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表.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2:2019年阜新市中小学教师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说课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学校阜新市细河区八一路小学课名什么是周长教师姓名葛磊学科(版本)北师大版章节第五章第1节学时1课时年级三年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2)能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并在方格图中数出图形的周长。2.过程与方法:通过描一描、量一量、数一数和小组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实物表面和图形的周长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练习,并利用周长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合作技能。三、学习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认
2、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根据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能用“边线”“一圈”等词语对图形进行描述。由于周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描一描”“量一量”图形或通过物体的边线来具体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含义。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建立感知周长概念,在方格图中数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掌握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利用周长知识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建立周长空间观念。解决措施:运用“描一描”的方法,感知理解周长,学生边描边体会图形一周的长度,重点体会“一周”这个词。在“量一量”环节中测量物体表面的周长和
3、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同时,掌握测量方法。在“数一数”的环节,学生描数结合,可以很容易的数出图形的周长,不易出现错误。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实践中体会,交流中发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021-355初步感知周长,导入新课出示谜语,揭示主人公蚂蚁豆豆。豆豆发现树叶,在树叶上爬,爬了一圈,也就是爬了树叶的一周,从而导入课题什么是周长。回答问题初步描图形的周长利用动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周长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433-12541319-2238 2305-3111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
4、周长,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实物表面或图形周长测量方法。能在方格图中准确数出平面图形的周长。环节一:描周长(一)描树叶周长。教师描4片树叶的周长。学生描述教师的描法是否是树叶的周长。归纳出描周长正确的方法。评价学生观察情况(二)描图形周长。学生描数学书封面的周长。随机出示其他图形,请学生描一描。评价:把掌声送给他。环节二:量周长小组合作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展示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记录测量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并交流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贴笑脸评价环节三:数周长在方格图中数图形的周长。学生先找到方格图中的每个小格的边长为1厘米。接着在描出图形的周长。最后边画边数图形的周长。师:请看书4
5、5页。看看你还有哪些疑惑吗?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例如:线描长了,描短了,没有按树叶的边线描等。描规则图形的周长,掌握描法。读小组自学提示。学生合作测量。实物展台展示测量方法。发现信息描周长。数图形周长。浏览新知弄清疑惑运用白板的书写功能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在描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实物展台下进行测量,量的过程看得更加清晰,便于理解测量方法。运用白板的书写功能学生边描变数,数的过程简单,易懂,不易出现错误。三、达标反馈,巩固练习3139-3843完成练习堂堂清出示闯关游戏。第一关:完成书中练一练的第一题。第二关:在方格图中数图形的周长。学生描。数图形周长。运用书写功能描、数,完成练习。四、生谈收获,布置任务3844-3932总结并布置任务。1.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2教师布置任务,请学生回家摸一摸家中物体表面的周长,和父母说一说,让他们体会你学习新知的乐趣。学生说。注: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4 -
限制150内