。大学士万安与耿裕不和,而李孜省偏袒同乡李裕,想着让李裕代替耿裕,他们一起谋划中伤耿裕。因为一些事让耿裕获罪,夺去耿裕的俸禄。谏官又纷纷弹劾,皇帝宽赦了耿裕。耿裕入宫谢恩,出宫后,皇帝恼怒地说:“我两次宽恕耿裕的罪过,他应当谢恩两次,如今才谢恩一次,因为被夺去俸禄的事情,他心里不高兴吗?”李孜省等趁机排挤耿裕,于是把他调到南京礼部,而用李裕顶替他的官职。过了一年,孝宗继位,耿裕转调为南京兵部参赞机务。 弘治改元,耿裕被征召为礼部尚书。当时,公私奢靡,耗费一天天增加。耿裕随事补救匡正,因为灾祸怪异的事情条陈上奏时事,以及为受冤屈的谏官昭雪,先后上奏很多,大体上归结为节俭。给事中郑宗仁上书请求减少光禄寺的供应,耿裕等请求皇帝采纳他的奏请。巡视光禄御史田渊因为供费不足连累行户,请求借太仓银子补偿。耿裕等说,恐怕有侵吞盗窃的弊端,请求命令有关部门禁止并且防范,皇帝都听从了。南京守备中官请求增加奉先殿日常供应物品,耿裕等不同意。皇帝刚登基,斥退番僧回本土,只留下乳奴班丹等十五人。此后被斥还的番僧大多都潜藏在京城,转相招引,设坛祈福的事情又兴起。谏官因此上书,耿裕等就此极力请求驱逐。皇帝于是留下一百八十二人,把其余的都驱逐。礼部官署发生火灾,耿裕和侍郎倪岳、周经等请罪,被弹劾入狱,不久被释放,停发了他们的俸禄。 当初撒马儿罕及吐鲁番都进贡狮子,甘肃镇守太监傅德先画了狮子的图像进献,巡按御史陈瑶请求拒绝。耿裕等请求依从陈瑶的请求,而治傅德违背诏令的罪,皇帝不听从。后来番使第二次到达,留在京城,皇帝频频召见。耿裕等说:“番人不行正道,因为朝贡允许他们自新。陛下优待番国使者,正好遇到他们强硬的时候,他们会认为天朝畏惧他们,从而增加他们的暴戾。”皇帝就遣送使者回去。 耿裕不久代替王恕担任吏部尚书。御用监匠人李纶等因为宫中直接下令任命得到官职。耿裕说:“原先朝廷有诏令,不经过我们吏部推荐请求授官的官员,要送到司法部门治罪。如今,任命李纶等,使以前的诏令失去信用,是不可以的。”给事中吕献等都论奏,耿裕也两次上书规劝,皇帝终究没有听从。耿裕为人坦荡直率,熟悉朝中的规程。弘治九年正月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追赠太保,谥号文恪。 10.(3分)*D. 11.(3分)*B.【也指帝王初登基改换年号。“弘治”“景炎”即属此例。】 12.(3分)*C.【“南京守备中官请求增加奉先殿日供物品,耿裕上书请求皇上不能准许”错误。原文是“南京守备中官请增奉先殿日供品物,裕等不可”,耿裕等人没有就此事上书,直接就拒绝了南京守备中官的请求。】 13.(10分)【(1)(5分)(他们)一起谋划中伤耿裕。因为(或借)一些事让耿裕获罪,夺去耿裕的俸禄。谏官又纷纷弹劾,(皇帝)宽赦了耿裕。(得分点:中—中伤;坐以事—以事坐之;坐—使获罪;省略句—皇帝;宥—宽赦、宽恕) (2)(5分)陛下优待番国使者,正好遇到他们强硬的时候,他们会认为天朝畏惧他们,从而增加他们的暴戾。(得分点:优假—优待、宽待;适—恰逢、正好;倔强—强硬、强劲;桀骜—此作名词,傲慢倔强的气焰/气势;大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B.【“颔联是近处静景”“颈联是远处动态”判断失误。】 15.(6分)【答:①家居在湖山处,乡间小路横斜,槐柳成荫,居处静幽;②鹭鸟时时往下飞至水面,处处能听到蛙鸣,用动态反衬幽静;③故交难觅,无人共赏共谈,写出人事幽远。每答对1处得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6分)【(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空1分。错漏误1处该空即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3分)*C. 18.(3分)*C. 19.(3分)*A. 20.(6分)【为保证本次月考工作的圆满完成,请你处按时做好如下工作:(1分)一、安排各学科备课组拟定试题双向细目表,请你处于12月6日前收齐细目表并提交我中心;(1分)二、安排各学科命题组按照双向细目表完成命题,请你处于18日前收齐并提交我中心;(1分)三、安排各学科备课组于26日—27日进行网上阅卷;(1分)四、督促学科备课组(根据将于28日完成移交的成绩数据,)于29日之前完成质量分析,由你处收齐各科质量分析并提交我中心。(1分)以上合计5分。有任何一处提及“收齐并提交我中心(移交教务处)”,本题总分即可加1分。】 21.(5分)【参考答案:①中间的地球,寓意进博会的开放性、广泛性、多样性和包容性;(1分)②外侧浅蓝色圆环,体现了中国海纳百川的自信与豪迈(1分),寓意是与世界各国紧密的团结合作;(1分)③简称“CIIE”,中间两个字母“II”形似一扇打开的大门,寓意进口博览会是世界连通中国之门、国际经贸合作之门、世界人民友谊之门,(1分)字体颜色选取中国红,象征中国热情好客,欢迎世界宾朋。(1分) (补充说明:①能答出两个特点即可;③能答出其中一个“门”即可)】 四、写作(60分) 22.(6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分)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解读: 君子:有修养有学识的人。 英才:不应仅理解为人才的初始水平,还可以理解为教育的成果。 人(第二句话头一个):普通人,未必达到为师标准的人。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隐含的情感态度:责任与担当。隐含的教育对象特点:学习的主动者、受益者。 “好为人师”隐含的情感态度:自以为是、自我炫耀、自大虚荣、倨傲邀功。隐含的教育对象特点:“被”教育者、教育的受损方。 立意示例: 1.教育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体验快乐,而不会被人讥为“好为人师”。 2.教育者要自信而不自大。 3.为国育才是责任担当而不是为自我炫耀。 4.教育者应确立这样的目标:与人为善,而不是一味显示自己的聪明与才华。 5.教育要分清对象,才能有益有效。 6.注重教育方法,更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评判标准: 两者兼谈,就合乎题意。按融合得好不好来辨别高下。 回避一者,只谈一者,可算基本合乎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年度惠州三调语文】惠州市2019年度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题(语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69459.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